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纲要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纲要

资产阶级老爷们把持的科研院校里面充斥着西方庸俗经济学的各种奇谈怪论,帮助无产者挣脱资本锁链的理论武器《资本论》也成了一些尸位素餐者立项目、要资金、搏上位的敲门砖,真可谓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但浮云休想蔽日,越来越多正被资本锁链束缚的各种“奴”们终究会发现它的光辉,掌握这强大的理论武器实现自身的解放。

为方便广大朋友学习资本论这部巨著,现将1975年徐禾主编的一本经典政治经济学教材《政治经济学概论》的精华内容进行了摘录,供空余时间较少的同志参考,以尽快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并和错误经济思想做斗争。当然时间充裕、学有余力的朋友还是看PDF原文或资本论原著为好。

随后我会尝试结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当前经济现象,把自己的一些思考心得和大家分享,期望有更多的朋友来参与和探讨。

[attach]2749[/attach]

目 录



第一章
商品与货币… 3

第一节 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 3

第二节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3

第三节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6

第四节 价值形态的发展 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9

第五节 货币的职能… 17

第六节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经济规律… 23

第七节 商品拜物教… 24

第八节 对资产阶级价值和货币理论的批判… 24

第二章
资本与剩余价值… 29

第一节 由货币到资本的转化… 29

第二节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33

第三节 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36

第四节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无产阶级争取缩短劳动日的斗争… 38

第五节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40

第六节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三个发展阶段… 42

第三章
工资… 45

第一节 工资的实质… 45

第二节 工资形式… 47

第三节 相对工资和实际工资下降的趋势… 49

第四节 无产阶级争取提高工资的斗争… 51

第四章
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 51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的本质… 51

第二节 资本的有机构成。资本的积聚和集中… 54

第三节 资本积累的过程和产业后备军的形成… 56

第四节 对马尔萨斯和现代马尔萨斯主义者人口“理论”的批判… 57

第五节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无产阶级的贫困化… 58

第六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58

第五章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59

第一节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 59

第二节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形态… 63

第三节 流通时间和流通费用… 66

第四节 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69

第五节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71

第六节 垫付资本的总周转。周转的周期… 74

第七节 劳动期间和生产时间。流通时间… 75

第八节 可变资本的周转及其对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的影响… 77

第六章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78

第一节 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 78

第二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产品的实现… 81

第三节 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产品的实现… 84

第四节 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产品实现过程的矛盾和困难… 89

第七章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90

第一节 生产成本和利润。利润的本质… 90

第二节 利润率和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93

第三节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96

第四节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100

第五节 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的规律… 103

第八章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105

第一节 商业资本是产业资本的独立部分… 105

第二节 商业利润和商业价格… 109

第三节 商业的纯粹流通费用及其补偿… 112

第四节 资本主义商业的形式… 115

第五节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 117

第九章
借贷资本和信用… 119

第一节 借贷资本的本质和特点… 119

第二节 利息和企业利润… 122

第三节 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 125

第四节 股份公司和虚拟资本… 128

第五节 信用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131

第六节 信用制度下的货币流通… 133

第十章

… 137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土地所有制和资本主义地租… 137

第二节 级差地租的第一形态… 139

第三节 级差地租的第二形态… 145

第四节 对所谓“土地肥力递减规律”的批判… 146

第五节 绝对地租… 147

第六节 矿山地租和建筑地段的地租。土地价格… 149

第七节 资本主义制度下小农经济的破产和城乡对立的加深… 151

第十一章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152

第一节 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152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154

第三节 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矛盾的尖锐化… 155

第四节 对资产阶级经济危机理论的批判… 157

[ 本帖最后由 于无声 于 2012-12-14 07:19 编辑 ]

第一章 商品与货币

第一节 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

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中最常见、最普遍的现象,是资本主义经济的最单纯、最基本的因素,是它的经济细胞。

商品关系才是资本主义的最简单和最基本的关系。

在商品内部,包含着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矛盾的胚芽。

商品和商品交换在历史上的出现,比资本主义要早得多;商品生产自发发展的结果,出现了货币;货币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资本。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就是在封建社会后期,在有了相当发展的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条件下成长起来的。

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揭示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性,而不是描述经济发展的无限曲折和多样的整个历史过程。

从商品开始来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无论从逻辑上或历史上来说,都是完全正确的。

第二节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物品的有用性(即它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这种属性),便是物品的使用价值。

一件物品要成为商品,首先必须有用,即具有使用价值。

一种物品要成为商品,它的使用价值必须是供别人、供社会消费的,而不是供生产者自己消费的。

一种物品要成为商品,它的使用价值必须是通过买卖形式的交换而进入消费领域。例如,农民用来向地主交租的粮食,它的使用价值虽然不是由农民自己消费,而是由别人即地主消费,但它仍然不是商品。

正因为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供别人、供社会消费的,所以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里,一般说来商品生产者是不大关心商品的使用价值的。他们真正关心的是商品的交换价值,什么对他 们有利,他们就生产什么。就资本家来说,只要生产出来的东西能够卖得出去,能够赚钱,他们就会尽量降低商品的质量,甚至会生产对社会和人类完全有害的商品。资本家只不过在保证自己获得利润的限度内,才对商品的使用价值予以一定的注意。

在不同社会条件下,同一物品的自然属性总是基本相同的。我们不能从对小麦的品尝当中,来判定它是由封建社会的农奴生产的,还是由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雇佣劳动者生产的。使用价值只在下述意义上才是一个特定的历史范畴:在商品经济中,使用价值同时又是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的承担者。

对使用价值的研究,即对物品自然属性的研究,并不属于政治经济学的范围,而是属于商品学、技术学或其他自然科学的范围。但政治经济学并非完全不考虑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属性之一,它和商品的另一个属性——交换价值,是处于矛盾统一的关系中。

政治经济学为了揭露商品的内在矛盾,为了阐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规律,因而在论证商品的交换价值、价值、货币、资本以及其他一系列重要经济范畴的时候,都要涉及到商品的使用价值。政治经济学是从社会的观点来看待使用价值的。

商品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而且还具有交换价值。
什么是商品的交换价值呢?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量的比例。
例如,农民甲以自己的20斤大米和手工业者乙的10尺布相交换,农民甲的20斤大米的交换价值就是手工业者乙的10尺布;从乙这方面来讲,他的10尺布的交换价值是20斤大米。

在商品市场上,不同商品这种互相交换的比例关系,是因时因地而不同的。

既然20斤大米能够和10尺布相交换,这就意味着在它们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相等的关系:20斤大米=10尺布。可是,为什么20斤大米能够和10尺布相等呢?

有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认为,不同商品所以能够按着一定的比例互相交换,是因为这两种商品具有同等的使用价值,同等的效用。这种现点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数学常识告诉我们,只有同质的或者同名称的东西才能够相互比较。比方说,我们只能用长度(米)同长度相比较,用质量(公斤)同质量相比较,而不能用长度(米)同质量(公斤)相比较。
各种商品,作为使用价值,它们之间没有任何共同点。粮食可以充饥,衣服可以 御寒,这是两件根本不同的使用价值,因而是完全不能相互比较的。

如果撇开大米和布的自然属性,我们就会看到,它们都是人类劳动的产品,在生产它们的时候,都曾经支出过一定数量的人类劳动。这一点,不仅是大米和布所共同的,也是一切商品所共同的。一切商品是人类劳动的产品,在一切商品之中都凝结着一定数量的人类劳动。

人类劳动的凝结,或者说凝结了的(或物化了的)人类劳动,便是商品的价值。所以,相互交换的不同商品中的共同的东西,乃是价值。

两种不同数量的商品,例如20斤大米和10尺布,之所以能够交换,就是因为在它们里面各自凝结了等量的人类劳动,或者说具有等量的价值。
一切商品,作为使用价值,它们在质上是不相同的;但作为价值,它们在质上却是相同的。正是由于一切商品作为价值是相同的,它们才可以互相比较,才能按 照一定的量的比例进行交换。
在前面曾经说过,商品有两种属性——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但这是一种普通的说法,严格说来它是不正确的。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价值乃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是商品的内在属性;而交换价值不过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是依据它们内含的价值来进行交换,并在交换中形成一定的量的比例的。

因此,我们应该得出这样的结论:商品有两种属性(或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不仅商品有这种属性,商品以外的许多物品也是有的。价值则不然,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这种属性只有商品才有,不是商品的其他物品是没有的。
可见,使用价值是商品和其他一般物品所共有的一种共同属性;而价值是使商品能够和其他一般物品相区别的东西,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正因为这样,所以当政治经济学分析商品属性的时候,虽然也适当地注意使用价值,但更重要的是要注意价值,把价值作为商品的最本质的因素来理解。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处在一种既相矛盾又相统一的关系当中的。
说它们是互相统一的,是因为它们两者互相依赖、互为条件,彼此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的承担者,一种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它就是一种无用之物,无用之物是不能有任何价值的,即使人们为它付出了再多的劳动,这些劳动也是浪费了的。反过来,一种物品虽然有用,有使用价值,但倘若没有价值,它就仅是一件普通的有用物,而不是商品。一种物品要成为商品,它必须既是使用价值同时又是价值,二者缺一不可。

为什么说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相互矛盾的呢?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从性质上说,它是为社会、为别人的,而不是为 商品生产者自己的。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并不是为了取得使用价值,而是为了取得价值,只是为了取得价值,他才生产使用价值。商品一经生产出来之后,生产者必须把使用价值让渡给别人,这样他才能取得价值。从这里我们看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互相排斥、互相矛盾的。

由于商品内部包含着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所以一切商品都必须参加交换过程,只有通过交换,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才能够实现,从而它们之间的矛盾才能获得解决。但问题是,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里,商品的交换过程并非总是顺利的,有种种原因会使这一过程变得很困难,而且,越到后来便越是困难。私有制下整个商品生产的历史告诉我们,商品的矛盾不是越来越减弱,而是越来越发展,越来越激化的。

第三节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所有商品都是由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生产出来的。生产不同种类的商品,必须有不同种类的劳动。因此,与商品千差万别的自然形态相适应,生产商品的劳动的具体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各种不同形式的劳动,是根据劳动的目的、对象、所用的工具、操作方法和劳动的结果来区分的。

每一种具体形式的劳动,能够生产出一种特定品种的产品。每一种特定品种的产品,能够满足人们一种特定的需要,因而是―个特定的使用价值。所以,具体形式的劳动,具体劳动,能够生产使用价值。各种不同的使用价值,就是由各种不同的具体劳动生产的。
————————————————
①从严格的意义上说,使用价值是劳动和自然物质相结合的结果,政治经济学说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都是把这一点当作已知的。

具体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这个根本性质,是不以社会形式的变化为转移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人们需要的改变,具体劳动的种类是不断地发生变化的。

不同的具体劳动,创造出不同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这是使商品能够互相区别的东西,正是由于有这个区别,各种商品才需要交换。但是,我们已经知道,各种商品除了以其使用价值而互相区別外,它们之间还存在着一种共同的、同质的东西——价值。这种同质的价值,是不能由不同形式的劳动即具体劳动创造出来的。因此可以断定:生产各种商品的劳动除了作为具体劳动这不同的一面不同,一定还有相同的一面。

这种相同的东西是什么呢?尽管在具体形式上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是人的劳动,都是人类劳动力(包括脑力和体力)在生产上的一种消耗或支出。
因此,撇开了具体形式的一般的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乃是包含在生产各种商品的不同劳动中共同的东西。商品的价值正是由这种抽象劳动形成的。

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是人类劳动的两个方面。因此,只要有具体劳动存在,闻时也就会有抽象劳动。马克思曾经十分明确地指出,抽象劳动或一般劳动乃是一个“适用于一切时代”的范畴,尽管它的适用程度在不同时代可以有很大的差别。

我们需要强调的是这样一点:并非在任何时候抽象劳动都形成价值,都采取价值这种形式,而只有在商品生产的条件下才是如此。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拿原始氏族成员的劳动与小商品生产者的劳动作一个比较。

在原始公社制度下,生产资料归公社集体所有,氏族成员进行集体劳动,劳动产品实行平均分配。在这种条件下,每个生产者的劳动,都直接服从于集体的需要,具有直接的社会性质。大家劳动完了,就共同享用集体的劳动成果,根本不需要将劳动产品作为商品彼此进行交换,在他们的经济关系中,不需要遵守等量劳动相交换(等价交换)的原则,不存在价值关系。这样,生产者的劳动,自然就没有表现为价值,不必采取价值的形式。

小商品生产者的情况恰好相反。他们是私有者,每个入的劳动首先是作为私人劳动而投入生产过程的。由于生产资料和劳动是私人性的,因而劳动产品也便属于私人即生产者个人所有。但另一方面,每个小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又都是社会性的。 因为他们都是社会分工体系中的一员,彼此为满足对方的需要而生产。
在这种条件下,他们怎样互相让渡自己的产品呢?他们是私有者,这就决定了他们不可能采取氏族成员那样的纯家庭式的、彼此不计较多少的办法。他们要求根据对等或等量的原则:我给你多少,你也应该给我多少。但怎样才能做到对等 呢?我们知道,不同物品的使用价值是拫本不能比较的,譬如一只羊和一袋盐,就两者的使用价值说,既不能区别其大小,也不能使它们彼此相等。为了实现这种对等或等量的原则,唯一的办法就是把不同的产品都还原成一定量的劳动时间,也就是说,把每一种用来交换的产品,都只看作是一定量的物化的抽象劳动。从这个时候起,生产者的劳动便开始表现为价值,采取价值的形式了。

价值是由商品生产者的抽象劳动形成的,它是凝结状态的抽象劳动。商品所以具有二重性,是由于生产商品的劳动也具有二重性。马克思写道:“一切劳动,一方面都是人类劳动力生理学意义上的支出。并且,当作等一的人类劳动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另一方面又都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支出。并且,当作具体有用的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

商品不是物,而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人们互相交换商品, 实际上是互相交换各自的劳动;只不过是由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生产者的劳动的社会性不能直接表现出来,因而他们之间的这种劳动互换才采取了价值的形式,商品的形式。

正如任何事物一样,商品价值不仅有其质的规定性,而且还有其量的规定性。

价值量是由什么决定的呢?价值既然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决定,那么价值量也就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来决定。劳动的自然尺度是劳动时间,所以价值量决定于劳动时间。

由于种种原因,生产同一种商品各个生产者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是不一样的。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因为,如果那样的话,则同一种商品不仅不会有同一的价值量,而且势必越是懒惰和越不熟练的人,他所生产的商品反而具有更大的价值。当然这种事是不会有的。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呢?

马克思说:“社会必要的劳动时间,则是用社会现有的标准生产条件,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生产任何一个使用价值所必要的劳动时间。”所谓“社会现有的标准生产条件”是指现时一定的生产部门的绝大部分产品的生产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劳动工具。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每个人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能否符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直接关系着他在经营和竞争中的成贱得失。这可以有三种情况:(1)当他的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 他的劳动耗费就能够得到完全补偿;(2)当他的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他的劳动耗费就会有一部分不能得到补偿,这样他在竞争中就会处于不利地他;(3)如果他的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他不但能够补偿全部劳动耗费,而且还可以得到更多的赢利。他在竞争中也就处于有利地位,可以较容易地战胜自己的竞争对手。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总是指现在而不是指过去社会生产某种产品所必需的时间。生产某种产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一个不断变化的量。尽管在某一段时期内,由于一定的原因,譬如战争、自然灾害等等,它可能会出现某种增大,但总的发展趋势是不断减少的。生产某种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了,这种商品的价值也就减少了。比如金属铝,当电解法未出现时,它的价格曾经比白银贵好多倍,而今天只比铁的价格略髙一些。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劳动生产率是接劳动者的劳动生产某种产品的能力,它通常以单位时间(小时、工作日、月、年等)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计算。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取决于许多因素,其中主要的有:劳动者的熟练程度、生产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的装备水平、劳动组织和生产组织的状况、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的程度以及各种自然条件等。在不同的部门和企业中,上述每一因素对其劳动生产 率的影响程度是不相同的。臂如,在农业和采矿业中,劳动生产率受自然条件这一因素的影响就比较大,而在一般的加工工业中就比较小。

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必然会引起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从而引起商品价值量的变化。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越多,则生产单位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便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便越小。反之,劳动生产率越低,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越少,则生产单位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便越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便越大。所以,劳动生产率是和商品的使用价值量成正比例,而和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例。

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只是使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发生变化,而不是使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全部商品的价值总量发生变化。

如果把商品价值量取决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一点当作已知的,那么,这里唯一剩下的问题是:各种复杂程度不同的劳动又应该怎样进行比较呢?各种劳动在技术的复杂程度上是各不相同的。

如何确定这些复杂程度不同的劳动所形成的价值量呢?马克思指出:这是通过“以简单劳动作为尺度单位,把不同劳动换算为简单劳动的不同比例”来实现的。所谓简单劳动,就是指那些事先不需要经过任何特殊的训练或学习,而为每一个普通的人都能够从事的劳动。它在性质上虽然在不同的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是不一样的,是有变化乃至有很大变化的,但如果从一个既存的社会来看,它又总是一定的。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复杂劳动只被看作是强化的或倍加的简单劳动,因而小量的复杂劳动可以和大量的简单劳动相等;不管多么复杂的劳动的产品可以同简单劳动的产品按照一定的比例互相交换。当然,这种比例并不是由商品生产者自觉地计算出来的,而完全是由一个在商品生产者背后的社会过程自发地确定的。

从质的方面说,价值是由人类的一般劳动即抽象劳动形成的,它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或物化。从量的方面说,它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不同商品的价值量,则是通过把各种不同的劳动还原成一定量的简单劳动来确定的。从质和量的统一的观点来说,任何一个价值都是一定量的凝结了的社会必要的简单的抽象劳动。而如果从社会本质方面说,价值则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生产者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

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建立起来的。 在马克思以前,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者,如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人,虽然也曾对商品价值作出过某些科学的论证,承认价值是由劳动形成的。但是他们由于受到自己阶级的局限,所提出的劳动价值论是极不完善、极不彻底的,他们只是笼统地说到了劳动,但并未区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马可是在对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作了严格和深刻地批判后,继承了他们劳动价值论中的某些科学因素,同时又以科学的方法,对商品价值和形成价值的劳动迸行了深入、精湛的分析,从而建立了自己的完全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

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劳动二重性的学说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是马克思首先发现的,这 是他对经济科学所作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他本人把这一学说看作“在政治经济学的理解上是一个枢纽点”。正是由于这一发现,才彻底揭示出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并从而把劳动价值理论提高到完全科学的水平上。

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马克思从商品出发,来揭露在商品这种物与物的关系后面所掩盖的人与人的关系,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关系、只有依据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才能进一步正确地分析资本主义的各个经济范畴,如资本、剩余价值、工资、利润、利息、地租等等,从而才能够揭示出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性。

第四节 价值形态的发展 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等价物:个别等价物——特殊等价物——一般等价物——货币
价值形态:简单价值形态——扩大价值形态——一般价值形态——货币形态

进一步研究价值的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研究价值形态,可以使我们明了内在于商品的价值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关系是怎样发展的,货帀是怎样产生 的,它的本质是什么。

商品既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重属性,因此它也就必须具有两重形态,即使用价值形态和价值形态。商品的使用价值形态,就是商品本身的自然形态,这个形态我们从棉布、大米、绵羊、斧子等商品体上,是可以直接感触到的。

价值是商品的一种社会属性,只有通过不同商品之间的社会关系即交换关系,它才能表现出来。因此,交换价值就是价值的表现形态。我们只有从商品的交换价值中,才能够看到商品价值的存在。

商品的交换价值或价值形态,曾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发展过程。在今天,一切商品都和货币相交换,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通过货币来表现,这种货币形态是价值形态长期发展的结果。货币形态虽然是人们习以为常的价值形态,但它上面却充满着令人迷惑费解的地方。我们只有从最简单的价值形态出发,弄清楚了价值的最单纯的表现,然后再研究价值形态的整个发展过程,这样才能够揭露货币的本质。

价值形态是适应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而发展的。最初的商品交换,只在原始部落之间进行。那时社会分工还没有出现,人们还不是为交换而生产,只是把极少量的多余的产品拿来交换。因此,这时的交换是带有偶然性的。由于交换带有偶然性,因而商品的价值表现也就带有偶然性,一种商品的价值只能偶然地简单地表现在和它交换的另一种商品上。也就是说,两种商品的交换,为其中一种商品提供了最简单的价值表现。

这种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态,可以用以下等式来表示:

1只绵羊=2把斧子

(1只绵羊值2把斧子)

在这个价值形态上,一种商品(绵羊)的价值,通过另一种商品(斧子)来表现。从形式上看,这种价值形态似乎是很简单的,其实,它所包含的内容却极其复杂。马克思所指出“一切价值形态的秘密,都隐藏在这个简单价值形态中

在1只绵羊=2把斧子(或1只绵羊值2把斧子)这个简单的等式中,绵羊和斧子这两种商品所起的作用是完全不相同的。 绵羊起着主动的作用,它把自己的价值表现在斧子上面;而斧子则起着被动的作用,它只是绵羊价值的表现材料。在这里,因为绵羊的价值不是由它本身直接表现出来,而是借助于另一种商品即斧子相对地表现出来的,因此绵羊是处于相对价值形态上。相反地,斧子由于它不表现自己的价值,只是充当另一种商品,即充当绵羊的价值的表现材料,证明另一种商品有同自己相等的价值,因此它就成了等价物,或者说它是处在等价形态上。

相对价值形态和等价形态是互相依赖、互为条件,而又互相 排斥、互相对立的。

它们互相依赖和互为条件,是因为绵羊如果离开了斧子,就不能表现自己的价值;同样地,斧子倘如离开了绵羊,也不会成为价值的表现材料。绵羊只有借助于斧子,才能处于相对价值形态上;斧子也只有依赖于绵羊,才会成为等价物。

它们又互相排斥和互相对立,是因为在同一价值表现中,同―商品不能既处在相对价值形态上,又同时处在等价形态上。如果绵羊既是相对价值形态,又是等价形态,那么方程式就会变成1只绵羊=1只绵羊,但这样它也就不再是价值表现了。同样,斧子既然作为等价物,它就不能同时再表现自己的价值,即不能再处在相对价值形态上,除非是把方程式倒转过来,斧子才能表现自己的价值。但如果这样,斧子就不再是等价物,而是绵羊成为等价物了,两者关系的性质并不会由此有所改变。

先考察相对价值形态。前面说过,一个商品必须借助另一个商品,同另一个商品发生交换关系,才能相对地把自己的价值表现出来。
可是,种类不同的两个商品,为什么能够在数量上相比较,并按照一定的比例相交换呢?
这是因为,在绵羊和斧子这两种商品中间,存在着共同的质,可以还原为共同的单位,这种共同的质或共同的单位,就是它们的价值。绵羊和斧子都是劳动产品,都是抽象的人类劳动的凝结物,都具有价值。没有这种共同的质,它们便不能在量上互相比较,不能发生交换关系。所以,绵羊和斧子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关系。

在这种价值关系中,只有绵羊一种商品能够表现自己的价值。它的价值是怎样表现的呢?是通过它和斧子的对等关系表现出来的。绵羊的价值虽然同它自身的使用价值是有区别的,但绵羊并不能由自己把这一点直接表示出来,它只能借助于斧子的自然形态,把这一点地表示出来。通过和斧子的关系,绵羊表明它值若干把斧子,换句话说表明它的价值是同若干把斧子一样多。这样和绵羊的自然形态不同的价值,就有了一个独立的表现形态了。

在上述价值关系中,充当等价物的斧子,本来也只是表现为一定数量的使用价值,它并不能表现自己内在的价值。但是当它和绵羊对等时,它的商品体就再不是以单纯的使用价值的姿态出现,而是作为价值体,作为价值的体化物出现了。绵羊在和斧子发生价值关系时,就以斧子当作表现自己价值的材料,作为反映自己价值的一面镜子。因此通过这种价值关系,绵羊就把自己的价值表现在斧子的使用价值上,它的价值就有了一个可以被人们捉摸得到的形态。

一个商品的内在价值的变化,不可能完全明确地通过它的相对价值反映出来。商品的内在价值不变时,它的相对价值可以发生变化;商品的内在价值变化时,它的相对价值也可能没有变化;即使内在价值和相对价值都发生变化,变化的方向和程度也不一定是一致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相对价值只是价值的表现,是价值的现象形态,而不是价值本身。现象和本质往往是不一致的。

再来考察等价形态,说一个商品处在等价形态上,这是什么意思呢?马克思说过:“一个商品的等价形态,就是它能直接同别种商品交换的形态。”在上述绵羊和斧子两种商点中,只有充当等价物的斧子具有能够同别的商品直接交换的形态,而绵羊是不具有这种形态的。因为在这两种商品的相互关系中,绵羊主动地把斧子当作等价物,承认斧子是价值的体化物,承认斧子同自己是同质的东西,因此从斧子这方面说,它就有了直接交换绵羊的可能。但绵羊自身不能证明它具有价值,即不能证明它具有同别的商品同质的东西,因此绵羊不能直接同别的商品相交换。只有经过等价物,绵羊的价值才能得到承认。

进一步分析等价形态的各个特征。

等价形态的第一个特征是使用价值变成它的对立物——价值的现象形态。

在例子中,斧子是绵羊价值的表现形态,但斧子是用什么来表现绵羊价值的呢?是用它的价值吗? 当然不是,斧子不能表现它自身的价值,而只能用它的自然形态即使用价值形态来表现绵羊的价值。1只绵羊值多少?回答:值2把斧子。可见斧子的使用价值,完全成了价值的表现形态,它不仅把绵羊的内在价值表现成为外在的、人们看得见和摸得着的东西,而且把价值量的多少也表现出来了。
充当等价物的商品,它的使用价值所以能够成为价值的现象形态,是因为这种商品本身也有价值;并且也因为它和另一个商品结成了价值关系。

这如同处在天平一端的砝码能够衡量另一端的沙糖的重量,是一样的道理。砝码所以能够这样,是因为它本身也有重量,并且和沙糖处于同一重量关系中。如果它不和沙糖发生重量关系而孤立地存在,它就只不过是普通的铁片,而不能成为重量的现象形态。

任何一种类比都有一定的限度。价值的表现同重量的表现虽然有相似之处,但也有根本不同的地方,在沙糖和铁片(砝码)的重量关系中,铁片所表现的是两种物品共有的自然属性;而在绵羊和斧子的价值关系中,斧子所表现的价值,却是 这两种物品的社会属性。物品天然就有重量,所以铁片(或任何其它物品)的自然形态,天然就能够表现重量。但物品的价值却不是天然具有的,只有当物品是作为商品生产出来时,它才具有价值,它的自然形态才能成为价值的现象形态。

由等价形态的第一个特征,还可以引伸出等价形态的第二个特征:具体劳动成了它的对立物——抽象劳动的现象形态。
等价物无论是斧子还是其他物品,本来都是一定的具体劳动的产品。但这种产品一旦成了等价物,成了表现价值的材料,生产这种产品的具体劳动躭同时成了抽象劳动的现象形态了。

等价形态的第三个特征是:私人劳动采取了它的对立物——社会劳动的形态。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条件下,生产各种商品的劳动都是私人劳动;同时,由于每一种具体的私人劳动,都是社会分工体系的一个环节,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因此它们又都是社会劳动。可是,生产商品的劳动的社会性,只有当这种商品能够直接和其他商品相交换时,才会获得社会的承认。而我们知道,处在等价形态上的商品,例如斧子, 就具有能够直接同别的商品相交换的形态,所以制造斧子这种产品的私人劳动,也就具有直接的社会劳动的形态。

上边分别考察了简单价值形态的两极,可以看到:处在相对价值形态上的商品绵羊,它的自然形态仅仅是作为使用价值的形态出现的;相反地,处在等价形态上的商品斧子,其自然形态却是当作价值形态出现的。

商品本来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但在这两种商品的价值关系中,一个却仅仅表现为使用价值,另一个仅仅表现为价值。原来包含在一个商品内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表现为一种外部的对立,即两个商品之间的对立了
所以一个商品的简单价值形态,不外乎是商品内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的简单表现形态。

简单价值形态是最古老、最原始的价值形态,它是在人类的劳动产品刚刚转化为商品的时候出现的。在这种价值形态中,商品的价值表现还是很不完全、很不充分的。因为从这种价值形态上,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商品和另一个商品相等,还看不出它是否在质上和所有商品都相等,也看不出它能否在量上和所有商品相比较。这种情况表明,在简单价值形态下,价值作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凝结物的这种性质,还没有能够充分地显示出来。
但是交换并不是永远停留在这个阶段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第一次社会大分工①的出现,交换逐渐成为一种经常的现象。这时,一种商品已经不是偶然地和另一种商品相交换,而是经常地和许多种商品相交换了。
————————————————
①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畜牧部落从其它部落中分离出来, 形成专门的生产部门,叫社会的第一次大分工。

于是价值的表现也就由简单的价值形态,逐步过渡到扩大的价值形态。这种扩大的价值形态,可以用下列等式来表示

[attach]2355[/attach]

一个商品的价值已经不是偶然地表现在另一个商品上,而是经常地表现在一系列的其他商品上。绵羊不仅以斧子作为表现自己价值的材料,而且以盐、黄金,茶叶等无数其它的商品作为表现自己价值的材料。因此,只有到扩大的价值形态,商品价值才第一次被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在这里,饲养绵羊的劳动不仅第一次被视为同其它无数种劳动相等,同时由于绵羊必须按照不同的比例和不同的商品相交换,所以各种商品相交换的比例要由它们包含的价值量来决定这一点,也第一次明显地显露出来了。

但是,扩大的价值形态仍然是有缺点的。这表现在:就某一种商品来说,固然已经可以表明它和其它那些商品有相同的质,但倘如就商品全体来说,它们的价值仍然还没有一个共同的统一的表现。
这表明在扩大价值形态的场合,商品的相对价值表现依然是不完全、不充分的,尽管它比简单价值形态已经前进了一大步。

扩大价值形态的缺点,必然会随着交换的发展而日益显著起来。例如,当一个人要用绵羊去换斧子的时候,斧子的所有者可能不需要绵羊而需要茶叶,但茶叶的所有者也不需要绵羊而需要盐,只有盐的所有者才需要绵羊。在这种情况下,绵羊所有者就必须先用绵羊换盐,再用盐换茶叶,然后才能用茶叶换回自己所需要的斧子。
交换的这种困难表明,商品经济的矛盾是随着交换的发展而加深

但困难总是同解决困难的条件一同产生的。在扩大的价值形态中,既然某一种商品可以经常同其它商品相交换,把它的价值表现在一系列其他商品上,那么反过来,这许多其他商品不也可以经常同某一种商品相交换,并把它们的价值表现在这一种商品上面吗?事情当然是这样的。所以,随着交换的发展,便从无数的商品中逐渐分离出一种商品来,其他一切商品都习惯地和它相交换,通过它来表现自己的价值。这样一来,扩大的价值形态便过渡到一般的价值形态。这种一般的价值形态可以用下列等式来表示:

[attach]2354[/attach]

在一般价值形态上,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通过一种和它们分离的商品(绵羊)来表现。因此它们的价值作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凝结的这种性质,便完全地、充分地表现出来了。一切商品既然在质上表现为共同的东西,它们在量上便也可以互相比较。 现在一切商品都可以通过绵羊来互相比较它们的价值,例如:2把斧子=1只绵羊,3斤茶叶也=1只绵羊,所以2把斧子 = 3斤茶叶。

从另一方面看,那种用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商品,则成了一般等价物。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成了商品价值的一般的存在形态,它可以直接和一切其他商品相交换;生产这种商品的特殊的具体劳动,成了抽象劳动的一般形态,它可以直接和其它一切劳动相对等;生产这种商品的私人劳动,也取得了一般的社会形态,直接当作一般的社会劳动而存在。因此,每个商品生产者现在只要能够把自己的商品换成一般等价物,他的劳动就能够得到社会的承认,然后他就可以用一般等价物来换取他所需要的任何商品。

相对价值形态和等价形态的对立在一般价值形态上是进一步发展了。
在简单价值形态上,虽然也存在着这种对立,但对立还是很不固定的。在绵羊和斧子交换的过程中,从绵羊所有者的角度看,固然是以斧子为等价物,公式为1只绵羊 = 2把斧子;但从斧子所有者的角度看,则绵羊又成了等价物,公式就变成了2把斧子 = 1只绵羊。
到了扩大的价值形态,这种对立就比较固定了。这时候只有一种商品是处在相对价值形态上,其他的商品部和它相对立,处在等价形态上。待到一般价值形态时,则是全体商品把一种商品排除在相对价值形态之外,使其处在一般等价形态上;而这种商品所以能够成为一般等价物,又是因为其它一切商品都不能充当一般等价物。
相对价值形态和等价形态这种对立的发展,反映着商品经济矛盾的进一步发展。

在这种形态上,一般等价物并没有完全固定地由某一种商品来充当。一个时期是牲畜充当一般等价物,过一个时期又可能是毛皮充当;甲地用盐作一般等价物,乙地又可能用贝壳等等。这种一般等价物不固定的情况,阻碍了各地区之间商品交换的进行。但是,随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①和商品生产的出现,商品交换在人类经济生活中有了 更加重要的意义,交换的商品增多了,交换的地区也进一步扩大了。
————————————————
①在原始社会解体、奴隶制形成的过程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尤其在金属工具的推动下,出现了许多新的手工业,如纺织、榨油、酿酒、金属冶炼、工具制造等等。手工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形成专门的生产部门,是社会第二次大分工。

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一般等价物周定地由某一种商品来充当。当这种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机能被固定在某一种特殊商品上的时候,这种商品就成了货币商品,成了货币。于是—般等价形态就转变为货币形态,我们这里谈到货币商品,都是专指黄金或白银。货币形态可以用下列的等式来表示:

[attach]2359[/attach]

货币形态和一般价值形态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不同的地方只是,在货币形态上,一般等价物已经稳定地由黄金这一种商品来充当了。在这里,一切商品都处在相对价值形态上,唯独黄金处在等价形态上;黄金排除一切其他商品而取得了表现价值、表现抽象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独占权。

货市形态的出现,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但只有马克思,才第一次根据他对价值形态的历史分折,科学地阐明了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货币是从交换发展的历史过程中自发产生的,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充当货币材料的黄金,最初也是以普通商品的资格参加交换的,它起先可能是在偶然的交换行为中充当个别等价物,然后又和其他商品一起充当特殊等价物,最后由于它固定地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才转变为货币。可见,货币并不是人们协商的产物,而是价值形态长期发展的结果。

货币无非是一般等价物,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之所以能起一般等价物的作用,是因为它本身也是商品,也具有价值;但它又和普通商品不同,它是唯一专门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至于黄金为什么能充当货币的材料,那也不是由于黄金有什么神秘的属性。
在人类历史上,实际上曾有很多种商品起过货币的作用。例如,在我国古代,最早的货币是贝;在古代的俄罗斯,毛皮、牲畜曾充当过货币,等等。
只是由于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货币的作用才逐渐地自发地固定在白银和黄金上面。
之所以会固定在白银和黄金上面,那是因为这些贵金属的自然属性适于执行货币的作用,诸如:同质性、易于分割、不腐烂、体积小而价值大、便于携带等等。
所以马克思曾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既然货币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那么货市的出现,是不是意味着商品经济矛盾的解决呢?不,货币的出现不但未能解决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反而使这些矛盾进一步展开了。
货币的出现,使得整个商品世界分裂成了两极:一极是商品,它们是各种特殊的使用价值;另一极是货币,它代表着交换价值。这样商品的内在矛盾,即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转化为商品和货币的对立了。
货币出现以后,一切商品都必须换成货币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一切具体劳动都必须通过货市才能还原为抽象劳动,一切私人劳动都必须通过货币才能取得社 会劳动的形态。因此,如果商品生产者不能把他的商品换成货币,他的生产就将受到严重的影响。

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商品和货币的对立也发展到极端尖锐的地步。资本主义社会频繁发生的经济危机,就是这种对立的最明显的表现。

第五节 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本质表现在它的职能当中。

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执行着五种职能,即: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马克思说:“一种商品变成货币,首先是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換句话说,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市。

货币的其他各种职能,是随着商品经济及其内在矛盾的发展而逐步出现和发展起来的。

价值尺度是货币的第一种职能。货币执行这一职能,就是以自己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正如尺子是用来衡量其它物品长短的尺度一样,货币是用来衡量其他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度。
货币之所以能够充当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具有价值。

通过与货币的比较,各种商品的价值也就成为可以互相比较的。譬如,1斤猪肉的价值是15元,5斤白糖的价值也是15元, 那么1斤猪肉和5斤白糖的价值便是相等的。

但各种商品的价值所以能够互相比较,并不是因为有了货币,而是因为它们本身都是一定量的物化劳动,具有相同的质。

商品价值的大小,本来是由凝结在该商品中的劳动时间来衡量的。凝结的劳动时间越多,商品的价值便越大。因此,劳动时间是商品的内在的价值尺度,而货币不过是商品的外在的价值尺度。马克思说“货币当作价值尺度,是商品的内在价值尺度即劳动时间的必然现象形态”。

商品的价值表现在货币上,就是商品的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比如10担米值1两黄金,1两黄金就是10担米的价格。

为了把各种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并不需要在商品旁边真的摆上若干货币,而只需要在心中计算一下,顶多给商品贴个价格标签就行了。因此,货币是作为想象的或观念的货币来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的。马克思说:“货币在它的价值尺度功能上,本来也只是作为观念的或想象的货币。

但是,用观念的货币来衡量商品的价值,绝不意味着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规定商品的价格。实际上,由观念的货币所表明的商品价格,是以人们在现实交换中所支出的实在的货币为依据的。人们之所以能够在观念上确定10担米的价格为1两黄金, 就是因为人们在实际购买10担米时的确需要支付1两黄金。货币和其它各种商品之间的想象中的比例,不过是客观地存在于它们之间的实在比例的反映。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用来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由于不同数量或不同种类的商品具有不同的价值量,因而为了把不同的价值量表现为不同的价格,便需要用不同的货币量。

作为货币材料的黄金或白银,有一种习惯的衡量单位,即重量单位。所以黄金或白银的一定的重量单位,便自然地成为货币单位。

包含一定金属重量的货市单位(及其等分),我们把它叫做价格标准,即用以计量商品价格的标准。

在历史上,货币单位的名称(价格标准)与重量单位的名称曾经是一致的。例如英国的镑、中国的两和铢等,它们当时既是重量单位,又是价格标准。
后来,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货币单位的名称与重量单位的名称相分离了。造成这种分离的主要原因是:
(1)
外国货币的输入。
(2)
随着社会财富的增长,作为货币材料的贱金属由较贵重的金属所代替。例如,英国在18世纪以前,白银曾是主要的货币材料,后来白银逐渐为黄金所排挤。
(3)
国家铸造分量不足的货币。

价格标准是为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而规定出来的。有了价格标准,货币的价值尺度的职能就通过价格标准来实现。 这样,任何品种、任何数量的商品的价值便都易于衡量和比较了。

价格标准并不是与价值尺度职能相独立的另外一种职能,而是为价值尺度职能服务的一种技术性的规定,我们绝不能将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混淆起来。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在商品经济中自发地发生的,它并不依存于国家的权力,而货币作为价格标准,则通常是由国家以法律规定的;
作为价值尺度,货币金属的价值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而变动,但作为价格标准,货币单位所包含的金属重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变动无关,从而与金属价值的变动无关。比如,如果不经国家调整,不管黄金的价值怎样变动,1美元的含金量就总是同原来规定的一样多。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虽然能在观念上表现商品的价值,但不能真正实现商品的价值。
商品价值只有通过商品流通才能实现。商品流通就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在商品流通中, 商品形态转化为货币形态,货币形态又转化为商品形态。
货币在商品流通中的这种媒介作用,就是货市的流通手段的职能。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只能是实在的货帀,而不能是观念的货币。

商品流通的公式与商品直接交换的公式是不同的。
商品直接交换的公式是商品—商品(W-W),而商品流通的公式则是商品一货币—商品(W-G-W)。
商品流通包括两个形态变化的过程(1)商品一货币(W-G,即出卖的过程);(2)货币一商品(G-W,即购买的过程)。商品流通就是这两个对立过程的统一。

商品流通既打破了商品直接交换的限制,同时也使商品的内在矛盾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在商品直接交换的条件下,买与卖是统一的,每―次卖同时也就是买,交换是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点进行的。
而在商品流通的条件下,这种买与卖的同一过程则是分裂成两个独立的过程,买与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分开了。所以,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即商品流通,把原来物物交换时所存在的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都打破了。

货币的这种由买者手中转到卖者手中,不断地作为购买手段与各种商品掉换位置的运动,就是货币流通。货币流通是由商品流通引起的,并且是为商品流通服务的。商品流通是第一性的,货币流通是第二性的,商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基础,货币流通是商品流通的表现。
马克思说:“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运动,实际也不过是商品自身发生形态变化时发生的运动。

从表面现象来看,商品流通却好像是由货币流通决定的,是货币流通的结果。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假象呢?这是因为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商品与货币换位以后,它就退出流通领域,进入消费领域;但货币却不然,它继续留在流通领域内,不断 地与别的商品掉换位置,运动的连续性完全表现在货币这一方面。这样,就造成一种假象,好像商品流通是由货币流通引起的。
资产阶级的经济学者正是根据这种表面现象,而断言商品流通依存于货币流通,商品价格依存于流通的货币数量。这是完全错误的。

货币不过是商品交换的媒介,它本身就是商品交换自发发展的产物。货币的不断运动是服从于商品交换的需要,是为了实现各种商品的价格。各种商品是带着已知的价格进入流通的,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只能实现商品的价格,而不能规定商品 的价格。不仅如此,货币流通的规模和速度也是由商品流通的 规模和速度决定的。所以,并不是货币流通决定商品流通,恰恰相反,而是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里,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1)市场上待售的商品总量;(2)商品的价格水平;(3)货币的流通速度。前两个因素的乘积,就是商品价格总额。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总额愈大,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便愈多。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例。
由于在一定对期内,同一单位的货币可以流转多次,因而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可以大大少于商品价格总额。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例。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 商品价格总额/同一单位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次数)

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块状的金属货币逐渐为铸币所代替。
国家开始把金属块铸成一定的形状,并烙上印记,于是就出现了铸帀。所以,铸币不过是经过国家证明的具有一定形状、成色和重量的金属铸块。

有一个时期,铸币的名称是采用重量的名称,如两、铢等,到了唐朝则改称为宝,清朝光绪年闻,开始设立造币厂,铸造银元。

铸币在流通中会不断磨损,这就使货币的名称和它的实际重量逐渐脱离,成为不足价的铸币。但是,在流通过程中,磨损了的铸币仍然能够和足价的铸币一样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这一事实被政府所利用,政府开始有意识地减低铸币的成色和重量,铸造各种不足价的铸币。

国家还发行用贱金属铸成的辅币, 与金、银铸币一道流通。这样,铸币便日益变成了价值符号或货币符号。以后,国家又进一步发行完全没有价值的纸币,来代替金属铸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纸币是纯粹的价值符号。

为什么没有价值的货币符号能够代替金属货币来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呢?这是由流通手段职能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货帀作为流通手段,是在商品流通过程中不停地周转,不断地从一个人手里转到另一个人手里。对于每个商品交换者来说,货币发挥流通手段的职能,只是转瞬即逝的事情。只要货币能够作为交换的媒介,使自己的商品卖出去,并能买回与货币额面价值相等的商品,人们就不会过问货币所包含的实际价值究竟有多少。这样,就产生了金属货币由不足价的或完全没有价值的货币符号来代替的可能。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且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它是金属货币的代表,代替金属货币来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但是,由于纸帀本身没有价值,所以它不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仍然是黄金(或白银),商品价值仍然通过黄金来表现。

既然纸币在商品流通中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因此,纸币的流通便是以金属货币流通的规律为基础的。无论发行多少纸帀,它也只能代表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纸币流通也有它自己所特有的规律,“这个规律简单地说就是,纸币的发行要在数量上受到限制,不得超过没有纸币作为符号代表时将会实际流通的金量(或银量)”

如果纸币的发行量相当于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则纸币就同金属货币具有相等的购买力;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商品流通 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则单位纸币所代表的金属货币量就会减少,纸币就会贬值,物价就会上涨。

由于纸币发行过多而引起的纸币贬值,叫做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剥削阶级国家用来掠夺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手段。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弥补财政赤字,常常不顾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而滥发纸币,结果造成通货膨胀,引起物价上涨。与此同时,工人阶级的实际工资降低,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下降,而资产阶级的剥削收入却急剧地增长。

资产阶级国家之所以利用滥发纸帀的办法来弥补财政开支,是因为这种办法比其他办法(如增加税收等)富于隐蔽性。

纸币的发行并不代表社会商品总量的丝毫增加,那么很明显,资产阶级国家借此而获得的大量收入,便是从社会掠夺而来,即依靠削减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收入得来的。列宁指出:“滥发纸币是一种最坏的强迫性公债,它使工人和贫民的生活状况急剧恶化”

在商品流通中,当某些商品完成了商品形态变化的第一个过程,即商品变为货币以后,如果货币不再继续用来购买商品,完成商品形态变化的第二个过程,而是从流通中退出,被其所有者贮藏起来,这时货市便成为贮藏货币,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

货币能够成为贮藏手段,是因为货币是一般等价物,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因而可以无限制地被保存起来,并可以随时变成任何其他商品。货币的贮藏手段的职能,是由商品经济的发展所引起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生产者对市场的依赖性加强了,为了应付生产和交换中各种偶然的变化,他们就需要经常积蓄一定数量的货币。

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同作为价值尺度或流通手段的货币是不同的。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可以是想象的观念的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可以是货币符号;而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则必须是实在的货币,又是足价的货币,只有金银铸币、金银条块,才能作为贮藏手段,纸币是不能作为贮藏手段的。

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具有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当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减少时,有一部分铸币就会退出流通成为贮藏流通;而当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增加时,贮藏货币又会加入流通成为流通手段。这样,贮藏货币就像蓄水池一样,自发地调节着流通中的货币量,使它与商品流通的需要相适应。由于贮藏货币具有这种作用,所以在足价的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便不会产生流通中货币量过多的现象,不会发生通货膨胀。

在商品经济有了一定发展的条件下,货币又具有了支付手段的职能。

买者赊购商品所欠的款项,必须按照约定的日期支付。在这种用延期支付方式买卖商品的情况下,货市在清偿债务时,就是执行着支付手段的职能。

在用延期支付的方式买卖商品时,货币和商品不再在买卖过程中同时出现。商品的转让与商品价格的实现,在时间上分开了。尽管如此,这时货币仍然发挥着两种职能:第一,作为价值尺度,测量赊购商品的价值,确定赊购者将来必须支付的货币额;第二,作为观念上的购买手段,使商品从卖者手中转到买者手中,这时赊购者虽然没有付出现金,但他已经承诺在将来实行支付。当支付期限到来时,货帀才实际进入流通。但因这时商品已经退出流通,所以货币已经不是流通的媒介,不是作为流通手段,而是作为支付手段了。

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的出现,使商品经济的矛盾有了进一步的增长。当赊账交易出现后,许多商品生产者之间彼此都结成了债权、债务关系,当某些债务人不能按期支付欠款时,某些债权人就有破产的危险。
特别是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之间普遍存在着债务关系,在整个债务关系的链条中,如果有一个债务人不能按期支付欠款,就可能引起整个债务关系的连锁反应。这样就会造成许多商品生产者经营上的困难。
可见,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的出现,大大加强了商品经济的矛盾。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时所存在的危机的可能性,在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时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还扩展到商品流通领域以外,如缴纳地租、税款,支付利息等等。

随着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货币的作用超出了国界的限制,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作用,是货币便有了世界货币的职能。
作为世界货币的,只能是黄金和白银。铸币和纸币是不能充当世界货币的,因为它们一超出本国范围便失掉了原来的法定意义。

【讨论1】:纸币原本不能作为世界货币,但在当前的世界经济体系中,美元、欧元、英镑、日元特别是美元又的确是在充当世界货币,这个经济现象如何看待?

世界货币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作为一般的支付手段,用来支付国际收支的差额。(2)作为一般的购买手段,用来购买外国商品。当发生战争或其他重大事件而破坏了国际间正常交往的时候,购买外国商品必须甩现金偿付。(3) 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例如在支付战争赔款、输出货币资本或由于其他原因而把金银转移到国外等情况就是。

货币并不是这几种职能的简单总和,而是在几种职能的有机联系中表现其本质——一般等价物的。货币的五种职能的排列顺序并不是任意规定的,这种排列顺序体现着历史和理论的统一。从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货币是先有了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而后顺次出现了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

第六节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经济规律

什么是价值规律呢?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商品交换则依由商品的价值来进行。这是贯彻在商品经济中的一种客现必然性。

在交换过程中,商品价格与价值相一致只是一种偶然的情况,而它们之间的不相一致倒是经常的现象。这是因为,商品的价格虽然以价值为基础,但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索,却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主要的是市场上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比例关系。

随着供求关系的不断变动,商品的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对而低于价值,不停地围绕着价值上下摆动。因此,商品的价格便经常与价值不相一致。

马克思说过:“如果现象形态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
经济科学的任务恰恰就在于透过价格背离价值的现象,来阐明价值规律是如何贯彻的。价格与价值相背离的现象,并不违背价值规律。这是因为:
第一,由于市场上商品供求关系的不断变化,商品的价格虽然时涨时落,但是商品价格的这种变动,始终是以它们的价值为中心的;而且变动的幅度,也不会与商品价值相差太远。

第二,从每一个孤立的交换过程来看,虽然有些商品的价格髙于它的价值,有些商品的价格低于它的价值,但如果从一个较长的时期来看,商品价格的上涨部分和下跌部分是可以互相抵消的。也就是说,从长期的平均的角度来看,商品的价格仍然等于它的价值。

所以,商品的价格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经常围绕价值波动的现象,不仅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且恰恰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经济规律。只要是存在商品生产的地方,就必然有价值规律在发生作用。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起着巨大的作用。

从几个主要方面来说明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最一般的作用。

首先,在私有制的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价值规律对社会生产的调节,虽然使私有制的商品经济能够建立某种秩序,但这种秩序的建立是以社会劳动的巨大浪费为代价的。
其次,价值规律的作用,还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最后,价值规律的作用,还促使小商品生产者向两极分化,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引导和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经济规律,它随着商品生产的产生而发生作用,并将随着商品生产的消亡而退出历史舞台。

第七节 商品拜物教

劳动产品之间的价值关系,本来是人们自己的社会关系,即人和人之间的生产关系。但是在商品生产者看来,这种生产关系却成了物和物之间的关系,乃至物对人的统治关系。
这种情况,很象人们在宗教迷信方面的偶像崇拜。偶像本身——不管它是泥制的、木制的或是其他什么东西制的——它本来毫无任何神秘之处。但是当人们由于对自然力和自然现象不能正确理解因而把它们当作神来看待的时候,它们便在人们的心目中真的“神”起来了:似乎这些偶像是有生命的,它们不但能相互发生关系,并且能和人发生关系,成为一种支配人们命运的力量。由于人们对商品和对偶像的看法很相似,所以马克思便把前者,即把人们在自己观念中对商品的歪曲的反映,称为商品的拜物教。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商品经济发展到了最髙点,与此相联系商品拜物教也发展到最充分的程度。在这里,一切劳动产品都转化为商品,一切生产者的社会联系都要通过价值关系来实现,价值规律广泛地支配着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不仅有商品拜物教,而且还有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利息拜物教和地租拜物教等等。总之,人们的一切生产关系,在这里都被物的假象蒙蔽起来了。

人们对商品、货币以及资本等等的拜物教观念,集中地表现在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中。在货币问题上,他们的拜物教观念更加显著,他们认为金和银天然就是货币,天然就具有一种直接与一切商品相交换的能力。资产阶级学者还惯于把一切生产资料都看成资本,他们把利息看成是货币本身的产物,而把地租则说成是 土地的产物,等等。这样一来,人们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便看不见了,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关系便被掩盖了。

第八节 对资产阶级价值和货币理论的批判

商品和货币的问题,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派和庸俗经济学派都曾进行过论。古典学派的商品、货币理论,是以劳动决定价值这一原理为核心的,具有一定的科学内容;庸俗学派的商品、货币“理论”,则完全停留在表面经济现象的描述上面,它以替资本主义辩护为目的,不包含任何科学的因素。

古典经济学关于劳动决定价值的学说,最早是由威廉.配第(1623—1687年)提出来的。而后,在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著作中,达到了它的最髙成就。

所以古典经济学虽然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初步的基础,但他们的整个价值理论是包含着严重的错误和缺陷的,这种错误和缺陷还进一步导致了他们在货币理论上的错误,并为以后的庸俗经济学开了方便之门。

与古典经济学不同,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各个流派都是反对劳动决定价值这一正确的原理的。他们千方百计地企图割断劳动和价值的联系,编造了各式各样的反科学的价值理论,以达到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目的。在这些伪科学的“理论”当中,比较流行的有“供求论”、“生产费用论”和“边际效用论”。

“供求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马尔萨斯(1766—1834 年)。按照这种谬论,商品无所谓内在价值,它的价值只是由商品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的状况来决定的。市场上对某种商品的需求越是超过供给,这种商品的价值便越大;反之则越小。
“供求论”的错误是极为明显的。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变化,只能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动,而不能使商品的价值发生变动。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决定的,只有生产上的劳动耗费改变了,才能够改变商品的价值量。
“供求论”者把价格当成价值,把价格变动当成价值变动,这是用现象代替了本质,是从事物的表面而不是从事物的本质来看问题。“供求论”永远无法回答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不同商品的价格总是围绕着不同的水平上下波动呢(臂如,一把雨伞的价格不管怎样波动,它总不会超过一 辆汽车的价格)?当市场上供给和需求处于平衡的时候,商品的价值又由什么来决定呢?这些问题只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才能予以科学的说明。

“供求论”者的目的是企图使人们只去注意商品流通过程中的价格现象,而不去注意生产过程。因为,资本家所占有的剩余价值正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涉及生产过程,资本家的剥削秘密就有被揭穿的危险。

“生产费用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让.萨伊(1767—1832年)。萨伊认为,商品的价值是劳动、资本和自然力共同协作的结果。在使用劳动、资本和自然力时,分別支出了一定的代价,即工资、利息和地租,这三者构成生产费用。商品的价值就是由生产费用来决定的。

“生产费用论”的错误也是十分明显的。生产费不外是一定量的价值,说商品价值由这些因素来决定,实际上就等于说价值由价值来决定,只是同义语的重复。利息和地租乃是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的剥削收入,而不是生产中的支出,因而拫本不能构成生产费用。这些收入是怎样创造出来的,其大小又是怎样决定的,“生产费用论”根本无法回答。

在现代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中,流传最广泛的价值“理论”, 是所谓“边际效用论”。这种理论是效用论的进一步发展。效用论早在17世纪就被提出来了。巴贲(1640—1698年)就主张过商品价值由它的效用决定。“边际效用论”是奥地利学派的主要理论,这一理论在庞巴维克(1851—1914年)的著作中得到了系统而详尽的说明。当前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庸俗经济学者都继承了他的衣钵。

“边际效用论”认为,在确定某种商品的价值时,必须考虑到所谓效用递减规律。这个“规律”的实质是:物品的效用,对于具有一定欲望的某个消费者,会随着物品数量的增加而递减。换句话说,某种物品的数量越多,则该物品用来满足最后欲望(边际欲望)的效用越低。所谓边际效用就是物品满足最后欲望的能力。庞巴维克断言,边际效用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对某种物品的需求强度(欲望强度);另一个是该物品的稀少性。对某种物品的欲望越强,则该物品的边际效用越高。该物品越是稀少,它的效用越大。在庞巴维克看来,商品价值就是由这种边际效用决定的。譬如,有四块质量、重量相同的面包,由于吃面包的人对其中每一块有不同的需求强度,因而各块的价值也就大小不等。第一块,是他在最饥饿的时侯吃掉的,因而效用最大;第二块次之;第三块更次之;第四块因为他此时已经吃饱,不需要了,便没有什么效用了。在这种情况下,面包的价值由哪一块来决定呢?“边际效用论”认为,是由第三块决定,因为第三块代表物品的最低效用,即边际效用。

从这里看到,资产阶级的御用学者为了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和欺骗劳动群众,其伎俩是何等低劣和荒谬可笑。如果说,“供求论”者和“生产费用论”者在贯彻其上述企图时还不得不多少借—点经济现象的话,那么在“边际效用论”者这里,连起码的经济现象都给抛开了。他们谈论的是社会经济问题,但所依靠的却是个人的主观心理评价。这不能表明别的,而只是表明资产阶级的没落和腐朽。

人们是生活在社会中的,并不是独处孤岛的鲁滨逊。在社会生活里,评价商品的价值必须用社会的尺度。不论一个人的需求强度有多大,他向资本家购买一件东西,总得付出和别人同样多的代价。例如,到饭馆去吃饭,不管你的食欲大小,同样的饭莱总得向饭馆老板支付同样多的货币。如果商品价值的大小是由购买者的主观心理来评价,而不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耗费来决定,那么一个人费了很多劳动才生产出的产品,另一个人就可以用最小的“评价”把它拿了去。显然,这样一来,商品生产就将无法维持了。

“边际效用论”是一种最庸俗的价值学说。在它以后,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在价值理论方面再也没有提出任何新的东西, 都不过是上述几种谬论的拼凑和变种。

科学的货币理论,必须以科学的价值理论为基础。由于资产阶级学者在价值理论上存在着上述许多严重的错误,他们便不可能对货币的本质和特征作出科学的解释。在资产阶级经济学中流行着的货币“理论”,大体上有三种:“货币金属论”, “货币名目论”和“货币数量论”。无论哪一种,都是对于货币本质和特征的曲解。

“货币金属论”是早期的资产阶级货币学说。在早期的重商主义经济学者的一些著作中,反映了这种观点。在他们看来,金属货币是唯一的货币,而金银天然就是货币。这是一种最典型的货币拜物教。他们歪曲了货币的本质,把货币归结为贵金属的某种自然属性。其实,金银并非天然就是货币,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金银才从一般商品中分离出来,成为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即成为货币。货帀不是物,而是表现为物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

“货币金属论”者错误地把货币的职能只归结为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他们否认货币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并认为用某种货币符号来代替金属货币流通,是不适当的。他们不了解纸币,不能说明纸币及其流通的特点。

“货币金属论”是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提出的。它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通过掠夺性贸易和海外抢劫来积累金银财富的欲望,以及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国家发行成色不足的铸币的要求。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经营工农业逐渐成为资本积累的主要手段,商业不再被人们看成是致富的唯一来源,后来“货币金属论”曾经受到代表产业资本的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者的批判。

“货币名目论”是资产阶级货币学说中最流行的一种。这种“理论”把货币和商品割裂开来,认为货币没有内在价值,只是一种价值符号,而它的购买力则是由国家来规定的。这种“理论”最早的倡导人是英国的巴贲(1640—1698年)、贝克莱主教(1684—1753年)和詹姆斯.斯图亚特(1712—1780年)。

“货币名目论”者的错误在于:
第一、他们不懂得货币的起源,割裂了货帀与商品的联系,而把货币看作是人们的意志和法律的产物。货币其实也是一种商品,它是商品经济自发发展的产物。
第二、他们把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混为一谈,误认为规定货币的价格标准,就是规定货币的价值,并由此否定货币具有内在价值。国家虽然能够规定货币的名称,比如,将原来称做1元的铸币改称5元,但国家是不能规定货币的购买力的,因为货币的购买力取决于它的内在价值。
第三、与“货币金属论”者相反,“货币名目论”者只看到货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而忽视了货帀作为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的职能。因而他们就把货币只看作是价值的符号,把纸币看作是真正的货币,这当然是错误的。实际上,纸币作为流通手段只是金属货币的代表,在纸币流通的地方,真正的货币仍然是黄金。
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垄断资产阶级利用国家机器实行通货膨胀的政策,来加强对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货币名目论”者就是这种罪恶政策的狂热的鼓吹者和辩护者。德国的庸俗经济学者克纳卜(1842 —1926年)和英国的凯恩斯(1883—1946年)是现代“货币名目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凯恩斯曾经宣称,金本位是“野蛮的遗迹”,纸币是最理想的货币。他反对以黄金作为纸币的准备金,并主张实行“有节制”的通货膨胀。

“货币数量论”也是一种比较流行的资产阶级货币理论。如果说上述的“货币名目论”和“货币金属论”主要是企图回答货币的本质这一问题,那么“货币数量论”则是企图回答货币的价值问题。
“货币数量论”者认为,商品的价格和货币的价值是由货币的数量决定的;商品价格与货币数量成正比例,货币的价值与货币的数量成反比例;流通中的货币愈多,商品的价格便愈高,货币的价值则愈小。“货币数量论”与“货币名目论”是一脉相通的,“货币名目论”者除了说货币价值的大小由国家规定以外,也经常认为货帀的价值由它的数量来决定。

“货币数量论”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法国的历史学家孟德斯鸠(1689—1755年)认为货币的价值等于货币总量除以商品总量所得的商数。英国经济学家休谟(1711—1776年)认为,在进入流通以前,商品没有价格、货币也没有价值,商品价格和货币价值决定于流通中的商品数量和货币数量。如果商品增加,商品 价格就下落,货币价值则上涨;如果货币增加,商品价格就上涨,货币价值则下降。李嘉图也是一个“货币数量论”者,不过他认为货币是有内在价值的,它的价值是由生产这种货币材料所消耗的劳动时间来决定;只是在商品总价值不变的情况下,流通中货币增多了,才会引起商品价格的上涨和货币相对价值的下跌。

“货币数量论”的一个最根本的错误,是它忽视了货币的最重要的职能——价值尺度,而仅仅看到了货币的流通手段的职能,因而认为货币在进入流通以前既没有价值,也不执行任何其他职能。但我们知道,货币不仅是流通手段,而且首先是价值尺度。货币所以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是由于作为货币材料的金或银也是劳动产品,它们本身也具有价值。货币价值的大小是由物化在其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来决定,而不是取决于货币数量的多少。货币的价值是在它进入流通以前就具有的,而不像“货币数量论”者所宣称的那样,是在流通中获得的。

“货币数量论”者既然看不到货币的价值尺度的职能,当然也就不能理解商品价格同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之间的真正的关系。如前所述,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数置决定于商品流通对货币的需要,而这种需要既依赖于货币流通的速度,又依赖于商品数量和商品价格水平。所以,是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取决于商品价格水平,而不是商品价格水平取决于货币数量。“货币数量论”者对于货币流通的特点和实质是一窍不通,他们根本不理解货币流通对于商品流通来说,仅仅是第二性的现象。

“货币数量论”者混淆了金属货币的流通和纸币的流通,用仅仅适用于纸币流通的原理来说明金属货币的流通,这只能得出错误的结论。比如,投入流通中的纸币数量越多,则它所代表的价值就越小,从而商品价格就必然越髙。但在金属货 币流通的条件下,这种说法便是不正确的了。因为在这种场合,货币所具有的贮藏手段的职能,会像贮水池一样自发地调节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通过这种调节,流通中的金属货币的数量便不会发生过多的现象,因而也就不会引起货币价值的贬值和商品价格的上涨。

即使对纸币的流通来说,“货币数量论”者的观点也不是完全合适的。在纸币流通的场合,由于纸币所代表的价值会随其数量的过多或过少而发生变化,因而就给人们一种印象,似乎纸币“价值”的大小完全由其数量来决定。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纸币的“价值”并不是单纯地取决于它的数量,而是由流通中的纸币量与流通所必需的金属货币量二者的对比决定的。可见,“货币数量论”所反映的只是纸币流通的一些表面现象,它并没有阐明纸币流通的本质。

“货币数量论”和“货币名目论”一样,也是现代资产阶级实行通货膨胀政策以掠夺广大人民的“理论根据”。凯恩斯这个垄断资本的忠实奴仆,也是一个“货币数量论”的鼓吹者。他异想天开地认为,既然商品价格取决于货币数量,因而国家就可以用调节货币数量的办法来控制商品价格,并进而调节整个资本主义经济,消灭经济危机。可是资产阶级国家所进行的这种“调节”,总是事与愿违,经济危机不但没有被消灭,反而爆发得更加频繁和更具有破坏性。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现实无情地粉碎了资产阶级学者的种种辩护论调。




[ 本帖最后由 于无声 于 2012-12-12 00:49 编辑 ]

第二章 资本与剩余价值

第一节 由货币到资本的转化

资本最初总是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即表现在货币形态上。但货币本身并不是资本,当作货币的货币和当作资本的货币,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我们把简单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作一个比较,可以很清楚地看出这种区别:

简单商品流通的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W—G—W),商品生产者先是出卖自己的商品,取得货币,然后再以货币买进自己所需要的商品。
资本流通的公式是:货币——商品——货币(G—W—G),资本家用货币买进商品,然后再把商品卖出去,重新取得货币。

在W—G—W和G—W—G这两个流通公式之间,有着一定的共同点:它们都是买和卖两个阶段的统一;在流通的每一个阶段上,都同样有商品和货帀互相对立着;而在每一个流通过程中,也都同样有三个当事人,即买者、卖者和又买又卖者。

这两个流通公式的区别在哪里呢?它们在流通形式上是不相同的。
简单商品流通是以卖(W—G)开始,以买(G—W)告终;
而资本流通则是以买(G—W)开始,以卖(W—G)结束。

在W—G—W的流通中,起点和终点都是商品,货币不过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物。在这里,商品所有者购买了他所需要的商品以后,他的货币是断然地支付出去了,除非他再次出卖,货币是不会重新回到他的手里来的。与此同时,他所购买的商品则退出了流通领域,进入消费领域。这样流通过程便结束了。

但G—W—G的流通却不是这样。这一流通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而商品则起着流通的媒介作用。在这里,资本家为购买商品所支付的货币,仅仅是暂时垫付出去,通过商品的出卖,它还会重新回到他的手里来。并且也只有这样,这个流通过程才算结束。

这两个流通公式的最重要的区别,还是在它们的内容上。

在W—G—W的流通中,商品所有者是为买而卖。他之所以要出卖商品,是为了能够购买他所需要的另一种商品。这种流通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定的使用价值。不同使用价值之间的交换,便构成了W—G—W

这一流通的实际内容。
可是,在G—W—G的流通中,资本家却是为卖而买,他起初垫付出去的是货币,而最后从流通中取回的也是货币。所以这种流通的目的,是为了取得货币,即交换价值本身。

由于任何货币在质上都是相同的,都只代表一定量的价值。 因此乍一看,G—W—G的流通似乎是不合理的、毫无意义的。资本家为什么要以货币来换取货币呢?
一个货币额同另一个货币额虽然没有质的差别,但可以有量的差别。资本家之所以要把货币投入这种流通,正是因为他看到了存在着量的差别。经过―买一卖,他的货币额会增多起来,会发生价值的增殖。而这也就正是G—W—G区别于W—G—W的本质所在。

因此,我们有必要把资本流通的公式做一个小小的修正:它不应当是G—W—G,而应当是G—W—G。 其中G’=G+ΔG,即等于原来垫付的货币额G加上一个增殖额ΔG。马克思把这个增殖额叫做剩余价值,并指出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由于资本流通的目的是为了取得货币、取得交换价值,因而便决定了这个运动是没有止境的。货币只有当它能够带来剩余价值时,它才能够成为资本;但也只有在不断的运动中,它才能够不断增殖自己的价值。如果运动停止了,它就会立刻失去增殖的能力,丧失资本的特性,从而变成单纯的货币。

作为这一运动的有意识的担当者——资本家,不外是资本的人格化,是人格化的资本。他所以是资本家,而不是“守财奴”,就是因为他能够“克尽职守”:自觉地经常地维持资本的运动。如果他放弃了这种“职守”,不把资本反复地投入流通中,那他也就不成为资本家了。

乍一看,G—W—G这一公式好像仅仅适用于商业资本的运动,因为商业资本正是以货币换取商品,然后再以商品换取更多的货币。其实这一公式对产业资本也是适用的,因为产业资本的运动也是以货币购买商品为起点,然后通过商品的出卖而获得更多的货币。虽然产业资本在流通领域以还有一个生产过程,但这并不会影响运动的形式。同样,这一公式也适用于生息资本。生息资本的公式是以货币换取更多的货币,即G—G。事实上,在G—G之间仍然是存在着产业资本的运动的,G—G不过是G—W—G的简化而已。因此这一公式是资本的一般公式。

从形式上看,资本的一般公式是和商品交換的原则相矛盾的。因为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交換的结果只能使价值形式发生变化,而不能引起价值量的增减。但问题也就发生在这里,资本家通过流通所取得的剩余价值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在资产阶级的经济学里流行着这样一种意见:剩余价值来自不等价的交换,即来自贱买或贵卖本身。这种说法虽然简单明了,但可借不能自圆其说。商品交换所赋予每个商品所有者的权利是一样的,某甲既然能够按高于自己商品的价值出卖,那么某乙为什么不能如法炮制呢? 如果大家都实行贵卖,其结果不是两者正好抵消,谁也占不了谁的便宜吗?

也有资产阶级学者这样说:资本家所以能够得到剩余价值,是因为他比别的人更善于投机取巧,能够始终一贯地坚持贱买或贵卖。这其实是前一种说法的一个变相,并无任何新的内容。我们姑且不说在现实社会里根本不会有一部分资本家能够始终贱买或贵卖,而另一部分资本家则相反,他们始终是贱卖或贵买。即使承认这是可能的,但也绝不能说明剩余价值的来源。因在这种情况下,前一种人所多得的,也正是后一种人所损失的,就整个商品的价值量来说,是一点也没有增加。所不同的不过是原来既定的价值量,在两种人之间有了不同的分配比例而已。这就像一桶水,不管人们把它怎样倒来倒去,也绝不会变成两桶。

马克思写道:“无论我们怎样转弯抹角,结果还是一样。如果是等价物互相交换,却不会有剩余价值发生;如果是不等价物互相交换,那也不会有剩余价值发生。流通或商品交换是不会创造价值的。

那么,离开流通是否能产生剩余价值呢?我们知道,流通乃是商品所有者相互关系的总和,倘若离开流通,即在流通之外,商品所有者便只能和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这种关系能表明什么呢?
所以,在流通领域之外,不和其他的商品所有者发生接触,商品生产者是不可能使价值增殖并由此使货币或商品变为资本的。” ①
——————————————————————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55页。

资本的价值增殖不能发生在作为资本的货币本身。因为在流通过程中,货布作为流通手段或支付手段,它只代表一个既定的和不变的价值量。同样,价值增殖也不能发生在这个公式的 第二阶段即商品的出卖上,因为这种行为只能引起价值形态的变化,使价值从商品形态转化成货币形态,而不能使价值量发生变化。

因此,价值增殖只能发生在第一阶段(G—W)资本家所购买的商品上。可是它又不能发生在这种商品的价值上,因为资本家购买商品必须支付它的等价。所以,价值增殖只能发生在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上,即发生在对所购商品的使用上。货币所有者必须在市场上买到这样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使用价值具有创造价值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货币转化成为资本。

这种特殊商品是有的,这就是劳动力。马克思所建立的关于劳动力商品的学说,乃是解决剩余价值来源问题的关键。

什么是劳动力呢?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马克思说:“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体力和精神力的总和,它存在于—个人的身体中,他的活的人体中。一个人在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总是要把它发动。

有人类那一天,人就具有劳动能力。但是劳动力成为商品却需要有一定的条件。
第一,劳动力的所有者必须是法律上自由的人,只有这样他才能够“自由地”支配自己,把自己的劳动力作为商品来出卖。如果像奴隶或农奴那样没有人身自由,他是不能把自己的劳动力作为商品来出卖的。同时这种出卖还必须是按照一定的时间一次一次地出卖,如果是一次卖尽,那就是卖身为奴,是出卖自己的身体而不是出卖身体中的劳动力。
第二,劳动力的所有者必须没有任何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也就是说他除了把自己的劳动力作为商品出卖之外,再无别的谋生之道。假如他还能够出卖自己的劳动产品,那他就是一个小生产者,而不是雇佣劳动者。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历史条件,并不是任何时代都具有的,只有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上才存在。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中,奴隶和农奴虽然也丧失了生产资料,但由于他们的人身属于奴隶主和封建主所有,不具备“人身自由”的条件,因而他们的劳动力不能成为商品。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的基本生产资料属于全民或集体所有,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主人,所以劳动力也不是商品。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社会的发展形成了上述两个根本条件,劳动力才成为商品,成了买卖的对象。

劳动力商品和其他商品一样,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重属性。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如何决定的呢?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也是由生产这种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的。
由于劳动力是存在于工人的身体中,而为了维持工人的生存,就需要有一定数量的生活资料,如食物、衣服、住房等等,因此,生产劳动力这一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肘闽,可以还原为生产那些为维持工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社会必要劳动时同。
其次,劳动力的所有者是要衰老死亡的。要使市场上能够不断地供应这种商品,就必须有劳动者的第二代来补充。因此,在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中,还应该包括工人为养活其子女所必需的那一部分生活资料。
最后,资本家不仅需要粗工,也需要一定数量的技术工人,而工人要能掌握一定的生产技术,必须事先经过一定的学习和训练。这也得耗费一定的物质资料。因此,劳动力价值中,还要包括劳动者在训练和学习上所支出的费用,尽管这种费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对于大多数工人来说是微乎其微的。

总的来说,“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来决定的。”①
——————————————————————
①马克思:《工资、价格和利润》 ,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85页。

所谓工人必需的生活资料,其数量和构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马克思指出:“和别的商品不同,劳动力价值的决定,包含有一个历史的道德的要素。” 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或在具有不同生产发展水平的国家,由于社会经济文化条件的不同, 工人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数量和构成是有区别的。
例如,在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自来水和电力的消费是维持工人生活所必需的;而在比较落后的国家,则不是这样。尽管如此,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在一个国家或是一个相当大的地区中,工人维持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即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总是一个可以确定的数量。

和其他商品相比,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价值和剰余价值。

资本家通过对劳动力的使用,不但能收回他在购买这种商品时所支付的价值,而且还能够得到一定量的剰余价值。资本增殖的秘密就在于此。

劳动力商品的消费过程,也就是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

第二节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资本家购买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后,就离开了喧嚣的市场,带着他的这些商品回到工厂里去。他离开了流通过程,进入了生产过程。

从表面看,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同其他社会的劳动过程并没有什么区别,劳动过程也有三个要素:即人们的有目的 拍活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在劳动过程中,同样也是劳动者运用着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以创造新的物质财富或使用价值。但是资本主义的劳动 过程却具有以下两个显著的特点:
第一,这里的劳动者是为资本家进行劳动,他们的劳动属于资本家所有,而不属于他们自己所有;同时他们的劳动也是在资本家的监督下进行的。资本家严密地监视着每一个工人,不 让他们在工作上稍有懈怠,不让他们浪费原料或损坏工具和设备。
第二,劳动的成果即劳动者生产的产品,归资本家所有,而不归劳动者自己所有。因为劳动者把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也就是把这种商品在一定时间内的使用权卖给了资本家,资本家 使用劳动力、消费它,让它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这是属于他个人权限以内的事情。既然在劳动过程中工人已经无权支配自己的劳动力,作为这一过程的结果即劳动产品自然也就归资本家所占有。

单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上述特点,就可以看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是强制性的。它对于劳动者只是一种痛苦和沉重的负担,而不是什么“自由的”、“创造性”的活动。

以上的分析,我们只是把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看作是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但是,资本家购买劳动力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满足自己的需要。
资本主义生产是商品生产,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是为了生产一种具有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商品。他之所以需要生产一种使用价值,只因为这种使用价值同时又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物质担负物。至于生产出来的商品是面包还是毒品,对于人类是有利还是有害,那是资本家所不屑关心的。所以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并不单纯是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
与商品的两重属性相适应,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也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又是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

以棉纱的生产过程为例,我们所要研究的不是棉纱这种使用价值如何生产的,而是这样两个问题:(1)商品棉纱的价值是怎样形成的;(2)在棉纱价值的形成过程中,剩余价值又是怎样被生产出来的。

假定纱厂资本家雇佣纺纱工人一天,需要支付的劳动力价值为50元;而这50元价值,纺纱工人用2小时的劳动就能够创造出来。又假定工人纺纱2小时得消耗100斤棉花,值300元;还得消耗10个纱锭(为了计算简便起见,这里是用纱锭代表纺纱过程中所消耗的一切工具和设备),值100元。这样经过工人2小时的劳动之后,100斤棉花纺成了100斤棉纱(暂不计棉花的损耗)。现在我们来计算一下这100斤棉纱有多少价值。

劳动过程结束后,棉花和纱锭的自然形态改变了,变成了—种新的使用价值——棉纱。但它们的价值却没有消失掉,而是在棉纱的形态上保存了下来。
所以,纺纱工人是用他们的具体的、有用的劳动,把棉花、纱锭的价值保存下来并转移到棉纱上去。经过生产过程,棉花和纱锭的价值原来是多少,在棉纱上面保存下来的也还是多少,既不会多、也不会少。
根据上面的假定,100斤棉花和10个纱锭的价值总共是400元,所以现在保存在棉纱上面的也仍然是400元。

资本家在劳动力购买上所支付的这一部分价值是不能转移到产品上来的,因为工人已经用它来购买各种生活资料,由他和他的家庭成员消费了。但是工人并不是白白地取得资本家所支付的劳动力价值,因为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消耗了自己的体力和脑力,支出了抽象劳动,他又为资本家重新生产出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资本家支出50元购买纺纱工人一天的劳动力,这50元虽然由工人消费掉了,但他在把100斤棉花纺成棉纱的过程中付出了2小时的劳动。根据前面的假定,2小时劳动创造50元的价值,所以就有50元的新价值加入到100斤棉纱上面。

那么100斤棉花纺成的这100斤棉纱,价值是多少呢?共计是450元,其中有400元是从棉花和纱锭上转移过来的,有50元是由工人新创造的。这450元同资本家原来为购买棉花、纱锭和劳动力所支付的价值一样多。

如果生产过程完全是这样,那么我们这位热心的“实业家”岂不白费心机了吗?事情当然不会是这样的。
其实资本家很清楚,他购买的是工人一天的劳动力,在这一天之内,他要充分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尽管工人用2小时劳动就能够创造出与50元劳动力价值等价的价值,但资本家绝不会让工人仅仅劳动2小时,他会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2小时以上,比方说8小时、10小时、12小时……。

现在我们假定工人每天的工作时间是10小时,工人劳动10小时,用掉500斤棉花、50个纱锭纺出500斤棉纱。但他购买工人的一天劳动力所支付的价值仍然是50元,所以资本家在生产这500斤棉纱上的花费一共是2050元。
经过工人10小时劳动之后,2000元棉花和纱锭的价值,不增不减地转移到棉纱上来,可是纺纱工人新创造的价值却是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的价值的5倍,因为他在10小时里所创造的新价值已经不是50元,而是250元。
这样在生产过程结束后,在500斤棉纱当中就包含了2250元的价值,这个数字比资本家所花费的2050元多出了200元,剩余价值生产出来了,资本产生了增殖。

只要资本家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为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以上,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就会超过劳动力的价值,资本家就能够从雇佣工人身上榨取到剩余价值。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劳动时间总是要超过为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的!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所创造的新价值总是要超过劳动力本身的价值的,剩余价值生产的秘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就在这里!

由货币到资本的转化必须在流通领域内进行,因为只有经过流通,资本家才能够买到劳动力这种特殊的商品,并在最后卖出商品、实现剩余价值;又必须不在流通领域中进行,是因为流通只不过为生产剩余价值提供必要的条件,而剩余价值的生产,那是在生产领域内进行的。

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所创造而由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资本主义生产,实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而资本家生产的目的,则是攫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与剩余价值的生产相联系,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也分为两个部分,即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工人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而在剩余劳动財间内,则给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

剥削剩余劳动并不是资本主义的发明,在以前的剥削制度下就有了。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商品生产很不发达。奴隶主和封建领主对剩余劳动的榨取是为了满足他们自身的寄生性消费,取得使用价值是奴隶主和封建领主驱使奴隶和农奴进行生产的直接目的。尽管他们对剩余劳动的榨取也是非常残酷的,但这种榨取总要或多或少地受到他们自身需要范围的限制,因而是有一定限度的。
但资本主义社会就不同了,资本主义生产是最发达的商品生产,它的直接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是单纯的价值增殖。而这就决定了它对剩余劳动的贪欲是无限制的。没有一个资本家会说他只想赚得一个有限的利润,而不想嫌得更多一些。由生产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对剩余劳动榨取的无限性,是资本主义剥削区别于以往任何剥削的重要特点之一。

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动机和直接目的,就是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是人格化的资本,他的灵魂便是资本的灵魂。 资本的唯一的生命冲动,就是增殖价值,榨取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
资本是死的劳动,它必须吸收活的劳动才有生命,而吸收得愈多,它的生命就愈活跃。资本的这种本性决定了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

把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揭露出来,这是马克思划时代的贡献。马克思透过掩盖资本主义剥削的一切假象,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阐明了雇佣劳动和资本的真实关系,从而建立起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完成了政治经济 学的革命。

列宁在评价剩余价值学说在马克思全部经济理论中的地位时指出:“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

科学的政治经济学就是在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剩余价值学说是理解全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一把钥匙,离开它就无法说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任何一个经济现象。

第三节 资本的本质。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在本章开始时我们说,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折,又进一步了解到,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资本家所拥有的资本价值,只有通过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才能增殖。
商品、货币、生产资料等,它们本身并不就是资本,只有当它们被用来作为剥削雇佣工人的手段时才是资本。所以从本质上说,资本也同商品、货币一样,是人和人之间的生产关系,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生产关系。

但资本的本质并不能一眼看出来,因为在现象形态上,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品,如厂房、机器、原料、制成品等等。资本所体现的生产关系也和商品、货币一样,是被物的外壳掩盖着的。因此在人们的现念上,很容易形成一种错觉:好像厂房、机器这些物品天然就是资本,天然具有增殖价值的魔力。这种错误观念,就是资本的拜物教观念。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关系的时候,揭开了掩盖着资本主义剥削的种种假象,阐明了资本的本质,
原始人使用的石块、棍棒之类的东西,只是单纯的劳动工具,而不是资本。奴隶主和封建主占有的生产资料虽然已经是剥削手段,但剥削的对象是奴隶和农奴,所以仍然不是资本。
只有当生产资料作为剥削雇佣工人的手段时,它们才成了资本。前面说过,剥削雇佣劳动的条件并不是从来就有的,这些条件的出现乃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结 果。
资产阶级经济学者把资本说成物,把生产资料说成天然就是资本,其目的不是别的,正是为了掩饰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对抗,并把资本主义解释为一种“永恒的制度”。

资本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样两种不同的形态,这两部分资本在剰余价值的生产上所起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需要对这两部分资本及其不同的作用,分别加以考察。

资本当中有一部分是由厂房、设备,机器、原材料等生产资料构成的。在生产过程中,这些生产资料分别以不同的形式参加产品的生产,即它们的使用价值是以不同形式被消费掉的。由于它们参加生产过程的方式不同,因而它们的价值转移的方式也就不同。
这里需要附带说明的是,只有那些曾经耗费过人类劳动的,即本身具有价值的生产资料,才能把自己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像矿藏、天然水等等生产资料,由于不是人类劳动的产品,本身不具有价值,因此它们虽然参加使用价值的形成过程,但不能参加价值的形成过程,不能成为新产品价值的构成部分。

在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这一部分资本价值只是转换自己存在的物质形态,而不发生任何量的变化、不发生增殖,所以马克思把这一部分资本叫做不变资本。

但资本当中的另一部分,即资本家投在劳动力上面的那一部分却不是这样。
劳动力价值不是被转移,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在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括劳动力价值的等价,而且还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这一部分资本价值是一个可变的量,马克思把这一部分资本叫做可变资本

我们说不变资本的价值量不发生变化,是就它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而说的。至于生产资料本身的价值量,是有可能发生变化的。比如棉花的价值就会因生产棉花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但这种变化与价值增殖没有关系,它只能影响资本价值中上述两个构成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

根据资本的各个因素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是马克思的伟大功绩之一。

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理论,对于了解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既然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带来的,仅仅是由可变资本带来的,因此要确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就应该拿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相比,而不应该把它去同全部资本相比。
假定有一个500元的资本(K),其中420元为不变资本(c),90元为可变资本(v),即500元(K)=410元(c)+90元(v);经过生产过程后,生产出来的商品价值是590元,资本价值便增殖了90元,因此这里的剥削程度便是90元(m)/90元(v)=100%。马克思把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称之为剩余价值率(m),其公式是m’=m / v。

剩余价值率所表明的是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按照怎样的比例在资本家和工人之间进行分配,它所表明的是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因此剩余价值率也叫做剥削率。

由于工人的必要劳动是用来再生产劳动力价值或可变资本的价值的,而剩余劳动则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因此剩余价值率还可以用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的比率,或者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来表示:

m= 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 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这两个公式是以不同的形式表示同一个关系。前一个公式是以物化劳动的形式表示剥削程度,面后一个公式则是以活劳动的形式表示剥削程度。

资本家所获得的剩余价值量,和剩余价值率有着密切的联系。
剩余价值量的大小,取决于剩余价值率的髙低和可变资本量的多少。
我们以M代表剩余价值量,以V代表可变资本量,那么剩余价值量的计算公式就是:

M=(m / v)×V

从这一公式可以看出,剩余价值率愈高,可变资本的总量愈大、被剥削的工人人数愈多,则资本家所获得的剩余价值量也就愈多。由于任何一个资本家在一定时期内拥有的资本总是有限的,因所能雇佣的工人人数也是有限的,所以他们总是想方设法尽量提高剩余价值率,加强对工人的剥削程度,以便接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

第四节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无产阶级争取缩短劳动日的斗争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方法多种多样的,但概括起来是两种: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雇佣工人的无偿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资本家为了获得剩余价值,总是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为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因此,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劳动日总是包括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这样两个部分。

现在我们假定:资本家按照价值购买劳动力,工人一天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要用6小时劳动才能生产出来,因而必要劳动时间就等于6小时。如果劳动日的长度是12小时,那么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划分就如下图所示:

[attach]2356[/attach]

剩余价值率= 6小时剩余劳动时间/ 6小时必要劳动时间 =100%

如果把劳动日延长3小时,即延长到15小时,那么剩余劳动时间和剩余价值率就要发生如下的改变:

[attach]2357[/attach]

剩余价值率= 9小时剩余劳动时间/ 6小时必要劳动时间 =150%

在必要劳动时间为已知的条件下,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是随着劳动日的绝对延长而提髙的。劳动日愈长,剩余劳动时间就愈长,从而剩余价值率也就愈髙,剩余价值量也就愈大。由于劳动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马克思称之为绝对剩余价值。

为了让工人多生产剩余价值,资本家除了用延长劳动日的方法以外,还可以用提髙工人劳动强度的方法。提髙劳动强度,就是迫使工人更加紧张地劳动,让他们在同样长的劳动时间内比以前消耗更多的脑力和体力,这和延长劳动日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在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中,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取决于劳动日的长度,因此为了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他们便尽可能地延长劳动日。

但是劳动日的延长,也不是没有限制的,它会遇到劳动日的最高界限的限制。
劳动日的最髙界限是由以下两种因素决定的:
第一,生理的因素。工人在一昼夜24小时之内,必须有一部分时间用于吃饭、睡眠等,以满足生理上的需要,不然他就不能恢复劳动能力,不能继续做工。
第二,道德的和社会的因素。工人在一天之内,除了劳动、吃饭、睡眠等以外,还必须有一定的时间用来看报、娱乐、照顾子女以及参加社会活动等,这种需要的范围和数量,是由一个国家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状况决定的。
由以上这两种因素所形成的劳动日的最髙界限,决定、了劳动日不能等于一昼夜的自然长度,即24小时。但是,由于这两种因素实际上部是可变量,而不是不变量,所以劳动日的最高界限使带有很大的伸缩性。

资本家从他们的贪婪本性出发,总是要尽量地延长劳动日。资本家根本不关心雇佣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长短。他唯一关心的,就是从工人身上榨取最大限度的剩余劳动。

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日的现实长度由什么来确定呢?这是由阶级的力量对比来确定的。当资产阶级的力量还强大而无产阶级对它无力反抗时,无产阶级被迫接受比较长的劳动日;反之,当无产阶级的力量已经壮大并且同资产阶级积极地展开斗争时,资产阶级也会被迫同意无产阶级缩短劳动日的要求。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表明,劳动日变动的一般情況的确就是如此。

劳动日的过度延长,给工人阶级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它使得工人劳累过度,未老先衰,寿命缩短;使工伤事故频繁发生,造成大批工人的残废和死亡,特别是使女工的健康得不到起码的保证,青少年工人的身心发育受到严重摧残。所有这些,都直接危害着工人阶级的生存。

第五节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假设由于工人阶级反抗的结果,劳动日的长度已基本被确定下来,但资本家仍可以改变劳动日两个组成部分的比例,即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
我们曾经假定劳动日的长度是12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各为6小时,根据这种假设,剩余价值率是100%。
现在假定劳动日的长度不变,仍为12小时,如果把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为4小时,则剩余劳动时间就会相应地延长为8小时,如下图所示:

[attach]2358[/attach]

剩余价值率就改变为 8小时剩余劳动时间/ 4小时必要劳动时间 =200%,比原先提高了一倍。

在劳动日长度已经确定的情况下,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取决于劳动日分割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比例。必要劳动时间愈短,剩余劳动时间就愈长,则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就愈高。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和相对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马克思称之为相对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为前提,必要劳动时间是工人再生产劳动力价值所必要的时间,因此资本家要缩短这部分时间就必须降低劳动力的价值。
劳动力价值是由工人及其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构成的,因此资本家要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就必须降低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而降低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则必须提高这些生活资料的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举例来说,如果粮食、纺织品等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这些产品的价值降低了,劳动力价值就会相应地降低下来;当然为了降低劳动力价值,实际所涉及的不仅是生产生活资料的部门,而是社会的所有生产部门(军火、奢侈品等少数部门除外)。只有当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提髙了,生活资料的价值才能更低,劳动力价值才能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

为了提髙上述一切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就是提髙这些部门的技术装备水平。

于是产生这样一个问题:既然劳动力价值的降低、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是以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和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为前提,那么个别资本家又为什么去改进技术呢?
推动每一个资本家改进技术的力量,并不是降低劳动力的价值,而是取得超额剩余价值。

首先采用新技术的企业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水平高于社会一般劳动生产率水平,会获取一部分多得的剩余价值,即商品的个别价值同其社会价值之间的一种差额,或者说是商品社会价值超过个别价值的余额,马克思把它叫做超额剩余价值。这种超额剩余价值仍然是由工人的劳动创造的。

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就首先采用新技术的企业来说,也是缩短了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和相应地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

超额剩余价值的获得,对于个别企业来说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因为在追逐剩余价值的竞争中,其他的企业也要釆用新技术。一旦新技术被普遍采用了,整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商品的社会价值也会随着降低。这样,那些较早采用新技术的资本家也就不能继续获得超额剩余价值了。如果他们要继续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就必须采用比别人更新的生产技术。

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内在冲动和竞争的外在压力,会不断地促使各个资本主义企业采用新的生产技术。当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特别是那些和工人生活资料直接有关的各个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髙之后,工人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就会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就会下降,从而必要劳动时间就会随之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就会相对地延长。由此可见,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作为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而实现的。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整个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就表现为无数资本家狂热地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

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的方法和生产相对剩余价值这两种方法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时期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由于生产技术的改进比较缓慢,因而资本家主要是依靠延长劳动时间和提高劳动强度,即依靠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的方法,来加强对工人的剥削。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髙,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意义才日益突出起来。

我们说两种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时期起着不同的作用,这绝不意味着在科技进步的条件下,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的方法对资本家就失去了意义。技术的变革和发展,一方面为资本家创造了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条件,同时也为他们创造了延长劳动日和提高劳动强度的条件。实际上资本家所实行的乃是“双轨制”,不管什么时候,他们都是既注意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同时又毫不放松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他们总是尽可能地把这两种加强剥削的方法结合起来。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因为只有把劳动日绝对地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资本家才可能占有剩余劳动、获得剩余价值。而且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又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点,因为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和剩余劳动时间的相对延长,乃是以劳动日已经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劳动时间已经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这两部分为前提的。

第六节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三个发展阶段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过程中,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曾经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简单协作;(2)手工制造业;(3)机器大工业。

所谓协作,是指许多人同时在同一个生产过程中,或者在不同的但互相联系的生产过程中,有组织地共同地进行劳动。协作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简单协作,这种协作的特点是劳动者共同参加某一生产过程,但彼此间没有分工;另一种是复杂协作,它的特点是劳动者在共同劳动时彼此间有固定的分工,大家在分工的基础上进行劳动。

简单协作比分散的个体生产具有很多优越性,能够给资本家带来很多好处。

首先,协作可以抵消各个劳动者在劳动能力上的差别,为资本家堤供社会平均的劳动力。
其次,协作可以大大节省生产资料上的开支。
第三,许多人在一起协同地进行劳动,并不等于个人劳动的简单总和,它可以产生新的集体力量,这种力量是单干的力量所不能比拟的。
。。。。。。
最后,协作还可以扩大劳动的空间范围。

劳动协作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但各个时代的协作在性质上是有差别的。原始人的协作,是以生产资料的氏族公有制和氏族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下的协作,是以生产资料的奴隶主所有制和封建主所有制以及对劳动者的人身占有和依附关系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协作,则是以生产资料的资本家所有制和雇佣劳动的存在为前提。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中,协作服从于不同的目的。资本主义的协作,只能是为资本家攫取剩余价值服务,而不可能服从于任何其它目的。

简单协作是资本主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最初阶段,它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第一个阶段,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十分有限的。对剩余价值的追逐以及竞争的强制,推动着资本家去采取效率更高的生产方法。在简单协作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就产生了手工制造业,手工制造业逐渐代替简单协作。

手工制造业的根本特点是它在劳动过程中实行了分工,工人在分工的基础上进行劳动协作,它是一种比简单协作较为发展的协作形式。

手工制造业给工人阶级带来的又是一些什么呢?
分工和劳动的专门化,首先在工人的生理上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工人长期从事一种局部的、片面性的工作,身体必然趋向畸形和片面发展。驼背、堆胸、或者是身体的某一部分特别发达而其他部分过分细弱等等,在手工制造业工人中是相当普遍的现象。

手工制造业的分工,给工人的精神方面也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工场如一部机器,严密的分工使每个工人都变成了机器的部件,由于他们只从事一种单调而沉重的体力操作,就逐步丧失了对整个生产过程的设计和规划的能力,精神变得十分贫乏。

手工制造业的分工,还造成了劳动力的等级制度。由于在分工的体系中需要各种熟练程度不同的劳动者,有一部分人被长期安置在技术要求较髙的工种或工序上,他们成为熟练工人;而另一部分人则因长期被安置在技术要求较低或辅助性的工作上,而成为非熟练工人。与工人之间的技术上的等级差别相适应,他们在工资收入上也形成了等级差别。这种情况的产生和继续存在,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工人之间的团结是不利的,而资本家则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分化工人和加强对他们的剥削。

分工的另一个重要结果是工人变得只会从事一种局部性的操作,而不能单独制成一件成品。这样他们倘若离开资本家的工场,便很难独立地工作。原先工人因为丧失了生产资料而不得不忍受资本家剥削;现在由于他们丧失了独立地制造一件 成品的能力,就更加无法摆脱资本的奴役了。

为了适应当时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对于商品的日益增大的需求,为了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从18世纪最后30年起,西欧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使先后通过产业革命:由手工制造业逐渐过渡到了机器大工业。

所谓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际也就是减少单位产品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在资本主义企业里,它又表现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支出的节省。

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给工人阶级带来了一系列的严重后果。

由于机器简化了操作过程,使得体质较弱的劳动力也可以参加生产。因此随着机器的采用,童工和女工被大规模地吸收到工厂中来。大量妇女儿童的参加生产,一方面为资本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另一方面又使一批一批的成年工人被排挤出工厂而加入失业队伍。

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不仅使大批现役工人遭到机器的排挤,被逐出工厂的大门,而且使大批中小生产者因抵挡不住廉价商品的竞争而陷于破产,这样造成了越来越庞大的失业队伍。大机器生产所造成的这种失业现象,不仅给失业者带来了无穷的苦难,同时使在业工人的处境也更加悲惨。资本家利用劳动力市场对工人的巨大压力,强迫降低他们的工资和延长劳动时间。如果他们不接受资本家所提出的苛刻条件,资本家就会从失业队伍中另雇新人来接替他们的工作。

随着机器的广泛采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离最后完成了。脑力劳动几乎完全由少数与工人 相对立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进行,而压在工人肩上的则是沉重的 和单调的体力劳动。使用机器生产,大大加强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随着手工制造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雇佣劳动对于资本的隶属关系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如果说,在简单协作和手工制造业的阶段上,劳动者凭借他们的手工技术还有可能独立谋生, 因而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关系还没有完全确立的话;那么在大机器生产的阶段上,这种隶属关系就最终地确立和巩固下来了。这时,劳动者要想脱离资本家的工厂去从事个体生产,几乎是完全不可能了,他们对资本由形式上的隶属,变成了实际上的隶属。因为(1)机器使工人的劳动更加片面化,因而使他们更加失去了独立生产一种成品的能力;(2)机器创造了小生产者所无法比拟的劳动生产率,即使他们离开资本家的工厂能够独立制成一件成品,也根本无法和大机器工业的廉价产品相竞争;(3)大机器工业广泛地破坏了一切前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基础,工人退回去当个体农民或手工业者的可能性已经变得很小了。

总之,资本主义制度下机器的使用必然会给工人带来各种灾难性的结果。

机器就其自身考察会缩短劳动时间,但它的资本主义的使用却是延长劳动日;
机器本身会使劳动变为轻易,但它的资本主义的使用却是加强劳动;
机器本身是人类对于自然力的胜利,但它的资本主义的使用,却使人类服从乎自然力;
机器本身可以增加生产者的财富,但它的资本主义的使用,却使生产者变为需要救济的贫民。

[ 本帖最后由 于无声 于 2011-9-20 01:54 编辑 ]


第三章 工资

第一节 工资的实质

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实质,其中最迷惑人的是工资形态所产生的假象。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给资本家做工,资本家付给工人工资,劳动一天得一天工资,劳动一个月得一个月工资。从表面上看来,工资就很像是“劳动的报酬”或“劳动的价格”。
但这完全是一种假象,劳动是根本不能当作商品来出卖的。

第一、劳动要能当作商品来出卖,在出卖之前它必须已经存在。但雇佣工人在劳动市场上和资本家发生关系时,他的活劳动是不存在的。如果他想使自己的劳动取得独立的存在形态,他必须把活劳动变成物化劳动,即变成产品。可是,假如他能有产品可卖,那他就是小商品生产者而不是雇佣工人了。

第二,商品的价值是人类一般劳动的凝结,价值量的大小由劳动时间的多少来决定。如果劳动是商品,也有价值,那么它的价值该怎样决定呢?这只好说:劳动的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10小时劳动的价值等于10小时劳动,这是一种毫无内容的同义反复。

第三,如果说劳动是商品,具有价值,而工资是劳动的价格。那么,工资和劳动的交换,是等价的还是不等价的呢?如果是等价交换,工资等于工人劳动所创造的全部价值,这样资本家就不会有剩余价值可得了,而以剥削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制度也就不能存在宁。如果是不等价交换,那就意味着价值规律不起作用了,然而,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规律,建立在商品生产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制度,是不能没有价值规律的,因为它是以价值规律的充分作用为条件的。

第四,工人为资本家劳动,是在工人完成了他和资本家之间的交换行为、进入生产过程之后才开始的。而这时,劳动已是在资本家的指挥和监督下进行,它已不属于工人自己所有,而是归资本家所有了。这种不属于工人自己所有的劳动,自然不能由工人作为商品来出卖。

其实,在商品市场上与资本家直接对立的,并不是劳动,而是劳动者——工人。工人出卖给资本家的,只是他的劳动力。必须把劳动力同劳动严格地区分开。

劳动力是蕴藏在人身体中的一种能力,而劳动则是劳动力的作用。这就如同肠胃的消化力不等于消化,机器亦不同于机器的作用一样。工人出卖劳动力,也就是把一定时间内的劳动力的使用权转让给资本家,由资本家去消费,而劳动力的消费过程,才是劳动。

资本家向工人支付的本来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但因为采取了“工资”的形式,所以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马克思指出:“工资不是它表面上呈现的那种东西,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只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掩蔽形式。”③

——————————————————————

③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 ,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第19页。

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由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引起的,主要是由于这些原因:

第一、资本家同工人之间所进行的劳动力的买卖,同其它的商品买卖一样,也是以直现的形式在人们的知觉上表现出来的。买者给予卖者一定的货币,卖者给予买者一种与货币不同的商品。只要资本家给予工人一个货币额,工人给予资本家―份他所需要的商品就可以了,至于这个商品究竟是什么和叫什么,是劳动还是劳动力,他们并不深究。

第二、工资的支付方式,也容易使人们误认为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因为通常都是在工人给资本家提供了劳动之后,资本家才向工人支付工资。

第三、工资的现实运动,仿佛“证明”着工资不是劳动力的份值,而是它的机能即劳动的价值。这里有两种情況:(1)工人给资本家进行的劳动愈多,他所得工资也愈多;(2)不同熟练程度的工人得不同的工资。

由于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采取了工资的形式,因而把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完全掩盖起来了。只要我们把资本主义剥削和以前的各种剥削形式加以简单的比较,就会更加清楚地看出这一点。

在奴隶制度下,奴隶的劳动也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但因为奴隶的人身完全属于奴隶主所有,所以乍看起来,奴隶为自己进行的必要劳动,好像也是为奴隶主进行的无偿劳动,奴隶的全部劳动好像都是没有报酬的。

在封建制度下,农奴的劳动分为必要劳动和剰余劳动是明明白白的,因为无论在哪一种地租形式下,农奴交给封建主的部分和留给自己的部分,都是明显地分开的。

可是,资本主义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在工资形式下,工人的全部劳动都表现为有偿劳动,都好像给了代价。
马克思说“因此,我们懂得,为什么把劳动力的价值和价格转化为工资形式,或转化为劳动自身的价值和价格,会有这样决定的重要性。这个现象形式,使现实关系隐而不显,并且正好显示它的反面。劳动者和资本家的法权现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神秘、它的自由幻想,雇俗经济学的辩护性谎言,所有这一切,都是立脚在这个现象形式上面。”①

——————————————————————

①马克思:《资本论》 ,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587页。

马克思的伟大功绩之一,就在于他透过工资这个现象形态揭示了工资的实质。他明确地指出工资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钧转化形式。虽然正是劳动创造出价值和剩余价值,但成为商品具有价值的却不是劳动,而是劳动力。

资产阶级的古典经济学派,从威廉.配第到亚当.斯密、李嘉图和西斯蒙第(1773—1842年)等人,都认为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斯密和李嘉图认为,劳动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两种价格,即市场价格和自然价格。劳动的市场价格随着劳动的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不断摆动,而劳动的自然价格则是其市场价格依以摆动的中心。他们所说的自然价格,其实就是价值。

但劳动的价值由什么决定呢?按照他们首倡的劳动价值学说,自然应当由劳动来决定。他们意识到这样说便会使自己陷在一个圈子里走不出去。为了摆脱困境,于是就说劳动价值同其它商品—样,也是由它的生产费用决定的。但是劳动的生产费用又是什么呢?他们并没有去考察这一问题(因为这是谁也不能回答的),而是考察了工人的生产费用。工人的生产费用也就是工人为维持自身及其家属的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它虽然是可以确定的,但这样一来他们实际上是把概念转换了,即用工人的生产费用代替了原来的劳动的生产费用,这已经不是在说明劳动的价值,而是在说明劳动力的价值了。

古典经济学在工资问题上的错误现点,被后来的庸俗经济学彻底地庸俗化了。古典经济学虽然错误地把工资看成是劳动
的价值或价格,但他们从劳动创造价值的正确前提出发,承认工资只是工人所创造的全部价值的一部分,而资本家和地主的收入,则都是来自工人的无偿劳动。

可是在庸俗经济学那里,上述的科学因素被完全排除了,而庸俗的因素却被发展了。例如,萨伊根据他的生产三要素“理论”认为工资来源于劳动,是劳动服务的报酬。由此他断言,工人既已得到他所应得的全部报酬,因而并没有受到资本家的任何剥削。他还反对工人增加工资的要求,宣称“要想使社会上一个阶级肩负赡养另一个阶级的重担和强迫支付没有任何产品可资抵补的工资,那就是丝毫不肯尊重私有权。”他把工人阶级的工资低下和他们遭受的一切灾难都归之于自然,首先归之于人口过剩,说“如果把它归咎于社会制度,那就不公道了”。萨伊就是这样在工资理论上为资本主义私有制进行无耻的辩护。


第二节 工资形式

资本主义工资有两种基本形式,即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研究工资形式,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揭露为这个现象形态所掩盖着的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计时工资是按照工人的劳动时间支付的工资,如月工资、周工资、日工资、小时工资等。它们是劳动力的月价值、周价值、日价值、小时价值的转化形式。

计时工资是资本家利用来榨取工人剩余价值的一种形式, 因而体现着这两个阶级之间的对立关系。但计时工资并不是总能充分反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相反,它有时倒会掩盖已经加强了的剥削。比如,当计时工资有一定的提高时,人们就容易认为这是工人利益的增加和资本家利益的相应减少,但实际并不一定是这样。我们考察计时工资,正是要通过计时工资的现实运动,来揭露它的本质关系。

考察计时工资的运动,不能只考察工资数量的多少,而必须同时考察劳动日的长短和劳动强度的髙低。只有通过对这两个方面的相互关系的分折,才能揭明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真实状况。

为了说明计时工资的有关问题,马克思批判地借用了 “劳动价格”这个概念,在借用这个概念的时候,他抛开了资产阶级经济学所赋予它的错误含义。马克思所说的“劳动价格”是指工人劳动力的每一小时的价格,是用劳动日的平均小时数去除劳动力的平均日价值所得的商数,用公式表示则是:劳动价格 = 劳动力日价值/劳动日时数。

劳动价格是计时工资和劳动日长度之间的关系的指标。借助于这一概念,可以了解在计时工资不变甚至有所提髙的情况下,资本家可以通过延长劳动日的办法,来加强对工人的剥削。试看以下两种不同的情况:

第一种情况,计时工资不变,劳动价格下降。劳动日由10小时延长到12小时,日工资虽然不变,但劳动价格却下降了。

第二种情况:计时工资提高,劳动价格不变或下降。比如,日工资由2元提高为2元4角,但同时劳动日由10小时延长到12 小时,则劳动价格不变,仍为2角;如果劳动日延长到14小时,则劳动价格下降。

在劳动日不延长,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的情况下,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

在实行计时工资的条件下,资本家常常利用小时工资制来加强对工人的剥削。他们以劳动价格为基础,只规定每小时劳动的平均工资,而不规定劳动日长度和日(周、月)工资的总额。 这样资本家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意延长或缩短劳动日。当经济繁荣、销售顺利时,资本家便要工人加班加点,延长劳劫日。这时,由于劳动时间增加,计时工资总额也随之增加;但劳动力的机能在超过一定的时间界限后,它的损耗就会以更快的速度增加,从而使工人遭受过度劳动之苦。反之,当经济衰退、销售困难时,资本家便缩短劳动日,只按工人实际劳动小时数支付工资。由于劳动时间缩短,计时工资总額也相应减少,这就使工人陷入半失业的状态,生活无法维持,遭受劳动不足之苦。

计时工资在资本主义早期曾广泛地被采用。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计时工资虽然仍是工资的基本形式之一,但计件工资却逐渐广泛地流行起来。

计件工资是按照工人所完成的产品件数或作业量来支付的工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工人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得到的工资额也越大。乍看起来,好象在计件工资形式下,资本家所购买的是工人的物化劳动,而不像在计时工资形式下 所表现的那样,是购买工人的活劳动。

其实,计件工资和计时工资并没有本质的差别。它只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或者说是变相的计时工资。这是因为,计件工资的确定,是以计时工资为基础的。资本家在规定计件工资单价(单位产品的工资额)时,既要考虑到计时工资形式下一个工人的日工资额,又要考虑到他一天的产品数量,这常常是以身体最强、技术最髙的工人的产量为标准的。计件工资的单价,就是用日产品数量去除日工资额所得的商数。

无论是实行计时工资还是计件工资,都不会在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关系上引起任何变化。

虽然计件工资只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但它更便于资本家对工人实行统治和剥削。这是因为计件工资有这些特点:
计件工资比计时工资更易于掩盖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计件工资是资本家加强剥削工人的手段。
计件工资还是资本家用以克扣工人工资的手段。
计件工资为资本主义的家庭劳动奠立了基础。
计件工资也为资本主义的等级剥削制度奠定了基础,使那些从事中间剥削的寄生虫更易于进行活动。这种等级剥削制度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资本家把工作整批地包给中间人,中间人再把工作分給各个家庭劳动者。另一种是资本家同工头签订合同,规定每件产品的工资单价,由工头负责招募工人和发放工资。工头直接统治着工人,并从中克扣工资。

计件工资不利于工人的团结。
首先,计件工资发展了工人之间的差别性和各自的独立性。他们的劳动能力和劳动支出互不相同,工资收入也就各不相同。这种情况使得工人的个别利益被突出了,而他们的共同利益则容易被模糊。
其次,计件工资也加强了工人内部的竞争。在计件工资形式下,每个工人为了多得工资,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尽力劳动,而计件工资又易于测量每个工人的劳动质量和劳动强度。这样,那些劳动能力较低的工人就会被排挤出去。

正是由于计件工资对资本家有许多好处,所以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它就得到了广泛的利用。

第三节 相对工资和实际工资下降的趋势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是劳动力价值的转化形式,因此工资的量的变动,只能以劳动力价值的变动为基础。

工资水平的变动,尽管以劳动力价值的变动为基础, 但在这个基础上,工资数量仍然可以有很大的伸缩性。

在研究工资数量的变动趋势时,必须首先把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区分开来。
名义工资是指工人把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时所得到的货币额,即货币工资;而实际工资则是工人用货币工资所能买到的生活资料和服务的数量。
货币工资和实际工资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工资愈高,则工人所能换取的生活资料和服务的数量就愈多;反之,也就愈少。但是,由于实际工资的高低不仅取决于货币工资量,而且还取决于物价水平、房租高低、税收负担的轻重和失业人数的多少等多种因素。因此,货币工资和实际工资的变动往往是不一致的。例如,在通货膨胀时,如果货币工资不变,实际工资就会因物价的上涨而降低;即使货币工资有所提高,但只要这种提髙赶不上物价上涨的幅度,实际工资仍然会下降。

无论名义工资或者实际工资,都不能把工资中所包含的数量关系完全反映出来。为了判明工资水平的变化趋势,还必须考察相对工资的变动。相对工资,就是和资本家的利润(即剩余价值)相比较的工资,也叫做比较工资。
工资和利润都来源于工人在生产中新创造的价值,它们不过是同一价值分割成的两个不同的部分。在这个价值总额为已知的条件下,其中一部分增加了,另一部分就会相应地减少。利润增加了,工资就会减少;工资增加了,利润就会减少。工资和利润的变动是按相反方向进行的。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 随着分工的日益扩大和机器的广泛采用,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在长度一定的劳动日中,用来生产工人必需的生活资料的必要劳动时间日益减少,面生产剩余价值的剩余劳动时间则相应增加。即在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中,用来补偿劳动力价值即工资开支的这一部分的比重在日益缩小,而剩余价值即利润的比重则相应增大。相对工资的降低,乃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对工资的降低,是以利润的迅速增加为前提的。在这个前提下,相对工资的降低不仅可以在实际工资下降时发生,而且可以在实际工资不变甚至提髙时发生。

不管相对工资的降低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这种降低总是表明工人的社会经济地位的下降,表明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鸿沟的加深。

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相对工资和实际工资下降趋势的理论,揭示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深刻矛盾和尖锐对立,它对于提高工人群众的革命觉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因为如此,资产阶级的御用学者和修正主义者就总是疯狂地反对这一理论,并极力歪曲资本主义社会工资运动的实际状况。

现代庸俗经济学者和修正主义者的这些谬论,是完全违反客现事实的。平均工资水平向劳动力价值的最低界限下降的趋势,已被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所证明。

否认相对工资和实际工资下降的趋势,并不是现代庸俗经济学者和修正主义者的“新创造”。

第四节 无产阶级争取提高工资的斗争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相对工资和实际工资的不断降低是一种客观趋势。但绝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工人阶级应当放弃反对资产阶级掠夺行为的斗争,听任自己的生活状况不断恶化下去。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阶级必然要为争取提高工资和反对降低工资而进行斗争,这是由雇佣劳动制度本身决定的。工人阶级的这种斗争,不仅可以延缓工资水平的不断下降,争得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的某些改善,而且可以加强广大工人的团结, 锻炼他们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但是必须明确,工人阶级为提髙工资而进行的日常斗争,只是一种经济斗争。这种斗争无论进行得多么有效,都只能暂时延缓工人生活状况的恶化,而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工人阶级的地位。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资产阶级总要依靠他们在经济上、政冶上的统治地位,来加重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和掠夺,从而使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日趋恶化。

工人阶级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处境,绝不能仅限于经济斗争,必须把争取提高工资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紧密地结合起来,把斗争引导到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引导到夺取政权的道路上去。只有用“消灭雇佣劳动制度”的革命口号来代替“做一天公平的工作,得一天公平的工资”这一保守的格言,消灭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工人阶级才能在经济上和政治上获得彻底的解放。

[ 本帖最后由 于无声 于 2012-12-12 00:51 编辑 ]


第四章 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的本质

前面,我们通过对资本主义的直接生产过程的分析,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两大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对立的经济基础。这一章,我们将通过对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分析,进一步揭露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阐明资本怎样依靠剩余价值而积累起来,资本积累将引起怎样的社会后果,资本积累的进程为什么不可避免地要导致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的尖锐化,并最终导致无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的灭亡。

在分析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之前,我们先谈一谈有关再生产的一些一般概念。任何社会既然都不能停止消费,因此也就不能停止生产。社会生产总是要不断更新和不断重复地进行。对于生产,如果
我们不是孤立地就它的某一次过程,而是把时间上继起的许多次过程联系起来看,那么,每一次生产过程都是上一次生产过程的更新和重复,因而同时又都是再生产的过程。

任何社会的再生产,都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另一方面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再生产过程就是这两个方面的统一。

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而资本积累则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
资本的积累过程清楚地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
这就是:资本家总是通过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从表面上看,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完全符合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规律。工人向资本家出卖劳动力,资本家向工人支付工资,他们是以平等的商品所有者的资格来相互对待的;而且,他们之间的这种交换也是按照等价原则进行的。但是,这
只是一个形式,一种假象,只要我们对扩大再生产过程加以考察,就会很清楚地看出隐蔽在这种所谓“等价交换”背后的真实内容。

第一,资本家这一次用来购买劳动力的资本,不过是他上一次从工人身上榨取到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他们是用从工人那里剥削来的钱,再来购买工人的劳动力。表面上看起来这种交换是等价的,但实际上资本家却什么都不曾拿出来。

第二,由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资本,在购买劳动力并变成工人的消费基金以后,不但要由工人在生产中把它补偿起来,而且在补偿时还要加上新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说,资本家不仅无偿地占有了工人过去创造的剩余价值,而且还不断地利用这种剩余价值从工人身上榨取更多的新的剩余价值。

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来继续无偿占有别人更多的劳动,以增殖资本价值,扩大资本规模,这就是被等价交换的外衣所掩盖着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的本质,也就是资本积累的本质。

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
(1)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他们除了提高剥削程度以外,还必须扩大自己的资本,购买更多的生产资料,雇佣更多的工人,进行扩大再生产。这样,对剩余价值的贪婪,就成了推动资本家尽量扩大生产的内在动力。
(2)资本主义的竞争也迫使每个资本家要不断实行积累。
只有不断实行资本积累,资本家才能不断地改进技术,扩大生产,从而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而不致被对方打败。

资本积累愈多,生产规模也就愈能扩大。那么,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如果剩余价值分为个人消费基金和积累基金的比例不变,那么积累规模显然就取决于剩余价值的绝对量。凡是能够影响剩余价值量的因素,也就都会影响积累的规模。因此,就生产过程本身来说,积累规模的大小是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下,剥削程度愈高,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就愈多,资本积累也就愈多。

第二、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商品的价值必然随之下降,这就会产生以下几种情况:
首先,是使劳动力这—商品的价值下降,从而使剰余价值率提高、剩余价值量增加。
其次,是使同样数量的可变资本可以购买更多的劳动力,并使同样数量的不变资本可以购买更多的生产资料,这样,资本家就可以用同样数量的资本从更多的工人身上榨取出更多的剩余价值。
最后,除了以上两种情况会增大资本积累的规模以外,资本家还可以在不减少甚至增加自己个人消费的情况下,改变剩余价值分为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以增大积累基金。
此外,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于旧资本的再生产也会发生直接的影响,它会把旧资本在生产效率更高的形态上再生产出来。譬如,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会出现效率更高的新机器。这样,在旧机器更新的时候,就会被这种效率更高的新机器所代替。如果开始时个别企业更换了这种新机器,它就可以获得额外剩余价值;如果各个企业普遍采用了新机器,那就会增加相对剩余价值。所以,旧资本在生产效率更高的形态上的更新,会进一步促进资本的积累。

第三,资本积累的规模还取决于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资料如机器、广房等,是全部地被使用着,但只是逐渐地、部分地被耗费着,因而它们的价值也只是部分地被转移到新的产品中去。这样,在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便形成了一个或大或小的差额。这个差额的大小,是由劳动资料的质量和数量决定的。劳动资料的质量越好,越经久耐用,则每次生产过程中所转移的价值便越小,而这个差额便越大。
例如,某台机器价值为1000元,可用5年,这样,它在生产过程中每年转移的价值便为200元,全年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便为800元。如果改进机器质量,将机器的使用期限延长到10年,则这个差额便增大为900元。另一方面,劳动资料的数量越多,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也就越大,因为不言而喻,如果就1台机器来说这个差额是900元,而就10台机器来说就是9000元。那么,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是怎样影响资本积累规模的呢?
劳动资料的价值虽然在生产中是被逐渐地转移到新的产品中去,但是它们的作用能力并不因此而以同一比例减低,而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依然照样保持着。这样,劳动资料的一部分作用能力,就会如同空气等自然力一样,无代价地为生产服务,并由此导致产品价值的低廉化。产品便宜的结果,就个别资本家来说,是他可以得到额外剩余价值,而就全体资本家来说,是他们可以多得相对剩余价值。当然,这也就会增加他们的资本积累。
随着资本的增大,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也日益扩大,因而它作为影响资本积累规模的重要因索的作用,也日益显著。

第四,资本积累的规模还取决于垫付资本的大小。如果对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是一定的,剰余价值量就取决于被剥削的劳动
者人数的多少。假如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不变,那么,随着资本的增大,可变资本也相应增大,被剥削的劳动者人数就会增多。所以,垫付资本愈大,剩余价值量就愈大,从而积累的规模也就愈大。

从以上说明中可以看出,增加积累的一切因素,都是加强和扩大对工人剥削的因素。资本积累就是依靠剥削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而实现的。没有剩余价值,就不可能有资本积累。随着资本积累和生产规模的扩大,资本家的财富愈来愈多,无产者的人数也愈来愈多,这就是说,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也愈来愈扩大。

第二节 资本的有机构成。资本的积聚和集中
在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这个比例,总的说来,取决于生产技术的发展水平。
政治经济学把这种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
资本的构成不仅可以从自然形式上来考察,而且还可以从价值形式上来考察。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在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比例。这种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

在资本的技术构成和资本的价值构成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资本的价值抅成是以技术抅成为基础的,技术构成的变化通常会引起价值构成的相应变化,而价值构成的变化则通常反映着技术构成的变化。为了表明这种联系,马克思把由资本技术构成所决定并反映着它的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

资本的技术构成便会越髙。资本技术构成的日益提髙,必然引起资本有机构成发生相应的变化,也就是说,全部资本中不变资本的相对量会日益增加,而可变资本的相对量则日益减少。这对一个企业说来是如此,而就整个资本主义社会说来也是如此。所以,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乃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个别资本的增大,是通过资本的积聚和集中这两种形式实现的。
资本的积聚,是指个别资本依靠剰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资本的总额。所以,资本的积聚,不外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它和资本积累是直接联系着的。资本积累的规模愈大,资本就积聚得愈多,从而个别资本的总额也就愈大。
然而,仅仅依靠资本的积聚,个别资本数量的增加是比较缓慢的。使个别资本迅速增大的途径,是资本的集中。
资本的集中,是指由几个资本结合成一个较大的资本而引起的个別资本的増大,也就是指许多分散的小资本通过互相吞并或互相“联合”而转变成少数大资本。

在资本集中的过程中,竞争是一个强有力的杠杆。在竞争中,那些分散的小资本不断被大资本打败,为大资本所吞并。资本主义的竞争过程,同时也就是资本按着“大鱼吃小鱼”的原则而实现其集中的过程。
促进资本集中的另一个有力的杠杆是信用。资本主义信用,一方面通过贷款的形式加强了大资本的竞争力量,帮助它们
在激烈的竞争中打垮和吞并中小资本;另一方面,信用又促使一些分散的中小资本联合起来,组成规模巨大的股份公司。因此,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信用的发展必然会大大加速资本集中的过程。

资本的积聚和集中,虽然都是个别资本增大的形式,但两者却有显著的区别。由于资本的积聚是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实现的,因此,随着个别资本的积聚,社会资本总额也会增加起来;而资本的集中则是多数小资本转化成少数大资本,是原有资本在资本家之间的重新分配和重新组合,因此它不会増大社会资本的总额。

当然,在资本的积聚和集中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随着资本积聚的不断进行,大资本因为经常有巨额的剩余价值用于积累,它们的经济力量增长得特别快,因而它们在竞争中就更加顺利地打败小资本,从而使资本集中的过程更为迅速。另一方面,资本集中的速度加快了,也必然会反过来加速资本的积聚。因为集中起来的资本越大,便越有条件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获得超额剩余价值,从而增加积累的规模,加速资本的积聚。

生产资料的积聚和集中表现为资本的积聚和集中,这却是资本主义制度所特有的一种现象。

第三节 资本积累的过程和产业后备军的形成

资本对于劳动力的需要,不是取决于资本总额的大小,而是取决于可变资本的大小。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和资本总额的增加,可变资本的绝对量虽然也会增加,但由于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可变资本的相对量即它在资本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却日益下降。因此,在每个工人的工资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将日益相对地减少。

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髙,资本对劳动力的需要不仅会相对地减少,而且在某些生产部门或企业中,有时还会绝对地减少。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尽管资本对劳动力的需要日益相对地、有时甚至绝对地减少,但劳动力的供给却随着资本的剥削和统治的不断加强而日益増多。这主要是因为:
(1)由于资本家极力压低工资,致使工人的微薄收入不足以养家糊口,因而工人不得不让自己的妻子儿女也去做工。同时,由于机器的广泛使用和不断改进,许多操作方法变得简单了,而且不需要很强的体力就能胜任,这也为资本家广泛利用女工、童工提供了可能。
(2)在资本家的剥削和压榨下,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愈来愈多,他们不断地涌进劳动市场上来寻找工作。
(3)在资本家彼此剧烈的竞争中,一部分中小资本家遭到破产,他们破产之后,不得不加入到雇佣工人的行列中来,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总之,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劳动力这一商品的供给在不断地增加。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髙,必然要出现两种完全对立的趋势:一方面,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地减少,在某些部门或企业中有时甚至绝对地减少;而另一方面,劳动力对资本的供给,却在迅速地增加。其结果,就不可避免地要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即造成资本主义制度所特有的相对人口过剰。
所谓相对人口过剩,就是指劳动者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也就是说,对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需要来说,有一部分劳动者成为过剩的或过多的了。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人口过剩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资产阶级学者为了掩盖资本主义制度造成人口过剩这一事实,力图把人口过剩说成是绝对的,按照这
种说法,似乎是由于人口增殖得过多,才使得一部分人无法找到工作。
这种论调是完全错误的。其实,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人口绝对过剩的问题。如果从满足人民的需要出发来发展生产,并且合理地调配劳动力,即使在生产技术设备不断革新的条件下,也绝不会出现人口过剩的现象。但是,如果这样资本主义就不成其为资本主义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拫本不可能合理地组织社会生产和利用劳动力,因此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不可避免地要形成人口相对过剩的现象。

相对人口过剩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人口规律。

相对过剩人口,不仅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而且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因为,资本主义生产通常是从危机到高涨,又从髙涨到危机这样间耿地发展的。在危机时期,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虽然会大大减少,但在高涨时期,由于生产规模的突然扩大,却又需要增添大量的劳动力。如果没有过剩人口的存在,资本家要想雇到追加的劳动力,就只有等待人口的自然繁殖(这显然不能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而在存在大量失业人口的情况下,他们就可以根据产业上的需要,随时找到可供剥削的劳动力。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马克思又把相对过剩人口叫做产业后备军。

既然失业人口的存在对于资本主义生产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所以任何一个资本家都不会同意消灭失业人口。作为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者的资产阶级国家,经常宣布什么“消灭失业”、“实现充分就业”等等,完全是骗人的鬼话。只有当失此人口过多以致形成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一种严重威胁时,他们才会主张把失业人口适当地减少一些。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相对过剩人口基本上有三种形态。
第一种形态是流动的过剩人口。
第二种形态是潜伏的过剩人口。属于这一类的主要是农业中的过剩人口。
第三种形态是停滞的过剩人口。

第四节 对马尔萨斯和现代马尔萨斯主义者人口“理论”的批判

相对人口过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可避免的伴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存在,是无产阶级遭受失业、贫困和饥饿的拫
原因。资产阶级的御用经济学家,捏造了各种各样的“理论”,妄图以此麻痹劳动人民,替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进行辩护。这些“理论”的代表作之一,就是臭名远扬的英国牧师、庸俗经济学家马尔萨斯所写的《人口原理》。

马尔萨斯说,由于人口的增加远远超过生活资料的增加,因而社会上就不可避免地要产生饥饿,贫困和失业的现象。
马尔萨斯的所谓生活资料的增长必然落后于人口的增长这一论断,完全是他主观杜撰出来的,并不反映任何客现事实。

人类取得生活资料,并不是消极地等待自然的赐予,而是依靠自己的劳动生产。生产、生产力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通过劳动生产,人们不仅能够生产出为维持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料,而且还会为社会发展创造越来越多的财富。

第五节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无产阶级的贫困化

无产阶级的贫困化,包括相对贫困化和绝对贫困化。
相对贫困化,是指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园民敢入总额中,无产阶级的收入所占的比重,与资产阶级的收入所占的比重比较起来日益下降。国民收入是无产阶级每年创造出来的新价值的总和(即v+m),其中一部分是归资产阶级占有的剩余价值,另一部分则是无产阶级所获得的工资收入。随着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剥削的加强,工资部分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必然日趋降低。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的贫困化不仅表现为相对贫困化,而且还表现为绝对贫困化。

绝对贫困化,是指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的生活条件和劳动条件日益恶化。它表现在很多方面,主要的是:工人的实际工资下降,失业人数增如,居住条件恶化,劳动强度提高以及随劳动条件恶化而来的工伤事故增多,等等。

实际工资下降是无产阶级绝对贫因化的重要内容。

有必要明确这样一点,无产阶级的绝对贫困化有可能被实际工资的某些提高的现象所掩盖。从现象上看,有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实际工资水平,比若干年前有某些提高。但是不能由此便否认无产阶级的绝对贫困化。
我们知道,随者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应该纳入工人必要生活资料范围内的物品,在品种和数量方面是不断增多的,这就决定了再生产劳动办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品种、数量是不新增加的。但是,资本家绝不会按照客观上已经达到的这种水平来支付工资。相反的,他们总是要把工资压低到现时再生产劳动力所必要的费用以下。因此,即使实际工资水平比过去有所提髙,但工人阶级的生活仍然是困难的,他们仍然处于绝对贫困化状态中。

工人在失业期间,断绝了收入来源,衣食无着,陷入极端穷困的境地。
失业人口的大量存在,会使在业工人的处境更加恶化。因为,资本家能够利用劳动力供过于求的情況,来压低在业工人的工资,提髙劳动强度和延长劳动时间。还有,工人失业后不得不依靠亲友中在业工人的资助来维持生活,这也必然要加
深整个无产阶级的贫困化。

第六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的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贫困和失业的真正原因,同时也深刻地阐明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

马克思把直接生产者因遭受强制剥夺而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社会财富迅速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并转化为资本的过程,叫做资本的原始积累。所以叫做“原始的”积累,是因为这种积累发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之前,而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积累。通常所说的资本主义积累,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形成之后,资本家把从工人身上剥削来的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过程。
资本的原始积累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而是它的出发点。

无论采取哪种方法,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归拫到底是一个暴力掠夺的过程。资本家大量的原始资本,绝不是他们“勤俭”和“节欲”的结果,而是通过暴力对本国和殖民地的劳动人民进行掠夺的结果。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后,剥夺过程并没有停止。不过,由于历史条件的变化,对私有者的进一步剥夺,也采取了新的形式。过去是资本家剥夺个体劳动者,而现在则出现了资本家之互相剥夺。
资本家之间的互相剥夺,乃是资本积累过程中必然产生的现象,它是通过资本的集中来实现的。

如果说,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家对小生产者的剥夺,结果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迅速确立的话;那么,资本的积累、资本的积聚和集中,则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准备了必要的条件。这是因为,资本积累的增长,资本集中的加速,必然使得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性和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愈来愈尖锐化;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结果,就使得资本主义私有制不可避免地要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所代替。

资本主义的积累过程,不仅为资本主义的灭亡准备了客观的物质条件,而且也准备好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无产阶级。

[ 本帖最后由 于无声 于 2012-11-12 01:36 编辑 ]

第五章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第一节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

资本在自己的循环过程中,要不断地经过三个阶段,并相继地采取三种不同的职能形态。

在资本循环的第一阶段上,资本家以商品购买者的资格进入商品市场和劳动市场,用他的货币去购买商品,即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生产准备条件。以A代表劳动力,以代表Pm生产资料,这一阶段的公式使是

这个阶段,从形式上看,是由货币转化为商品。

但货币转化为商品的过程怎么会成为资本循环的特定阶段呢?

这一点是不能用形态变化本身来说明的,而只能用形态变化的物质内容即货币所购买商品的特定用途来说明。

原来,资本家用货币购买的商品,并不是随便的一种商品,而是具有特定使用价值的商品。这些商品在质的方面必须区分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量的方面,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又必须保持适当的比例,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劳动力。

资本家买来的这些商品,不仅是一些生产要素,它们的使用不仅能为资本家生产出某种新的物品,而且还能生产剩余价值。所以,这些商品乃是生产形态的资本即生产资本的要素。

正因为资本家购买的商品具有上述确定的内容,因此,货币转化为商品的过程便成了资本循环中的一个特定阶段。在这个阶段上,资本发生了形态变化,资本家放弃了货币形态的资本而掌握了生产形态的资本。所以,资本循环的第一阶段便是由货帀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

在资本循环的第一阶段上,货币资本只是执行着货币的职能。无论是在购买生产资料的场合,还是在购买劳动力的场合,货币资本都是以货币的资格来发挥作用的,它或者作为购买手段,或者作为支付手段,这些职能同普通货币的职能并没有什么两样。

但是,在资本运动的这个阶段上,货币资本所执行的这种货币职能,同对又是资本的职能。货币的职能所以能够同时成为资本的职能,只是由于货帀是在资本运动的一个特定阶段上发挥作用,它所实现的购买行为,是整个资本运动过程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资本家只有当他用货币买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后,才能开始真正的资本主义的剥削活动。可见,在G— W(A+Pm)
这个阶段上货币资本虽然也是在执行着货币的职能,但实现这种职能却是为了给资本主义剥削准备条件,因此,货币的职能同时也就成了资本的职能。

货币职能转变为资本职能的最重要的条件是G—A,即劳动力的购买。因为劳动力的使用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只有购买了劳动力,才能实现价值的增殖。至于G— Pm,即生产资料的购买,则不过是为了吸收劳动者所支出的劳动。

在G—A过程中,货币所以会表现为资本的—种作用,并不是因为货币具有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完全是由一个确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和阶级关系决定的。
因为很明白,如果市场上根本没有劳动力商品,货币就无论如何也不能买到它。只有当广大劳动者被剥夺了一切生产资料,当这些生产资料完全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的时候,劳动者才会被迫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维持生存。

马克思说:“这是买卖,是货币关系,但在这种买卖中,购买者原来已经是一个资本家,售卖者原来已经是一个工资雇佣劳动者。并且,这种关系所以会发生,只是由于:劳动力的实现条件——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已经当作别人的所有,和劳动力的所有者互相分离。”②

——————————————————————

②马克思:《资本论》 ,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0页。

当货币资本完成了自己的职能,即买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之后,货币资本就转化为生产资本。

随着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资本价值已经取得了实物形态,这样,进行生产的主、客现因素(即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便都具备了。所以,资本循环第一阶段结束后,便进入第二阶段,即生产阶段。

在生产阶段上,资本采取了生产要素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形态。经过生产过程,劳动力被消费、原料被加工、机器被磨损,于是资本又发生了一次形态变化——变成了一定量的商品。
但这个商品,与原来买进的商品相比较,不仅物质形态不同,而且价值量也不同,它已经包含了剩余价值。因而,已经成为商品形态的资本即商品资本。所以,资本循环的第二阶段,就是由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这个阶段可以甩公式表示如下:

公式中的P代表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生产资本,W’代表包含着剩余价值的商品资本,虚线表示流通过程的中断。

生产阶段,是资本循环的全部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阶段,资本的价值增殖,就发生在这个阶段上。在这个阶段上,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不仅发挥着生产要素的作用,而且发挥着资本的作用,它们的职能就是生产价值和剩余价值。

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是任何社会的生产都必需的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但它们本身并不是资本。它们之所以成为资本,是由于二者的特殊结合方式和它们所起的特殊作用。当劳动者失去生产资料从而劳动力同生产资料处于分离状态时,它们就只是可能的生产要素,要使它们成为现实的生产要素,就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把它们结合起来。马克思说:“实行这种结合的特殊方法和方式,区别着社会结构上各个不同的经济时期。”①

——————————————————————

①马克思:《资本论》 ,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8页。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结合是通过资本家对作为商品的劳动力的不断购买这一特殊方式来实现的。经过这种特殊方式结合起来的生产要素的作用,就在于通过生产过程生产出包含一定量剩余价值的商品。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才成为生产资本的要索。

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虽然都是生产资本的要素,但由于这两个要素在剩余价值的生产上起着不同的作用,所以被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除此以外,生产资本的两个要素还有这样一个区别:生产资料在它归资本家所有对,即使是在生产过程以外(比如,工人下班后生产资料停止运转时),仍然是作为资本而存在;而劳动力则不然,它只有在生产过程以内,才是资本的存在形态。因为资本家所购买的,只是在一定时期内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劳动力的权利,而不是劳动者本身。劳动力一旦离开了生产过程,它就不再是资本的存在形态了。正是由于存在着这种区别,所以资本家对待这两种生产要素就采取迥然不同的态度:他们对自己的生产资料总是力求节约使用和妥善保管,而对劳动力则总是毫不吝惜地加以压榨和驱使。在资本家的视野里,无论是生产过程以内,还是以外,都根本不存在劳动力的保护问题。

生产资本的两个要素,在生产过程中被结合在一起并被消费以后,就转化为一定量的商品资本,即包含着剩余价值的商品。但整个资本的运动并没有就此结束,它还要继续进行下去,资本循环第二阶段的结束,就是第三阶段的开始。

在资本循环的第三阶段上,资本家带着包含有剩余价值的商品,重新回到市场上,将这些商品出卖,转化为货币。但这个货币与开始垫付的货币已经不同了,它包含着剩余价值,已经是增殖了的货币资本。所以,资本循环的第三阶段,便是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它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

W’—G’

从形式上看,W’—G’的过程也只是一般的商品流通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商品由卖者手中转入买者手中,价值量并没有发生变化。商品出卖后,转变为价值量和它相等的货币,因此在这里发生的只是价值的形态变化。

那么,为什么这个一般的商品流通过程会成为资本运动的一个特定阶段,而这里的商品又会同时具有资本的职能呢?商品的资本性质,并不是由流通过程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生产过程的性质所决定的。W’不是简单商品生产的产物,而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产物。它是垫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承担者,在它上面体现了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关系。
正是这种情况,决定了W’不仅是商品,而且是商品资本,也决定了W’—G’不仅是商品的价值形态变化过程,而且是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从而是资本运动的一个特定阶段。

商品资本的职能,就在于通过商品到货币的转化,一方面收回资本家原来在货币形态上垫付的资本价值,另一方面又实现生产过程中新创造出来的剩余价值。由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垫付资本的复归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为了全部实现剩余价值,商品资本作为已经增殖了的资本价值,必须全部通过W’—G’的形态变化,假如在商品资本中,只有相当于垫付资本价值的部分能够卖掉,则剩余价值就不能实现。所以,商品售卖的数量,对于资本家说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资本在自己的运动过程中顺序地通过以下三个阶段,即:第一个阶段,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第二个阶段,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第三个阶段,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其中,第一和第三两个阶段属于流通领域,第二阶段属于生产领域。

资本在自己的运动中顺序地采取货市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这三种形态,每一种形态各自执行着特定的职能,并且在完成了自己的职能以后就依次地转化为另一种形态。这种在运动中顺序地采取以上三种形态跟着又放弃这各种形态,并
且在每一种形态中完成着相应职能的资本,就是产业资本。这里所说的产业资本,不仅包括工业资本,而且包括农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因此,简单说来,产业资本就是指按照资本主义方式经营的各个生产部门的资本。

产业资本顺序地由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经过三个阶段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这个全部运动过程就是产业资本的循环。产业资本的循环是资本运动的三个阶段的统一,即两个流通阶段和一个生产阶段的统一,其公式为:

G — W … P … W’— G’

它的详细表示是: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是紧密地连接在一起的,资本的循环要能够正常进行,就必须顺利地通过所有这三个阶段。如果资本循环在第一阶段上遇到障碍,货币就会成为贮藏货币,不能发挥资本的职能;如果循环在第二阶段上停顿下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就会不被使用,从而也就不能创造出剩余价值;如果是第三阶段发生障碍,那么商品就只能堆在仓库里,它所包含的价值和剩余价值也就不能实现。

产业资本的循环,由于不仅包含流通过程,而且还包含生产过程,即创造剩余价值的过程,只有这种资本能够决定社会生产的资本主义性质。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只有在产业资本这样一种资本存在方式内,资本的功能才不仅是剩余价值或剩余产品的占有,而且是它们的创造。所以,产业资本规定生产一定具有资本主义的性质,产业资本的存在,包含着资本家和工资雇佣劳动者间的阶级对立的存在。”①

——————————————————————

①马克思:《资本论》 ,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37页。

至于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虽然在历史上很早就产生了,但由于它们并不支配生产领域,所以,它们从来也就不能决定社会生产的性质,不能形成独立的生产方式。以后我们就会知道,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的性质也是由产业资本决定的。

第二节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形态

产业资本只有在不断的运动中才能使自己保存和增殖,因此,它不能在完成一个循环以后就停止下来,而必须周而复始地循环下去。这样,资本循环的公式,也就成为无止境的:

这个不断重复的循环过程表明,在产业资本不断运动的过
程中,不仅进行着货币资本的循环,而且还同时进行着生产资本的循环和商品资本的循环。因此,产业资本不只有一个循环形态,而是有三个循环形态,即:

(1)货币资本的循环:G—W…P…W’—G’

(2)生产资本的循环:P…W’—G’—W…P

(3)商品资本的循环:W’—G’—W…P…W’

产业资本是从货币资本的形态开始自己的循环的。货币资本的循环即G—W…P…W’—G’,是从货币形态的资本G的垫付开始,经过一系列的形态变化,到价值增殖了的G’结束。在这一循环中,资本家把一定的货币额垫付下去,是为了让它变成更多的货币G’,即为了使价值增殖。

在货币资本的循环过程中,垫付的货币不断地变成更多的货币,剩余价值不断地被生产出来。这样,货币资本的循环即G—W…P…W’—G’,清楚地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取得剩余价值,或者说是赚钱,而生产过程则不过表现为一个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正由于货币资本的循环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的这种本质特征,所以它就成了产业资本循环的一般形态。

如果我们把G—W…P…W’—G’仅当作循环的唯一形态,孤立地加以考察,那么我们就会看到,它的始点和终点都是货币形态,作为产业资本的决定形态的生产资本,只占着中间地位,它的起点是垫付的资本价值,终点是增殖了的资本价值,G变成了G’,即资本家收回的货币(G’)比他投入的货币(G)为多。从这里就产生一种假象:仿佛在货币资本的循环中,价值是在流通过程中增殖的,价值增殖好像是货市本身具有的一种能力,“货币资本也就表现得好像是能够孵生货币的货币”①。因此,货币资本的循环具有一定的片面性。马克思在分析货币资本循环的特征时曾经指出:“货币资本的循环,是产业资本循环最片面的、从而也最明确最富有特征的现象形式”②。

——————————————————————

①马克思:《资本论》 ,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40页。

②同上,第42页。

生产资本的循环即P…W’—G’—W…P,与货币资本的循环不同,这表现在:(1)在货币资本的循环中,生产过程只是充当货币资本流通的媒介;而在生产资本的循环中,资本的总流通过程W’—G’—W则成为生产资本循环的媒介。(2)在货币资本的一次循环中,并不表明再生产,因为G’是循环的终点,只有当它与下一个循环相联系时,才会表明再生产。而生产资本的循环则不然,它在一次循环中就已经表明了再生产。

与G…G’不同,P…P’的形态,是再生产的形态,这个形态虽然纠正了货币资本循环所造成的假象,不再把资本的循环表现为货币价值自行增殖的过程,但由于资本的货币形态在这种循环中只表现为转瞬即逝的暂时形态,因而以追逐剩余价值为目的这一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特征,便被掩盖起来了。

在产业资本的运动中,商品资本也在不断地循环。商品资本循环的公式是:

W’—G’—W…P…W’(W”)

和货币资本的循环、生产资本的循环一样,商品资本的循环作为产业资本循环的一种形态,也同样不能如实地反映资本主义的现实。因为在商品资本的循环中,占首要地位的是流通过程,是商品的实现和消费,这就造成一种假象:资本主义生产所以需要不断进行,似乎就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而作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动力的对剩余价值的追逐,却被模糊了。

以上我们分别考察了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形态,通过这种
考察使我们明确了,这三个循环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以价值增殖,即剩余价值的取得为目的。同时,在它们的运动形态上,又表现出各自的特点和片面性。货币资本的循环G…G’最明显地表现出价值增殖是资本整个运动过程的目的和动机,生产资本的循环P…P’,最明显地表现出产业资本的运动是再生产过程(简单再生产或扩大再生产的过程),而商品资本的循环W…W’则最明显地表现出资本的运动过程自始就包含着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并且全部产品的消费是实现增殖了的资本价值的条件。

因此,只有把资本循环的三种形态统一起来加以考察,才能全面了解产业资本的运动过程。反之,如果孤立地考察其中的某一循环形态,就会片面地理解资本主义的现实,得出错误的结论。例如,重商主义者只看重了货币资本的循环形态,认为货币是社会财富的唯一形式,只要将货币投入流通,就可以使价值增殖。资产阶级的古典经济学家虽然纠正了重商主义者只看重流通过程的错误,把生产提到了首位,强调生产的主导作用,但他们把资本的循环只是归结为生产资本的循环,这样,他们在纠正重商主义者的片面性的同时,又陷入了另一种片面性。

以上,我们分析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态及其循环的三种形态,是就产业资本运动的时间继起性方面来着眼的。在那里我们是假设资本家所投下的全部资本在一定时间内只采取一种形态,比如,最初是采取货帀资本的形态,随后全部转化为生产资本的形态,然后又全部转化为商品资本的形态。这样,把资本的运动作为一个不断的流来考察,就有资本三种职能形态的依次转化和资本三种循环形态的依次过渡。

但在产业资本的现实运动中,任何一种不间断的资本循环形态,都是同时包含着三种循环形态的。也就是说,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态及其循环的三种形态在时间上是继起的,而在空间上则是并存的。

每个产业资本家为了使他的生产能够不断地进行下去,都必须把自己的全部资本,按照一定的比例分为三个部分,使其同时并存在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这三种形态上。否则,资本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就会发生交替的中断。

在产业资本运动的过程中,资本各种职能形态之间的继起性和并存性是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的。没有并存性,就不会有继起性;同样,如果继起性受到阻碍,并存性便会遭到破坏。例如,当货币资本变为生产资本时,如果商品资本变为货币资本的过程受到阻碍,在资本循环中就会出现缺乏货币资本、进而缺乏生产资本的现象。

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态的并存性和继起性,决定了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态的同时并存。由于产业资本同时处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不同形态上,而且每种资本形态都要连续地顺次地通过循环过程,这样,就必然同时形成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和商品资本循环这三种循环形态。因此,“产业资本的现实循环,在它的连续性上,不只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而且是它的三个循环的统一。”②

——————————————————————

②马克思:《资本论》 ,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93页。

产业资本在循环中,不仅要顺次地通过三个阶段和相应地采取三种职能形态,而且要同时出现在三个阶段和并存在三种职能形态上。这就是产业资本循环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但是,我们知道,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充满了各种对抗性的矛盾,上述条件不可能经常具备,因而产业资本的循环便只能在断断续续、不断间歇的状态中进行。这种情况在发生罢工和经济危机的时候,就表现得特别明显。

第三节 流通时间和流通费用

资本停留在生产领域的时间,就是资本的生产时间;而停留在流通领域的时间,则是资本的流通时间。资本循环的这两部分时间,对于资本的价值增殖,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

资本的生产时间,一般说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作用的时间。这一部分时间,主要是指劳动者进行劳动的时间,除此以外,也往往包括自然力对劳动对象独立发生作用的时间,例如,播在地上的种子要有一段自然生长的时间,葡萄酒要经过一段发酵的时间,等等。

(2)生产过程中断、生产资料也停止发挥作用的时间。这主要是指机器,设备、工具在夜间停止使用的时间。

(3)生产资料作为生产过程的要素,已经进入生产领域,但还没有加入生产过程的时间。这主要是指原材料在仓库里储存的时间。

由此看来,生产时间同劳动时间并不一致,生产时间往往要超过劳动时间,即超过资本真正发生价值增殖的时间。但无论如何,生产时间总是包含劳动时间的,而且,生产时间超过劳动时间的那一部分(如原料储存时间),也往往是生产正常进行所必需的。

资本的流通时间,包括购买时间知售卖时间两部分。在购买时间内,.资本由货币形态转变为商品形态,即转变为生产要素的形态;在售卖时间内,资本则由商品形态再转变为货币形态。在这里,只是发生资本价值的形态变化,而没有发生价值的增殖。

流通时间不仅不能使价值增殖,而且对于价值增殖还是一种限制。如果从资本循环中三种职能形态依次转化这方面来看,则资本处在流通过程时,生产过程就会中断;流通时间越长,生产过程的更新就越慢。如果从资本循环中三种职能形态同时并存这方面来看,则资本停留在流通领域的时间越长,在生产领域中发挥作用的资本部分就越小。可见,不论从哪方面来看,流通时间对于生产时间都是一种限制。它限制了资本当作生产资本来发挥机能,因而也就限制了价值的增殖。

如上所述,资本在流通领域内,无论是在购买阶段还是在售卖阶段,都只能发生价值的形态变化,而不发生价值的增殖。尽管如此,购买时间同售卖时间还是有一定的区别。一般说来,在资本主义这种发达的商品经济中,由货币转化为商品要比由商品转化为货币容易得多。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售卖(W’—G’)这个阶段,“是资本形态变化上最困难的部分,因此,在通常的情形下,也占有流通时间较大的部分。”③而且,由W’转化为G’还不仅仅是资本价值的形态变化,它还是包含在W’中的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既然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获取剩余价值,因此,商品的售卖阶段W’—G’对于资本家来讲,也就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

③马克思:《资本论》 ,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18页。

不同商品售卖时间的长短,要受到商品本身的自然性质的限制。我们知道,不同商品具有不同的自然性质,有些商品可以较长期地保存,有些商品在几天甚至几小时内就要变质腐坏。
但是不管怎样,它们都需要在一个或长或短的时间内卖掉,否则,随着商品的变质腐坏即商品的使用价值的丧失,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也会丧失掉。

所以,由商品的自然性质所决定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得以保存而不致变质腐坏的期限,就是商品能够停留在流通中的时间的绝对界限。商品越是容易腐坏变质,便越需要在更短的时间内卖掉。

和资本在生产领域中要有一系列的耗费一样,资本在流通领域中也要有一系列的耗费。这种用于流通领域并为商品流通服务的各项费用,就是流通费用。

商品在流通领域内的运动,实际上包括两个完全不同的过程:一个是商品体本身即商品使用价值运动的过程;一个是商品价值形态变化的过程。

流通过程的这种二重性质,是由商品的二重性决定的。商品的使用价值运动的过程和它的价值形态变化的过程之间的区别,决定了商品的流通费用也区分为两种:一种是同商品的价值形态变化有关的费用,即纯粹流通费用;另一种是同商品的使用价值运动有关的费用,这是一种生产性的流通费用。

纯粹流通费用可分为以下儿种:

第一、用在商品买卖上的费用。其中包括支付广告、商业工人的工资、买主和卖主间的通讯联系、订阅工商报刊等各项开支。这种流通费用,完全是由商品的价值形态变化引起的,是商品经济所特有的费用。与这种费用有关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支出,既不参与使用价值的创造,也不参与价值的形成,而仅仅服务于价值的形态变化。因此,这种流通费用不能增加商品的价值,它只能从生产领域中已经创造出来的剩余价值或剩余产品中得到补偿。

第二,用在簿记上的各种费用。其中包括雇佣簿记人员和购置各种簿记用品以及笔墨、纸张、写字台、计算机和事务所等方面的开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开支服务于商品价值的形态变化,因而,这种费用和上述用于商品买卖上的费用一样,也是非生产的,要靠剩余价值来补偿。不过,这两者之间又有一定的区别。用于商品买卖上的费用,是由产品的商品形态引起的,它会随着商品经济的消失而消失。至于簿记费用则不是这样,它是任何社会化的生产所共有的,在共产主义条件下,商品生产尽管不存在了,但簿记不仅不会消失,反而会变得更加重要。这是因为,那时生产社会化的程度会更加提高,社会经济各个部门的联系会更加密切,因而更加需要依靠簿记来进行计划管理。

第三,用于维持货币流通的开支。这里首先包括用作货币商品的金银本身,这部分金银既不加入个人消费,也不如入生产,仅仅是为商品的流通过程服务。另外,由于货币会逐渐磨损,所以社会每年都得铸造新的货币,来替换已经磨损掉的货币。此外,在货币的发行和保管过程中,也还需要一系列的费用。所有这些同货币流通有关的开支,都是由商品价值的形态变化引起的,都是非生产性的流通费用,因而,都需要依靠剩余价值来弥补。

同纯粹流通费用不同,由使用价值的运动所引起的流通费用,它是同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内的继续有关的费用,是一种带生产性的流通费用。像保管费用、运输费用等便属于这一类。

商品的保管费用,是指由商品储存所引起的各项费用,其中包括储存品本身的损耗以及保管这些储存品所耗费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这些费用,由于是发生在商品的流通领域,而不是发生在生产领域,因而应该算作流通费用。但是,储存品的保管同单纯的买卖活动毕竟不同,买卖活动是为了完成商品价值的形态变化,而保管却是为了把商品的使用价值妥善地保存下来,以便把它送进消费领域,保证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的正常进行。正是这一点,决定了保管费用不同于上述的纯粹流通费用。

为了保存使用价值而从事的保管活动,就其实质来说应该属于生产过程,只不过这种生产过程是在流通领域内进行,并被流通领域所掩盖罢了。在这上面花费的保管费用虽然是流通费用,但它却是同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内的继续有关的费用,是带生产性的费用。所以,这种保管活动不仅能够把商品中原有的价值保存下来,而且能够增加商品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储存品的形成,并不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现象。在任何社会里,为了保证社会生产和个人消费的正常进行,都需要把一部分产品储存起来。只是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生产资料和个人消费品的储存才越来越多地采取了商品储存的形态。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社会生产的空前扩大和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商品储存的数量绝对和相对地说都比从前大大增加了。但是,只要这些储存品是保证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所必要的,那么,为保存它们而支出的保管费用,就仍然带有生产的性质。

当然,也必须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储存,有相当一部分并不是由于再生产的正常需要,而是由于销路停滞或投机的目的而形成的,由这些原因所引起的保管费用,显然是同商品价值的形态变化有关,因而应该归入纯粹流通费用。

与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内的继续有关的费用,除保管费用以外,还有运输费用。运输费用是指用于商品运输上的各项支出。商品通过运输变更使用价值的存在地点,商品也只有在完成这种地点变更以后,它的使用价值才能进入消费领域。因此,商品的运输过程应该看作是一种追加的生产过程,即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内的继续。运输费用也和保管费用一样,虽然不增加商品的使用价值,但却是完成使用价值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城的运动所必需的,因而也具有生产的性质。运输劳动一方面可以把消耗掉的运输工具的价值转移到商品上去,另一方面又会给商品增加新的价值。这样,依靠价值的增加,除了补偿运输费用之外,还能为运输业的资本家提供剩余价值。不过,以投机为目的或因商品销售困难而支出的运输费用,由于不是使用价值的运动过程所实际需要的,所以应该算作纯粹流通费用。

由运输过程加到商品上的价值的大小,取决于运输业的劳动生产率和运输的距离。我们知道,劳动生产率与包含在单位商品中的价值量成反比例,这是商品生产的一般规律。这个规律当然也适用于运输亚。因此,运输业的劳动生产率越高,把商品运到一定距离所需要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就越少,加到商品上的价值也就越少!反之,也就越多。如果运输劳动的生产率是一定的,那么,商品运输的距离越长,耗费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也就越多,加到商品上的价值也就越多;反之,也就越少。所以,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其它事情仍旧不变,由运输加入到商品中去的绝对价值量,与运输工业的生产力成反比例,与所经的距离成正比比例”②

——————————————————————

②马克思:《资本论》 ,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46页。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随着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随着运输的集中和运输规模的扩大,单位商品的运输费用越来越降低了。但与此同时,由于绝大部分的产品都转化为商品,由于市场的范围不断扩大,所以,从社会的现点来看,投在运输业上面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数量却是越来越増加的。

第四节 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不断地增殖资本的价值,为了实现价值的不断增殖,资本家就必须使他的资本不断地、周而复始地循环下去。这种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着的资本循环,就叫做资本的周转。马克思说:“资本的循坏,不当作孤立的行为,但当作周期反复的过教来规定时,叫做资本的周转。”①

——————————————————————

①马克思:《资本论》 ,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54页。

考察资本周转的任务,同考察资本循环是不相同的。在考察资本的循环时,我们主要是通过对其由出发点到复归点的运动过程的分析,阐明资本在其循环的各个阶段上所采取的形态以及它们所要完成的职能。而在考察资本的周转时,则是要通过对资本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运动过程的分析,来阐明资本运动的时间和速度及其对年剩余价值率的影响。

我们知道,产业资本的循环有三种形态,即货币资本的循环、生产资本的循环和商品资本的循环。

我们考察资本的周转,实际上就是以货币资本的循环形态和生产资本的循环形态作为考察的对象。这是因为,这两个形态都是以垫付的资本价值作为出发点,并且在这两个形态中又都包含了垫付资本价值的增殖,而我们分析资本的周转,正好就是要分析垫付资本是怎样在周而复始的周转过程中增殖自己的。

至于商品资本的循环形态,由于它的出发点并不是垫付的资本价值,而是已经增殖了的资本价值,因此,这个形态就不能成为研究资本周转时考察的对象。在下一章,我们将会看到,商品资本的循环形态,实际上是研究社会总资本的运动时所要考察的对象。

资本的周转时间,是由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总和构成的。所以,资本的周转时间,也就是从资本价值在一定形态上垫付的时候起,到过程中的资本价值复归到原来形态的那一段时间,或者说是一个资本周期地更新它的价值增殖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是由它本身的生产条件和流通条件决定的。由于各个部门资本的生产条件和流通条件互不相同,
因而它们的周转时间也不一样。比如,投入造船业、建筑业和畜牧业等部门的资本,周转时间一般比较长,而投入纺织业、食品业等部门的资本,周转时间则比较短。

为了衡量和比较各个资本周转的速度,必须在时间上有一个共同的衡量单位。这个衡量单位通常就是“年”,因为在资本
主义生产的故乡——温带地方,最重要的农作物都是一年收获一次,所以,“年”也就成为衡量资本周转时间的自然单位。

如果用字母U代表“年”这个时间单位,用u代表一定数量资本周转一次所需要的时间,用n表示周转的次数,则衡量一年内资本周转次数的公式便是:

在一定时间内,资本周转的次数愈多,就表示资本周转的速度愈快;反之,资本周转的次数愈少,就表示资本周转的速度愈慢。

第五节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由于资本周转时间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所以,总的说来,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也可以分为生产过程中的因素和流通过程中的因素。

生产过程中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是生产资本的构成和生产时间的长短。

生产资本按其价值转移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两部分。

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以后,它的价值就转移到新的产品中去。但是,生产资料不同部分的价值的转移方法却是不同的。生产资料中的劳动资料,如厂房.机器、设备工具等等,它们的使用价值可以在较长的时间内发挥作用,供许多次生产过程使用,因而它们的价值都是按照它们在每次生产过程中的损耗程度,逐渐地、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到新的产品中去的。比如,能用50年的厂房,每年转移到产品中去的价值只有2%,能用10年的机器,每年转移到产品中去的价值只有10%。

这样,投在厂房、机器等上面的资本部分,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流通方法。

首先,它们不是在物质形态上流通,而仅仅是在价值上流通。因为这部分资本一经投入生产领域,便在物质形态上全部发挥作用,并在每次生产过程中始终保持着自身的独立的使用形态。

其次,它们的价值是按照它们在生产过程中损耗的程度而逐渐地、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到新的产品中去,并随着产品的出售而逐次地周转回来,其余尚未转移的价值部分,则仍然固定在原来的使用形态内,并在生产过程中继续发挥作用。正是由于投在劳动资料上的资本在价值转移上具有这种特殊性质,所以,我们把这部分资本叫做固定资本。

投在劳动对象如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上面的资本价值,则是按照另外一种方法进行周转的。这一部分生产资料,在一次生产过程结束之后,便失去了独立的使用形态,丧失了原来的使用价值,而它们的价值则全部一次转移到新的产品中去,并在产品出售以后,以货币的形式全部回到资本家的手中。因此,投在劳动对象上的这部分资本,就叫做流动资本。

至于投在劳动力上面的资本即用来购买劳动力的资本,则不是把它的价值转移到新的产品中去,新产品中与这部分资本价值相等的价值,是由工人在生产过程中重新创造出来的。所以,在价值形成上,劳动力的作用同劳动对象是根本不同的。不过,在价值周转的方法上,投在劳动力上面的资本价值却是和投在劳动对象上面的资本价值相同的。

这就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重新创造的、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这部分价值,也是全部一次加入到新的产品中去,并随着产品的出售而全部从流通中收回,以便资本家能够重新垫付出去。正因为如此,所以垫付在劳动力上面的资本部分,也属于流动资本的范围。

我们可以把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是由它们的价值转移方法的区别所引起的,而不是由于它们在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生产上具有不同的作用。在每一次生产过程中,固定资本的物质要素是逐渐被消费,它的价值也是逐渐地、一部分一部分地移到产品中去。而流动资本的物质要素则是一次全部被消费,它的价值也是一次全部被转移到产品中去。

这一区别表明,能够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只有生产资本。因为只有这种资本形态,才发生价值转移的问题。至于产业资本的其他两种形态即货市资本和商品资本,由于它们只是在流通领域内发挥作用,而且这种作用也仅限于使资本价值的存在形态发生变化,而不涉及到资本价值转移的问题。因此,这两种资本形态都不能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把这两种资本形态也称作流动资本,当然是完全错误的。货币资本和商品资本既然都是在流通领域内发挥作用的资本,因而它们是与生产资本相对立的流通资本,而不是在生产领域内与固定资本相对立的流动资本。

第二、在固定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内,流动资本可以进行多次周转。因此,当商品进入流通过程时,固定资本的价值,只有转移到商品中去的那一部分才进入流通,而其余的部分则仍然保存在原有的使用形态上。至于流动资本就不同了,既然它的价值是全部一次转移到商品中去,因而,当商品进入流通过程时,它的价值也就全部进入流通。

第三,投在固定资本上的资本价值,是一次全部垫付出去,
而后在固定资本整个发挥作用的期间内逐渐收回。投在流动资本上的资本价值,虽然也是一次全部垫付出去,但它却是一次全部收回。

第四,要使生产过程连续进行,则生产过程中就必须不断有流动资本的各种要素和固定资本的各种要素。流动资本的各种要素,需要不断地购买和替换;而固定资本的各种要素则不同,它们在整个发挥作用的期间内无须购买和替换。

在资本构成的问题上,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虽然也承认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但他们对这两个范畴的理解却是极其混乱和错误的。比如,有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完全根据物体本身的位置是否移动这一点,来确定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

从这种观点出发,他们把机器、建筑物等当作固定资本,而把机车、船舶等则当作流动资本。这种观点的错误是十分明显的。以船舶来说,虽然它在航行时是处于流动状态,但它的价值转移的方法却不同于流动资本,而和固定资本完全相同。

另外一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认为,按照物品本身的属性,资本天然就可以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他们断言,一切劳动资料都属于固定资本。这种观点也同样是错误的。我们在前面讲过,在任何社会里,都可以把处在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资料分为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但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它们才成为资本。而且,还应该看到,即使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能够构成固定资本的物质要素的,也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以固定资本的姿态出现。例如机器,当它在生产过程中作为劳动资料发挥作用的时候,是固定资本;而当它在商店中作为商品而被出卖的时
候,则是商品资本。又如牲畜中的牛,用作役畜时是固定资本,而用作食品工厂的加工对象时则是流动资本。

把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范畴,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范畴加以混淆,也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惯用的手法。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根据他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来区分的,这种区分揭明了只有可变资本才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而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则是根据他们的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来区分的,这种区分有助于我们了解资本主义流通的规律性和进一步揭露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

资本的这两种区分,其意义是根本不同的。由于流动资本既包括资本家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也包括购买原料、燃料等的一部分不变资本,因而如把资本的这两种区分混淆起来,就必然要抹煞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在价值增殖上的本质区别,从而也就不能说明劳动力在资本价值增殖上的特殊作用。这样一来,资本价值的增殖就好像是全部垫付资本作用的结果,资本剥制劳动的真相也就由此被完全掩盖起来。

资产阶级学者所以要混淆这两种区分,只承认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分,而根本否认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其目的就在于此。

马克思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学说,是在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上述错误现点的批判中建立起来的。这一学说的确
立,使马克思关于资本构成的学说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固定资本的价值是根据它损耗的程度逐渐地转移到新的产品中去。由这种损耗程度所决定的固定资本转移价值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固定资本周转的速度,因此,为了进一步探讨固定资本周转的特点,还应该分析固定资本的损耗。

固定资本的损耗,由于引起的原因不同,可以分为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

引起固定资本有形损耗的原因,首先是固定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

一般说来,这种损耗与固定资本使用的
强度和持续的时间成正比例。例如,机器转动的速度逮快,持续的时间越长,则其损耗的程度就越大,反之,则损耗程度就越小。引起有形损耗的第二个原因是自然力的作用。例如,厂房和机器的木质部分会麻朽,金属部分会生锈,砖瓦会风化,等等。这种损耗并不是由它们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所引起的,而且在一定意义上还与它们的使用成反比例。例如一台机器,越是闲置不用,就越容易生锈。当然,就是固定资本在被使用的过程中,也会由于受自然力的侵蚀(如风吹雨淋等)而逐渐损坏。

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是指机器设备等在它们的有效使用期间内由于非使用和非自然力的作用所引起的价值上的损失。具体说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种是由于生产方法的改进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髙,生产同样的固定资本要素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了,因而使原有固定资本的价值相应地降低;

另一种是由于出现了新的技术,发明了新的、效能更髙的机器设备等,引起了原有固定资本的贬值。

在这两种情况下,资本家都要遭受一定的损失。

资本家为了弥补这种损失,便极力加强对工人的剥削。他们尽量延长劳动日,加强劳动强度,提高机器的利用率,以便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固定资本的投资收回。

固定资本的价值既然是按照固定资本的磨损程度逐渐地转移到新的产品中去,那么,为了保证再生产继续进行,就必须把固定资本转移的价值部分不断地提取并积累起来,以备将来在
实物形态上替换已经损耗完了的固定资本。这种做法通常叫做折旧。而根据固定资本的损耗程度逐年提取的资本价值,则叫做折旧费。

由于固定资本设备要遭受各种物质损耗,它的个别部分还免不了要损坏,因此,为了使固定资本能在它的有效期间内继续正常地发挥作用,还必须支出一定的费用,来进行日常的维修工
作。马克思把这种用于日常维修的资本部分,称作特种资本。
由于这种资本是日常零星支出的,因而应当把它归入流动资本的范围。此外,当固定资本设备损耗到一定程度时,还需要对它们进行大规模的修理。进行大修理不仅是为了恢复固定资本的技术效能,而且是为了恢复它们的价值(这种大修理有时类似固定资本的更新),因此,大修理费用应该包括在固定资本中。

第六节 垫付资本的总周转。周转的周期

马克思说:“垫付资本的总周转,是资本不同成分的平均周转”①。整个垫付资本周转速度的计算方法是:用垫付资本的总额去除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周转的价值总额,所得的商数就是整个垫付资本在一年中的周转次数。

——————————————————————

①马克思:《资本论》 ,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85页。

垫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快慢,一方面取决于该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周转速度的差别;另一方面,又取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在生产资本中所占比重的大小。由于固定资本的周转速度
慢于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因此,在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所占的比重愈大,则整个资本的周转速度就愈慢;反之,流动资本所占的比重愈大,则整个资本的周转速度就愈快。举例说明如下:

假定有甲、乙两个资本家,垫付总资本各为卯50000元。甲资本家的生产资本的构成是,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占50%,即各为25000元;乙资本家的生产资本的构成是,固定资本占60%,即 30000元,流动资本占40%,即20000元。又假定他们的固定资本都是5年周转一次,流动资本都是一年周转2次。根据以上假定,这两个资本家的垫付总资本在一年中的周转次数,如下表所示:

[table][tr][td=1,1,175] [/td][td=1,1,192]
甲资本家
[/td][td=1,1,195]
乙资本家
[/td][/tr][tr][td=1,1,175]
固定资本每年周转额
[/td][td=1,1,192]
25000

÷5=50000
[/td][td=1,1,195]
30000÷5=6000
[/td][/tr] [tr][td=1,1,175]
流动资本每年周转额
[/td][td=1,1,192]
25000

×2=50000
[/td][td=1,1,195]
20000

×2=40000
[/td][/tr] [tr][td=1,1,175]
总资本的年平均周转次数
[/td][td=1,1,192]
(5000+50000)

÷50000=1.1
[/td][td=1,1,195]
(6000+40000)

÷50000=0.92
[/td][/tr][/table]

这个例子表明,尽管甲、乙两个资本家的垫付资本总额以及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相同,但仅仅由于他们的生产资本的构成不同,因而这两个垫付资本总周转的次数也就不同。甲资本家的总资本中由于流动资本所占的比重较大,因而垫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就较快,它一年可以周转1.1次;乙资本家的总资本中由于固定资本所占的比重较大,因而垫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就较慢,它一年还周转不到1次。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不断发展和技术装备水平的日益提高,固定资本在不断地增长。

固定资本的增长及其在生产资本中所占比重的不断增大,使产业资本的周转速度有日益减慢的趋势。在这种情況下,资本家只有依靠增加垫付资本,才能得到和以前同样多的剩余价值,而这对资本家来说,当然是不利的。因此,资本家为了抵消资本周转日趋缓慢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便采取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和提高劳动强度的办法,来加速资本的周转。

第七节 劳动期间和生产时间。流通时间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除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之外,还有劳动期间、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度

劳动期间,是指制成一件成品所需要的劳动日数。这些劳动日数,又可以换算为若干互相联系的劳动小时数。劳动期间是生产时间的主要构成部分,它的长短是由产品的性质决定的。
不同生产部门以及同一生产部门的各个企业,由于产品的性质不同,劳动期间的长短也就各不相同。例如,生产一张桌子,只需要几小时的时间,而生产一艘远洋轮船却需要几个月或一年左右的时间;生产谷物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而养育成大牲畜却需费几年的时间。

劳动期间的差别,会直接引起资本周转速度上的差别。假设其它条件相等,只是由于生产产品的劳动期间不同,
投在棉纺业中资本的周转速度,就一定快于投在造船业中的资本的周转速度。

劳动期间的长短,不仅会影响资本的周转速度,面且会影响垫付的流动资本的数量。劳动期间越长,流动资本停留在生产领域内的时间就越久,为了维持生产的连续进行所需要的流动
资本也就越多。正因为如此,所以像修铁路、开运河这一类劳动期间较长因而需要大量投资的事业,通常都只能由股份公司集资经营,或依靠资产阶级国家投资经营。

但是,劳动期间的长短,对于固定资本垫付的数量,并不发生上述的影响。一台机器投入生产以后,不管它的产品是在几小时内生产出来,还是在几个月内生产出来,机器的价值都会比例于机器的损耗程度,逐渐转移到产品中去;直到机器的寿命完结以前,并不需要购置新的机器,从而也就不需要投入新的固定资本。

劳动期间的长短,虽然是由产品的性质决定的,但它并不是—成不变的。随着分工、协作的发展和新技术的采用,生产同一种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斯间会逐步缩短。在农业、畜牧业这一类生产部门,固然劳动期间的长短要取决于一定的自然条件,但通过选择良种、改良栽培和饲养技术等办法,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劳动期间缩短。不过,无论各个部门的劳动期间怎样缩短,劳动期间的差别总还是存在的,由此而引起的资本周转速度上的差别也总还是存在的。

劳动期间只是生产时间的一部分。除此之外,生产时间还往往包括劳动过程中断、劳动对象受自然力独立作用的时间。这种劳动过程的中断,是由某些产品的生产过程的特点所引起
的。因此,在这些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生产时间便或多或少地超过了劳动期间。这种情况在农业和造林业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在其它—些生产部门中也有类似的情況。

在上述由于自然力的独立作用而间断的时间中,是不会发生价值的增殖的,但这种时间的长短,对于资本的周转速度却有着直接的影响。例如,在造林业中,因为劳动对象需要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中受自然力的独立作用,所以资本周转需要经历漫长的期间。这种情况,“使造林业不适宜于私人经营,因此也不适宜于资本主义经营。”③而这一点,也正是资本主义制度下遭受破坏的森林难以恢复的重要原因。

——————————————————————

③马克思:《资本论》 ,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255页。

生产时间和劳动期间的不一致,对于流动资本的支出和固定资本的使用也有重大的影响。像农业这种生产部门,由于劳动是按季节进行的,在播种、收割这些农忙时期,就需要支出大量的流动资本,而在农闲时期则支出得比较少,因而在一年中间,流动资本的支出很不均匀;在耕畜、农具或农业机器等固定资本的使用方面,也是有时充分利用,有时又闲着不用,很不规则。

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趋势,一方面是要尽可能地缩短劳动期间,另一方面又要尽可能地缩短劳动对象受自然力独立作用的时间,使劳动期间和生产时间的差距尽量缩小。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缩小劳动期间和生产时间的差距提供了可能。例如,制造家具需要干燥的木材,但木材要任其自然干燥往往需要一、两年的时间,如果在室内烘干则要用十几个昼夜的时间,而用高频率电流使它干燥只需要几十分钟就够了。

在生产时间内,还包括生产资料的储备时间。为了保证再生产的不断进行,必须储备一定数量的原料、材料和其它生产资料,例如棉纺厂必须经常备有棉花,卷烟厂必须经常备有烟叶以及燃料、工具等等。处于储备状态的资本虽然已经进入生产领域但还没有实际发挥生产资本的职能,所以,它只是一种潜在的或者可能的生产资本。这种生产资本的数量愈大,储备的时间愈长,那么,在其它条件不变时,资本周转的时间也就愈长。

资本的流通时间是由两部分时间组成的,一部分是购买时间,即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的时间;另一部分是售卖时间,即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的时同。流通时间这两部分的长短,对于资本的周转速度都有影响,但影响最大的还是售卖时间。

资本主义社会的各个生产部门和每一部门的各个企业,由于商品的销售条件和生产资料的供应条件各不相同,因而售卖时间和购买时间也就互有差别。一般说来,售卖时间的长短是由生产地点同市场距离的远近、交通运输条件的好坏以及供销合同中所规定的交货期限的长短等因素决定的。至于购买时间的长短,则主要取决于生产地点同原材料等生产资料的供应地点的距离,取决于把这些生产资料运往生产地点的交通运输条件。购买市场越近,原材料和机器、设备的供应越及时可靠,购买生产储存品所需要的货币资本就越少,资本停留在购买阶段的时间也就越短。

缩短资本流通时间有许多方法,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发展交通运输事业。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交通运输工具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在陆上,畜力运输被火车和汽车的运输所代替;在海上,则由帆船过渡到轮船和现代的远洋轮船。近些年来,飞机运输又日益占有重要的地位。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加速了商品运输的速度,相对地缩短了生产地点和销售市场的距离,因而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资本的流通时间,加速了资本的周转;但是,另一方面,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市场的扩大,使本来为附近地方市场生产的商品变成了也为远方市场生产的商品,就这方面说,它又延长了资本的流通时间,使资本的周转速度缓慢下来。此外,由于资本主义的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往往造成商品的远程运输和往返运输;更由于广大劳动人民的贫困化,他们的购买力日益相对地降低,使商品在仓库中或货架上待售的时间大大增如,这一切都延长了资本的流通时饲,从而延缓了资本周转的速度。

第八节 可变资本的周转及其对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的影响

资本的周转速度越快,其中可变资本的周转速度就越快,由此带来的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多。

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和垫付可变资本的比率,马克思把它叫做年剩余价值率。可变资本的周转速度越快,年剩余价值率也就越高。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是和可变资本的周转速度成正比例的。

由年剩余价值率所表现的关系,与由剩余价值率所表现的关系是不同的。剩余价值率是实际发生作用的可变资本同它所带来的剩余价值之比,它是表示剥削程度的;而年剩余价值率却是年剩余价值量和垫付可变资本之比,它是表示垫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的。

如果我们以M’代表年剩余价值率,以m’代表剩余价值率即剥削率,以v代表垫付的可变资本,以n代表资本的周转次数,则M’= m’vn/v = m’n。所以,只有在n=1,即每年周转一次时,年剩余价值率才会和剩余价值率相等。

可变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为什么会影响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的大小呢?这是因为,剩余价值是由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带来的,可变资本的周转越快,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就越多,实际上剥削的劳动量也越多,因而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就越大。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可变资本周转得越快,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就越多,剥削的工人就越多,因而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多,年剩余价值率也越高。反之,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少,年剩余价值率也越低。

但是,由于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的大小是同可变资本的周转速度相联系的,而可变资本又是包括在整个垫付资本中并和垫付资本的其它成分一起周转的,因而就容易造成一
种假象,“好像年剩余价值率不仅取决于可变资本所推动的劳动力的量和剥削程度,而且还取决于某些不可理解的从流通过程发生的影响”①。

——————————————————————

①马克思:《资本论》 ,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315页。

但我们知道,单纯的流通过程以及资本的周转本身,并不能引起剩余价值总量的增加。只有当资本周转速度加快使得可变资本的周转速度也加快,使它在实际上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即剥削了较多的工人时,才会引起剩余价值总量的增加。所以,剩余价值的增加并不是由于资本的流通过程具有什么神秘性。剩余价值量与剩余价值率在任何时候都是取决于可变资本所推动的劳动力的量与剥削程度的。

以上的分析告诉我们,资本周转的快慢同资本家有着切身的利害关系。为了加快资本的周转,资本家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但所有这些方法,归根到底都会导致对劳动者的剥削量的增加和剥削程度的提髙。所以,当我们把资本的流通过程同生产过程结合起来考察时,资本主义经济中所固有的矛盾就显得更加尖锐和更加复杂了。

[ 本帖最后由 于无声 于 2012-11-12 01:50 编辑 ]

第六章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第一节 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

由于在内容和规模等方面,个别资本的运动和社会资本的运动有着重大的区别,所以在研究了个别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以后,还必须对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进行单独的分析。

每一个企业的资本,都是独立地发挥资本的职能,它们各自通过自身的循环和周转,实现自己的价值增殖。但所有这些独立的个别资本,并不是互相孤立、彼此隔绝的,为了实现价值 增殖,它们必须通过流通过程彼此发生一定的关系。
每个资本主义企业,一方面是和那些为它提供生产资料的企业有着联系(向它们购买机器、设备和原材料),另一方面又和那些消费它的产品的企业有着联系(向它们销售自己的产品)。通过这种联系,各个独立的资本便形成了—有机的整体,它们的个别运动便汇合成了一个整体运动。
这种互相联系的个别资本的总和,就是社会资本或社会总资本,而互相交错的各个个别资本运动的总和,就是社会资本的运动。

社会资本的运动便和个别资本的运动具有一些共同的地方。例如,在它们的运动中都包含生产的消费,都必须经过流通过程,都必须釆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这些不同的形态,运动的目的都是价值的增殖,等等。

但是,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社会总资本,又同构成这个整体的各个独立的个别资本存在着差别。这种差别主要表现在:在社会资本的运动中包含着个人的消费,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简单 商品流通,而在个别资本的运动中并不包含这个过程。就个别资本来看,虽然每一个资本家也需要把剩余价值的一部或全部用于个人消费,他雇拥的工人也必须把工资用在个人消费上面, 但这里的个人消费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商品流通,是在他的资本运动的外部进行的,因而不包含在他的资本运动的过程之中。
可是社会资本的运动却不是这样。从全社会的范围来看,资本家和工人把剩余价值和工资用于购买个人消费品的过程,同时也就是那些专门生产个人消费品的资本家出卖商品的过程,即他们的商品资本的实现过程。可见,在社会资本的运动中,必须和应当包括个人消费和媒介这种消费的一般商品流通。
马克思曾经写道:“……社会总资本的循环却包括不属于个别资本循环范围以内的商品流通,那就是,包结那些不形成资本的商品的流通。”
——————————————————————
①马克思:《资本论》 ,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380页。

社会资本的运动不仅包含生产消费,而且还包含个人消费,所以只有从社会总产品出发,即从社会资本每年发挥职能所生产出来的社会总商品资本出发,才能对社会资本的运动作出正确的分析。
社会总产品,既包含用于生产消费的产品,又包含用于个人消费的产品。

分析的起点既然是社会总产品即社会总商品资本,因此我们分析社会资本的运动,实际上也就是分析社会总商品资本的运动,他的运动资本是:

这个公式表明了,社会资本的运动是从社会年产品即总商品资本(W’)开始的。在这个商品资本中,一部分(W)是用来补偿资本家垫付的资本价值的,另一部分(w)则代表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经过售卖,全部商品资本都转化为货币资本(G’)。这个货币额有一部分(G)被资本家用于购买生产资料(Pm和劳动力(A),变为生产资本,经过生产过程之后,又重新变为商品资本(W’),以完成商品资本的循环。另—部分货币(g),则被资本家用于购买各种消费品,以满足个人的消费。工人出卖劳动力得来的货币,也用来购买个人消费品。
从这个公式中就可以看出社会总产品的一部分,是怎样通过资本的流通过程,被用于生产消费,另一部分又怎样通过一般商品流通过程,被用于个人消费。这个公式清晰地展示了社会资本运动的形态。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过程,既然不仅是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补偿已经消耗掉的资本价值的过程,还是它在实物形态上补偿那些已经在生产和生活中消耗掉的物质资料的过程,因此,我们对于社会资本的运动,必须从社会总产品各部分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这两重观点来加以考察。

应该指出,产品的实物补偿问题在社会资本再生产的考察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来,在个别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也不断地有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但由于研究个别资本的再生产时,主要的任务是揭示资本家保存和扩大资本价值的秘密,因此,我们只要注意到价值补偿这一方面也就够了。至于实物补偿的问题,则可以假定个别资本再生产所必需的各种物质资料,都能够在市场上买到。
但研究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就不能再作这样的假定了,因为社会资本已经包括了所有的个别资本,它在再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物质资料,只能从它本身的产品中来得到补偿,而不能再借助于另外某一个资本的产品来求得补偿。
由于这种原因,所以社会总产品能否和如何在实物上补偿当年耗掉的各种物质资料的问题,就成了社会资本再生产能否正常进行的一个现实的和重要的问题。

社会总产品各个部分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的问题,从另一方面说也就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如果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都能够在价值上和实物形态上找到互相补偿的另一部分产品,那么全部社会产品就能顺利地实现,从而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也就能正常地进行。
所以,在社会资本再生产上所要研究的问题,归结起来也可以说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要着重研究的乃是关于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

马克思根据他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深刻分析,明确地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总产品在价值上是由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这三个部分组成的;而在实物形态上,则是由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这两种经济用途不同的产品组成的。

与产品的实物形态的划分相适应,马克思把整个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是生产资料的生产,即用于生产消费的各种产品的生产;第二部类是消费资料的生产,即用于个人消费的各种产品的生产。在每个部类内部,又包括着许多不同的生产部门。

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的划分,是对社会生产所有一切部门的最概括最恰当的分类。在实际生活中尽管有许多产品既可用作生产资料,也可用作消费资料,但这并不影响把社会生产区分为两大部类的必要性和正确性。因为无论每一种产品有多少用途,为了进行再生产,总要有一部分产品只当作生产资料用,而另一部分产品则只当作消费资料用。

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分为三个部分和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是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

在今天看来,这两个原理是如此简单明了,但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问世之前却是一个长期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

第二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产品的实现

资本主义的特征虽然不是简单再生产,而是扩大再生产。但是,基于实际的和理论的考虑,仍要从简单再生产来开始分析社会产品的实现问题。
从实际方面说,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它的现实基础。只有在原来的生产规模得到保持的基础上,才谈得上社会生产的进—步扩大。
从理论方面说,分析社会产品的实现问题,主要的困难并不是发生在积累或扩大再生产的考察上,而是发生在简单再生产的考察上。只要把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条件弄清楚,扩大再生产的问题是可以迎刃而解的。

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必须预先作几点必要的假定。
第―,假定考察的是纯粹的资本主义经济,在这里只有资本家和工人这两个盼级。
第二,假定生产周期为一年,全部不变资本都在―年内消耗掉,它的价值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第三,假定一切商品都按价值出售,商品的价值和价格也不发生任何变动。
第四,假定没有对外贸易。

这一切假定对于我们当前的研究都是合理的和必要的,因为这可以排除一些次要的和非本质的因素的干扰,从而便于从复杂的经济过程中,找出社会资本再生产的规律性。

下面,我们来说明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社会产品实现的条件。

我们假设,第一部类(Ⅰ)的不变资本为4000,可变资本为1000,在剥削率为100%的条件下,创造的剩余价值为1000。又假设第二部类(Ⅱ)的不变资本为2000,可变资本为500,在剥削率为100%的条件下,剩余价值则为500。
全年的社会总产品可以用下列的图式来表示:

Ⅰ:4000c+1000v+1000m=6000
Ⅱ:2000c+500v+500m=3000

第一部类的产品全部是生产资料,价值为 6000;第二部类的产品全部是消费资料,价值为3000。全年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共为9000。

为了使第二年的再生产能够正常进行,两大部类产品的各个部分都必须实现,即必须通过交换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形态上得到替换。两大部类的产品是怎样实现的呢?

首先,第一部类的4000c是由生产资料抅成的,它代表着本部类生产中消耗掉的不变资本的价值。这些生产资料,有一部分可议留在原来的生产单位当作生产资料使用,例如煤矿开采出来的煤,机器制造厂生产出来的机器,都有一小部分要留在本单位使用;但它的绝大部分还是通过第一部类内部各个部门间的交换来实现的,例如机器制造厂的资本家向煤矿资本家购买煤炭,而煤矿资本家则向机器制造厂盼资本家购买采煤机器,等等。通过第一部类内部的相互交换,价值4000的生产资料就得到了实现。

其次,第二部类中代表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即500c和 500m)的那部分产品,是由消费资料构成的,这部分产品也可以在本部类内部得到实现。第二部类的工人会用他的工资收入来购买生活必需品。而在简单再生产的条件下,第二部类的资本家也会把他的剩余价值全部支出在各种消费资料上。第二部类就有500c+ 500m=1000的消费资料实现了。

最后,在第一部类中还剩下1000v和1000m的产品,而在第二部类则剩下2000c的产品,这两部分产品都不能在本部类内部实现。因为第一部类由1000v和1000m代表的这部分产品,是在生产资料的形态上存在着的,但该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需要的却是消费品;而第二部类由2000c代表的产品,则是消费资料,但该部类资本家需要的却是生产资料。在这种精祝下, 两大部类之间就必须进行交换。由于第一部类剩下的生产资料在价值上恰好和第二部类剩下的消费资料相等,因此通过两个部类间的交换,这两部分产品便全部得到了实现。两大部类之间的这种交换,可以用图式表示如下:

上面的分析表明,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需要具备以下的条件,即: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加剩余价值应该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这个条件用 公式表示就是:

Ⅰ(v+m)=Ⅱ(c)

这一公式体现了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词的内在联系。它表明,要使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和流通得以正常进行,第一部类生产资料的生产和第二部类对生产资料的消费之间,以及第二部类消费资料的生产和第一部类对消费资料的消费之间,都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从Ⅰ(v+m)=Ⅱ(c)这一公式,还可以引申出以下两个公式:
第一、Ⅰ(c+v+m)=
Ⅰ(c) +Ⅱ(c),即第一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应该等于两大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的总和。
这一公式表明了生产资料的生产同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消费之间的关系。两大部类所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必须依靠第一部类所生产的生产资料来补偿。如果Ⅰ(c+v+m)小于Ⅰ(c) +Ⅱ(c),那么,社会生产中所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就得不到充分的补偿。如果Ⅰ(c+v+m)大于Ⅰ(c) +Ⅱ(c),那么,在简单再生产的条件下,就会有一部分生产资料不能实现。在这两种情況下,简单再生产都不能正常地进行。

第二,Ⅱ(c+v+m) =Ⅰ(v+m)+ Ⅱ(v+m),即第二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应该等于两大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的总和。
这一公式表明了消费资料的生产同两大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的个人消费之间的关系。由于在简单再生产的条件下,两大部类新创造的价值全部用于工人和资本家的个人消费;第二部类所提供的消费资料,在价值上应该等于两大部类工人和 资本家的收入的总和,在实物形态上,应该同他们所需要的消费资料相适应。这样,全部消费资料才得到实现,工人和资本家的生活资料才能得到满足,简单再生产才能继续进行。

再生产要能正常进行,不仅要求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而且要求隶属于两大部类的各个副类或各个具体生产部门之间也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一点是不难理解的,因为两大部类都是由相当多的副类或具体生产部门组成的,两大部类的关系问题,实际上也就是它们所属的副类或部门的关系问题。任何一个副类或部门生产过多或过少,不仅会影响到本部类内部其它生产部门的生产,而且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生产。

我们以两大部类之河的交换,即以Ⅰ(1000v+1000m)对Ⅱ2000c的交换为例,来说明货币流通在社会产品实现中的作用。

第一、为了购买劳动力,我们假设第一部类的资本家会把 1000的货币付给工人;资本家获得了价值1000的劳动力,而工人则得到了 1000的货币工资。

第二、第一部类的工人用货币工资向第二部类的资本家购买消费品;于是,第二部类用以补偿不变资本的产品的一半(1000c)就实现了。这些产品转归第一部类的工人捎费,而1000 的货币则转归第二部类的资本家。

第三、第二部类的资本家再用这1000的货币向第一部类的资本家购买生产资料;于是,第一部类由1000v代表的这部分产品也得到实现,而原来由第一部类的资本家垫付的1000货帀则重新返回他们手中。

经过三次经由货币作媒介的交换,就有第一部类的1000v产品和第二部类1000c的产品被实现了。

第四、我们再假设,第二部类的资本家垫付了500的货币向第一部类购买生产资料,并由此在实物形态上再补偿了 500c的不变资本。第一部类的资本家就有一半的剩余价值,即500m的产品实现了。

第五、第一部类的资本家,用他获得的货币500,向第二部类的资本家购买500的消费品,货币又返回到第二部类的资本家手里,即回到原来的出发点。

第六、第二部类的资本家再把这500的货币垫付出去,向第一部类购买生产资料,第一部类的剩余价值就都实现了。

最后、第一部类的资本家再用他卖得的500货币,向第二部类购买500的消费品。第二部类用以补偿不变资本的产品就全部实现,而500的货币则重新返回到出发点。

在以上七次交换当中,参加交换的总共有4000的商品产品,即Ⅰ(1000v+1000m)+Ⅱ2000c;此外还有价值1000的劳动力。完成交换所需要的货币总共为1500。如果货币的流通速度更快一些,则所需要的货币还可以更少。

由此可见,货币流通在两大部类产品的交换中起了媒介的作用,两大部类的产品,就是借助于货币流通而实现的。在社会总资本的流通中,货币时而被当作资本,时而被当作普通的货币来发挥职能;它或是由资本家用来购买各种生产要素,或是被资本家和工人用来购买各种个人消费品。这些充当媒介物的货币,最初总是由资本家把它投入流通的,因此不管它是由哪个部类的资本家垫付出去的,最后总要返回到原来的出发点。马克思说:“在再生产(无论是简单的还是规模扩大的)正常进行中,由资本主义生产者垫付到流通中去的货币,必须流回到它的出发点(无论这种货币是他们自己所有的,还是借来的)。这是一个规律。”
——————————————————————
①马克思:《资本论》 ,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503页。

固定资本如何补偿的问题。

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一年间更新的固定资本的总额,应该等于当年在货币形态上积累的拆旧基金的总额。如果不符合这一条件,固定资本的补偿就不能顺利进行,即使社会产品实现的基本条件Ⅰ(v+m)=Ⅱ(c)已经具备了,社会产品也将不能完全实现,简单再生产的维持也仍会发生困难。

第三节 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产品的实现

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要以资本的积累为前提。这一原理不仅对于个别资本的再生产是适用的,而且对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也是使用的。

为了实现资本的积累和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必须具备两个物质条件:
第一、社会产品中要包含追加的生产资料;
第二、要包含维持追加劳动力所必需的追加的消费资料。至于追加的劳动力,当然也是扩大再生产的必要条件,但这个条件对于资本家来说,一般是不成问题的。因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经常存在着庞大的产业后备军,资本家随时都可以找 到追加的劳动力。

既然扩大再生产的各种物质要素要由社会总产品提供出来,因此社会产品各部分就不能保持原来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那种比例关系,而必须按照扩大再生产的要求重新加以组合。
社会产品各部分应该按照什么样的比例关系重新组合,才能提供出追加的生产资料和追加的消费资料,以适应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呢?

首先,为了能够提供追加的生产资料,第—部类中代表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的这两部分产品,在价值总量上不能仅仅等于第二部类所消耗的不变资本,而必须大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只有这样,这两部分产品在补偿了第二部类已消耗的生产资料之后,才能余下一部分生产资料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生产资料的需要。因此,第一部类的(v+m)必须大于第二部类的c,这是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条件。这个条件用公式来表示就是:

Ⅰ(v+m)>Ⅱ(c)

如果Ⅰ(v+m)=Ⅱ(c),第一部类提供的生产资料就只能满足两大部类简单再生产的需要。如果Ⅰ(v+m)<Ⅱ(c),连第二部类简单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也得不到充分的满足。

Ⅰ(c+v+m)>Ⅰ(c)+Ⅱ(c)

其次,为了能够提供追加的消费资料,第二部类当中代表不变资本和供积累用的剩余价值这两部分产品,其价值总和就必须大于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和供资本家个人消费用的剩余价值的总和。只有这样,第二部类所提供的这些产品,才能在补偿了第一部类工人和资本家所消耗的消费资料之后,还能余下一部分消费资料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消费资料的需要。以m/x代表供资本家个人消费用的剩余价值部分,m-m/x代表供积累用的剩余价值部分,扩大再生产的这个条件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

Ⅱ(c+m-m/x)
>Ⅰ(v+ m/x)

如果Ⅱ(c+m-m/x)
=(v+ m/x),第二部类就不能为两大部类的扩大再生产提供追加的消费资料。如果Ⅱ(c+m-m/x)
<Ⅰ(v+ m/x),连第一部类原来消耗的消费资料也得不到充分的补偿。

Ⅱ(c+v+m)
>Ⅰ(v+ m/x)+ Ⅱ(v+m/x)

Ⅰ(c+v+m)+ Ⅱ(c+v+m)>Ⅰ(c)+Ⅰ(v+ m/x) +Ⅱ(c) + Ⅱ(v+m/x)

具备了上述条件,仅是具备了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可能性,只有当社会总产品都按照扩大再生产的要求获得实现的时候,才会出现实际上的扩大再生产。

根据扩大再生产的条件,我们假设社会总产品是由下列的各个部分组成的:
Ⅰ:4000c+1000v+1000m=6000
Ⅱ:1500c+750v+750m=3000
在上列图式中,假定第一部类的资本家将剩余价值的半数用于积累,将其余的半数用于个人消费,在1000m中,就有500 转化为资本,500转化为消费基金。假定资本的有机构成不变,按照第一部类原来的有机构成4:1的比例,转化为资本的500剩余价值,有400作为追加的不变资本,100作为追加的可变资本。这样,第一部类第一年生产出来的全部产品,按照它们的用途就可以分解为下列几个部分:
Ⅰ:4400c+1100v+500m=6000

第一部类的这些产品是怎样实现的呢?由4400c所代表的这部分生产资料,是准备用来维持和扩大本部类的生产的,其中4000c要用来替换已经消耗掉的生产资料,400c则是追加的生产资料。这些产品除了有一小部分不经交换就直接投入原单位的生产外,其余部分都可以通过本部类资本家之间的交换而得到实现。但由1100v+500m所代表的那部分产品,则不能在本部类内部实现。因为这些产品从价值上说是必须用于工人和资本家的个人消费的,但它们的实物形态却是生产资料,这些产品只有和第二部类相交换,才能得到实现。
由于第一部类准备向第二部类提供的生产资料价值达1600,比第二部类原来消耗的生产资料1500还多出100,这使第二部类在补偿了不变资本之后,还有可能从剩余价值中取出100作为追加资本,来扩大不变资本的价值。从另一方面说, 也只有当第二部类把不变资本由1500增加到1600时,第一部类提供的生产资料才能全部实现。

为了扩大再生产,第二部类在扩大不变资本的同时,还必须相应地扩大可变资本。如果有机构成不变,按照第二部类原来的有机构成2:1的比例,不变资本增加100,可变资本相应地增加50。第二部类的剰余价值750,在扣除了100c+50v的积累之后,只余下600可以供资本家个人消费。第二部类在第一年生产出来的全部产品,按照它们的用途就可以分解为下列几个部分:

Ⅱ:1600c+800v+600m=3000

在第二部类的这些产品当中,由800v+600m所代表的这两个部分,可以在本部类内部实现的,因为本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需要这些消费品。剩下1600c的消费资料,在价值上恰好和第一部类1100v+500m的生产资料相等,这就可以通过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来实现。
在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下,社会总产品各部分的交换可以用下列图式来表示:

经过上述的各种交换,社会总产品就全部得到实现,两大部类的资本家都能买到扩大生产所需要的追加的生产资料,新增加的工人也能买到自己所需要的必要消费品。
到第二年年初,第一部类的资本就可以由4000c+1000v =5000增加到4400c+1100v =5500;第二部类的资本也可以由1500c+750v=2250增加到1600c+800v=2400。社会总资本由原来的7250增加到7900。第二年的社会生产就可以在扩大的规模上继续进行。如果剥削率不变,到第二年年终会生产出价值如下的社会产品:
Ⅰ:4400c+1100v+1100m=6600
Ⅱ:1600c+800v+800m=3200

第二年产品的实现,以及第二年以后各个年度生产扩大和产品实现的情况,都可以按照上面的方法加以类推。如果第一部类的积累率(积累量占剩余价值暈的比例)不变,两大部类的资本有机构成和剥削率也不变,到第三年年底就可以生产 出价值如下的产品:
Ⅰ:4840c+1210v+1210m=7260
Ⅱ:1760c+880v+880m=3520

到第四年年底则增加为:
Ⅰ:5324c+1331v+1331m=7986
Ⅱ:1936c+968v+968m=3872
如此等等。

上面的分析表明,在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下,社会产品各个部分之间必须保持这样一种比例关系,即:第一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的价值,加上追加的可变资本的价值,再加上本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这三者的总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原有不变资本和追加不变资本的价值总和。

Ⅰ(v+△v + m/x )= Ⅱ(c +△c )

这是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社会产品实现的基本条件。只有符合了这个条件,社会产品的各个部分才能够全部实现,扩大再生产才能够正常进行。

对扩大再生产下社会产品实现条件的分析,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的内在联系。两大部类的积累和生产的扩大,是互为条件、互相依赖的。第一部类既为第二部类提供追加的生产资枓,同时又规定着第二部类的积累规模和积累率,第一部类生产对第二部类生产的扩大有着决定的作用。但反过来,第二部类生产对第一部类生产的扩大也有制约的作用。如果第二部类不进行积累和扩大生 产,不提供追加的消费资料,第一部类产品的实现就会发生困难,第一部类新增加的工人也会买不到必要的消费品,第一部类生产的扩大就要碰到阻碍。

对于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的辩证关系,我们既要看到第一部类生产对第二都 类生产的决定作用,也要看到第二部类生产对第一部类生产的制约作用。只有这样,我们对于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的关系, 才能获得一个全面的正确的理解。

我们为了使问题的说明简明起见,曾经撇开了技术进步的因素,而假定资本的有机构成是不变的。在这个假定下,每年积累的资本都按照原有的资本有机构成,划分为追加的不变资本和追加的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增长的速度必然和可变资本增长的速度相同,生产资料生产增长的速度必然和维持劳动者所需要的消费资料生产增长的速度相同。如果其它条件都不变,两大部类的生产也就必然会以同样的速度增长。

但是实际上,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大总是伴随着技术的进步的,资本的有机构成也是在不断提高的。如果把技术进步和有机构成提高的因素估计进去,在扩大再生产的过程中,两大部类的生产并不按照相同的速度增长,而是第二部类的生产增长速度高于第二部类的生产増长速度。这是因为,在有机构成提髙的条件下,积累的资本有越来越大的部分合并到原来的不变资本中去,不变资本的增长必然比可变资本增长得块,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也必然比对劳动者所需消费资料的需求增长得快。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就会比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更加迅速。

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原理,是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规律中引申出来的一个必然的结论。马克思在分析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条件时,一般并不涉及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问题,但他曾经在一个地方十分明确地谈到了这一原理。

马克思关于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原理,在列宁的著作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阐明:“资本发展的规律就是不变资本比可变资本增长得快,也就是说,新形成的资本愈来愈多地转入制造生产资料的社会经济部门。因而,这一部门必然比制造消费品的那个部门增长得快,……因而,个人消费品在资本主义生产总额中所占的地位日益缩小。” ①列宁不仅进一步阐述了马克思的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原理,而且以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为前提,补充制定了关于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图式,并由此详细地论证了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必然性。
——————————————————————
①列宁:《评经济浪漫主义》。《列宁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122页。

由于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生产资料的生产比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得快,因此,第一部类中为本部类制造生产资料的各个部门的生产,如冶金、煤炭、工作母机制造业等基本工业部门的 生产,就要比为第二部类制造生产资料的各部门增长得更快一点。只有这些基本工业部门更快地发展了,才能保证生产资料的生产得到优先增长。

但是必须明确,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优先地位,并不意味着生产资料的生产可以脱离消费资料的生产而孤立地,片面地发展。固然,第一部类产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本部类内部实现的,它们并不进入个人消费品的生产领域,就这一点来说,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似乎可以不依赖于个人消费品的生产。可是,生产资料的生产归根到底还是为了有更多的技术设备和原材料去供应消费资料的生产部门,以满足这些部门的生产需要。
而且,从另一方面说,第一部类的各个部门,无论是为本部类制造生产资料的,还是为第二部类制造生产资料的,它们的工人和资本家都需要依靠第二部类来供应消费品。所以,生产生产资料的各个部门,总是要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交换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各个部门发生联系,生产资料生产的发展终究要依赖于消费资料生产的发展。如果没有消费资料生产的相应发展,生产资料生产的扩大就迟早要遇到困难。

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过程而制定的再生产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它不仅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同样也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

第四节 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产品实现过程的矛盾和困难

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表明,无论在简单再生产或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下,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以及各个部门之间,都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但是,在资本主义的经济领域中,由于充满着种种不可克服的矛盾,使得社会资本再生产所需要的比例关系经常不能保持。这些矛盾主要有:生产社会性和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的矛盾,以及由这一矛盾所引起的个别企业的有组织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消费的有限性的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的高度社会化,客观上要求把整个社会的生产置于一个统一计划的指导之下。但是,生产资枓的私有制却把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割裂开来,使生产或为每个资本家私人的事情。因此,资本主义生产只能在个别企业内部具有一定的组织性,而整个社会的生产则完全处于一种没有组织、没有计划的无政府状态。而且,由于个别企业的组织性加剧了资本主义企业之间的竞争,因此它非但不能消除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反而加剧了这种无政府状态。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如下的结果:不是这种商品生产过多,便是那种商品生产过少,社会资本再生产所要求的各种比例关系,就不能不遭到这样或那样的破坏。

生产的高度社会化和生产力的不断提髙,使资本主义生产具有无限扩大的趋势。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而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资本家一方面尽可能地增加资本积累和扩大生产规模,另一方面又千方百计地加强对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的剥削和压榨,把他们的个人消费限制在一个极其狭窄的范围内。这样,就形成了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对抗性矛 盾,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关系的破坏。人民群众购买力的相对缩小,不仅会直接影响第二部类产品的实现,阻碍第二部类生产的发展,使第二部类的生产日益落后于第一部类;而且还会使第二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相对缩减,从而间接影响第一部类产品的实现,使第一部类生产的发展也受到阻碍。

由此可见,社会产品实现条件的经常遭到破坏和产品实现过程的经常发生困难,乃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必然现象。资本主义再生产虽然需要一定的比例关系,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并不能自觉地建立这种比例关系;资本主义再生产虽然需要某种平衡,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并不能自觉地维持这种平衡。

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所需要的比例关系,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

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起着自发的调节作用,资本家虽然不可能自觉地安排社会生产的比例,但根据市场价格的晴雨表,资本家还是有可能安排自己企业的生产,使它多少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哪种商品的价格上涨,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资本家就趋之若鹜,尽力去扩大这种商品的生产;反之,哪种商品的价格下跌,使资本家的利润减少,资本家也就会缩减这种商品的生产。正是价值规律的这种调节作用,使资本主义各生产部门之间能够自发地形成某种比例,并且为社会资本再生产的进行提供某种可能的条件。不过,由于价值规律的调节带有极大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同时市场价格的涨落,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出社会对各种商品的需要,因此资本家在扩大生产的过程中,又常常会使得一些商品的生产超过社会的需要,从而破坏平衡状态,造成局部的或普遍的生产过剩。

所以,资本主义再生产所要求的比例关系,社会总产品实现所需要的各种条件,实际上是通过各种困难和波动,通过不断的经济震荡和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自发地、强制地实现的。这种平衡的维持,同社会主义条件下通过自觉的计划所实现的平衡根本不同,它必然伴随着生产力的巨大的浪费和破坏。

从上面的分折中可以看到,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或实现论,不仅阐明了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过程,揭示了再生产的一般规律性,而且也揭露了资本主义再生产所固有的对抗性矛盾。这个理论不仅阐明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而且也有力地证明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和历史暂时性。

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也和马克思的其他经济理论一样遭到了各种敌对思想的歪曲和攻击。

[ 本帖最后由 于无声 于 2012-12-12 00:55 编辑 ]

第七章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第一节 生产成本和利润。利润的本质

在前面几章中,我们分别考察了资本运动过程的两个方面,即直接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通过这些考察,我们对于资本运动过程的本质及其规律性,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在以下各章中,我们将要根据已获得的关于资本运动过程本质的认识,从生产和流通统一的角度,来进一步分析资本在其运动过程中所采取的各种具体形态,如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生息资本等。
分析资本的各种具体形态,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经济的各种表面现象,并进一步揭露资产阶级及其经济学者就这些表面现象所作出的一切肤浅的、错误的解说和论断。

在这一章,我们所要说明的是产业资本的利润。在说明时,我们假定产业资本独自完成资本循环的所有阶段,而无须借助于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并且假定它自己占有工人所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

任何一个用资本主义方法生产出来的商品(W), 其价值都可以用W=c+v+m这个公式来表示。其中,c代表所耗费的不变资本的价值,v代表工人所创造的价值中用于补偿可变资本的部分,m则是剩余价值。如果从商品价值中除去剩余价值m,剩下的c+v这一部分相当于资本家在生产上所耗费的资本价值,对资本家来说,这就是商品的生产成本或生产费用。

商品的资本主义生产成本,是按照资本的耗费来计算的,而商品的实际生产成 本,却是按照劳动的耗费来计算的。为了生产一件商品,不仅要耗费各种生产资料即物化劳动,而且要耗费工人的活劳动。因此,商品的实际生产费用包括物化劳动耗费和活劳动耗费两个部分,它等于商品的全部价值,即等于c+v+m,这比上述由资本耗费所规定的生产费用要大。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商品的生产成本所以只按照生产上耗费的资本(c+v)来规定,这是由资本主义生产的特性决定的。资本家是剥削者,他在商品生产上只花费资本,而不花费自己的劳动。这里虽然也花费了工人的劳动,但工人在加入生产过程之后,是被当作资本的一个要素来发挥作用的。由于这种缘故,当资本家确定生产成本时,只计算他所耗费的资本数量。

当然,说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是由生产上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价值构成的,这仍然是我们通过理论分析得出来的结论,而不是说资本家也同我们一样,使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样的概念。资本家为了确定商品中的资本耗费,并不区别什么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在他看来,一切资本支出都是同样重要的。在这里,他唯一需要考虑的是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由于机器、厂房等的价值不能一次周转回来,所以他只计算这些固定资本的磨损部分;由于原料、材料的价值和工资支出等能够一次周转回来,所以他就把它们统统归入流动资本支出 的项目之下;而把这两部分合计起来,就成为他为了生产一定量商品所支出的生产成本。

以k代表生产成本,原来的W=c+v+m公式,便转化为讯W=k+m,即商品价值=生产成本+剩余价值。

必须明确,对于资本主义经济来说,生产成本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计算范畴;它的意义也不仅限于表明资本家在商品生产上不耗费自己的劳动而只耗费自己的资本这一点。商品价值的这个独立部分,能够为我们说明许多问题。

生产成本对资本主义生产有着重大的影响,它是资本家经营企业赚钱或亏本的标志。这一部分价值所代表的既然是商品中所包含的资本耗费,因而它必须通过流通过程从商品的售卖价格中收回来。只有这样,资本家才能够重新购买生产上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从而使生产过程得以继续进行。从这种意义上说,生产成本乃是资本主义商品的售卖价格的最低界限,如果售卖价将比这个水准还低,那就表示资本家的经营不仅无利可图,而且还要亏本。反过来说,如果售卖价格超过生产成本,则表示资本家的经营是有利的,超过的部分越大,资本家便赚钱越多。

通过生产成本这一范畴,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揭露资本主义的竞争规律。生产成本既然只是商品价值的一部分,而不是它的全部,因此在商品价值与生产成本之间便有一个价值差额。就每一个资本主义企业说,这个差額究竟有多大,要取决于它的生产技术水平、劳动组织状况以及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等一系列因素。不同的企业由于它们在这些方面的情况不一样,因而生产同一种商品所支出的生产成本是不相同的。

由于商品生产上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被笼统地归结为生产成本,因而这两种资本在价值增殖中的不同作用便无法区分了。在生产成本这一形态下,不论是不变资本或是可变资本,都一律表现为资本的支出。从这里人们能看到的唯一差别,是前者支付在生产资料上,而后者则支付在劳动力上。但对资本家来说,这种差别只不过是形式上的,因为他没有后一种资本支出,固然不能取得剩余价值,而没有前一种资本支出,他同样也不能达到价值增殖的目的。如果我们再考虑到资本家实际上是在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名义下计算商品生产成本的,连上述仅有的形式上的差别也会从他们的视野里消失掉。正是由于在生产成本的形态下,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对价值增殖的不同作用被抹煞了,因而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也就被掩盖起来了。

以上,我们说明了商品价值的一个部分,即生产成本。下面我们再来说明商品价值的另一部分,即剩余价值。

从过去的分析中我们知道,剩余价值并不是由生产上所耗费的全部资本(c+v)的价值变化发生的,而是由其中可变资本c的价值变化发生的。可变资本所购实的是劳动力,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乃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难一源泉。但是,资本 家却不是这样看待问题的,他把剩余价值看作是在生产进程中所费的全部资本生出来的,是由这些资本本身生出来的。这样一来,剩余价值就表现为资本家全部所费资本的一个价值增加额;而原来的那个能清楚表明剩余价值真实来源的公式 c+(v+m)——它表示m只是由v产生,是v的一个加量——也就变成了(c+v)+m,即剩余价值变成了所费资本的一个价值增加额。

然而,事情还不仅如此。对于资本家来说,剩余价值不但是他的全部所费资本的一个增加额,而且也是他的那些未曾耗费的垫付资本的一个増加额。换句话说,剩余价值乃是他的全部所用资本的一个增加额,是由他的全部所用资本发生的。因为在他看来,那些未曾耗费的资本虽然不形成商品的生产成本,但由于作为生产的物质要素,它们同样参加了商品的生产过裎,因而它们也就是同样地“参加”了剩余价值的形成过程。

当人们不把剩余价值看作是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把它看成为全部垫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时,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另一个形态,即利润的形态。利润和剩余价值本来是一个东西,所不同的只是,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而言的,而利润则是对全部垫付资本而言的。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则是剩余价值的现象形态。正因为利润本质上是剩余价值,只是在外观上表现为整个垫付资本的产儿,所以马克思使把利润称之为剩余价值的转化形态。如果我们以p表示利润,则商品价值的公式W=c+v+m=k+m,便进一步变成了W=k+p。

剩余价值采取利润的形态,表现为全部资本的产物, 并不是起因于人们的错觉,而是有一定的客观原因的。马克思指出:“这个神秘化的形式还必然会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出。”
——————————————————————
①马克思:《资本论》 ,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16页。

之所以如此,首先是由于资本家垫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釆取了生产成本的形态,因而可变资本的特殊作用——它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便被抹煞了,这样剩余价值的源泉也就自然地被归到全部资本上面。
其次,剩余价值所以会表现为利润,还因为劳动力的价值釆取了工资的形态。由于劳动力的价值表现为工资,因而工人的全部劳动时间便好象都是给了代价和按着价值支付的,这样剩余价值便不像由劳动所创造,倒像由资本所产生了。

资本主义的商品价值包括生产成本和利润两部分,如果资本家按照价值出售商品,他就可以得到一份在数量上等于全部剩余价值的利润。同样道理,即使在价值以下出售商品,但只要售卖价格髙于生产成本,他仍然可以得到一定的利润。举例说,假定商品价值等于100元,生产成本等于60元,如果资本家按90元,80元、70元的价格把商品卖掉,他仍然会得到30元、20元、10元的利润。从这一情况中,我们可以明了许多资本主义的竞争现象,如资本家之间的“价格战”、资本主义国家对殖民地所进行的“倾销”,以及所谓“牺姓大甩卖”等等。在所有这些场合,一般地说,资本家都是以商品价值和生产成本之间的差额作为活动的基础。

虽然生产成本不过是商品价值中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利润不过是商品价值中的剩余价值,但是在生产成本和利润的形态下,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资本家对 工人的剥削关系,却因种种原因而被蒙蔽了。只有通过科学的分析,事物的真相才能暴露出来。马克思所创立的剩余价值学说和利润学说的巨大意义,就在于它深刻地揭明了利润的实质及其来源,从而为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统治提供了最锐利的思想武器。

第二节 利润率和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垫付总资本的比率。利润率通常以百分数表示,以字母p’来代表。
正如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态,利润率乃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态。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是同一个剩余价值量以不同计算方法而得出来的不同的比率。计箅剩余价值率是以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相比,即m’=m/v;而计算利润率则是以剩余价值与垫付总资本相比,即p’=m/(c+v)。

由于c+v大于v,用同一个剩余价值量与这两个不同量的资本相比,利润率总是要小于剩余价值率。举例来说,假定总资本为10万元,其中不変资本为8万元,可变资本为2万元,剰余价值为2万元;在这种条件下,剩余价值率便是m/v=2万/2万=100%,而利润率则是m/(c+v)= 2万/10万=20%。

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不仅在教量上有明显的差别,而且它们所表示的关系也是迥然不同的。剩余价值率所表示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不是这样,它实际表示的不过是资本家从垫付的资本当中得到一个多大的附加额,即总资本有多大的增殖程度。至于资本的剥削程度,它是不能直接表示的。也就是说,利润率能够掩盖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程度。

利润率既然是资本价值増殖程度的指标,因而资本家便非常关心利润率的高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引用邓宁格的这样一段话,“像自然据说惧怕真空一样,资本惧怕没有利润或利润过于微小的情况。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
起来。只要有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20%,就会活泼起来;有50%,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②这段话生动地说明了资本家对利润贪得无厌的本性。

利润率是经常变动的。了解利润率变动的规律性,必须分析决定和影响利润率的各种因素。
第一、利润率的高低取决于剰余价值率的髙低。在垫付资本为已知的条件下,利润率的高低由剩余价值量的多少来决定,而剩余价值暈的多少则取决于剩余价值率的离低。因此,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是按正比例而变化:剩余价值率越高,利润率就越高;反之,则越低。
因此,凡是会提高剩余价值率的一切方法,都会提高利润率。所以资本家为了提高利润率,便竭力延长工人的劳动日,加强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减低工人的工资,等等。利润率的提髙就意味着对工人剥削的加强。

第二、利润率的髙低还受到资本有机构成高低的影晌。在剩余价值率和劳动力价值不变时,资本有机构成愈低,同量资本所使用的劳动力就愈多,创造的剩余价值也愈多,从而利润率也就愈髙。反之,由于雇佣工人的减少,创造的剩余价值便会减少,从而利润率便会降低。利润率是同资本的有机构成按相反的方向变化的(但不是成反比例)。
但有必要说明,利润率同资本有机构成桉相反的方向发生变化,这是就一个生产部门来说的,而不是就一个部门内的个别企业来说的。如果在同一部门内有少数企业提高了它们的资本有机构成,这些企业由于产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便可以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即超额利润,因而它们的利润率不是降低,而是提高。

第三,资本的周转速度对利润率的高低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在一年中资本周转的次数愈多,其中可变资本的周转次数也就愈多,因而同量资本所带来的剩余价值量便愈大。这当然会提高资本的年剩余价值率,从而提髙它的年利润率。

假定有甲、乙两个资本,两者的其它条件完全相同,只是资本周转的速度不同,在一年中甲资本周转一次,而乙资本则周转两次,双方的年利润率就会有很大的差异:

[table][tr][td=1,1,55]

企业

[/td][td=1,1,72]

不变资本

[/td][td=1,1,75]

可变资本

[/td][td=1,1,78]

剩余价值

[/td][td=1,1,57]

利润率

[/td][td=1,1,72]

周转次数

[/td][td=1,1,72]

年利润率

[/td][/tr][tr][td=1,1,55]

[/td][td=1,1,72]

80

[/td][td=1,1,75]

20

[/td][td=1,1,78]

20

[/td][td=1,1,57]

20%

[/td][td=1,1,72]

1

[/td][td=1,1,72]

20%

[/td][/tr][tr][td=1,1,55]

[/td][td=1,1,72]

80

[/td][td=1,1,75]

20

[/td][td=1,1,78]

20

[/td][td=1,1,57]

20%

[/td][td=1,1,72]

2

[/td][td=1,1,72]

40%

[/td][/tr][/table]

在其它条件相同下,年利润率的高低就会与资本的周转速度成正比例。利润的获得总是离不开时间这个因素的,只有把时间因素考虑进去才可以确切判明资本的增殖程度。在实践上通常是以一年为期计算利润率的,所以资本家最关心的是年利润率的髙低。为了提高年利润率,他们便用一切办法来缩短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以加快资本的周转速度。而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又总是和加强工人的劳动强度、延长他们的劳动时间等等直接联系着的。

第四、利润率的高低与不变资本的节省状况也有很重要的关系。一般说来,节省不变资本所以会提离利润率,是因为这种节省可以缩小利润率公式中分母部分的数值。在剩余价值量和剩余价值率为已知的条件下,只是不变资本减少了,用同量剩余价值与较少量的垫付资本相比,利润率当然会提高。
资本主义企业是社会化的大生产,由于它实现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集中,而集中的生产资料是由集中的劳动者共同使用,因而就有可能大量地节省生产资料。在《资本和剩余价值》一章中我们曾经说明,大企业用在动力、机器、厂房,照明、取暧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开支,平均来说比小企业要少得多,充分利用社会化大生产的这些优越条件,是资本家节省不变资本以提髙利润率的一个重要方法。
资本家还通过延长劳动日来相对地节省不变资本的幵支。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条件下,如果不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资本家要榨取吏多的剩余劳动,就必须增加劳动者的人数。为此,他必须依一定比例增加机器、厂房等不变资本的投资。但是如果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即使延长的部分也相应地付给工资,资本家仍可以在不增加机器、厂房等不变资本投资的情况下取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并由此提高资本的利润率。这种方法也可以表现为另一种形式:把“一班制”改为“两班制”或“三班制”,就会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不变资本的相对节省。
利用废料对资本家节省不变资本也很重要。大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料,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资本家不是把它们当作垃圾丢弃,便是以极价格的价格卖也去。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们中有越来越多的部分变成新的生产资料,成了有用之材。在这种情况下,不论资本家是利用它们作为自已企业的加工原料,或是按已经提髙的价格出卖给别的企业,都可以由此而节省大量的不变资本。
对资本家节省不变资本来说,最重要的一个方法,是靠牺牲 工人的生命和健康来减少劳动条件方面的开支。资本家使把厂房修盖得尽量狭窄、简陋,迫使工人终年累月在拥挤不堪,空气恶浊的环境里进行苦役般的劳动。对于有危险的机器 和有毒的气体,也不装置任何安全设备和采取预防措。至于工厂中的工人宿舍,那更是因陋就简,甚至不是真正的房屋,而是用草席、苇箔之类搭起的所谓“工棚”。

第三节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就个别资本来说,当剩余价值率不变时,利润率会随着资本有机构成或资本周转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其它条件相等时,各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或资本周转速度不同,它们的利润率也不同。投在有机构成较低或是周转速度较快的部门中的资本,由于在同一时间内获得的剩余价值多、利润多,它们的利润率便比较高;相反的,那些投往有机构成较高或周转速度较慢的部门中的资本,由于在同一时间内获得的剩余价值少,利润少,因而它们的利润率便比较低。

但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的。在资本主义的经济生话中,明显地存在着这样的事实:各部门的资本家,不论从事哪一种商品生产,大体上都能够获得比例于他们的资本量的利润。也就是说,各部门的利润率实际上是大致相同的、平均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也只能和必须这样。否则,那些投在利润率低的部门中的资本,就会全部涌到利润率髙的部门中来,而整个资本主义的生产体系便会因此遭到破坏。

于是,我们在这里便遇到了两种似乎互相矛盾的现象:一方面,商品如果按照价值出卖,各部门便会有髙低不同的利润率;另一方面,各部门的利润率如果是平均的,商品便不应该按照价值出卖。或者说,利润平均化这一现象应该怎样加以解释呢?马克思指出:“利润的平均化分明是一个结果,而不能是一个起点”①。为了认识平均利润,必须首先研究它是如何形成的。
——————————————————————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181页。

前面说明利润和利润率的问题时,是假定每个资本家所得到的利润等于本企业的工人所创避的剩余价值。 如果真是如此,则不同部门的利润率的差别就将会永久保持,而不会平均化。但资本家是唯利是图的,处在利润率低的部门的资本家是不会甘心保持现状的,而是要与利润率髙的部门的资本家展开争夺利润的竞争。正是由于这种部门之间的竞争,使得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利润率转化为平均利润率。

各部门之间的竞争表现在许多方面。臂如,其中有互相以买者和卖者的资格在商品买卖方面进行的竞争,有为了从银行和托运单位取得业务上的便利条件而进行的竞争,等等。但是,部门之间的竞争,最主要的还是表现在它们为了争夺较高利润率而展开的竞争上。一般地说,后一种竞争是通过资本的转移而实现的。所谓资本转移,就是资本从利润率较低的部门撤出,而转移到利润率较髙的部门,它既包括原有社会资本在各部门间的流入或流出,即原资本在各部门间分配比例的变化,也包括新资本向利润率较高部门的投入。

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转移,是怎样使不同的利润率趋于平均从而形成平均利润率的呢?
我们假定有食品、纺织和机器制造等三个不同的生产部门, 它们的资本周转速度和剩余价值率都相等,但由于资本有机抅成不同,因而利润率也不相同。如下表①:

——————————————————————
①为了便于计算,这里假定固定资本一次周转完毕

[table][tr][td=1,1,91]

生产部门

[/td][td=1,1,70]

[/td][td=1,1,91]

剩余价值率

[/td][td=1,1,76]

剩余价值

[/td][td=1,1,78]

商品价值

[/td][td=1,1,62]

利润率

[/td][/tr][tr][td=1,1,91]

食品工业

[/td][td=1,1,70]

70c+30v

[/td][td=1,1,91]

100%

[/td][td=1,1,76]

30

[/td][td=1,1,78]

130

[/td][td=1,1,62]

30%

[/td][/tr][tr][td=1,1,91]

纺织工业

[/td][td=1,1,70]

80c+20v

[/td][td=1,1,91]

100%

[/td][td=1,1,76]

20

[/td][td=1,1,78]

120

[/td][td=1,1,62]

20%

[/td][/tr][tr][td=1,1,91]

机器制造业

[/td][td=1,1,70]

90c+10v

[/td][td=1,1,91]

100%

[/td][td=1,1,76]

10

[/td][td=1,1,78]

110

[/td][td=1,1,62]

10%

[/td][/tr][/table]

食品工业的资本有机构成最低,利润率却最高;而机器制造业的资本有机构成最髙,利润率却最低。这两个部门垫付的资本相等,但利润率却相差两倍。这种情况下,机器制造业部门的资本家为了得到高利润率,便会将他们的资本转移到食 品工业部门中去。随着资本的转移,食品工业部门的资本便逐渐增加,生产规模便逐渐扩大,而产量则逐渐增多;与此相反,机器制造业部门则是生产规模逐渐缩小,产量逐渐减少。由于商品供给量的变化,这些商品的原有的供求平衡关系便被打破了(商品能按价值出卖,是以供求平衡为前提的)。食品因供过于求,价格便会下降;机器因求过于供,价格则会上涨。由于价格的这种变化,食品工业部门的利润率比以前降低了,而机器制造业部门的利润率则比以前提髙了。上述资本转移的过程以及由此而来的价格和利润率的变动,要一直到两个部门的利润率大体平均的时候,才能暂时地停止下来。这样,便形成了平均利润率。

在利润率平均化的条件下,各部门的资本家便可以根据平均利润率获得与其投资量大小相适应的利润。如果投资100获得20的利润,投资1000就会获得200的利润。这种按照平均利润率归资本家占有的利润,叫做平均利润。

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是不同部门的资本家通过竞争而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平均利润形成以后,各个部门的资本家所得到的利润,就不一定与本部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相等了。资本有机构成髙的部门,得到的利润要大于本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而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得到的利润则要小于本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只有资本有机构成具有平均构成即中位构成的部门,得到的利润才与本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相一致。如下表:

[table=478][tr][td=1,1,85]

生产部门

[/td][td=1,1,64]

[/td][td=1,1,62]

剩余

价值率

[/td][td=1,1,46]

剩余

价值

[/td][td=1,1,61]

平均

利润率

[/td][td=1,1,61]

平均

利润

[/td][td=1,1,100]

平均利润与

剩余价值之差

[/td][/tr][tr][td=1,1,85]

食品工业

[/td][td=1,1,64]

70c+30v

[/td][td=1,1,62]

100%

[/td][td=1,1,46]

30

[/td][td=1,1,61]

20%

[/td][td=1,1,61]

20

[/td][td=1,1,100]

-10

[/td][/tr][tr][td=1,1,85]

纺织工业

[/td][td=1,1,64]

80c+20v

[/td][td=1,1,62]

100%

[/td][td=1,1,46]

20

[/td][td=1,1,61]

20%

[/td][td=1,1,61]

20

[/td][td=1,1,100]

0

[/td][/tr][tr][td=1,1,85]

机器制造业

[/td][td=1,1,64]

90c+10v

[/td][td=1,1,62]

100%

[/td][td=1,1,46]

10

[/td][td=1,1,61]

20%

[/td][td=1,1,61]

20

[/td][td=1,1,100]

+10

[/td][/tr][/table]

从表中可以看出,食品工业部门创造了30的剩余价值,但只得到20的利润;机器制造业部门创造了10的剩余价值,却获得20的利润;只有纺织工业部门所得到的利润同本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一样多。从所有的部门来看,利润量既没有增多,也没有减少,利润总额与剩余价值总额仍然是相等的。

从本质上说,平均利润率不过是把社会总资本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对所得到的利润率,它乃是剩余价值总额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则是:

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额/社会总资本

但是,不能把平均利润率理解为各部门不同利润率的简单平均,因为平均利润率的水平,不仅取决于各部分的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和利润率的高低,而且也取决于社会总资本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在社会总资本中,投资于资本有机构成 较低的部门中的资本所占的比重越大,平均利润率便越高;反之,平均利润率便越低。假定食品工业部门的资本为500,纺织工业部门的资本为300,机器制造业部门的资本为 200,其它条件不变,则平均利润率就会由此而发生如下的变化:

[table=497][tr][td=1,1,94]

生产部门

[/td][td=1,1,78]

[/td][td=1,1,61]

剩余

价值率

[/td][td=1,1,45]

剩余

价值

[/td][td=1,1,59]

平均

利润率

[/td][td=1,1,59]

平均

利润

[/td][td=1,1,101]

平均利润与

剩余价值之差

[/td][/tr][tr][td=1,1,94]

食品工业

[/td][td=1,1,78]

350c+150v

[/td][td=1,1,61]

100%

[/td][td=1,1,45]

150

[/td][td=1,1,59]

23%

[/td][td=1,1,59]

115

[/td][td=1,1,101]

-35

[/td][/tr][tr][td=1,1,94]

纺织工业

[/td][td=1,1,78]

240c+60v

[/td][td=1,1,61]

100%

[/td][td=1,1,45]

60

[/td][td=1,1,59]

23%

[/td][td=1,1,59]

69

[/td][td=1,1,101]

+9

[/td][/tr][tr][td=1,1,94]

机器制造业

[/td][td=1,1,78]

180c+20v

[/td][td=1,1,61]

100%

[/td][td=1,1,45]

20

[/td][td=1,1,59]

23%

[/td][td=1,1,59]

46

[/td][td=1,1,101]

+26

[/td][/tr][/table]

可以看出,各部门的资本量在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改变,平均利润率便由原来的20%提高到23%。而且,属于资本有机构成中等的纺织工业部门,它所得到的利润也与本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发生了差额。

以上,我们说明了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各个工业部门之间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在说明时,我们曾假定各部门的资本周转速度是相等的。但事实上,不同部门的资本周转速度是不同的,而这种资本周转速度上的差别,也同样会引起利润率上的差别。资本不但要向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转移,而且也要向资本周转速度快的部门转移。不过,一般说来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和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二者是一致的。在通常情况下,资本的有机构成愈高,资本的周转速度便愈慢。资本向有机构成较低部门的转移,和资本向周转速度较快部门的转移,大体上是方向相同的。当然也有一些部门,资本有机构成较高,但资本周转速度较快,在这种情况下,这些部门的利润率接近于一般利润率,因而可以不发生或少发生资本移出或移入的现象。

各个部门的不同利润率到平均利润率的转化,只是一般的趋势,不能认为是利润的绝对平均化。事实上,在平均利润率起作用的条件下,各个部门的利润率仍然可以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别。如果仅从个别年代来看,在某些部门之间,利润率甚至还可以存在较大的差别。不过,只要我们从较长一段时期来看,各个部门的利润率的确存在着一种平均化的趋势。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并不排斥各部门中少数先进企业可以获得超额利润,即不排斥同一部门中各企业之间可以有利润率上的差别,我们分析利润到平均利润的转化,是把每一个部门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因而是以每一个部门的资本的平均有机构成和平均周转速度为前提的。每一部门内部的个别资本的有机构成和周转速度,那肯定是有差别的。只要一个部门中各企业之间存在着这种差别,它们的利润率就会高低不等。因此,各个资本家并不会由于平均利润率的作用,而放弃迫求超额利润的竞争。

尽管如此,但如果从部门之间的关系来看,不同部门的利润率,大体上还是平均的。因为在每个部门中,中等条件的生产一般总是占着显著的优势,这种中等企业的利润率,一般可以代表各该部门的利润率水平;而部门之间的竞争,首先就是使各部门的中等企业即大多数企业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以后,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进一步被掩盖、被歪曲了。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已经蒙蔽了剩余价值的真实起源,利润表现为总资本的产物,可变资本的特殊作用便看不见了。这种转化只是一种性质上的变化, 还没有发生数量上的差别,即整个部门的利润量和剩余价值量仍然是一致的。如果说这里也有数量上的差别,那也是存在于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之间。在其它条件相等时,利润率的高低取决于剩余价值率的髙低;尽管利润的真实来源已被蒙蔽,但总还可以使人感觉到在利润和剩余价值之间、在利润和工资(即工人的活劳动)之间,还存在着某种联系。但现在的情况不同了,平均利润和剩余价值之间不仅性质上发生了变化,而且数量上也存在着差别(利润和剩余价值一致的情况, 只是偶然的)。既然各个部门的利润量都与本部门的总资本量成比例,而不与本部门的剩余价值量成比例,既然等量资本都能够取得等量利润,因而利润便在性质上和数量上都表现为全部垫付资本的产物了,利润的实质和来源便完全被掩盖了。

当平均利润率形成以后,等量资本取得等量利润的事实,反映到资本家的意识中,就成为他们经营企业的基本观念。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平均利润率的保持就不再仅仅是依靠社会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转移,而是可以通过资本家的直接计算和价格上的直接补偿来实现。比如,某一资本有机构成较高或资本周转速度较慢的部门,只要它的产品为社会所必需,它就可以参照当时社会上既有的一般利润率,来大体上确定本部门的利润率和商品的售卖价格,而不一定要重新通过资本 转移的竞争活动。

马克思关于平均利润率规律的学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面,揭示了各个资本家在基本利益上的一致性和特殊利益上的矛盾性;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这一学说揭露了整个资产阶级对整个无产阶级的剥削关系。

平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总额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每个资本家所得利润的多少,不仅取决于他对本企业工人的剥削程度,而且也取决于全体资本家对全体工人的剥削程度。 平均利润不过是剩余价值在产业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结果。在这种分配关系中,整个资本主义生产就好像一个庞大的股份公司,而每一个资本家则是这一公司的大小股东,每个股东都是按照他入股的多少即投资的大小来取得相应的利润。

由此可见,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不仅接受雇佣他们的个别资本家的剥削,而且受整个资本家阶级的剥削;与每个工人对立的,不权是个别资本家,而且是整个资产阶级;不仅是部分工人同个别资本家的对立,而是整个无产阶级与整个资产阶级的对立。在各个资本家之间,虽然为了追逐和瓜分利润也进行着竞争,也存在着矛盾,但他们在对付工人阶级时彼此的利害是一致的。

由此便得出结论:工人为了摆脱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不能只在局部范围内以少数人的力量来反对个别的资本家,而必须以整个阶级的力量来反对整个资产阶级。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取得彻底的胜利。

第四节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随着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许多部门所得到的利润,都与本部门生产出的剩余价值发生了数量上的差别,这些部门的商品价格与价值不―致。
商品的价值等于生产成本如剩余价值。现在剩余价值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不再是按照生产成本加剩余价值的价格,而是按照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的价格来出售。由商品的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所构成的价格,叫做生产价格。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同时转化为生产价格。

生产价格与价值的差额同平均利润与剩余价值的差额是一致的。资本有机构成髙的部门,平均利润大于剩余价值,生产价格高于价值;反之,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平均利润小于剩余价值,生产价格低于价值。只有资本有机构成中等的部门,平均利润与剩余价值大体相一致,生产价格与价值也大体相同。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情况,可用下表表示:

[table=507][tr][td=1,1,93]

生产部门

[/td][td=1,1,77]

[/td][td=1,1,45]

剩余

价值

[/td][td=1,1,59]

平均

利润

[/td][td=1,1,57]

价值

[/td][td=1,1,77]

生产价格

[/td][td=1,1,98]

生产价格与

价值之差

[/td][/tr][tr][td=1,1,93]

食品工业

[/td][td=1,1,77]

70c+30v

[/td][td=1,1,45]

30

[/td][td=1,1,59]

20

[/td][td=1,1,57]

130

[/td][td=1,1,77]

120

[/td][td=1,1,98]

-10

[/td][/tr][tr][td=1,1,93]

纺织工业

[/td][td=1,1,77]

80c+20v

[/td][td=1,1,45]

20

[/td][td=1,1,59]

20

[/td][td=1,1,57]

120

[/td][td=1,1,77]

120

[/td][td=1,1,98]

0

[/td][/tr][tr][td=1,1,93]

机器制造业

[/td][td=1,1,77]

90c+10v

[/td][td=1,1,45]

10

[/td][td=1,1,59]

20

[/td][td=1,1,57]

110

[/td][td=1,1,77]

120

[/td][td=1,1,98]

+10

[/td][/tr][tr][td=1,1,93]

合 计

[/td][td=1,1,77]

240c+60v

[/td][td=1,1,45]

60

[/td][td=1,1,59]

60

[/td][td=1,1,57]

360

[/td][td=1,1,77]

360

[/td][td=1,1,98]

0

[/td][/tr][/table]

从表中可以看出,食品工业部门所生产的全部商品的生产价格,低于它的价值10,而机器制造业部门所生产的全部商品的生产价格则高于它的价值10;但这些部门的生产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是相等的,即都是360。从整个社会来看,生产价格和价值并没有发生量的变化。

从资本有机构成较髙的部门和较低的部门来看,生产价格和价值的差额是经常存在的。因此,在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条件下,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便发生了变化:商品不再是按照价值而是按照生产价格来交换,市场价格的波动不再是以价值为中心,而是以生产价格为中心。

这里所讲的生产价格,是指社会生产价格,而不是个别生产价格。在同一部门中,各个生产条件不同的企业,它们的个别生产价格是不同的。个别生产价格等于个别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但商品的市场价格,并不是决定于个别生产价格,而是决定于社会生产价格。社会生产价格一般是由社会平均的生产条件所决定的生产价袼。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企业,可以获得高于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

生产价格虽然是价值的转化形态,但从各个特殊部门来看, 决定生产价格变动的因素同决定价值变动的因素并不完全相同。商品价值取决于生产商品时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生产价格则取决于商品的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之和。这样, 生产价格和价值的关系便被模糊了,“价值决定本身的基础已被掩盖”①。
——————————————————————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173页。

在各个生产部门中,商品的生产价格会在下面各种情況下发生量的变化:
第一、商品的价值不变,但平均利润率发生了变化;
第二、平均利润率不变,但生产商品的物化劳动或活劳动发生了变化,也就是价值发生了变化;
第三、商品价值和平均利润率同时发生变化。

有必要说明,生产价格的变动主要还是取决于价值的变动。这是因为,平均利润率的变动,一般是很缓慢的。尽管各个部门的利润率会不断发生较大的变动,但它在不同部门的变动以及在同一部门不同时期的变动,往往会互相抵消,不会立即影响到平均利润率的变化。

尽管从一个部门来看,生产价格和价值不一致,但生产价格还是以价值为基础的,它的运动要依存于价值的变动,即依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动。

资产阶级的经济学者们,为了掩盖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实质,他们拚命抓住生产价格与价值不一致的经济现象,来攻击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例如,庞巴维克在《资本论》第三卷出版后曾经宣称:《资本论》第三卷的论断, 与第一卷的基本学说是互相矛盾的,他认为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学说,与劳动价值学说是互相矛盾的。

其实,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与生产价格学说之间并不存在任何矛盾。从前面关于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说明中可以看出,平均利润是以剩余价值为基础的,它只是剩余价值在不同部门间重新分配的结果。 离开了剩余价值理论,就根本无法说明平均利润率的规律。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态,只有在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才能够阐明生产价格的界限及其运动过程。商品按照生产价格出卖,绝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只是价值规律起作用的 形式发生了变化。

第一、从个别部门来看,虽然一些部门的资本家所得到的平均利润高于本部门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而另一些则低于本部门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但是从全社会来看,整个资产阶级所得到的平均利润总额和整个无产玢级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总额扔然是相等的。

第二、从个别部门来看,虽然一些部门的商品的生产价格高于它的价值,而另一些则低于它的价值。但是从全社会来看,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仍然是相等的。就整个社会来看,商品按照生产价格出卖,实际上也就是按照价值出卖。

第三、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取决于商品价值的变动,而且两者变动的方向也是一致的。如果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商品的价值降低,商品的生产价格也就会随着下降;反之,如果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商品的价值增大,商品的生产价格也就会随着提高。

资产阶级经济学者将马克思的生产价格学说同劳动价值学说对立起来,并利用他们所制造的“矛盾”来攻击劳动价值学说和剩余价值学说,是完全站不住脚的。他们这种为保护资本家的利益而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作的“指难”,除了证明 自己是“资本家的乏走狗”之外,丝毫无损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灿烂光辉。

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学说,不仅完全符合思维的逻辑进程,而且也完全符合客观的历史进程。在历 史上,价值并不是一开始就取得生产价格这一形式的。在从原始社会解体至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高度以前的几千年里,商品一直是按照价值进行交换,价值一真是价格运动的中心。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无论是以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小商品经济,还是以奴隶制度或农奴制度为基础的商品经挤,商品所有者都是比例于商品生产上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互相交换商品。在所有这些场合,价值规律的作用是完全以它原有的形式展开的。

即使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商品价值也没有转化为生产价格。那时,虽然在同一地区的商业资本之间,形成了平均利润率,但在不同的产业资本之间,利润率还没有平均化。这是因为,在当时的社会条件和技术条件下,产业资本的自由转移还比较困难。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在社会生产的各部门中资本主义取得了统治地位,非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行会制度的束缚等被逐渐排挤和消除了;劳动力在不同部门或不同地区之间的自由流动的障碍被废除了;信用制度发展了并且成为资本竞争的有力杠杆;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和机器大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各部门间在生产技术上的差别也逐步缩小了。所有这 一切,都为资本在不同部门间的转移提供了必要的社会的和技术的条件。只是从这个时候起,利润才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才转化为生产价格。由此可见,价值到生产价格的转化,是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出现和发展而完成的。

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学说,既符合严密的逻辑进程,也符合客观的历史进程。价值、 剩余价值、平均利润、生产价格,这是由抽象到具体的逻辑发展过程,同时也反映了由小商品生产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由资本主义发展的较祗阶段到较高阶段的历史发展过程。

第五节 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的规律

资本主义各生产部门的互相竞争结果导致了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但是,平均利润率形成以后,并不是永远固定在一个水平上,它还会继续发生变动。从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平均利润率的水平,是趋向下降,尽管下降的速度并不很快。

为什么平均利润率会有下降的趋势呢?原因是社会资本平均有机构成的提高。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条件下,一个资本额究竟能有多髙的利润率,这同它的有机构成的高低有着直接的联系。有机构成愈低,同量资本推动的劳动力便愈多、利润量便愈多,利润率便愈高;反之,情况也就相反。而且,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各个资本家追逐超额利润和参与竞争,各个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都是在不断提高的。各个部门资本有机抅成提髙的结果,必然使整个社会资本的平均有机构成提高,从而使平均利润率趋于下降。举例来说,假定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定时期中,不变资本的绝对量不断增加,资本总量也不断增加(从150到200,再增加到300),但可变资本的绝对量不变(始终是100),剩余价值率也不变(始终是100%),则平均利润率会出现如下依次降低的情況:

c=50
v=100
p’=100/150=66.7%

c=100
v=100
p’=100/200=50%

c=200
v=100
p’=100/300=33.3%

所以,平均利润率下降乃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生产率提高结果。

平均利润率有遂渐下降的趋势,这本来是资产阶级学者早就注意到和承认了的事实,可是由于他们不了解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以及剩余价值和利润的区别,不分析资本的有机构成和一般利润率的形成过程,因此他们始终没有能对利润率下降这一现象作出正确的解释。‘

利润率的下降,绝不表示工人所受剥削程度的减轻。工人所受剥削程度的大小,是用剩余价值率来表示的。一定资本的利润率虽然取决于剩余价值率,但剩余价值率并不是引起利润率变动的唯一因素。能够引起利润率变动的,还有资本的有机构成和资本的周转速度等因素。平均利润率的下降,完全可以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甚至提高的情況下发生。例如,在资本有机构成为60c:40v的情况下,如果剩余价值率为100%,利润率便为40%;如果剩余价值率由100%提高为150%,同时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为80c:20v,这时利润率下降为30%。

同样,平均利润率的下降,也绝不意味着资本家得到的利润量愈来愈少。利润量的多少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利润率、另一个是资本量。如果资本总额保持不变,利润率下降自然会使利润量减少。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实际情祝是资本总量在不断增加。利润率的下降和利润量的增大,二者是相伴发生的,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正因为这样,马克思把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也叫做利润率下降但利润量同时增加的规律。

利润率的下降和利润量的増加是由相同的原因引起的,伴随着资本总量的增大,可变资本的相对量虽然会有所减少,但它的绝对量通常却会增加。因此,被剥削的劳动量、剩余价值和利润的绝对量也会增大。

即使在可变资本的绝对量不增加、雇佣劳动者的人数也不增加的情况下,利润率的降低和利润量的增加也可以同时发生。只要延长劳动日,提髙劳动强度,便会使剩余劳动量、利润量增加。事实上,在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剩余价值率是不断提高的,因而同量可变资本所得到的剩余价值量和利润量也是不断增加的。

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趋势,不仅不排除利润总量的增加,同时也不排除在个别年份中利润率的上涨。不应当把利润率的下降,理解为年复一年的直线下降,而应当理解为在长时期内表现其作用的一种趋势。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过程中,虽然劳动生产率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得相当快,尤其是从产业革命以后有机构成提高得更快,但利润率的下降却是比较缓慢的,这是因为:

第一、剥削程度的提高。这包括延长劳动日,提高劳动强 度、降低工资等。

第二,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发生的生产资料价值的降低。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过程中,虽然不变资本的绝对量和相对量都在不断地增加,但这种增加并不与生产资料的数量成比例。不变资本价值的增加程度,总是小于生产资料数量的增加程度。因为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一定量生产资料的价值在相应地降低。生产资料价值不断降低,便减弱有机构成提高的速度,从而延缓利润率的下降。

第三、由于大量相对过剩人口存在所引起的某些部门对手工劳动的采用。

第四、对外贸易的发展。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可以通过对外贸易,特别是对经济落后国家的贸易,获得巨额利润。首先,利用对外贸易既可以输入廉价的原料、材料,减低不变资本的价格,从而提高利润率;也可以输入廉价的生活资料,减低劳动力的价值,从而提高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其次,输出到经济落后国家的商品,可以按照髙于输出国的商品价值的价格出售。最后,资本家还可以把对外贸易同对殖民地及经济落后国家的直接投资结合起来,他们可以在国外购买廉价劳动力和原料、材料等就地进行生产,并将产品就地出卖。由于殖民地和经济落后国家的资本有机构成低,剥削程度高,因而利润率便比较高。所有这些,都会阻碍本国平均利润率的下降。

第五、股份资本的增加。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股份资本日益増加,但股份资本并不要求获得平均利润,它只是凭股票取得一定的股息,而股息照例要小于平均利润。股份资本只取得较小的利润率(利息率)这一事实,对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过程,能起某种延缓的作用。

所以,尽管平均—利润率的下降是一种确定不移的趋势,但它下降的速度却不像设想的那样快,它的作用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时期才能明显地表现出来。

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的存在,明显地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争取尽可能高的利润率,以最小限度的垫付资本取得最大限度的利润,这是每一个资本家经营企业的动机和目的,也是他们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唯一动力。但是,资本家这种为争取高利润率而进行的活动,结果却带来了与他们的“初衷”相违反的东西——利润率下降。这个与资本家的主观愿望完全对立的客现趋势,引起了资本主义社会一系列的不可克服的矛盾。

首先、是生产扩大与价值增殖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动机和直接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资本家便尽量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生产规模。因此,从这方面来看生产力具有无限发展的趋势。可是,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有机抅成的不断提髙,结果都引起了利润率的下降。同时,生产力的发展也引起了现有生产资料价值的降低,从而使资本贬值。资本家本来的目的是想保存现有的资本价值,并以此为基础来取得最大限度的利润,可是在生产扩大的过程中却产生了相反的结果:扩大生产的手段与价值增殖的目的发生了矛盾,生产力发展的无限牲与价值增殖的有限性发生了冲突。

其次、是人口过剩与资本过剩的矛盾。
再次、是生产与消费之同的矛盾。资本的不断积累,造成了生产的巨大发展,同时也造成和加深了劳动群众的贫困化。尤其是为了阻碍利润率的下降,资本家更加强了对劳动者的剥削,使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商品的实现,从而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实现便越来越困难。可见,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和产品实现过程之间存在着对抗性的矛盾,这种矛盾可以归结为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即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减小之同的矛盾。

最后、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的作用,也加剧了资产阶绂同无产阶级之间、资本主义列强同殖民地和经济落后国家之间、以及资本家相互之间的矛盾。

上述一切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和利润率下降的必然结果,它们的存在和发展,充分地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局限性和历史过渡性。所有这些矛盾都不可能在资本主义范围内加以解决,只有通过革命变革,以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以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才能打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给社会生产力发展所造成的种种限制,从而使人类社会在新的基础上迅速前进。

[ 本帖最后由 于无声 于 2012-12-12 00:56 编辑 ]

第八章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第一节 商业资本是产业资本的独立部分

前一章研究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时,假定产业资本单独完成资本循环的所有阶段,无需借助商业资本和其它资本,并假定产业资本家独自占有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参加资本循环过程的不仅有产业资本,而且还有商业资本以及其他资本形态;剩余价值也并非由产业资本家独自占有,而是由参加资本循环过程的各种资本家共同瓜分。

商业资本也叫做商人资本,它是历史最悠久的资本形态之一。远在奴隶社会的初期,作为商品交换中介人的商人阶层就已经出现了。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商业资本又曾经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是,资本主 义社会的商业资本,无论就其来源、职能和牟取利润的方式来说,都不同于以往时代的商业资本。

资本主义以前的商业资本,主要是从简单商品流通中产生的,一些富裕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利用积累起来的货帀,专门从事商品买卖,这些货帀便转化成商业资本,而他们自己则变成了商人;而近代的商业资本,则主要是从产业资本分离出来的,一部分产业资本家脱离生产领域,利用自己的资本专门从事商品买卖,于是一部分产业资本便分离出来变成商业资本,而他们自己则变成商业资本家。资本主义以前的商业资本,活动于简单商品流通领域,主要是为买卖双方的直接消费服务;而近代的商业资本,则活动于社会资本的流通领域,主要是为各产业部门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服务。资本主义以前的商业资本,依靠贱买贵卖和商业欺诈,一方面占有小生产者的剩余产品,另一方面也占有奴隶主和封建主从直接生产者身上剥削来的一部分剩余产品;而近代的商业资本,则和产业资本一起,共同占有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并参与利润的平均分配。为了把握资本主义制度下商业资本的本质和特点,不能把它同资本主义以前的商业资本相混淆。

近代商业资本的来源和职能。

研究产业资本的循环时曾经说过,产业资本在它的运动中会顺次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这三种不同的形态,并完成不同的职能。整个运动用公式表示,G—W…P…W’—G’。那时我们假定:产业资本循环的每―阶段,包括商品资本的实现阶段即W’—G’在内,都是由产业资本家自己来完成。这种假定和资本主义初期的实际情况大体上符合的。当时生产规模不大、市场范围不广,手工工场的老板往往自设门市部,兼营自己工场产品的推销业务。在当时的情况下,产业资本家有可能和消费者直接来往,不一定需要商人居间来代为推销商品和实现剩余价值。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一部分商品资本就逐渐从产业资本的运动中分离出来,它们的只能固定地由一部分不从事生产活动而专营商品买卖的商业资本家来完成。这样,商品资本就转化成了商业资本。

商品资本从产业资本的运动中分离出来并转化为商业资本的可能性,首先在于:商品资本的职能同产业资本其它两种形态的职能本来就是不同的,货币资本的职能是在商品市场上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准备条件;生产资本的职能是通过在生产过程中剥削雇佣劳动者,使垫付资本的价值增殖;而商品资本的职能则是销售商品,实现垫付资本的价值和剩余价值。由于产业资本的各种形态执行着不同的职能,因而有可能在资本家之间实行分工,由不同的资本家分别担负不同的职能,产业资本家主要从事商品的生产和剩余价值的榨取,而商品的买卖则由商业资本家来完成。

其次,就全部社会资本来说,总有一部分要经常处于流通领域并执行着流通资本的职能。我们曾经说过,产业资本要能连续不断地循环,不仅在运动中要顺次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这三种形态,而旦必须同时采取这三种形态,其中每个形态又必须分别完成各自的循环。社会资本也就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处在生产领域中,以生产资本的形态发挥职能;另一部分则处在流通领域中,以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的形态发挥职能。正是由于商品资本在社会资本的运动中具有这种相对独立性,使它的职能可以专门由某一部分资本家来完成,使商品资本独立化为商此资本。

马克思写道:“只要处在流通过程中资本的这种功能一旦独立起来,成为一种特别资本的特别功能,并且固定下来,成为一种由分工而交给特别一种资本家去担任的功能,商品资本就转变为商品经营资本或商业资本了。” ①
——————————————————————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295页。

商品资本的一部分从产业资本运动中独立出来,不仅有如上所说的可能性,而且有它的必要性。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商品销售区域的扩大,流通中商品资本的数量大量增加,流通的时间也相应地大大延长。这种条件下,如果产业资本家继续实行自产自销,就必须建立庞大的商业网和通讯网,雇用大量的商务代理人,就必须讨出大量的商务开支,即增加流通资本和垫付资本的总量。如果他不这样做,就必须缩小现有生产资本的数量,使生产资本和流通资本相适应。在这两种情况 下,产业资本的利润率都会降抵。于是,需要从现有的产业资本家当中分离出一批人来改行经商,用他们的资本专门为推销产业资本家的商品服务。同时有一部分新起的资本家,也把他们积累起来的资本投入商业部门。而过去那些为封建经济服务的财力比较雄厚的商人,现在也转而为产业资本家服务。近代的商业资本,大体上就是这样形成的。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商业资本,就其性质来说就是不断出现在市场上、不断停留在流通中的商品资本一部分的转化形态。之所以说是一部分,是因为在社会总商品当中还有一部分是由产业资本家自行销售的。例如轧钢厂可以把钢材直接卖给机器制造厂,纺织机器制造厂可以直接把纺织机器卖给纺织工厂,面包工厂可以把面包直接卖给消费者,等等。

商业资本从产並资本当中分离出来之后,它所执行的职能仍然是商品资本的职能。当产业资本家把商品卖给商人之后,对产业资本家来说,他的商品资本固然已经实现,他的商品资本已经变成了货币资本,W’—G’的过程巳经完成,他已经取得了剩余价值;但对商品本身来说,它并没有因此而退出流通领域,只是变更了所有者,即由产业资本家手里转到商人手里,商品中所包含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并没有最后实现,商品资本的职能还有待商人继续完成。只有当商人把商品卖给消费者,商品从流通领域进入消费领域时,商品资本到货币资本的转化过程,即W’—G’的过程才真正结束,商品资本的职能才得到最后的实现。

商业资本的职能仍然是实现商品资本,这在社会资本的流通顺利进行的情况下,是不容易被人们觉察出来的。一旦商品滞销,人们就会痛切地感觉到这一点。这时,不仅商人要吃到苦头,产业资本家也会由于他的商品没有销路,商人不能购买他的下一批商品,而不得不缩减生产或停止生产。可见,商业资本的职能和商品资本的职能实际上是一回事,所不同的只是以前这些职能是由产业资本家作为自己的附带业务来完成,而现在则成为商业资本家的专门业务了。

商业资本虽然是商品资本一部分的转化形态,但它既然从产业资本分离出来,就不再是产业资本的一个单纯的环节,而是作为一种独立的资本形态来发挥作用。

使商业资本成为一种独立资本形态的条件有两个:
第一、在商业资本的活动范围内,推销商品这件工作不再由产业资本家来兼任,而是专门由商人、流通中的代理人来担任。在商人和产业资本家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社会分工,推销商品已经成为商人的专门职责。但仅有这一点是不够的。例如,当产业资本家自己雇用商业事务员、跑街、掮客之类的商务代理人来推销商品时,商品资本就不转化成独立的资本形态,它不过是处在流通领域中的产业资本的一部分而已。
所以,还必须有第二个条件,即这种专门经营商品买卖的人还必须有自己独立的投资。他必须握有一定的货币用来向产业资本家购买商品,然后再把商品卖出,变为更多的货币。商业资本有它独立的循环,这种循环用公式表示就是W’—G’。
只有具备上述两点,商品资本才转化为独立发 职能的商业资本。

从商业资本的来源和职能、以及它和产业资本的相互关系来看,商业资本就是商品资本一部分的转化形态,是产业资本的一个独立部分。

商品资本独立化为商业资本,对于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和提高产业部门的利润率起着重要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由于分工和商业事务的专门化,商人比起产业资本家会更熟悉市场情况,熟悉消费者的需求和各种复杂的销售条件,由他们推销商品,可以缩短商品的流通时间,加快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的过程。

其次、由于分工和商业事务的专门化,商人投在商品买卖和 偿付商业事务开支方面的资本,比起产业资本家各自经办商业事务来,在数量上可以节省,相应减少社会资本用于流通领域的数量,从而增加生产领域的资本总量。

第三、一个商人不仅可以为同一部门的几家工厂推销商品,甚至可以为不同部门的许多家工厂推销商品。因此,商业资本的周转速度不受个别产业资本的周转的限制,它可以在产业资本的一次周转时间内,完成若干次周转。当他把甲产业资本家的一批商品销售之后,在甲资本家把第二批商品投入市场之前,可以为乙、丙等产业资本家推销商品。从整个社会的范围来看,可以进一歩减少流通中的资本数量,并缩短各部门产业资本的周转时间。

以上三点,归根到底是使资产阶级能眵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把更多的资本投入生产,以更大的规模榨取剩余价值。商业资本的存在,有利于增加产业部门的利润和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商业资本对于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和提髙产业部门的利润率的上述有利作用,只是在它的数量不超过社会必要的比例的限度内才是如此。如果商业资本的数量超过了社会必要的比例,那就会产生相反的结果:由于商业机构的臃肿和商品流通环节的增加,社会资本的周转速度将会变得缓幔,一般利润率也会因而降低。
由于商业资本的独立化,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矛盾会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流通和消费之间的脱节现象会更加严重起来。商业资本既然和产业资本相独立,产业资本家只要把商品能够卖给商人,他的生产就可以继续进行。但由于广大劳动群众的购买力相对缩减所引起的商品销售困难,却使得商品不一定能够迅速地由商人手里转到消费者手里。而且,商人往往囤积居奇、待价面沽,随着生产的继续增长,流通领域的商品就可能形成庞大的堆积。这样,流通时间就不是缩短,而是延长了;流通资本也不是相对减少,而是増加了。在表面繁荣的掩盖下,生产、 流通和消费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当这些矛盾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就必然要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第二节 商业利润和商业价格

商人是在流通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如果把他所从事的与生产过程有关的保管、运输、包装等等活动除开不说,他的纯粹属于流通流通的活动(即单纯买卖商品的活动)是不创造任何价值和剩余价值的。那么,商业利润又是从何而来呢?

从表面上看,商业利润是来自商品售卖价格和购买价格的差额。产业资本家是按照生产价格出卖商品的,从社会平均的角度来说,这也就是按照价值出卖。因此,商人所获得的利润,似乎只能是商品价值以上的某种加价,只能是从流通中产生了。

把商业利润当成商品价值以上的附加,这种看法好像也符合商业活动的特点,也不无“根据”。但这只是反映了事物的表面现象,而没有反映出它的本质。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者,历来就是把这种现象当作真理来传播的。实标上,商业利润并不是来自流通过程的单纯加价,售卖价格高于购买价格只能说明商人是从这个差额当中取得利润,但不能说明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

商业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同产业利润一样,是产业工人在生产中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由于商人为产业资本家推销商品,产业资本的一部分职能由商人来完成,产业资本家就不能独自占有全部剩余价值,他必须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让渡给商人。这种让渡是通过价格差额来实现的。
当产业资本家把商品卖给商人时,其价格实际上要低于前面所说的生产价袼,然后商人再按全部的生产价格(就整个社会来说,也就是按照价值)把商品出卖给消费者。商品的售卖价格虽然高于购买价格,但并不高于它的现实生产价格或价值。这一部分通过价格差额而由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人的剩余价值,便形成商业利润。

商业资本作为职能资本在流通领域中话动,它不仅要获得商业利润,而且它的利润率也必须大致相当于在生产中发挥职能的产业资本的利润率。假使商业资本的利润率经常低于产业资本的利润率,那就不会有人投资经营商业了。

商业资本获得和产业资本大致相等的利润,是通过各个商业部门同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竞争,通过它们之间的资本转移来实现的。如果商业利润率低于产业利润率,商人就会认为经商不合算,就会把他的资本转移到产业部门中去。 由于商业部门没有产业部门那样庞太和复杂的技术设备;从另一方面说,商业利润率也不能比产业利润率高,否则产业资本也会向商业部门转移。商人和产业资 本家之间的竞争,必然会导致商业利润和产业利润趋于平均化。

关于剩余价值在商人和产业资本家之间瓜分的情况,可以看这个例子:
假定一年间垫付的产业总资本为720c + 180v =900,m’=100%,剩余价值总额就是180,社会总产品价值是720c + 180v + 180m =1080,平均利润率则为180m/(720c + 180v) = 20%。
假定除了产业资本之外,还有商人为购买商品反复支付的购买价格而投放的100商业资本,社会总资本增加为900(产业资本)+100(商业资本)= 1000。但由于商业部门的纯粹买卖行为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总额还和以前是180。商业资本参加剩余价值总额的分配后,使平均利润率降低为180/(900 + 100) =18%,按照这个平均利润率水平,产业资本应该得到 900×18%=162的平均利润,而商业资本获得100×18%=18的平均利润。所以,产业资本家按照720c + 180v + 162p(产业利润)= 1062的价格把商品卖给商人,而商人则按照 1062 + 18(商业利润)=1080的价格把商品卖给消费者。这样,商人在按照价值出卖商品的条件下,可以从售卖价格和购买价格的差额中,获得18的商业利润。

由于商业资本参加了利润的平均化,商品生产价格的公式便应该作适当的修正,使它具有更严密酌规定。原来,商品的生产价格是等于生产成本加上平均利润。现在,就产业资本来说,虽然生产价格还是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即k+ p,但这个p已经发生了变化,它已经不是全部利润,而只是归产业资本家占有的那一部分产业利润。依照上述例子,p不是等于180,而是等于162。 就总商品资本的现实生产价格(也就是价值)来说,它已经不是等于k+ p(产业利润),而是等k+ p+ h(商业利润)了。

乍一看来,由于商业资本参加剩余价值的分配,使平均利润率降低,这对产业资本似乎是不利的,其实并不如此。根据前面的说明,如果没有商人,产业资本家就必须为实现商品面投放更多的资本,会使他的利润率比现在降低得更多。相反地,商人专门从事商品买卖,加速了商品资本的流通并减少了流通中的资本总量,可以减少产业资本家在利润上的损失。

商业资本的独立化和它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客观上是有利于产业资本的。反过来,产业部门榨取的剩余价值愈多,其它条件不变时,一般利润率、商业利润率也愈髙。所以,尽管产业资本家和商人在分割利润上也存在着矛盾,但他们在剥削工人阶级这个根本问题上却有着共同的阶级利益。

上面分析的只是在纯净关系下的商业利润的来源,也是它的基本来源。为了认识商业利润的本质和来源,必须就这种纯净关系进行分祈。当然,商业利润的来源并不止这一种途径,商业的实践吿诉我们,商人还利用不等价交换等办法,来获取利润。他们一方面通过压低收购价格的办法,来占有小商品生产者的剩余产品;另一方面又用抬高物价,掺杂使假、克扣斤两尺寸、以次货充好货等办法来剥削广大的消费者(主要是城市职工和乡村农昆)。这样,小生产者的一部分剩余产品和广大消费者的一部分劳动收入,也成了商业利润的一个经常的补充来源。

商人是以商品加价的形式,来获得商业利润的。 但商品究竟是怎样进行加价的呢?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们容易产生这种观念:对某一种商品究竟要如上多少利润,商业价格要定多高,似乎完全是由商人任意决定的。但是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商业流通费用抛开不说,一般可以这样说,一种商品的售卖价格的高低,要取决于生产价格水平和平均利润率水平,而这两者都不是商人可以任意规定的。

商品加价的程度和商业价格的高低,除了取决于上述两个因素之外,还受不同部门的商业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各部门商业资本的周转速度,也不是商人能任意决定的。

商业资本的周转,包栝商品的购买和商品的售卖两个阶段, 即G—W和W—G。商业资本每通过这样两个阶段,便完成一次周转。商业是生产和消费的中介,商业资本的周转速度, 第一要受各产业部门的商品生产时间的限制,必须有商品生产出来,商人才能推销;第二要受消费者消费速度和范围的限制,必须有消费者购买,商人才能把商品售卖出去。

商业资本的周转速度,在不同的商业部门是各不相同的。在同一商业部门内部,各个商业企业的资本周转速度,也有快慢的不同,但可以得出一个平均的速度来。
那么,商业资本的周转速度,怎么会影响到商品的加价程度,从而影响到商品的商业价格呢?

商业资本的周转同产业资本的周转不同。

但是,不同部门商业资本周转的快慢,却会直接影响到商品的商业售卖价格。因为在平均利润率不变,从而在一定量商业资本所获得的利润量不变的条件下,如果商业资本周转速度愈快,它周转的商品数量愈多,将这一定量的商业利润分摊到单位商品上去的份额就必然愈少。

应该注意的是,商业资本周转速度的差别,不会影响到它的年利润率,只会影响到单位商品的商业加价,这是就不同商业部门的关系来说的;如果就同一商业部门内部的各个商人来说,资本的周转速度对于他的年利润率,就有决定性的意义了。周转速度高于平均速度的个别资本,可以更髙的年利润率,正如在同一产业部门中,生产条件较好的资本家可以得到超额利润一样。资本周转速度快的商 人,在竞争过程中就可以比别人卖得价格便宜一些,而不致使他的利润降低到平均利润以下。平常所谓商人“薄利多销”的奥妙便在这里。

以上,我们分析了商业资本周转速度对于商业价格的影响。正因为存在着上述影响,造成一种假象,好像流通过程本身能决定商品价格的高低;并进而引起一种错误的现念,好象商人自己能决定商品的售卖价格。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 科学分析却告诉我们,商业价格的高低并不是任意确定的。决定商业价格的客观因素是生产价格和平均利润率,至于商业资本的周转,只能影响到分摊给单位商品的利润的份额。商业价格的形成,也是严格地依据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的。

第三节 商业的纯粹流通费用及其补偿

从商业实践来看,商人除为了购买商品需垫付一定的资本以外,还必须在商品的流通过程中支出一系列的费用。商人支出的这些费用,也是他的投资,同样必须从流通中收回,并为他带来相应的利润。商人用在购买商品上的投资和用在流通费用上的投资毕竟是不同的,在分析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时,还必须对于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的问题单独加以说明。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一章中说过,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重属性,商品的流通费用也可以分为两种: —种是由商品的价值形态变化所引起的费用,即纯粹流通费用,它包括广告费、簿记费和商业雇员的工资等等。另一种是由商品的使用价值的运动所引起的费用,这是一种生产性的流通费用,它包括保管费、运输费、包装费等等。商人在以上两方面支出的费用,都必须在商品出卖时得到补偿并带回利润。但这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流通费用,这些费用赖以补偿的来源及其补偿的形式也就各不相同。

下面着重考察纯粹流通费用是怎样补偿的。

单纯的买卖活动是不创造任何价值的。商人为了进行这种买卖活动而支出的纯粹流通费用,也不能够增加商品中所包含的价值量和剩余价值量。商人投在纯粹流通费用上的资本,不能从他所出卖的商品的实际价值中得到补偿。

纯粹流通费用虽然不能增加商品的实际价值,但在商业实践中,商人还是会把这些费用作为商品价格的新的构成部分,加到商品售卖价格中去。商品的实际价值没有提高,但名义价值或价格却由此而提髙了。商人支出的纯粹流通费用,是靠 提高商品的售卖价格得到补偿的。当然这并不是说,商人在流通中支出的这一部分费用,不论多少都能通过商品售卖价格的提髙来获得补偿。商品加价的程度,是由同一部门的商人之间的竞争,由销售一定量商品平均必要的流通费用来决定 的。如果个别商人消耗的流通费用超过社会平均必要的消耗量,他垫付的这一部分资本就不能完全收回,也得不到充分的补偿;相反地,如果它小于社会平均必要的消耗量,他就能得到超额利润。

商人支付的纯粹流通费用,既然是他的垫付资本的一部分,这部分资本不仅要从商品的价格中得到补偿,面且还要参加利润的平均分配,取得相应的平均利润。所以商人参加剩余价值分配以后的平均利润率,实际上比我们前面计算过的还要低一些。以上面的例子来说,假定商人在100的投资之外,还追加50的投资作为纯粹流通费用,剩余价值总额180就将在900的产业资本和150的商业资本之间平均分配,平均利润率就下降为 180/(900+150) = 17.14%。产业资本家只能按照900 + 154.3 = 1054.3的价格把商品卖给商人,然后商人再加上归他所得的利润和他支出的商业费用,即按照1054.3 + 25.7 + 50 = 1130的价格把商品出卖给消费者。

商人用在纯粹流通费用上的资本部分,参加利润的分配,使平均利润率再次降低下来,这似乎对产业资本是不利的。其实不然,因为产业贺本家如果自己兼营商业事务,他也得支出纯粹流通费用,同样会使利润率降低。现在由商人来负担,由于分工和商业活动的专业化,这种费用比产业资本家兼营商处事务时可以减少一些,利润率的降低也可以少一些。

每个商人都要为商品买卖支出纯粹流通费用,可是这些费用又不能增加商品的价值,从社会再生产的观点来看,纯粹流通费用完全是一种虚费,是社会总产品及其价值的一种扣除。这种虚费年年都要支出,因此必须年年把它补偿起来。
社会每年必须再生产出一部分笔墨纸张、柜台以及商业职工的生活资料等物质资料以供商业部门使用,即在实物形态上把纯粹流通费用补偿起来。与此相适应,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也必须每年有一部分用于补偿纯粹流通费用。

在社会总产品的价值(c+v+m)中,哪—部分是用来补偿纯粹流通费用的呢?为了使再生产得以正常进行,不变资本价值c必须用来重新购置生产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因此它不能用来补偿纯粹流通费用。可变资本v是用来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也不能用来补偿纯粹流通费用。在社会总产品价值中,只有剩余价值m这一部分,才能作为纯粹流通费用的补偿来源。

商人依靠提高商品价格的办法来补偿他的商业流通费用,现在又说这种流通费用只能由剩余价值来补偿。这两种说法似乎是矛盾的,但其实是一致的,因为商品售卖价格的提髙,不外表示购买者必须用髙于商品价值的价格来购买商人出售的商品。如果购买者就是资本家,那么他失去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就会直接成为纯粹流通费用的补偿来源。如杲购买者是工人,那么他损失工资收入的一部分,也会成为纯粹流通费用的补偿来源。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情况通常也正是这样的。在理论分析上,我们却不能这样解决这部分纯粹流通费用的补偿问题。因为,我们是假定劳动力的再生产是在正常情况下进行的,劳动力的购买平均起来必须按照价值支付。因此,适应着商业加价和生活资料价格的提高,资本家就必须相应地增加工人的工资。这说明这部分纯粹流通费用归根到底还得由剩余价值来补偿。

按照纯粹流通费用的组成,它还可以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部分。商人用来购买柜台、帐簿、磅秤、笔墨、信笺等物质要素的资本,是纯粹流通费用中的不变资本部分;他支付给商业雇员的工资,则是可变资本部分。对于不变资本部分,商人可以根据它在流通过程中消耗的程度,把它计算到售卖价格中去,并且获得相应的平均利润。可变资本部分怎么也能这样得到补偿,并获得相应的利润呢?

问题不在于纯粹流通费用中的可变资本部分加入到商品价格之后,会不会使商品的价格总额超过价值总额。因为无论是纯粹流通费用中的不变资本的价值还是可变资本的价值,它们能作为名义价值加到商品价格中去,都是因为在流通中有那么多价值被消耗掉了。因为有一方面的价值的丧失,才有另一方面的价格的提髙。同时,商业部门通过价格提高而多得的部分,归拫到底又是社会总剩余价值的扣除部分,所以并不存在价格总额超过价值总额的问题。

问题的困难是这样产生的:商业劳动只是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它本身并不创造任何价值。商人必须从事实现剩余价值的活动,才算尽了商业资本家的职能,才能获得一份平均利润。现在由于商人雇用店员来替他从事商业操作,他不仅得到一份平均利润,而且通过提髙价格的办法,还取得了一份用来支付工资的剩余价值。他以一份投资,实现了双份的利润。商人资本按它所尽的职能,只能获得一份平均利润,但在雇用店员的情况下,又必须实现双份利润(只有这样,商人自己才能得到一份平均利润),这就是问题的困难所在。

商人可变资本的消耗,怎么能除了为商人带来与他的投资相应的那份平均利润之外,还能带回补偿可变资本的一份剩余价值呢?为了弄清这一问题,我们不妨把商业企业同产业资本家自己的商业办事处作一比较,因为商业资本本来躭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的,是产业资本一部分的转化形态。

对商业领域中的资本主义剥削关系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商业职工也和产业工人一样,是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无产者,他们的劳动力的价值也是由维持这种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商业职工的劳动(暂不谈他们在商品的运输、包装、保管中的劳动)虽然不创造剩余价值,但它却能帮助商业资本家实现剩余价值。商业职工的劳动使商人的货币能够作为资本来发挥职能,使他能够占有产业工人所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因此,对于商业资本家来说,商业职工的劳动也是一种生产劳动,是他的利润的源泉。对商业职工的劳动力的使用,同产业工 人一样,绝不会为劳动力的价值所限制。商业职工的劳动日,也分为有偿劳动时间和无偿劳动时间两部分。在有偿劳动时间内,他们所实现的剩余价值补偿商业资本家可变资本的支出,在无偿劳动时间内实现的剩余价值,则以商业利润的形式归商人占有。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商业职工的剥削程度日益提高。商业资本家采用延长劳动日、加强劳动强度、提高商业劳动生产率的办法,来加重对商业职工的剥削。商业资本家还凭借商业操作的机械化,迫使商业职工更加紧张地工作,加强他们的劳动强度和提高他们的劳动生产率。当个别商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髙于平均水平时,为实现一定量商品所消耗的流通费用就可以低于社会必要耗费,这个商业企业就能够获得超额利润。在商业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情况下,由于社会必要的流通费用的降低,相对地缩小了流通中占有的社会资本量,因而又可以延缓一般利润率的下降。

对商业职工剥削的加强,还表现在商业职工工资的日益降低上面。

对商业职工剥削的加深,使广大商业劳动者陷于相对贫困化和绝对贫困化的深渊。

以上着重分析了纯粹流通费用的补偿问题。至于生产性的流通费用,它能够增加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商人在这方面的支出,可以从商品价值的增加中得到补偿。

由运输、保管等等生产性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同样也要参加利润的平均化,商人只能比例于他的投资而获得一份商业利润。但必须指出,运输、保管等等费用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形成价值,都能从价值增殖中得到补偿。由于商品销售困难和商业投机所引起的追加的保管、运输费用,因为是同价值实现有关的、是纯粹流通费用,所以不能形成新的价值。商人在这方面的开支,便不能从价值增加中得到补偿。

第四节 资本主义商业的形式

资本主义的商业有多种形式。它们是适应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状况及其需要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尤其是大机器工业的出现,商业便大大发展起来。商业的分工愈来愈细,不仅运输、保管等业务从商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行业(如运输业、货栈业等),面且纯粹的商品买卖业务也日益专业化。批发商业和零售商业分开了,并各自再分为许多种专门性的行业,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

批发商业和它的几种主要形式

批发商业是资本家之间的商业,它联系的对象不是一般的消费者,而是产业资本家和商人。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大部分批发商业都表现为中间环节;也有一部分批发商业,如向产业贤本家供应生产资料的批发商业,它的商品的出卖,就是流通的终结。但这种批发商业与零售商业不同,它出售的商品是进入生产消费,而 不进入个人消费。

批发商业在商品流通中的上述地位,决定了它所经营的一般是大宗交易。

最初,批发商业昝经广泛采取过集市贸易的形式。随着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定期的集市就逐渐失去作用,让位给各种经常性的专门市场。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大宗交易的增多,使得交易的具体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过去,每次交易时购买者都要当面看货,现在只要通过看货样就可以成交了。
由于货样交易的发展,商业行为和商品本身的运动也互相分离了。

货样交易分为定期的和经常性的两种。资本主义国家定期举行的商品博览会,就是一种定期的货样交易。至于经常性的货样交易,则是在商品交易所进行的。

商品交易所是按照货样进行大宗批发交易的场所,在大的商品交易所中,往往集中了几个国家的甚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对某种商品的供求。

交易所的交易,分为现货交易和期货交易。
现货交易,是在成交之后卖者立即交货、买者立即付款(用商业术语说就是立即实行“交割”),或在很短的时间内履行交货付款的手续。
期货交易,是在成交之后要经过一定时期,卖主才向买主交货,真正的商品买卖行为要比成交晚得多。在成交时,卖主仓库里并不一定有现实的商品,商品可能还在运输途中,甚至可能还没有生产出来。在期货交易的场合,商业行为和商品的实际运动有了进一步的分离。

期货交易,为商人进行投机活动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在进行期货交易时,买卖双方对于商品本身是不感兴趣的,他们唯一感兴趣的是成交时期和交货时期的商品价格差额。到了交货日期,一般并不需要实际的商品交付,只要由卖主或买主把成交日期和交货日期的商品价格差额交付给对方就可以了。在整个交易过程中,卖主并没有商品,买主也不需要真实的货物,双方都是在以某种预期的价格水平来进行赌博,都是想从商品的价格波动中来牟取暴利。这种赌博性的买卖方式,通常叫做“买空卖空”。

这种“买空卖空”的投机活动,使得商业行为和实际的商品运动完全分离了。这种商业行为丝毫不代表商品的现实运动。 由于这种投机活动的存在,商品交易所里的总营业额往往超过实际的商品流转额几十倍、几百倍之多。

在资本主义的商业体系中,零售商业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零售商业与批发商业不同,它是商人同广大消费者之间的商业。零售商人从产业资本家或批发商人那里买进货物,然后卖给广大消费者。商品经零售商人出售后,就从流通领域进入 消费领域。

由于零售商业是零星地出售商品,它的资本可大可小,与批发商业不同,经营零售商业的往往有各种不同身分的人,从资本巨头直到靠摆小摊子勉强维持生活的城市贫民。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存在着各种经济性质极不相同的零售商业。有以剥削商业雇员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性质的零售商业;也有既依靠本人劳动又雇用少量商业雇员的小商业资本家的零售商业;也有自己从事商业劳动的个体经济性质的小商贩的零售商业。虽然从人数上说,小商业资本家和小商贩占零售商人的绝大多数,但他们在全部零售交易额中所占的比重却是很小的。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其它领域一样,在零售商业中也是大资本占优势,而且由于资本积聚和集中规律的作用,大资本所占的优势日趋加强。

为了剥削那些收入少的劳动人民,资本主义的零售商业还采取了所谓标准价格商店这一形式。这种商店的特点是把几种商品的一定量搭配在一起(也可以是一种商品),使之成为一个售卖单位,商品按照这种售卖单位标价和出卖。商人利用这种简便形式,可以把各种质量靠不住的商品和呆滞商品出售给城乡的贫苦人民,并从中获取大量利润。

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零售商业还广泛采取分期付款的赊销方式。这种办法的大量出现,是由于劳动人民贫困化的加深和随之而来的商品销售的更加困难。它名义上是方便消费者,实际是对工农群众的一种债务奴役和高利盘剥。

资产阶级的辩护士们,把分期付款的赊销办法说成是资本主义“物质文明进步”的结果,是资产阶级为无产阶级提高生活水平的―种“义举”和“恩赐”;仿佛有了这个办法,人人就都可以取得各种贵重的消费品,可以尽情享受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然而,漂亮的宣传词句并不能代替事实本身,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用分期付款的办法来赊购某些商品,并非由于他们生活富裕,而是因为他们贫穷。日益贫困的生活状况使得他们不得不提前动用未来的收入。这种“寅吃卯粮”的办法,不仅不能使他们的日子好过一些,相反,他们却由此陷入了资本家的债务罗网之中。为了偿还欠款,他们很多人必须从事各种兼职,放弃平时和假日的大部分体息时间,必须成年累月地节衣缩食。即使如此,他们最后也未必每个人都能还清债务、保住赊购来的物品。由于职工不能按时清偿资本家的债务而被“抄家封门”的事,是屡见不鲜的。

对于资本家来谈,分期付款的赊销办法却是十分有利的。通过这种办法,他们不仅可以把各种积压的商品推销出去, 而且可以取得高额酌利息。即使有些赊购者不能按期偿付欠款,资本家还可以把原物收回,因而对他不会造成损失。

由此可见,分期付款的赊销办法,乃是资本家对广大职工加强剥削的一种有力手段。

第五节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

商业资本不仅参与国冉的商屈濂通,而且还参与国与国之间的商品流通。

对外贸易,就是一国同其它国家间的商品流通。只要商品流通和商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各国之间就可能有贸易往来。远在奴隶制时代和封建时代,许多国家就已经有了对外贸易,但当时对外贸易的規摸很小。到了资本主义时代,国际间的贸易关系才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之一,是资本家提髙利润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和经济落后国家的强有力的工具。

资本家发展对外贸易,首先是为了获得有利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来源。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内市场由于劳动人民的贫困化越来越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同时国内原料来源也日益感到不足。正是这种情况,推动着资本家把他们的剥削触角伸向国外。国外销售市场的扩展,使资本家有可能把国内的商品价格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而廉价的外国原料和粮食的输入,又使资本家有可能降低商品成本和工人的工资,所有这些都使资本家能够获得更大的利润。

其次、对外贸易的发展又使得经济发达国家的资本家能够从不等价交换中获得大量的利润。他们一方面按照髙于价值的价格向经济落后国家推销工业品,另一方面又按照低于价值甚至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从经济落后国家购买各种原料。

最后、通过对外贸易,还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奴役经济落后国家,把经济落后国家纳入自已的势力范围,变为自己的殖民地。大机器工业为资产阶级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商品,依靠这种廉价商品,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不仅有条件同经济落后国家建立有利于自己的贸易联系,而且还必然进一步干涉这些国家的内政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出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廉价商品,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的重炮。

对外贸易就其结构和内容来看,包括商品輪出(出口)和商品输入(进口)两个方面。输出贸易和输入贸易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如果投有本国商品的输出,就不能经常地从国外输入商品;相反地,如果没有国外商品的输入,要增加商品的输出也会发生困难。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内)输出和输入商品总值的对比,叫做贸易差额。如果输出的商品多于输入,就是出超(顺差);如果输入多于输出,就是入超(逆差)。入超的国家必须动用自己的黄金储备、代运外货的收入或国外投资的收入等等来偿付差额,否则它就要成为债务国。

美国自1888年以来,对外贸易一直处于順差状态。但1971 年却出现了 20.47亿美元的巨额逆差。1972年对外贸易逆差已增加到64.4亿美元。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已从1947年的32.5%下降到1970年的15.5%。这些事实,有力地证明了美国经济实力的相对削弱和霸权地位的日趋衰落。

为了使对外贸易尽可能符合本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各个资本主义国家都制订有自己的对外贸易政策。

在自由竞争的时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基本上有两种即保护关税政策和自由贸易政策。究竟采取哪种政策,是由各国当时的经济状况决定的。

随着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一些曾经在不同程度上实行过自由贸易的国家,又放弃了这种贸易政策,重新恢复保护关税政策。不过,这时保护关税的作用已经和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不同。当时实行保护关税是为了维护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促进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而在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保护关税已经成了垄断资产阶级控制国内市场和对外进行扩张的工具。
垄断资产阶级一方面用关税壁垒抵制外国商品的输入,以维持国内市场上的大大超过商品价值的垄断价格,攫取超额垄断利润;另一方面,他们又用这种利润的一部分来对出口商品实行补贴,在国外市场上廉价倾销商品,以便夺取国外市 场,实现经济扩张。目前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就是这样为垄断资产阶级服务的。

[ 本帖最后由 于无声 于 2012-12-12 00:57 编辑 ]

第九章 借贷资本和信用

第一节 借贷资本的本质和特点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货币资本家(食利者)构成一个独特的资本家集团,他们既不像产业资本家那样经营商品的生产,也不像商业资本家那样经营商品的流通,而是凭借自己掌握的货币资本从事贷放资本的活动,并据此来同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一起瓜分雇佣劳动者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研究借贷资本和信用,是为了揭明货币资本家同其他资本家集团在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经济关系,揭露他们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关系;同时阐明近代信用制度对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矛盾尖锐化所起的作用。

借贷资本是生息资本的一种形态。生息资本和商业资本一样,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资本形态,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它具有不同的形态。在原始社会末期以及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它表现为高利贷资本,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则表现为借贷资本。

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生息资本,即高利贷资本,主要在这两个方面进行活动:一是高利贷者把货币贷给奴隶主和封建主,―是高利贷者把货币贷给农民和手工业者。奴隶主和封建主向高利贷者借贷,主要是为了弥补他们各种寄生性消费的巨额开支,而小生产者向髙利贷者借贷,则主要是为了购买必需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以及缴纳捐税和地租等等。
无论在哪种高利贷形式下,债务人都是把借得的货币当作单纯的货币,即当作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来使用,而不是当作资本来使用。货帀只有在髙利贷者自已手中才起资本的作用,因为它能给他带来利息。由于高利贷资本的利息的来源,不外是奴隶、农奴或小生产者的剩余劳动,这种资本所体现的乃是高利贷者和奴隶 主或封建主共同瓜分奴隶或农奴所生产的剩余产品(甚至必要产品)的经济关系,以及高利贷者对农民和手工业者等小生产者的剥削关系。马克思曾经这指出:“高利贷资本有资本的剥削方式,但没有它的生产方式。”
——————————————————————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700页。

与髙利贷资本不同,借贷资本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适应着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需要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体现的是另外一种经济关系。借贷资本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程有密切的联系,它的主要来源就是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在其循环和周转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必然出现的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

第一、在资本周转的过程中,固定资本的损耗部分,会不断地在货币形态上暂时闲置起来。不论是产业资本还是商业资本,它的固定资本的价值都是按照其损耗程度一部分一部分地加到商品中,并随着商品的出售分批地回到资本家手里,而固定资本的更新,却是在它被完全消耗以后才进行的。在固定资本的折旧费已经开始提取,而它的物质形态尚未更新的期间,在资本家手中便会有一定数量的祈旧费暂时闲置起来。
第二、在资本周转的过程中,也会有一部分流动资本变成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首先、商品的销售和原材料、燃料等等的购买,在时间上往往是不一致的;当商品销售出去以后,而原材料和燃料的购置尚未到期时,就会有一部分流动资本以货币的形式暂时闲置起来,这种情况在一些生产或原料购买带有季节性的生产部门(例如制糖业、纺纱业、卷烟业等等)中,表现得尤其明显。其次,商品销售日期和工资支付日期的不一致,也会使一部分流动资本变成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
第三、资本家预定用于积累部分的剩余价值,只有当它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才能实际上变为追加资本。而在它还不足以被用来扩大原有企业的规模或建立新企业之前,它也会在货币形态上暂时闲置起来。

在资本主义再生产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必然会有 一部分货币资本暂时闲置起来。这部分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既然从职能资本(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中游离出来,因而也就不能再为它的所有者带来剩余价值,这是和资本的本性相矛盾的。
资本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存在,才能保持自己的生命力。作为资本有意识的担当者的资本家,当然不愿意让他的资本处于这种闲置状态,他必须给这部分资本寻求新的出路。

各个个别资本的循环是互相交错地进行的。当―部分资本家已经完成了卖的过程,即完成了商品资本到货币资本的转化(W’—G’)的时候,另一部分资本家可能正处于买的过裎,即实现由货币资本到生产资本的转化(G—W)。各资本家更新其固定资本的时间也是先后不一致的。在同一时期内不同资本家对货币资本具有不同的需要:当一部分资本家握有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时,另一部分资本家则会由于相反的原因(购买原料躺、设备或发放工资等等)而需要临时补充自己的货币资本。

因此,闲置的货币资本的出雎是存在的。拥有闲置货币资本的资本家,把它们贷放给那些临时需要补充货币资本的资本家去使用,并在后者手里重新发挥职能资本的作用,从职能资本中游离出来的货币资本又变成了借贷资本。当然,职能资本家是不能白白使用借贷资本的,除了要按期归还,还必须把用所借资本剥削到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作为报酬支付给对方。职能资本家支付给借贷资本家的这部分剩余价值,就是利息。

借贷资本是借贷资本家为了取将一定的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的货币资本。职能资本家把借入的资本用于生产或流通,是为了榨取剩余价值,获得利润。所以,借贷资本同其他资本一样,体现着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生产关系;同时,还体现着两个资本家集团即货币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的关系。

既然借贷资本是在职能资本运动的基础上产生,并为职能资本的周转报务的,从这方面说,借贷资本是从属于职能资本的一种资本形态。但另一方面,既然这种资本已经从职能资本中游离坩来,成了一种独特的资本形态,因而也就在许多方 面不同于职能资本。借贷资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它是一种作为商品的资本。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一定数量的货币如果被作为资本来使用时,就能够为它的所有者带来剩余价值或平均利润。作为资本的货币就比普通的货币多了一种使用价值,它不仅可以用来充当一般等价物,而且还 可以用来生产利润。货币资本家把他的货币资本按照一定的期限贷给产业资本家,实标上就是把货帀这种作为资本的使用价值,即生产利润的能力,让渡给产业资本家。

借贷资本是一种区别于普通商品的特殊商品。普通商品经过消费后,它的商品体和它的价值便都一起消灭了。 资本商品却与此不同,它有这样一种特性:“由于它的使用价值的消费,它的价值和使用份值不仅会被保存,并会被增加”。
——————————————————————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397页。

普通商品的转让是通过买卖的形式,根据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的。在交换过程中,买者放弃货币、取得商品,卖者则放弃商品、取得货币。在这里,人们虽然会放弃对自己商品的所有权,但并没有放弃商品的价值。商品价值仍然保留在买卖双方的手里。不过在一方是保留在商品形态上,而在另一方则是保留在货币形态上。但资本商品却不是这样。当货币资本家钯自己的资本让渡给职能资本家时,他并没有从对方那里得到任何等价。他所以把价值作单方面的让渡,乃是为了在一定时期后重新把它收因,并给他带来一定的利息。由于货币资本家不是把资本商品真正出卖,而是把它暂时转让给职能资本家使用,当货币资本通过循环过程再回到职能资本家手里之后,职能资本家必须把这个资本连同利息归还给贷者。

普通商品的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但资本商品的价格是什么呢?能否说利息是借贷资本价值的货币表现呢?不能,因为如把利息说成是借贷资本价值的货币表现,一个价值额就有两个价格了。比如,假定有一个价值为1000元的借贷资本,每年生息50元;如说利息是它的价格,这个资本便有两个价格,一个是1000元,另一个是50元。显然,这是完全不合理的。利息并不是借贷资本价值的货币表现,而是这种资本商品的使用价值的报酬。

其次、借贷资本的另一个特点是,它是一种作为财产的资本。借贷资本只有当它转到职能资本家手里时才能发挥资本的职能。它在货币资本家手里虽然已经是资本,而不是单纯的货币,但不过是一种财产资本。至于货币真正转化为资本的过 程,那是在职能资本家手里进行的。如果职能资本家是产业资本家,则他借得货币以后,就会用它来购买生产资料和雇佣工人,幵始进行资本主义的生产。当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被生产出来并被出售以后,资本便会重新在货币形态上回到产业资本家的手里。由于产业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是借来的,他必须把这个资本连同利息交还给它的贷者。借贷资本家虽然不经营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但他单凭对资本的所有权,就可以定期地从职能资本家那里获得利息收入。同一个资本取得了两重的存在:对于借贷资本家来说,它是财产资本;对于职能资本家来说,它是职能资本。财产资本和职能资本的这种分离,是资本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性的一个重要表现。

最后、借贷资本具有不同于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特殊的运动形态。产业资本的运动要经过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它的公式是G—W…P…W’—G’。商业资本的运动虽然不经过生产过程,但也要经过买和卖两个流通阶段,它的公式是G—W—G’。借贷资本的运动却不是这样。从表面上看来,它既不包括生产过程,也不包括流通过程;人们所能看到的只是货币资本的贷出,并在一定的时期后带着增殖的价值返回到它的所有者手里,它的公式是G—G’。

在借贷资本的这种运动形态上,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完全被颠倒过来了。仿佛货币同再生产过程相独立,已经具有增殖自己价值的能力,仿佛货币天然就能够生出更多的货币。在G—G’上,资本的运动过程缩短了,媒介过程也消失了,资本对于雇佣劳动的剥削更是一点也看不见了。借贷资本的这一特点,表明了资本拜物教的观念已经发展到了它的顶点,已经最后地完成了。

货币本身并不能生出更多的货币,货币资本倘不经过生产地使用,就不能真的自行増殖自己的价值。货币资本只有在产业资本家的手中变为生产资本,通过生产过程,才能使自己的价值增殖。因此,借贷资本运动的完整的公式应该是G—G—W…P…W’—G’—G’。公式的最初阶段G—G,表示借贷资本家贷给产业资本家货币资本;中间阶段G—W…P…W’—G’,表示产业资本家使用所借资本进行生产活动的全部过程;最后阶段G’—G’,则表示产业资本家向借贷资本家偿付本金和利息。在运动的最初和最后阶段,都只是货币资本在两个资本家之间的转让,资本价值并没有增殖。至于资本的价值增殖,那是在中间阶段的生产过程内发生的。所以G—G’的公式,不过是上述公式的简化而已。

第二节 利息和企业利润

职能资本家向借贷资本家借得货币资本以后,就运用所借资本来经营商品生产或者商品流通。他不能独自占有运用所借资本而获得的全部利润,他必须把利润的一部分以利息的形式交给货币资本的所有者。当然,职能资本家也不能钯全部利润都交给借贷资本家。在正常情况下,利息只能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而不能是它的全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态,利息是剩余价值的特殊的转化形态,是借贷资本家凭借资本所有权通过贷出资本收取代价的形式而获得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由于资本所有权和资本使用权的分离,使得平均利润被分割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归借贷资本家(贷款人)所有的利息;另一部分是归职能资本家(借款人)所有的企业利润。只要平均利润的一部分采取利息的形态,它的另一部分即平均利润和利息间的差额,就会转化为与利息相对立的企业利润的形态。企业利润是在存在利息的条件下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的统称,它是原产业利润或原商业利润减去借贷资本利息以后的剩余部分。

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和企业利润,本来只是在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的场合才会发生。但是在资本主义的现实生活中,资本家即使是运用自有的资本进行经营,他们也会像使用借入资本经营的资本家那样,把所获得的利润划分为利息和企业 利润。这是因为,总利润随着数量上的分割而转变成二种性质上不同的东西,其中利息单纯表现为资本所有权的结果,表现为资本本身的产物!而企业利润则单纯表现为资本家使用资本进行操作的结果,表现为资本家发挥职能的产物。
随着利润出现这种性质上的分割,使用自己资本进行经营的资本家,在人格上就变成了双重的,资本的所有者和资本的使用者。因为他是资本的所有者(即贷放资本绐自己的人),所以要取得利息;因为他是资本的使用者(即职能资本家),所以要取得企业利润。

借贷资本的特殊的运动形态,以及利润之分割为利息和企业利润,使得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更加神秘化了。本来,由于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平均利润、商业资本的独立化等等,剩余价值的来源就巳经变得模糊不清了。但是,无论如何产业利润总还表现为生产过程的产物,它终究还与资本和劳动的对立相联系;商业利润尽管从表面上看是由流通过程产生的,但它毕竟还表现为交换即人们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的产物。利息和企业利润却不是这样,在这两种形态上,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对立是一点也看不见了。

第一、就利息来说,在质上,它表现为资本所有权的收入,是资本的自然果实!在量上,利息率虽然依存于平均利润率,但它的确定又有自己的特殊方法。利息率不表现为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结果,而是作为一个既定的事实预先存在于生产过程之前,它不像个别资本的利润率那样经常不断地变动,也不是根据职能资本家使用借入资本获得利润的具体情况来确定。这样一来,利息和工人剩余劳动的关系便被割断了,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对立便完全被掩盖起来了。

第二、就企业利润来说,也是一样。职能资本家与借贷资本家不同,他是要指挥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要对工人的劳动进行监督的。这样也就造成一种假象:仿佛企业利润是和利息根本不同的,它不是资本所有权的结果,而是职能资本家作为非所有者、作为劳动者发挥职能的结果;它似乎绝不和工资劳动相对立,绝不是代表他人的无偿劳动。

资产阶级及其代言人向来就是根据以上这些虚假的现象,来看待利息和企业利润的。他们把利息看作是对于货币所有者的“忍欲牺牲”的报酬,是货币本身生育出来的货币,而把企业利润则看作是对于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的“监督劳动”的报酬,是他们的“监督工资”。

这些说法,当然都是荒诞无稽的辩护言辞。任何资本如果不被用来榨取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不管他的所有者如何“忍欲栖牲”,它也绝不会增加一点。说资本本身能够产生利息,这和说把钱锁到柜子里它会变多是一样不合理的。借贷资本家虽然不直接和雇佣工人发生关系,但他们是通过职能资本家间接地同雇佣工人发生关系,他们是凭借对资本的所有权,和职能资本家一道瓜分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所以,借贷资本家同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一样,也是无产阶级的剥削者,和无产阶级处于对立的地位。

至于说企业利润是资本家的“监督工资”,是对他们“监督劳动”的报酬,则更是骗人的鬼话。资本家措挥生产和监督劳动的活动,并不是以劳动者的资格进行的,而是以资本家的资格进行的。资本家要能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他就必 须进行一定的剥削活动。企业利润的数量并不取决于资本家自己进行了多少“监督劳动”’而是取决于他榨取了多少工人的剩余劳动。如果说企业利润是资本家的“监督工资”,那么为什么当资本家把“监督劳动”交给别人即他的代理人去做的时候(按照同一逻辑,这时他就不应该再拿“监督工资”了),他还能取得企业利润,甚至企业利润会比以前增加呢?所以,企业利润绝不是什么“监督工资”,资产阶级把它说成“监督工资”不过是为了欺骗工人群众,并借以掩盖资本主义的剥削而已。

利息率是以百分数表示的一定时期内的利息量和借贷资本量的比例。例如,一个1000元的借贷资本,如果一年能带回50 元的利息,那么资本的年利率是50/1000 = 5%。

既然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所以平均利润率使构成了利息率的最髙界限。在通常情况下,利息率无论如何不会与平均利润率相等,更不会超过平均利润率。只有在某些极特殊的场合,利息率才会等于或超过平均利润率,例如在经济危机时期。从理论上说,利息率的最低界限是无法确定的,因为它无论如何不能等于零,如果等于零,那就意味着没有人来出借他的货币资本。所以,利息率总是在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上下摆动。

由于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所以利息率的变动也就密切依存于平均利润率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平均利润提高了,利息率就会相应地提高;反之,就会相应地降低。

利息率的变动依存于平均利润率这一事实,清楚地表明了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在剥削工人阶级这一点上,有着共同的阶级利益。因为利息率和平均利润率的水平,归根结底要取决于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剥削程度越高,平均利润率就越髙,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利息率也就会越高。

当平均利润率为已定的对候,利息率的变动就取决于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和企业利润的比例。而这种比例首先是由金融市场上借贷资本的供求双方,即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的竞争来决定的。当借贷资本的供给增加而需求不变时,利息率就会下降;反之,当对借贷资本的需求增大而供给不变时,利息率就会提高。从这里我们又看到,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在经济利益上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斗争,当然这种矛盾和斗争并不排斥他们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

淡到利息率时,还必须把市场利息率和平均利息率加以区别。市场利息率是由每一时期金融市场上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来确定的利息率,平均利息率则是根据整个产业周期来平均计算的利息率。市场利息率是不断变动的,特别是在产业周期的不同阶段上变动就更大。
市场利息率尽管不断地变动,但在每一个确定的时间内,它又像商品各个时期的市场价格一样,表现为固定的和一致的。与市场利息率不同,平均利息率会在较长的时间内表现为不变的量,这是因为作为它的根据的平均利润率,只是在较长的时间内才会发生变动。

借贷资本供求双方的竞争,尽管在利息率的确定上起着决 定的作用,伹是这种竞争本身并不能说明有关利息率的全部倩 况,醤如,它不能说明,当市场上借贷资本供求乎衡的时候,平均 利息率是由什么决定的。马克思指出,在平均利息率的决定上, 习愤和法律的传统等等,也和竞争一样起着作用。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平均利息率也象平均利润率一样有逐渐下降的趋势。造成这种下降趋势的原因,首先是平均利润率的下降。除此以外,还有两个原因引起利息率的下降。
第一、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食利阶层的人数日益增加,他们或 者因为资本过小而不能独立经营,或者因为利息收入已够维持奢侈生活面不愿组织生产,于是把自己的货币资本变成了借贷资本。
第二、信用制度的发展,也使得社会各个阶层的游资容易集中起来,形成大量的借贷资本。
这两点部可能使得借贷资本供给的增长速度超过需求的增长速度,从而引起利息率的下降。

利息率的下降趋势,反映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有日益增大的资本部分不能用于生产,造成了借贷资本的经常过剩。这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局限性及其矛盾的深刻性。

综上所述:利息和企业利润是剩余价值或平均利润的特殊部分,二者都是来源于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利息和企业利润的分割,只是资本家分为货币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的结果;二者数量比例的变化,是这两类资本家在竞争中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的结果;利息和企业利润的分割及其相互对立,并不能改变它们共同的实质和来源。

第三节 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

资本主义信用就是借贷资本的运动形式。

借贷资本既可以是货币形态的,也可以是商品形态的。根据贷放的资本的不同形态,借贷资本的运动形式即资本主义信用,又可以区分为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

商业信用是指职能资本家之间用赊账方式买卖商品时彼此提供的信用。赊购的价格往往比现款支付的价格要高一些,两者之间的差额就是赊购者向赊售者所支付的利息。

资本主义的商业信用具有以下的特点:
第一、商业信用的对象是处在产业资本循环一定阶段上的商品资本。就贷者来说, 他提供商业信用的过程,就是他的商品资本实现(虽然还不是最终的实现)为货币资本的过程。
第二、商业信用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职能资本家,这种信用体现着职能资本家之间的关系,当然这种关系也是以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关系为基础的。
第三、在产业周期的各个阶段上,商业信用的动态与产业资本的动态是一致的。在繁荣阶段,由于工业生产增长、商品流通扩大,因而商业信用就会随着扩大;反之,在危机阶段,由于工业生产下降、商品流通停滞,因而商业信用也就随着 缩小。

商业信用的工具是商业票据,票据分为期票和汇票两种。
期票是偾务人对债权人开出的承诺在一定时期内支付现款的债务凭钲。期票经过债权人在它背面作了转让债权的签字(背书)之后,在到期之前可以当作流通手段或支付手段,用来向别的资本家购买商品或偿付债务。因此,商业信用和期票流通对于加速商品周转和节省货币流通费用具有很大的作用。和期票不同,汇票是由债权人向债务人发出的令其向第三者或持票人支付一定款项的凭证。

商业信用的产生远比资本主义要早。到了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十分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商业信用才得到了广 泛的发展。

商业信用是整个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基础,只有当商业信用发展到一定水平时,才会产生银行信用。由于商业信用只是职能资本家个人之间的信用,所以这种信用形式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商业信用的规模要受各个职能资本家的资本数量的限制。
其次、商业信用的规模要受各个职能资本家的资本归流的假制。资本的归流越顺畅,商业信用的规模就越扩大;反之,则会缩小。
最后、商业信用还要受商品流转方向的隄制。

由于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它远远不能满足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需要。银行信用就是为了适应这种需要而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信用形式。

银行信用是银行或货币资本家以贷款方式向职能资本家提供的信用。它在许多方面不同于商业信用,并且突破了商业信用的种种局限。
首先、银行信用不是由职能资本家相互提供的信用,而是由银行提供给职能资本家的信用,由于银行把社会上的各种游资集中起来,形成了庞大的借贷资本,因此这种信用不受个别资本家的资本数量和资本归流的限制。
其次、由于银行贷出的不是处在再生产过程中的商品资本,而是闲置的货币资本,因此,银行信用的范围也就不受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 商业信用只能由商品的出卖者提供给商品的购买者,而银行信用却可以由银行提供给任何一个职能资本家。
正因为银行信用具有这样一些特点,所以它能够提供更多的借贷资本,和允许更长的借贷期限。

银行信用主要是由银行来办理。资本主义的银行,是资本家进行投资的一个特殊领域,是资产阶级用以维持再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工具。

银行业的历史先驱是货币经营业。当初货币经营业的主要任务,是从事与货币流通有关的各种技术性的操作。随着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过渡,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货币经营业者以存款形式集中起来的闲置资本日益增多,于是他们就越来越多地发展借贷业务,这样货币经营业就逐渐地转变力银行业了。

银行一方面把大量闲置的货芾资本集中起来,把贷款人集中起来,替全体货币资本家或食利者贷出资本;另一方面,它又把借款人集中起来,替全体职能资本家借入资本。银行是贷款人和借款人的中介,即债权人和债务人的中介,是经营货币资本的企业,银行家则是经营货币资本的商人。

银行既然是债权人和债务人的中介,它的信用业务自然也就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负债业务,即吸收资金或吸收存款的业务;另一方面是资产业务,即投放或贷出资金的业务。

银行所能支配的资本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银行家自己投入银行的自有资本,这只占银行资本的一小部分;另一部分是从外面吸收进来的存款即借入资本,这部分在银行资本中所占的比重比前者要大得多。

银行的存款是从哪里来的呢?
首先、来自职能资本家的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
其次、银行存款也来自货币资本家或食利者阶层,他们存款的目的是为了取得利 息。
第三、工人、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储蓄以及社会各阶层预定要遂渐用掉的收入,也是银行资金的来源。这些小额货币虽然本身不是资本,但它一经集中到银行家手里,就会形成一笔巨大的款项,贷放给资本家,发挥借贷资本的作用。

银行的资产业务或贷出资金的业务,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形式,其中主要的有期票贴现、抵押贷款和长期投资等。

期票贴现,就是银行用现款购进没有到期的期票。由于银行只有在期票到期的时候,才能持票向债务人兑取现款,所以期票贴现 实际上是银行对职能资本家的短期贷款。期票贴现时要打一定的折扣,这个回扣也就是贴现利息。一般来说,贴现率要相当于当时的贷款利息率。

抵押贷款,包括以商品、提货单、斯票、有价逝券和不动产等作抵押的各种活期的或定期的贷款。但银行家对于他确信有偿还能力、有信用的借款人,也可以发放没有抵押品的贷款。不过,这种贷款的利息率一般都比前者为高。

长期投资,是指银行以购买股票的方式向各种企业进行的投资。

银行开展贷款业务所霈要的货币主要是靠吸收存款得来的,银行还可以发行银行券来代替现款,以满足贷款业务的需要,特别是贴现业务的需要。

除了信用业务之外,银行还经营结算业务。由于各个资本主义企业在银行都有活期存款,因而各企业之间进行交易就可以不用现款而用支票。支票是活期存户向银行发出的提款通知单,银行必须照支票上开列的金额向支票上指定的人或持票人支付现款。但各企业间相互开出的支票通常不是提取现款的支票,而是转帐支票,持票人不向银行提取现款,而是要求银行把支票上开列的金额由发票人的存款帐上转记到持票人的存款帐上。银行根据这种转帐支票就可以为存户进行非现金结算。非现金结算业务,对于节省货币流通费用有很大的作用。

银行家经营银行业务,也和工商业资本家经营工商业一样,是为了获取利润。银行利润从何而来呢?银行的存款和贷款都有利息,但贷款利息要比存款利息高。贷款利息和存款利息之间的差额,扣除业务上的开支以后,便是银行利润。利息既然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银行利润归根到底是来自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由于银行家是经营货币资本的商人,他不仅有独立的投资,而且有独立的营业,因此他所要求的利润,按他自己投入的资本来计算,便不能低于社会上的平均利 润。否则他就不会经营银行业,而会把资本转移到工商业部门去。自发的竞争过程,必然会使银行利润接近于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的水平。

银行家能够以银行利润的形式分沾一部分剩余价值,是因为他依靠了银行雇员的劳动。银行雇员和商业雇员一样,他们的劳动虽然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但却能够帮助银行家取得转归银行业的那部分剩余价值。银行雇员的劳动也有一部分是无偿劳动,同样受到银行资本家的剥削。

第四节 股份公司和虚拟资本

在资本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信用制度日益发展的基础上,股份公司得到了广泛的发展。股份公司不是由个别资本家独资经营的企业,而是由许多资本家用购买股票的办法合资经营的。

股份公司还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但只是到19世纪下半叶以后才广泛地发展起来。在现代资本主义各国,绝大多数企业都采取了股份公司的形式。

由于个别资本家握有的资本数量有限,不足以创办规模巨大的企业,所以就有必要组织股份公司,把许多个别资本联合起来。

股份公司的资本,是通过发行股票集中起来的。股票是它的持有者向股份公司投资入股并借以取得收入的凭证。每个股东都拫据他投资的多少握有相应数量的股票,并且有权根据他的股票数量定期地从股份公司获得相应的收入。

在形式上,只要是股票持有人,不论持有多少,都是股份公司的所有者——股东,都有权参加股份公司的管理。股东大会实际上是由少数大胶东所控制的,股份公司的活动实际上也是由这些人来决定的。股份公司实际上是大资本控制和利用中小资本的形式,是大资本家实现资本集中的工具。股份公司的发展,表明大资本支配权的加强。

股份公司不仅是大资本控制和利用中小资本的形式,而且也是大资本家支配其他阶级和阶层的货币资金的形式。在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中,许多股份公司常常发行一种小额股票,在广大居民中间推销。有的大企业的资本家也把这种小额股票作为附加工资、奖金和津贴,强制本企业的职工接受。通过这些办法,大资本家可以更加壮大自己的经济力量。资产阶级经济学者、右翼社会党人和现代修正主义者,出于为资本主义剥削进行辩护的皁鄙目的,故意在这种小额股票上大作文章,他们宣扬说,由于有了这种办法,资本主义已经具有“民主的”和“人民的”性 质,资本主义已经进入“资本民主化”和“人民资本主义”的时代,资本家和工人的阶级界限巳经趋于泯灭了,等等。

其实,大资本家发行小额股票,不过是为了把劳劫者手中的零散资金集中起来归其支配而已。不仅如此,他们还有更为恶毒的目的,这就是妄图以此约束工人的行动,诱使工人不再为自身的利益而参加罢工和其他斗争(资本家会“忠告”工人说:你们再罢工就是自己反对自己!)。我们且不说有力购买股票的只占工人的极少数,即使每个工人都能买上一两张股票,也绝不会由此改变他们的经济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坐享其成和发财致富的仍然是少数大资本家,即股份公司的真正的主人,而遭受残酷剥削的同样仍然是工人群众。

工人购买少量股票的事实,不能说明任何别的问题,只能说明工人生活的贫困和不稳定。他们因为担心一旦失业和年老被辞退时无法生活,才不得不在平日节衣缩食,留下有限的钱来进行小额储蓄或购买股票。如果按照资本家的上述说法,购买几张股票就算作股份公司的老板,那么,那些在下班后还要到街头向过往行人兜售发卡,领带等小东西的工人,岂不早就应该算作独资企业的财东了吗?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购买少量股票虽不会改变他们的经济地位,但却能够从多方面加强资本家的统治权力,加重大资本家对全体工人群众的压榨和奴役,并加深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鸿沟。

股票持有者凭股票获得酎收入,叫做股息。股息实质上是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股东可以凭股票领取股息,但不能把股票退还给公司,抽回自己的投资。如果他想把资本收回,他只能按一定价格把股票转让给别人,这种价格叫做股票行市。

股票本身并没有价值,它所以能够出卖,只是因为凭股票能够领取一定的股息收入。所以,股票价格不外是资本化的收入。股票的价格应该等于这样一笔货币资本,这笔资本存入银行所能得到的利息,恰恰和根据股票所能领取的股息相等。 假定有一张票面额为100元的股票,每年能够领取10元股息,即10%的股息;而当时的存款利息率只有5%,那么这张股票就会按10元/5% = 200元的价格出卖,因为只有将这样多的资本存入银行,获得的利息才能和股息相等。

在利息率不变时,股份公司的蠃利趑多,股息越高,股票行市也就越高。而在股息不变时,利息率越高,存款的收入越多, 股票行市就越低。所以,股票行市是和股息成正比例,而和利息率成反比例的。

既然股票只是取得收入的凭证,而股票的购买者又都是食利者,他们只是要求股息收入不低于存款利息。股份公司能够发行多少股票,并不取决于它有多少实际资本,而是取决于它能提供多少股息,取决于当时利息率的高低。假定有一个资 本家集团,投资100万元创建了一个股份企业,过了一年这个企业能够提供10万元的利润,而当时利息率只有5%;这样,所发行的100万元的股票,就可以按照200万元的价格出卖,他们从中赚得100万元的创业利润。如果他们不把全部股票出卖,而只是出卖其中的一半,他们仍然可以获得50万元的创业利润。创业利润,就是创办股份企业所发行的股票的价格总额同实际投入这个企业的资本总额之间的差额。股份企业的创立者为了保持对股份企业的控制和经常获得利润,通常不是把股票全部卖出,而总是由自己保留一部分。

股份公司的创立者,除了通过出卖股票从中攫取巨额创业利润外,还采取其他办法来掠夺普通股东,而资本掺水就是这许多办法中的一例。所谓资本掺水就是指发行股票的金额超过了投入企业的实际资本的数量。为了隐瞒资本掺水,股份公司的创立者必须高估公司的财产。

股份公司除了发行股票之外,还发行另外一种有价证券——公司债券。公司债券和股票不同,它的持有者同股份公司之间只存在普通的债权和债务关系。债券持有者只能定期地从股份公司得到预先规定的利息,并且可以按期收回本金,但他 们无权参加股东大会,也无权参与公司事务。公司债券也可以在市场上买卖,它的价格也同股票的价格一样,是资本化的收入,并且是由债券利息的多少和借贷利息率的髙低来决定的。由于公司债券的利息是固定的,因而债券行市的变动只能以借贷利息率这一因素的变动为转移。

股票、公司债券、国家公债和不动产抵押证券等所有这些有价证券,由于能够为其所有者定期地带来一定的收入,同时还能够被人们当作商品来买卖,并且又有自己独特的决定价格的方法,很自然地便造成一种假象,好像它们本身就是资 本。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也正是把有价证券当作资本看待的。其实,一切有价证券都不是真正的资本,而是虚假的资本,是虚拟资本。

有价证券之所以是虚拟资本,是因为有价证券本身没有价值,它也不是价值符号,并且不能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发挥资本的职能。
以股票为例来说,当人们用货币购买了股票以后,真正的资本就转移到公司方面去了,而此时留在股票持有者手里的股票,不过是一种资本所有权的证书或者资本的“纸制的复本”,人们凭借它可以从公司领取一定的收入。但也正因为持有股票便能占有一部分剩余价值,因此对它的所有者来说它似乎就是资本,虽然从实质上说它并不是资本。

虚拟资本不仅在质上不同于实际资本,而且在量上也不同于实际资本。虚拟资本的数量等于各种有价证券的价格总额。虚拟资本数量的变化取决于各种有价证券的发行数量和它们的价格水平。

在有的情况下,虚拟资本数量的变化可以反映实际资本数量的变化。例如,当由于发行新的股票和债券而引起实际资本增加时,或者当由于企业停业或钩闭而引起股票价格下跌以至废弃时,就是这样。但在通常情祝下,虚拟资本数暈的变化 并不反映实际资本数量的变化。仍以股票为例来说,假设商品价值不变,不管在昨天和今天之间股票行市怎样暴涨或暴跌,即不管虚拟资本的数量如何变动,在资本主义工商企业中发挥作用的资本,仍然是一样多。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虚拟资本的增长速度有日益快于实际资本增长速度的趋势。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主要有:(1)平均利息率有下降的趋势;(2)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改组为股份公司;(3)国家偾务的增长。

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各种有价证券的买卖,都是通过证券交易所和银行来进行的。证券交易所是专门买卖有价证券的市场,在这里随时公布各种有价证券的行市。

股份公司的发展和虚拟资本的增长,表明资本主义寄生性和腐朽性的加强。随着股份公司的发展,企业的经营管理完全被委托给髙薪雇佣的经理人员,资本的所有者完全同资本的职能相分离,变成了十足的寄生虫。

第五节 信用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信用制度尤其是银行制度,在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起着巨大的怍用。

首先,信用促成了资本的再分配和利润率的平均化。

其次,信用可以大大节省货币流通费用,特别是在使用金属货币的条件下,这种节省尤其明显。因为:(1)信用可以使很大一部分商品交易不用现金支付;(2)信用可以使社会上闲置的货币迅速地集中到银行,并重新投入流通,加快了货币流通的速度,减少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3)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银行所发行的信用货币——银行券,逐渐代替了流通中的金属铸币。
信用也能节省另外一些流通费用。在信用制度下商品的买卖可以采取赊帐的方式,大大加快了商品流通和资本周转的速度,同商品流通有关的簿记、保管等费用,以及为购买生产资料而准备的货币资本,都可以得到节省。
由于信用节省了各种流通费用,缩短了资本的流通时间,使社会总资本中用于非生产资本(货币资本和商品资本)的部分相对减少,用于生产资本的部分相对增加,从而使资本家获得的利润总额增加,使利润率提高。

再次,信用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促进资本的集中,加速资本的积聚。信用加速了股份公司的发展。
信用制度的发展,还大大加速了大资本家剥夺中小资本家的过程。因为大资本家具有较高的信誉,能够比较容易获得大量的银行贷款,进行追加投资,以改进生产方法和扩大企业。因而就大大加强了他们的竞争力量,使他们能够压倒和吞并中小资本家。
信用不但是资本集中的强大杠杆,而且也是资本积聚的重要因素。
一方面,信用使各个企业零散的用作积累的剩余价值集中于银行,汇合成为巨额的货币资本,使其能够随时投入需要追加资本的部门和企业,缩短了个别资本家逐渐积累资 本所需要的时间。另一方面,信用还把社会上各个阶级和阶层的零星收入动员和集中起来,供给资本家使用,从而增大了资本积累的规模。

最后,信用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从而使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日趋频繁和加深。

信用对于促进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起了重要的作用。
第一,信用动员了一切闲置的货币资本和社会各阶层的储蓄,来为资本主义生产和流通服务,生产规模的扩大就不再受资本家自有资本的限制了。与此同时,由于资本主义剥削的加强,广大居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却日益相对缩小。信用便加剧了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对抗性矛盾,促进了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爆发。
另外,信用买卖又造成了对商品的虚假需求,掩盖着客观上已经存在的生产过剩;即使危机已经幵始了,大量商品已经无法出售,但由于信用的支持,市场还可能表现得十分繁荣。
第二,信用加剧了资本主义各个生产部门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信用为个别部门生产规模的突然扩大提供了方便条件。某些部门的利润率比较高的时候,资本家就利用银行贷款,向这些部门进行投资,使这些部门的生产过度膨胀,从而使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不平衡发展进一步加剧。
信用尽管在促进和加深经济危机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信用绝不是经济危机的原因,它既不能使危机产生,也不能使危机消灭。经济危机的真正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性和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只要资本主义存在,经济危机就无法避免。

综上所述,信用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它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另一方西,它又加剧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并使消灭资本主义的各种物质条件更快地成熟。

资本主义制度下所形成的信用制度,还为无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后有计划地组织社会主义的生产、流通和分配,提供了现成的组织形式。马克思指出,银行制度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手中,将成为实现由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过渡的有力杠杆之一。马克思在肯定资本主义银行制度的这一作用的同时,也着重地驳斥了蒲鲁东所散布的通过资本主义信用机构进行社会改革的幻想。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一切信用机构都是被资产阶级掌握并为资本主义生产服务的,都是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工具。

第六节 信用制度下的货币流通

在资本主义国家里,曾经长时期实行金属货币制度。这种货币制度可分为复本位制和单本位制。复本位制是以黄金和白银这两种金属同时作为本位货币的制度,单本位制是以上述两种金属中的一种作为本位货币的制度。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 斯,许多国家都采用复本位制,到19世纪末差不多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改用单本位制——金本位制,只有少数经济落后国家,例如旧中国,采用银本位制。

在典型的金本位制下,流通中的货币主要是金币。这种货币制度的特点是:(1)金币可以自由铸造。任何人都有权用自己的黄金向铸币厂换取金币或委托其代铸金币。(2)其他货币符号可以自由兑换金币。(3)黄金在国际间可以自由流动。

金本位制的这些特点,使得流通中的货币量能够自发地适应商品流通的需要。如果货币过剩,一部分货币便退出流通领域,变为贮藏手段;如果货币不足,它们便进入流通領城,由贮藏手段变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由于货币和黄金(商品)之间存在着直接的联系,也就能够保持币值的稳定。采用金本位制时,为了满足小额周转的需要,也发行一些用银、铜等较贱的金属铸成的辅币投入流通。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以金币为主要流通工具的货币制度,日益不能适应生产和流通发展的需要,在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基础上,产生了信用流通工具,在一定范围内来代替金币流通。

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曾经产生了期票和汇票这样的信用流通工具。由于这种票据是个别资本家的私人债券,它只能在比较狭小的范围内流通。同时,商业票据有固定的期限,对于它的流通范围来说也是一种限制。

为了打破商业票据的这种狭隘界限,银行家便发行银行券来代替商业票据。银行券是银行所发行的信用货币,它是以商业票据流通为基础的,并且是用来代替商业票据的。

最初的银行券是由各个银行分散发行的,后来国家才把银行券的发行权集中于国家银行或极少数占垄断地位的大银行。

银行券作为信用货币,同纸币有着本质的区别。
首先,银行券是由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引起的,并且是由银行通过票据贴现等信用方式发行的;而纸币却是由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引起的,并且是由国家强制发行的。
其次,银行券是为了代替流通中的商业票据而发行的,而纸币则是资产阶级国家为了弥补财政赤字而发行的。正因为如此,银行券在债务人(期票或汇票的付款人)向银行偿还债务时,会按期返回到银行,而纸币在发行以后就滞留在流通领域内,而不会自动地流回到发行纸币的国库。
最后,典型的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属铸币,而纸币一般是不兑换的。

在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属铸币的条件下,流通中的银行券总量是由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来调节。当商品流通扩大时,无论商业票据总额或向银行要求贴现的商业票据的数量都会增加,因而银行券的发行量也会相应地增加。反之,当商品流通缩小时,银行券的发行量也就相应地减少。银行券所以不会在流通中过剩,是因为流通中所不需要的银行券会由兑换金属铸币而流回银行。正因为如此,可以自由兑换的银行券的币值,一般是比较稳定的。

流通中的银行券数量受商品流通的自发调节并能保持稳定的币值,其前提是银行券的发行必须完全以真正的商业票据为基础。但事实上,在资本主义国家里,作为银行券发行基础的,除了商业票据之外,还有“融通票据”和国家债券,而后两种票据并不代表真实的商品交易,因而也不反映商品流通对于流通手段的真正需要。这种情况决定了银行券的发行数量往往会超过国民经济的客现需要。

银行券的币值稳定,是以下面两点为前提的:
第一,银行券的发行数量必须适应商品流通的需要;
第二,银行券必须能够随时兑现。
因此,银行券的发行必须具备双重保证,即信用保证和黄金保证。
信用保证是指银行所掌握的、据以发行银行券的商业票据。具备信用保证就意味着发出的银行券是客现需要的。由于银行所掌握的票据,除了商业票据之外,还有“融通票据”和国家债券,所以这种保证的可靠程度,还要看商业票据在其中所占比重的大小而定。
黄金保证是指发行银行所拥有的黄金准备。黄金保证的意义在于,一方面,以黄金准备的数量来限制银行券的发行;另一方面,通过银行券的兑现来保证其币值的稳定。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许多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扩大黄金储备,以增强自己在国际上的竞争力量和准备战争,便开始缩小黄金的自由流通。战争爆发以后,欧洲所有的参战国都停止了银行券对黄金的自由兑换。同时,为了弥补战争开支和财政赤字, 又大量地发行不兑换的银行券,以致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战争结束以后,除了美国以外,所有的参战国都没有恢复黄金流通。从这时候起,资本主义国家的金本位制,便开始走向崩溃了。

1924—1928年,各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实行币制改革,企图恢复金本位制,以稳定通货。但由于战后世界黄金储存量在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分配更加不平衡,有些国家的黄金储备过少;同时也由于各国竞相储备黄金,以增强实力,所以都没有能够恢复黄金的自由流通和银行券对金币的自由兑换。当时有的国家实行了金块本位制(如英、法等国),有的国家则实行金汇兑本位制(如德、意、奥、匈等国)。在这两种制度下,由于黄金不能在国内自由流通,因而也就使资本主义制度丧失了自动调节货币流通的机构,银行券的发行容易超过流通的实际需要。因此,战后的币制改革,并没有使银行券完全恢复它在战前所曾具有的稳定性。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进一步摧毁了这种残缺不全的金本位制,各资本主义国家都停止了银行券的兑换。这样,金本位制就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彻底破产了。目前,已经没有—个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名副其实的银行券流通。这些国家所发 行的纸币符号虽然还保留着“银行券”的名义,但就其经济本性来讲已经变成纸币,因为它不能兑换黄金,而且它的发行不是为了商品流通的需要,而是为了弥补资产阶级政府的财政开支。因此,这种“银行券”的运动,只能受纸币流通规律的支配。

金本位制的崩溃,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危机的加深,从此便幵始了各资本主义国家通货膨胀的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各资本主义国家疯狂地进行扩军备战,通货膨胀变得更为厉害,通货不断贬值,物价不断上涨。逋货膨胀加深了资本主义经济的不稳定性,给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却为一小撮垄断资本家带来了髙额利润,从而使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更趋尖锐化。

以上论述了信用制度下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流通,下面研究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货币流通。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国际间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联系日益密切,这便使各国间的货币债权、债务关系日益增多,而这些货币债权、债务又需要在一定时期结清,于是便产生了国际结算。

一个国家对其他国家由于偿付货币债务和收回货币债权所引起的货币收支,反映在该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国际收支平衡表有两种:一种是一定时期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另一种是一定时刻的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收入方面总括起来有下列各项:
(1)贸易收入(输出商品的收入);
(2)劳务收入(为外国提供运输工具、通讯工具以及保险等所获得的收入);
(3)非贸易收入(外国公民在本国旅行、游览以及外国使馆和代表团的费用;本国侨民自国外的汇款;外国捐赠、赔偿的款项等);
(4)投资收入(输出资本所获得的利息、股息);
(5)资本和信用的移动(长期业务收入:包括对国外出售有价证券和不动产、外国贷款、外国投资等;短期业务收入:包括自国外获得的短期信用、外国借贷资本的流入,收回存放在外国的借贷资本等)。

支出方面总括起来也钼应的有下列各项:
(1)贸易支出;
(2)劳务支出;
(3)非贸易支出;
(4)投资支出;
(5)资本和信用的移动。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收入和支出之间的差额,叫做国际收支差额。收入大于支出称为国际收支颐差,支出大于收入称为国际收支逆差,收入和支出相等就是国际收支平衡。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贸易和劳务收支在国际收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两个项目的收支状况基本上就决定了一国国际收支差额是处于顺差还是处于逆差。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其他项目的收支状况,在国际收支中日益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到了帝国主义时期,这种情况就表现得更为明显。

各国间的货币债权和债务,并不都是借助于互相输送作为世界货币的黄金来结算的,其中绝大部分的货币支付都是利用信用工具来进行的。
国际结算的信用工具有以下几种:商业票据、银行票据、银行支票与银行支付委托书,等等。这些由外国公民、企业、机关、团体等签发的,以外国通货表示的债权与债务凭征,称为外汇。

任何国际结算的信用工具,都不能排除作为世界货币的黄金在国际结算中的作用。黄金乃是国际结算的基础和最终手段。一个国家的黄金锗备,除了充当本国货币发行的保证之外,还执行着国际支付准备的职能。

一个国家的公民、企业、机关、团体为了偿还国外债务,必须用本国货帀购买外币支付凭证——外汇,这就需要有一个两国货币相互兑换的比率。这种两国货币间的兑换比率或比价,就叫做汇率,亦称汇价或外汇行市。

在使用金属铸币的条件下,两国的货币单位所含的纯金量或纯银量的比率是外汇行市的基础。这种比率叫做铸币平价。铸币平价只是外汇行市的基础,至于每一时刻的外汇行市并不完全与铸币平价相一致,而是有时高于铸币平价,有时低于铸币平价。这是因为外汇行市受外汇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外汇的供求关系又以一定时刻的国际收支状况为转移。

在金本位制的条件下,外汇行市虽然经常发生波动并与铸币平价不相一致,但由于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和输入,因而外汇行市与铸币平价的差距终究有一定的限度。这个限度就是债务国输送黄金到债权国所需要的费用。因为当外汇行市与铸币平价的差距超过这个限度的时候,资本家就宁愿直接输出黄金去偿还债务,而不愿去购买外汇。可见,外汇行市波动的最髙界限是铸币平价加上运送黄金的费用。外汇行市波动的最低界限是铸币平价减去运送黄金的费用。由于运送黄金的费用只占黄金价值的极小部分 饥(0.5-0.7%),因此外汇行市只能在狭小的范围内——与铸币平价的差距不到1%——波动。在金本位制的条件下,外汇行市是比较稳定的,平均的外汇行市大体上等于铸币平价。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资本主义世界货币流通和信用关系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战前,英镑曾经是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支柱,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都把英镑作为主要储备货币,绝大部分国际贸易和债权债务的结算,都用英镑来进行。大战期间,英国的实力遭到极大的削弱,英镑的地位急剧下降,美国的地位则有了极大的提高。战后,美国倚仗它在战争期间取得的经济上的绝对优势和积累的大量黄金储备,利用当时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极端虚弱、货帀金融十分混乱的机会,通过它所控制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迅速确立了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地位,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这一体系的基本内容是:
(1)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只有美元保持同黄金的直接联系,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以按照一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的官价,用美元向美国政府兑换黄金;
(2)各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必须同美元建立固定的比价,并以此来同黄金建立间接的联系。
资本主义国家不仅用美元作为国际结算和国际支付的手段,而且还把美元作为主要的储备货币,有些国家甚至还用美元作为发行纸币的准备金。这样一来,美元就成了等同于黄金的“世界货币”,取得了凌驾于其他各国货币之上的特权地位。美国利用美元的这种特权地位,把美元作为它操纵国际金融、实行经济扩张和争夺世界霸权的工具,成为名符其实的“金元帝国”。

随着战后世界资本主义矛盾的不断激化,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进一步加剧,美国经济日益衰落,美元的霸权地位逐渐发生了动摇。进入六十年代以后,美元便陷入了危机的深渊之中。资本主义各国对美元普遍产生了不信任,它们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大量抛售美元,出现了接二连三地抢购黄金的风潮。黄金价格猛烈上涨,美元汇价一跌再跌。在美元危机加重的情况下,尼克松政府被迫宣布从1971年8月起,对外停止美元兑换黄金。接着在1971年12月,又宣布将美元贬值,即从原来35美元贬值到38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这是从1934年以来美元的第一次正式贬值。1973年2 月,再一次宣布美元贬值10%。这深刻地表明了美元霸权地位的垮台和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崩溃。

[ 本帖最后由 于无声 于 2012-12-12 00:58 编辑 ]

第十章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土地所有制和资本主义地租

在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不但支配着工业,而且支配着农业。除了有农业资本家(租佃资本家)和农业工人这两个阶级以外,还有一个大土地所有者阶级(地主)。农业资本家和地主共同剥削农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前者依靠资本从中得到平均利润,后者依靠土地所有权得到地租。

按照前面的分祈,平均利润总额与剩余价值总额是相等的,因此从农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中,扣除了农业资本家的平均利润,就不再剩下什么了。那么,地主所得到的这个剩余价值的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这表明,农业中的生产关系有它一定的特点,需要对它进行单独的分析。

—切形态的地租都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也都是以土地所有权的存在为前提的;不同性质的地租,则和不同形式的土地所有权相联系。

资本主义的土地所有制,是作为资本主义关系在农村中发展的结果而形成的。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曾经有过各种形式的土地所有制。例如:在英国,当时就有农民的小土地私有制、氏族土地公有制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在美国,南北战争以前,有农民的小土地占有制和奴隶主的大土地占有制;在普鲁士,则有农民的小土地所有制和容克(地主)土地所有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除了农民的小土地所有制还有一部分被保存下来以外,其余各种形式的土地所有制都通过不同途径演变成了资本主义的土地所有制。

农业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前资本主义的各种土地所有制演变为资本主义的土地所有制,在不同的国家曾经经历了不同的道路。概括起来是这样两条道路:一条是地主经济逐渐蜕变的道路,即改良的道路;另一条是消灭地主大地产的道路,即革命的道路。

无论在哪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大部分农业土地都是集中在大土地所有者即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新式地主阶级手里。这种大土地所有制,由于一系列的历史原因,在 英国较为发展。在那里,地主阶级占有大量土地,但他们自己并不从事经营,而是把它出租给租佃资本家,由后者雇俩农业工人来进行经营。

土地所有权完全同农业经营相分离,并且同人身依附关系相分离,这是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的典型特点。
在这样一种土地制度下,农业中同时出现三个互相依存但又互相对立的阶级:地主、租佃资本家和农业工人。地主阶级是一个十足的寄生阶级,他们完全脱离农业经营,单纯依靠对土地的私有权从社会取得贡赋。

也有一些国家,土地所有权和农业经营的分离并不这样明显。例如在法国和美国,就有相当一部分土地所有蓍直接经营资本主义农场。但是,这些土地所有者为了获得经营农业的资本,往往要以土地作抵押,向银行取得贷款,而且这种抵押贷款的数量又以巨大的速度增长着,在这种情况下土地名义上属于农业资本家,但实际上却已转到银行的手里。他们向银行交纳的利息,实际上相当于租佃资本家向地主交纳的地租。抵押银行是地租的受取人,也就是事实上的土地所有者。所以从本质上说,在这里,土地所有权和农业经营还是分离的,只是形式比较隐蔽而已。

至于那种既不依靠租佃土地也不依靠抵押贷款而独立经营资本主义农场的土地所有者,在实际生活中也是有的。这种人的身分是二重的,他们既是土地所有者,又是农业资本家。而他们的剥削收入,也就包括地租和利润两部分。不过,这种“一身二任”的现象,在资本主义经济中毕竟只占极少数。

下面分析资本主义地租时,从英国这种典型的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出发,而把其它形式加以舍弃。

习惯上所说的地租,是指租地人由于租种地主土地而向地主交付的全部货币额,其中往往包含着由其他原因引起的非纯粹为使用土地而支付的一些项目。

首先、在地主出租的土地上,可能有灌溉设备和仓库、畜栏等生产建筑物,这些都是农业中的固定资本。因此,在租佃资本家向地主交付的租金当中,除了真正的地租之外,还可能包含固定资本的折旧费和利息。

其次、租佃资本家可能是一些小资本家,他们因为无力在其它部门进行独立的经营,只好投资到能够容许小规模经营的农业部门中来。对于这些人,地主索取的租金通常要高于一般水平。这些租佃资本家支付髙昂的租金之后,往往自己得不到平均利润。在这种情况下,租金当中就包含着平均利润的一个扣除部分。

最后、还常常有这样的情况:租金要得非常高,但租佃资本家又要获得平均利润,这时他就克扣一部分工资来支付租金,租金当中还可能包含工资的一个扣除部分。

马克思指出:“真正的地租,是为土地本身的使用而支付的”①。
——————————————————————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727页。

因此,严格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地租,不能包括平均利润或工资的扣除部分,它只能是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超过平均利润的部分,换句话说,它只能是平均利润以上的一种余额。总之,我们必须把租金中所包含的上述各种附加的东西去掉,在纯净的形态下来考察资本主义地租,这样才能看清地租的实质及其所体现的关系。

不同性质的地租以不同的土地所有制为前提,并旦反映不同的经济关系。

封建地租以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前提,并且在不同程度上要和经济外的强制即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相联系。而资本主义地租,则以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为前提,它体现着一种纯粹的经济关系,地主对于租佃资本家,或租佃资本家对于农业工人,都没有经济外的强制关系。
另一方面,封建地租无论采取哪一种形式,即无论是劳役地租、实物地租还是货币地租,它在量上一般总要包括农民的全部剩余劳动或剩余产品(有时还包括一部分必要劳动或必要产品)。但资本主义地租,只能是剩余价值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一部分,即超额利润或额外利润。否则,如果地租相当于全部剩佘价值,租佃资本家就会因为无利可图而不去租种地主的土地了。

资本主义地租,是租佃资本家剥削自农业工人而交付给土地所有者的那部分剩余价值,这里所涉及的显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三个主要阶级之间的关系,即雇佣工人、农业资本家和地主之间的关系。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地租,根据它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可以区分为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第二节 级差地租的第一形态

资本主义的农业实践表明,农业资本家向土地所有者交纳的地租是有级差性的。如果把全部耕地分为优、中、劣三等,那么在通常情况下,租种同样面积但等级不同的土地,所交纳的地租额是不相同的:中等地要多于劣等地,优等地又多于中等地。

首先必须假定,农产品也和工业品一样,是按照它们的生产价格出卖的。因为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保证农业资本家获得平均利润,他们才肯把资本投到农业部门中来。至于租种优等地和中等地的资本家向地主交付的级差地租,那只能是一种超额利润,是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髙于个别生产价格的结果。

租种较好土地的农业资本家,由于拥有这种较好的生产条件,他们的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便低于社会生产价格,因而能够取得一部分超额利润。

前面对于工业部门的超额利润的形成问题的分析,完全适用于农业部门。但是,农业中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和工业中的超额利润是有区别的。
首先,工业中的超额利润只是一种暂时的不稳定的现象,而农业中的超额利润,却是一种比较经常比较稳定的现象。
其次,工业中的超额利润,只有先进的企业能够得到,而农业中的超额利润,不仅优等地的农场可以得到,就连中等地的农场也可以得到。因此,租种优等地和中等地的资本家,都有可能向地主交付级差地租。

为什么农业中的超额利润会是一种经常的稳定的现象呢?而且不仅优等地,就连中等地也能经常提供超额利润呢?

工业中先进企业的超额利润所以不能长久保持,是因为各个工业企业之间的竞争能够比较顺利地进行。当少数企业采用了新的效率较高的机器之后,其它的企业也可以照样采用这种新的机器,甚至采用更完善的机器。由于在工业部门中任何企业都不能长期垄断先进的技术,因此这里的超额利润也就必然是时此时彼地为不同的企业所获得。但农业中的情况却不是这样,各个农场之间的竞争由于受到一种特殊条件的限制,因而进行起来就比较困难。农业中使用的土地,是一种非常特别的生产资科,它不像机器那样,可以随便增添;土地的数量是有限的,好地的数量尤其是有限的。因此,先租种了优等地和中等地的人就获得了对这种土地经营的垄断,而其余的人就只好去租种劣等地。正是由于农业方面存在着这种对土地经营的垄断,便使得各个农场之间的竞争受到一定的阻碍,那些租种较好土地的资本家,就能够长期保持生产上的优势,从而能够比较稳定和持久地保持超额利润。

土地经营的垄断,不仅使优等地能提供超额利润,而且使中等地也能提供超额利润并形成级差地租。这是因为这种经营垄断的存在,使得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不能由农业中平均的生产条件即中等地的生产条件来决定,而必须由劣等地的生产条件来决定。当资本家经营某一种行业时,他的资本至少要获得平均利润。如果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也像工业品那样,由平均的即中等的生产条件来决定,那么劣等地上的投资便不能获得平均利润了。在这种情况下,经营劣等地的资本 家势必因为利润太低或没有利润而放弃经营。既然优等 地和中等地的经营已经被别人所垄断,他如果不经营劣等地就只好把资本转移到农业以外的其它部门中去。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由于劣等地退出了耕作,必然要造成农业生产的减少和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只有当农产品价格上涨到经营劣等地也能获得平均利润,劣等地重新加入耕祚之后,这种价格上涨才会停止下来。所以,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终究还得由劣等地的生产条件来决定,而那些垄断了优等地和中等地的经营 的资本家,由于他们的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经常低于社会生产价袼,所以就能够经常获得超额利润并以此向地主交付级差地租。

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完全在于农业中存在着对土地经营的垄断。

不同土地的质量优劣的差别,是产生级差地租的条件或 基础,不是产生级差地租的原因。在工业中,各个企业的生产条件也是有差别的,但那里一般不存在对较好的生产条件的垄断现象,便不能形成持久性的超额利润。就农业来说,只有当土地的自然条件的差别同对土地经营的垄断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才可能形成级差地租。

土地私有权又起什么作用呢?从逻辑上或从历史上说,土地私有权的垄断和土地的经营的垄断都是两种不同的和没有必然联系的现象。在逻辑上,可以假设资本家不是在私有的土地上,而是在资产阶级国家所有的土地上经营农业的。即使这样,对于那些经营优等地和中等地的资本家来说,由于土地数量的有限,仍然会产生对这些好土地的经营的垄断。在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也的确有过这种现象:资本家经营的不是地主的私有土地,而是氏族或村社的公有土地。这就证明了土地私有权和级差地租的产生是毫不相干的。即使土地完全转归国家所有,那些垄 断优等地经营的资本家,还是可以获得超额利润。在这种情况下所不同的只是由超额利润构成的级差地租,不是交付给地主而是交纳给资产阶级国家。所以,土地私有权的存在,绝不是级差地租即优等地和中等地的超额利润产生的原因;它仅仅是农业中的超额利润在分配过程中转归地主阶级所有的原因。

级差地租的源泉是什么呢?

庸俗经济学者曾经用各种各样的地租“理论”,来“解释”地租的来源。例如,西尼耳说,工资是对劳动的报酬,利润是对资 本家节欲的报酬,而地租则是“给予自然力所有者允许利用自然力的报酬”。马尔萨斯比西尼尔则说得更为“神妙”,他竟然把地租的存在与上帝的“存在”联系在一起。庸俗经济学者们在地租问题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把地租妄说成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关系,甚至人与神的关系,而不敢和不愿承认它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根据马克思的分析,级差地租并不是什么自然或上帝的“恩赐”,而是农业中的超额利润,和工业中的超额利润一样,它也是来自剩余价值,来自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耕种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工人的劳动是一种具有较高生产率的劳动,应该当作加强的劳动来看待。由于这种劳动的生产率比较髙,它就能够创造出超额剩余价值即超额利润来。马克思对于地租的源泉所作的分析,彻底地揭穿了资产阶级经济学者的欺骗,清楚地告诉人们:资本主义地租同利润、利息一样,都是剥削雇佣劳动的结果;而大土地占有者则同资本家一样,都是依靠剥削雇佣工人过活的剥削者。

级差地租的两种不同的形态

形成级差地租有三种不同的条件:
第一、是不同地块的土壤肥沃程度的差别;
第二、是不同地块的位置上的差别;
(这两个条件又可以归结为并列地投入不同地块的各个资本的生产率的差别)
第三、是连续地投入同一地块的各个资本的生产率的差别

由第一和第二两个条件形成的级差地租,马克思称之为级差地租的第一形态或级差地租I;由第三个条件形成的级差地租,则称之为级差地租的第二形态或级差地租II

级差地租的第一形态,是并列地投入不同地块的各个资本具有不同生产率的结果。造成这种不同生产率的条件,首先是土壤肥沃程度的差别。所谓土壤的肥沃程度的差别,除了包含气候条件的差别之外,主要是指土壤结构和土壤中所包含的植物营养素的差别。土壤的肥沃程度并不全是自然形成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自从人类干预自然界以后,土壤的肥沃程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受着人自身活动的影响,并且由于自然或者人为的原因,它也总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例如,由于采用了某种细菌肥料和化学肥料的结果,从前被认为贫瘠不毛的土地能变成适于耕种的丰饶土地;由于实行合理的耕作和排灌,又可以改良洼地和盐碱地的土质,等等。但无论土壤的肥力怎样变化,在一定的时间内和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不同地块的肥沃程度又总是有差别的,这种肥沃程度的差别,使投入不同地块的资本的生产率产生差别。

假定有A、B、C三块面积相等的土地,投在每块土地上的资本都是100元,这100元资本在一个生产周期中全部消耗掉,并把价值全部转移到新的产品中,而平均利润都是20元,但因肥沃程度的不同,各块土地的产量也就各不相同:假定A地产6担粮食,B地产5担粮食,C地产4担粮食。A、B两块地所形成的级差地租便如表一所示:

表一

[table][tr][td=1,2,49]

土地

种类

[/td][td=1,2,59]

所耗

资本

[/td][td=1,2,48]

平均

利润

[/td][td=1,2,48]

产量

[/td][td=2,1,129]

个别生产价格

[/td][td=2,1,132]

社会生产价格

[/td][td=1,2,63]

级差

地租I

[/td][/tr][tr][td=1,1,81]

全部产品

[/td][td=1,1,48]

每担

[/td][td=1,1,48]

每担

[/td][td=1,1,84]

全部产品

[/td][/tr][tr][td=1,1,49]

A

[/td][td=1,1,59]

100元

[/td][td=1,1,48]

20元

[/td][td=1,1,48]

6担

[/td][td=1,1,81]

120元

[/td][td=1,1,48]

20元

[/td][td=1,1,48]

30元

[/td][td=1,1,84]

180元

[/td][td=1,1,63]

60元

[/td][/tr][tr][td=1,1,49]

B

[/td][td=1,1,59]

100元

[/td][td=1,1,48]

20元

[/td][td=1,1,48]

5担

[/td][td=1,1,81]

120元

[/td][td=1,1,48]

24元

[/td][td=1,1,48]

30元

[/td][td=1,1,84]

150元

[/td][td=1,1,63]

30元

[/td][/tr][tr][td=1,1,49]

C

[/td][td=1,1,59]

100元

[/td][td=1,1,48]

20元

[/td][td=1,1,48]

4担

[/td][td=1,1,81]

120元

[/td][td=1,1,48]

30元

[/td][td=1,1,48]

30元

[/td][td=1,1,84]

120元

[/td][td=1,1,63]

0

[/td][/tr][/table]

在这里,虽然每块土地的全部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都是120元(等于所耗资本加平均利润),但由于它们的产量不同,因而每块土地的单位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便各不相同。A地是20元,B地是24元,而C地则是30元。可是在市场上,它们都是按照由劣等地(C地)所决定的社会生产价格即每担30元的价格出卖。因此A、8两块地就可以从它们的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和个别生产价格的差额中,分别获得60元和30元的超额利润。这就构成了级差地租I。

地租数量的变化,可以从地租率和地租总额两方面进行考察。所谓地租率,是地租同所投资本之间的比率。例如上列表一中,A地的地租是60元,所投的资本是100元,地租率等于60/100 = 60%;B地的地租是30元,投资是100元,地租率等于30/100 = 30% 。全部土地的地租总额则是 60+30 = 90元。

现在假设,由于粮食需要量增加,A、B、C三级土地生产的粮食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因而不得不耕种比C更加贫瘠的D地,地租数量就会发生如表二所示的变化:

表二

[table][tr][td=1,2,49]

土地

种类

[/td][td=1,2,59]

所耗

资本

[/td][td=1,2,48]

平均

利润

[/td][td=1,2,48]

产量

[/td][td=2,1,129]

个别生产价格

[/td][td=2,1,132]

社会生产价格

[/td][td=1,2,63]

级差

地租I

[/td][/tr][tr][td=1,1,81]

全部产品

[/td][td=1,1,48]

每担

[/td][td=1,1,48]

每担

[/td][td=1,1,84]

全部产品

[/td][/tr][tr][td=1,1,49]

A

[/td][td=1,1,59]

100元

[/td][td=1,1,48]

20元

[/td][td=1,1,48]

6担

[/td][td=1,1,81]

120元

[/td][td=1,1,48]

20元

[/td][td=1,1,48]

40元

[/td][td=1,1,84]

240元

[/td][td=1,1,63]

120元

[/td][/tr][tr][td=1,1,49]

B

[/td][td=1,1,59]

100元

[/td][td=1,1,48]

20元

[/td][td=1,1,48]

5担

[/td][td=1,1,81]

120元

[/td][td=1,1,48]

24元

[/td][td=1,1,48]

40元

[/td][td=1,1,84]

200元

[/td][td=1,1,63]

80元

[/td][/tr][tr][td=1,1,49]

C

[/td][td=1,1,59]

100元

[/td][td=1,1,48]

20元

[/td][td=1,1,48]

4担

[/td][td=1,1,81]

120元

[/td][td=1,1,48]

30元

[/td][td=1,1,48]

40元

[/td][td=1,1,84]

160元

[/td][td=1,1,63]

40元

[/td][/tr][tr][td=1,1,49]

D

[/td][td=1,1,59]

100元

[/td][td=1,1,48]

20元

[/td][td=1,1,48]

3担

[/td][td=1,1,81]

120元

[/td][td=1,1,48]

40元

[/td][td=1,1,48]

40元

[/td][td=1,1,84]

120元

[/td][td=1,1,63]

0

[/td][/tr][/table]

由于更劣的土地加入耕作的结果,粮食的生产价格便由每担30元提高到40元。因此,A、8两块土地的地租,分别从60元和30元提高到120元和80元;它们的地租率则分别从60%和30%提高到120%和80%。原来不提供地租的C地,现在也提供了40元地租。而地租总额,则由原来的90元增加到现在的120 + 80 + 40 = 240元。

地租总额的增加,可以是耕作向劣等地扩展的结果,也可以是耕作向优等地扩展的结果。如果社会上增加的粮食需要,不是由更贫瘠的D地来满足,而是由更肥沃的X地来满足,地租量的增加就会如表三所示:

表三

[table][tr][td=1,2,49]

土地

种类

[/td][td=1,2,59]

所耗

资本

[/td][td=1,2,48]

平均

利润

[/td][td=1,2,48]

产量

[/td][td=2,1,128]

个别生产价格

[/td][td=2,1,132]

社会生产价格

[/td][td=1,2,63]

级差

地租I

[/td][/tr][tr][td=1,1,81]

全部产品

[/td][td=1,1,47]

每担

[/td][td=1,1,48]

每担

[/td][td=1,1,84]

全部产品

[/td][/tr][tr][td=1,1,49]

X

[/td][td=1,1,59]

100元

[/td][td=1,1,48]

20元

[/td][td=1,1,48]

7担

[/td][td=1,1,81]

120元

[/td][td=1,1,47]

17元

[/td][td=1,1,48]

30元

[/td][td=1,1,84]

210元

[/td][td=1,1,63]

90元

[/td][/tr][tr][td=1,1,49]

A

[/td][td=1,1,59]

100元

[/td][td=1,1,48]

20元

[/td][td=1,1,48]

6担

[/td][td=1,1,81]

120元

[/td][td=1,1,47]

20元

[/td][td=1,1,48]

30元

[/td][td=1,1,84]

180元

[/td][td=1,1,63]

60元

[/td][/tr][tr][td=1,1,49]

B

[/td][td=1,1,59]

100元

[/td][td=1,1,48]

20元

[/td][td=1,1,48]

5担

[/td][td=1,1,81]

120元

[/td][td=1,1,47]

24元

[/td][td=1,1,48]

30元

[/td][td=1,1,84]

150元

[/td][td=1,1,63]

30元

[/td][/tr][tr][td=1,1,49]

C

[/td][td=1,1,59]

100元

[/td][td=1,1,48]

20元

[/td][td=1,1,48]

4担

[/td][td=1,1,81]

120元

[/td][td=1,1,47]

30元

[/td][td=1,1,48]

30元

[/td][td=1,1,84]

120元

[/td][td=1,1,63]

0

[/td][/tr][/table]

同表一比较起来,这里的农产品社会生产价格保持不变,A、8两地的地租量和地租率也保恃不变,但从前不产生地租的X地现在提供90元地租。地租总额由从前的90元增加到180元;而地租总额和资本总额的比率,即平均地租率,由表一的90/300 = 30%提高到180/400 = 45%。

还可能有这样的情况:耕作范围向更肥沃的土地扩展 了,社会需要的粮食巳经可以由那些肥沃程度较高的土地充分地生产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劣等地就会退出耕作范围,粮食的生产价格也会降低到新的水平,某些土地的地租会下降,但地租总额却仍然可能增加。这种情况可以用表四来说明:

表四

[table][tr][td=1,2,49]

土地

种类

[/td][td=1,2,59]

所耗

资本

[/td][td=1,2,48]

平均

利润

[/td][td=1,2,48]

产量

[/td][td=2,1,128]

个别生产价格

[/td][td=2,1,132]

社会生产价格

[/td][td=1,2,63]

级差

地租I

[/td][/tr][tr][td=1,1,81]

全部产品

[/td][td=1,1,47]

每担

[/td][td=1,1,48]

每担

[/td][td=1,1,84]

全部产品

[/td][/tr][tr][td=1,1,49]

Y

[/td][td=1,1,59]

100元

[/td][td=1,1,48]

20元

[/td][td=1,1,48]

8担

[/td][td=1,1,81]

120元

[/td][td=1,1,47]

15元

[/td][td=1,1,48]

24元

[/td][td=1,1,84]

192元

[/td][td=1,1,63]

72元

[/td][/tr][tr][td=1,1,49]

X

[/td][td=1,1,59]

100元

[/td][td=1,1,48]

20元

[/td][td=1,1,48]

7担

[/td][td=1,1,81]

120元

[/td][td=1,1,47]

17元

[/td][td=1,1,48]

24元

[/td][td=1,1,84]

168元

[/td][td=1,1,63]

48元

[/td][/tr][tr][td=1,1,49]

A

[/td][td=1,1,59]

100元

[/td][td=1,1,48]

20元

[/td][td=1,1,48]

6担

[/td][td=1,1,81]

120元

[/td][td=1,1,47]

20元

[/td][td=1,1,48]

24元

[/td][td=1,1,84]

144元

[/td][td=1,1,63]

24元

[/td][/tr][tr][td=1,1,49]

B

[/td][td=1,1,59]

100元

[/td][td=1,1,48]

20元

[/td][td=1,1,48]

5担

[/td][td=1,1,81]

120元

[/td][td=1,1,47]

24元

[/td][td=1,1,48]

24元

[/td][td=1,1,84]

120元

[/td][td=1,1,63]

0元

[/td][/tr][/table]

C地完全退出了耕作范围。同表一比较,从前提供地租的B地,现在已经不能提供地租,A地的地租也由60元降到24元,但由于X、Y这两块更肥沃的土地加入耕作,地租总额还是由从前的90元提高到72+48 + 24 = 144元。

可见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耕地面积的扩大,随着不同地块肥沃程度差别的扩大,级差地租I的总额也必然会增加起来,虽然就个别地块来说地租量可能是下降的。

形成级差地租I的条件,除了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以外,还有土地位置的差别。不同地块同市场、车站和码头的距离是不同的,这里的距离不能只理解为由自然里程所决定的绝对距离,还包括由交通技术条件所决定的相对距离。所以,土地的这种位置上的差别,在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是不斯变化的。
随着新的城市和工业中心的建立,以及铁路、公路的修筑和航线的开辟,原来不利的位置可以变得十分有利,原来有利的倥置也可以变得相对不利。但无论位置的差别发生怎样的变化,差别本身总是不能消灭的。凡是位置有利的土地,产品运到市场的费用就要少一些;反过来,运费则要多一些。同样的农产品在同一市场上只能按照相同价格出卖。而且,市场价格又只能由位置较差的土地所提供的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加上运输费用来决定,否则这部分农产品就不会进入市场,所以位置有利的农场就可以获得和它所节省的运输费用相等的超额利润,即级差地租I。

假设有A、B、C三块土地肥沃程度都相同,只是位置不同,A地距离市场50公里,B地10公里,C地5公里;每担粮食每公里的运费是1元。这样,就会形成如表五所示的级差地租I:

表五

[table=463][tr][td=1,1,55]

土地

地块

[/td][td=1,1,70]

与市场

的距离

[/td][td=1,1,62]

产量

[/td][td=1,1,88]

当地的个别

生产价格

[/td][td=1,1,56]

运费

[/td][td=1,1,72]

市场价格

[/td][td=1,1,60]

级差

地租I

[/td][/tr][tr][td=1,1,55]

A

[/td][td=1,1,70]

50公里

[/td][td=1,1,62]

4担

[/td][td=1,1,88]

400元

[/td][td=1,1,56]

200元

[/td][td=1,1,72]

600元

[/td][td=1,1,60]

0元

[/td][/tr][tr][td=1,1,55]

B

[/td][td=1,1,70]

10公里

[/td][td=1,1,62]

4担

[/td][td=1,1,88]

400元

[/td][td=1,1,56]

40元

[/td][td=1,1,72]

600元

[/td][td=1,1,60]

160元

[/td][/tr][tr][td=1,1,55]

C

[/td][td=1,1,70]

5公里

[/td][td=1,1,62]

4担

[/td][td=1,1,88]

400元

[/td][td=1,1,56]

20元

[/td][td=1,1,72]

600元

[/td][td=1,1,60]

180元

[/td][/tr][/table]

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需要从越来越远的地方向城市运输粮食,就这方面说,由位置的差别所引起的级差地租I有增加的趋势。从另一方面说,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又使粮食的产地和消费地点的相对距离缩短了,粮食的运费便有可能降低,这对级差地租I的增加会起一定的遏制作用。

一块土地,可以是肥沃程度较高但位置不利,也可以是位置有利但肥沃程度较低。这就决定了土地加入耕作的顺序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情况。一块贫瘠的土地因为位置较好,可以比一块肥沃但位置不好的±地更先被人开垦,更先加入耕作范围。
人们并不一定是先耕种肥力髙和位置好的土地,再按顺序耕种肥力差和位置坏的土地。资产阶级学者宣扬人们耕种土地总是从优等地开始,然后才依次向劣等地扩展,并且把这一点当作是级差地租产生和地租量增长的原因,这是完全错误的。
不管土地的耕作顺序如何,只要土地的肥沃程度和位置存在着差别,就有形成级差地粗I的自然基础。级差地租I可以在耕作向劣等地扩展时产生,也可以在耕作向更优良的土地扩展时产生。

第三节 级差地租的第二形态

级差地租的产生,可以是投入不同地块的各个资本具有不同生产率的结果,也可以是投入同一地块的各个资本具有不同生产率的结果。在同一地块上投入较多的资本,以便采用更完善的农业机器,施用更多更好的粑料以及加强作物的田间管理等等,追加到同一地块上的各个投资,仍然可以比劣等地的投资具有更高的生产率。通过这种办法而产生的超额利润,就形成级差地租的第二形态。

以前述表一的A类土地为例。这块土地上原来的投资是100元,出产6担粮食,按每担30元的生产价格出卖,获得20元的平均利润和60元的级差地租I。现在在原来投资的基础上,追加投资100元,用于购置新式农具、追施肥料和加强作物管理等,假定这样可以增产7担粮食。增产部分还按每担30元的生产价格出卖,7担共得210无,去掉投资100元及平均利润20元,还有超额利润 90元,这90元就构成级差地租II。这里A地的追加投资所以能产生级差地租II,也是以不产生级差地租的C地的存在为条件的。级差地租II的形成可以用表六来说明:

表六

[table][tr][td=1,2,49]

土地

种类

[/td][td=1,2,88]

所耗资本

[/td][td=1,2,48]

平均

利润

[/td][td=1,2,48]

产量

[/td][td=2,1,129]

个别生产价格

[/td][td=2,1,132]

社会生产价格

[/td][td=1,2,72]

级差

地租

[/td][/tr][tr][td=1,1,81]

全部产品

[/td][td=1,1,48]

每担

[/td][td=1,1,48]

每担

[/td][td=1,1,84]

全部产品

[/td][/tr][tr][td=1,1,49]

A

[/td][td=1,1,88]

100元

[/td][td=1,1,48]

20元

[/td][td=1,1,48]

6担

[/td][td=1,1,81]

120元

[/td][td=1,1,48]

20元

[/td][td=1,1,48]

30元

[/td][td=1,1,84]

180元

[/td][td=1,1,72]

I:60元

[/td][/tr][tr][td=1,1,49]

[/td][td=1,1,88]

追加100元

[/td][td=1,1,48]

20元

[/td][td=1,1,48]

7担

[/td][td=1,1,81]

120元

[/td][td=1,1,48]

17元

[/td][td=1,1,48]

30元

[/td][td=1,1,84]

210元

[/td][td=1,1,72]

II:30元

[/td][/tr][tr][td=1,1,49]

C

[/td][td=1,1,88]

100元

[/td][td=1,1,48]

20元

[/td][td=1,1,48]

4担

[/td][td=1,1,81]

120元

[/td][td=1,1,48]

30元

[/td][td=1,1,48]

30元

[/td][td=1,1,84]

120元

[/td][td=1,1,72]

0

[/td][/tr][/table]

我们上面说将“同量”资本追加投入同一土地,这只是为了说明问题的方便。事实上,追加资本不一定是“同量” 的。原有投资100元,追加投资可以是小于或大于它的任何一个数字。

由追加投资所带来的超额利润,是级差地租II的实体。这种超额利润,是否一定要转化为级差地租并由租佃资本家之手转入地主之手呢?它是否转化和以何种程度转化为级差地租,要取决于租佃资本家和地主之间的斗争。一般说来, 这个超额利润,如果是在租约缔订之后才产生的,那么在租约有效期间内,它就归租佃资本家所占有。正是这一点诱使租佃资本家去实行追加投资和集约耕作的。但租约一旦满期,土地所有者就会考虑到追加投资的利益,当他和租佃资本家缔订下一次租约时,会把租金抬髙,在下一个租期内,这部分超额就会部分地或全部地转化为级差地租。由于这种原因,尽管土地所有者都是十足的寄生虫,但他们却也“关心” 农业投资的实际效果和农业的一般技术改良。他们的“关心”只是出之于这种动机:把租期订得尽量短一些,以便能较快地调髙租金,增加地租收入;另一方面,租佃资本家则总是设法掩盖追加投资的效果,并力求把租期订得长一些,以便这一部分超额利润能够更多地由自己取得。他们之间围绕租期长短问题所进行的斗争,实际上也就是夺取超额利润的斗争。

超额利润转化为级差地粗的过程,在级差地租II的场合同级差地租I是有显著不同的。构成级差地租1的超额利润,通常都是全部转化为地租,归地主所有;而构成级差地租II的超额利润,则可能在租约有效期间内全部地留在租佃资本家手里,只是在缔订新租约时才部分地或全部地转归地主所有。

形成级差地租II的实体的这种超额利润的分配方式,对于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既然在租约到期之后,追加投资的利益会部分地或全部地落到地主手中,所以租佃资本家对于任何一种经过较长时期才能受益的投资,如兴修水利 和改良土壤等等,积极性都是不高的。相反地,他们总是要想尽办法在最短期间内取得最大的产量,即使这样会使土地的肥力永远丧失也在所不惜。所以,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土地的合理利用是不可能的,正如劳动力在资本主义下也不可能得到合理利用一样。

级差地租的两种形态,是由农业资本两种不同的投放方法或农业中两种不同的耕作方法引起的,它们之间的差别是一种客观存在。但也必须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一致性。

从历史上看,级差地租I显然是级差地租II的基础和出发点。

级差地租II的形成要以级差地租I的存在为条件,这一点是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所不了解的。

了解级差地租II和级差地租I的联系,对于正确理解级差地租量的变动是有重大意义的。只有联系级差地租 I来考察级差地租II才能理解级差地租II的数量变动的各种不同的情况。

即使现有耕地的面积一点也不扩 大,级差地租总额也会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农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而日益增加。

第四节 对所谓“土地肥力递减规律”的批判

“土地肥力递减規律”是庸俗经济学者马尔萨斯虚构出来的。他认为,“按耕作进展的比例而增加的年产量,和以前的平均增加额比较起来,必然是逐渐地并不变地减少下去的”,“从一切土壤性质来说,非独不会递增,而且必然会遂步递减。” 因此,所谓“土地肥力递减规律”,是这样的说法:土地的增产能力是有限的,投入土地的资本和劳动达到了一定限度,如果再继续投入资本和劳动,那么增产的数量就会递减。

李嘉图把“土地肥力递减”当作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他说“地租总是由于追加的劳动量所获报酬相应地减少而产生的。”在他看来,由于增产数量递减,不能在原地块上继续投资,所以就逐新由耕种优等地推广到耕种劣等地,这就引起了级差地租的产生。他还认为,正是由于这一“规律”的作用,才使得粮食的生产价格上涨,从而引起工资提高、利润率下降和地租的增长。

李嘉图的这些看法,是完全错误的。马克思指出,无论农业耕作是由优等地向劣等地过渡,还是相反由劣等地向优等地过渡,无论追加投资的生产率是递增还是递减,只要各个投资的生产率存在着差別,就有产生级差地租的条件。

一切庸俗经济学者,为了替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进行辩护,把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人民的贫困化的原因,归之于所谓“土地肥力递减规律”造成的。臭名昭著的马尔萨斯人口“理论”,就是建立在这条“规律”的基础上的。

“土地肥力递减规律”在理论上是根本不能成立的。它是以技术不变和生产力不变作为前提、作为论证方法得出来的―种错误结论,具有一切伪科学所共同的纯诡辩的特点。但事实上,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农业生产力是不断提高的。追加投资通常总是和采用新被术、改良土壤和使用各种更有效的生产资料等等联系在一起的。只要在追加投资的同时相应地改进技术,则增产的比例就可以保持不变或者递增,而绝不会出现所谓递减的现象。

关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人口和农业生产的统计材料,再清楚不过地证明,所谓“土地肥力递减规律”完全是资产阶级学者捏造出来的。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在很多地方土地肥力的确有减退的现象。但这绝不是“土地肥力递减规律”作用的结果,而是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的。

马克思的功绩之一,是他使级差地租理论彻底摆脱了同这个虚构的“规律”的联系,并且从根本上否定了这条“规律”的存在。借助马克思的级差地租理论,使我们有可能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农业发展的真正障碍和劳动人民贫困化的根源,从而为消灭这些不合理的现象找出正确的途径。

第五节 绝对地租

在研究级差地租时,曾经假定农产品是按照劣等地所决定的社会生产价格来出售的,因此劣等地只能提供平均利润,而不能提供任何地租。但在土地私有制存在的条件下,不论租种优等地或劣等地,地主都要收取地租;否则,他宁可让土地闲置也不会让别人白白使用。这种由于土地私有制的存在,无论租种好地或坏地都绝对必须交纳的地租,马克思把它叫做绝对地租。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和经济意义等方面,同级差地租都是不同的。

租种各级土地都必须交纳绝对地租,所以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就必须高于它的生产价格。只有这样,租种劣等地的资本家才能在获得平均利润之外,还能有一个余额用于交付绝对地租。但市场价格怎么能够经常超过生产价格呢?

马克思明确指出,如同研究级差地租一样研究绝对地租也必须在严格遵守价值规律的基础上来进行。绝对地租不能来自农产品在流通中的加价,而必须来自农业工人的剩余价值;它不能是农产品价值以上的某种附加额,而必须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农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一般是低于工业的,农业资本的有机构成一般也就低于社会资本的平均有机构成。根据我们在《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一章中的分析:凡是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它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必然会高于归它占有的平均利润,它的产品价值也必然会髙于 生产价格。既然农业资本的有机构成经常比较低,所以农产品的价值就经常髙于它的生产价格。
在这种条件下,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农产品能够按照相当于它的价值的价格而不是相当于它的生产价格的价格来出卖,就会在农产品的价值和它的生产价格之间,也就是在它的剩余价值和平均利润之间形成一个差额,绝对地租的来源问题就可以得到说明。

农产品为什么能够按照相当于它的价值的价格来出卖?即为什么农业中的超额利润能够保留在本部门而不参加社会的平均化过程,而留在本部门内作为绝对地租呢?

这必须用土地私有权的垄断才能够说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固然不能排除竞争,不能排除资本在工、农业部门之间的自由转移。但是,它能为其它部门的资本向农业部门的转移形成一道障碍,任何资本家要想把资本投到农业中来,即使是投到最劣等的土地上,都必须交纳地租。
土地私有权的存在和由此决定的交纳地租的必要,就使得农产品一定要按照高于其生产价格的市场价格来出卖。这样,农产品价值超过生产价格的部分,即农业中的超额利润,就不再参加利润平均化的过程,而被留在本部门内作为绝对地租。

所以,土地私有权的垄断是农业中的超额利润转化为绝对地租的原因,而农业资本的有机构成低于社会资本的平均有机构成,则是农业中能够形成超额利润的条件。

资本主义农业中存在绝对地租这一事实,很早就被资产阶级的统计学家和实践家觉察到了,但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如李嘉图等人,却否认绝对地租的存在。他们会这样,首先是因为他们感觉到,如果承认有绝对地租,就会同他们的价值理论相矛盾。其次,李嘉图是在没有土地私有权的错误假设下面来研究地租问题的。土地私有权是绝对地租存在的前提,在没有土地私有权的地方,当然不会有绝对地租。在不存在土地私有权的条下,至多有级差地租,因此李嘉图只承认有级差地租而否认有绝对地租。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除了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这两种基本的地租形态之外,还存在着另一种地租形态,即垄断地租。所谓垄断地租,就是由垄断的超额利润所构成的地租。由于有些地块具有特别好的自然条件,在这种地块上可以生产出某种名贵的产品(如质量特别好的水果、酒,等等)而且这种土地和它的产品的数量又是极其有限的,在这里从事经营的人,便可以按照不仅大大超过生产价格,而且也超过价值的垄断价格来出卖他的产品。与一般市场价格不同,这种垄断价格不由产品的生产价格或价值决定,而“只由购买者的购买需求和支付能力决定” ①。垄断价格超过价值的部分,便是垄断的超额利润,由它所构成的地租便是垄断地租。
——————————————————————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906页。

第六节 矿山地租和建筑地段的地租。土地价格

在土地所有权同土地的经营相分离的条件下,不仅经营农业需要向土地所有者交纳地租,就连开釆矿山和使用地块进行建筑也得交纳地租。不同的地方在于,农业地租是为了获得一种生产要素而支付的,土地的自然物质会直接参加产品的形成。而建筑地段的地租,则是为了获得生产场所而支付的,土地在这里虽然是生产的条件,但并不是生产的要素,它不像在农业中那样,直接以它的自然物质参与产品的形成。至于说到矿山地租,那既不是为某种生产要素而支付,也不是为生产场所而支付,它只是为一个物质财富的贮藏所而支付,采矿就是要把物质财富从这个贮藏所中挖掘出来。①
——————————————————————
①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史》,第2卷,三联书社1957年版,第345-346页。

马克思指出:“真正的矿山地租,是和农业地租完全一样决定的。”②因此,只要了解了农业地租,对矿山地租的了解就是很容易的了。
——————————————————————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905页。

首先,矿山同农业用地一样,需要支付级差地租。形成这种地租的条件是:各个矿山(包括油田、渔场等,下同)的有用物质的蕴藏丰度不一致,矿层的深浅从而开除的难易不一致,距离销售市场的远近不一致,对这些矿山进行追加投资所取得的生产率也不一致。但由于矿山的数量有限,因而采矿业同农业一样也存在着经营的垄断,这就使矿产品也必须按照劣等生产条件所决定的社会生产价格来出卖。开釆优等和中等矿山的资本家就可以经常取得超额利润,而矿山所有者则以地租的形式把这些超额利润据为己有。

其次,采矿业也同农业一样,需要支付绝对地租。这种绝对地租也是由矿产品价值超过其生产价格的余额形成的。

最后,采矿业还存在着垄断地租。某些稀有的矿产品,可以按照垄断的髙价出卖,所以能够向这种矿山的所有者交付垄断地租。

矿山私有权和矿山地租的存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祥起着严重的阻碍作用。

建筑地段的地租,是住宅经营者或工商业资本家为建筑住宅、工厂、商店或其它建筑物而交付给土地所有者的地租。
建筑地租同农业地租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在农业地租的场合,土地的肥沃程度和位置都对级差地租量有决定的作用;而在建筑地租的场合,则是位置起着决定的作用。越接近城市,越是在大城市里面,特别是在大城市的繁华地区,建筑地段的租价就越髙。

建筑地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垄断地租占有显著的优势。

建筑地租的提高,最严重的后果还在于它造成了房租的上涨,使大城市的住宅问题极端尖锐化。建筑地租并不等于房租,房租中除了包括房屋地基的租金之外, 还包括一下几个成分:(1)逐渐收回的建筑费用和利润;(2)附加在建筑费用和利润上面的利息;(3)房屋的修缮费。尽管房租包含了许多不同的成分,但房租上涨主要还是由于建筑地租的上涨。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土地所有者不仅靠土地私有权可以攫取大量的地租,攫取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带来的利益,在必要时,还可以通过土地的售卖,取得高额的土地价格。

土地本身是自然存在的东西,不是劳动的产品,因而是没有价值的。没有价值的东西为什么会成为买卖的对象并且具有价格呢?这是因为,在土地私有制的条件下,凭借土地就能够取得地租收入的缘故。这种情况,同前面讲过的股票价格在道理上是一样的。
土地所有者出卖土地,也就是把他收取地租的权利出卖给别人。

土地价格是现实的地租关系的反映,地价的髙低首先取决于地租量的大小。其次,土地所有者在决定出卖土地的对候,又必然要考虑到当时银行利息率的水平。他出卖土地所得到的货币收入要是存入银行,能够带来和原先的地租一样多的利息,这样他才愿意出卖土地。地价的水平是由地租和利息率这两个因素决定的,并依据这两个因素的变动而变动。

这种决定方法只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土地买卖关系,它对于前资本主义的土地买卖关系是不适用的。比方说,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曾长期存在过土地买卖的现象。但这种土地买卖,实际上是豪强兼并,政治和经济上的强力对地价的决定起着很大的作用。那时,地价并不和地租成正比例,常常是成反比例的。地主向农民收取的地租非常髙,而地主购买农民的土地所付的地价却非常低,他们甚至可以无代价地夺取农民的土地。
在半殖民地版封建的旧中国,只在沿海—带资本主义有所发展的地区,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过资本主义的地租关系和土地买卖关系,那里的地价才能和地租相适应。在内地广大农村中,仍存在着古老的封建掠夺式的土地买卖关系,因而地价基本上是由政治和经济的强力来决定,而不是由地租的多少来决定。

第七节 资本主义制度下小农经济的破产和城乡对立的加深

资本主义工业中生产集中和大生产排挤小生产的规律,对于资本主义的农业也是完全适用的。这种生产集中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集中在少数大农场中。

生产量和生产资料集中于少数大农场,这是生产集中规律作用的一种表现。这一规律作用的另一种表现,就是千百万小农受大生产的排挤而陷于贫困和破产,沦为无产者和半无产者。他们或者沦为农业工人,或者流入城市补充了产业后备军的队伍。

广大小农之所以不可避免地被大农场所徘挤,以致陷入贫困和破产的境地,原因在于大农场比小农业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大农场可以利用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有力量采用现代化的机器设备,它可以采用比较先进的劳动组织,充分利用分工和协作的长处;它能够生产大宗的商品,并集中地加以运输和销售,这不仅可以减少流通中的各种费用,还可以避免商人的中间剥削;最后,大农场还比较容易获得银行贷款,利息率也低得多。这一切,都是小农经济所不能比拟的。小农经济规模狭小,力量单薄,在竞争过程中,必然要被资本主义大农场所排挤。

农业中的小生产被大生产所排挤,虽然也表现为小农户数目的减少,但与工业比较起来,农业中小生产被排挤的过程却要缓慢得多,这是因为大农场生产的扩大不一定采取扩大耕地面积的办法,而可以采取增加雇佣工人,增加农业机器和增加施肥数量等等办法,这样就使得许多小农户还能保持一小块土地苟延残喘,勉强维持他们半饥不饱的生活。这也是在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中,至今还保留着大量的小农经济的重要原因。除此以外,由于农业生产带有季节性,农忙时需要增加大量的人手,大农场也愿意在它的旁边保留许多穷困的小农户,以便在农忙时从那里招雇短工。不然的话,大农场是可以很轻易地就把这些小农户吞没的。

小农经济遭受排挤的过程是比较缓慢的,资产阶级学者抓住这一点编造出一种十分荒唐的“理论”,即所谓小农经济“稳固论”。

其实,小农遭受排挤的过程比较缓慢,不仅不表明小农处境的优越,相反却正是表明他们的处境比工业中的小生产者更坏,表明他们遭受排挤的过程是一个遭受慢性折磨的万分痛苦的过程。

以上是从农业中大生产和小生产的关系来考察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如果再从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的关系来考察,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就是农业落后于工业和城乡对立。

农业的落后,首先表现在农业生产技术的落后上。其次,也表现在广大农民文化生活水平落后上,许多农民处在文盲和半文盲的状态中,他们得不到必要的技术锻炼,很难享受到现代科学文化的成果。

至于城乡之间的对立,是指城市剥削阶级和广大农民群众在利益上的对立。这种对立的基础是城市资产阶级残酷地剥削农民,使大多数农民遭受贫困破产。

为什么资本主义的发展会使农业落后于工业,并使城乡对立日益加深呢?
土地私有制的存在,是资本主义农业落后于工业的一个基本原因。同时,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银行业的发展,城市对乡村的剥削日益加强,这也是农业落后于工业、城乡对立加深的基本原因。

城市剥削乡村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产业资本家和商人通过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价”来剥削农民;银行资本家通过髙利贷性质的抵押贷款来剥削农民;资产阶级国家通过各种苛捐杂税来勒索农民等等。由农村剥削来的大量的地租、利润,利息和税收就源源不断地流入城市,供剥削阶级挥霍浪费。

[ 本帖最后由 于无声 于 2012-12-12 01:00 编辑 ]

第十一章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第一节 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资本主义社会在进入大机器工业时期以后,从19世纪初开始,每隔若干年就要经历一次经济危机。

在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不同的时期,危机的表现形式和具体进程虽然有所不同,但一般说来,每一次经济危机都是生产过剩的危机。危机的最一般、最普遍的现象,就是商品的生产过剩。

这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以前一切时代的人们所从来不曾经历过的。在资本主义以前的各个社会里也会造成社会生产的危机。但这种危机的现象 并不是生产的过剩,而是生产的严重不足,它同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危机是根本不同的。

先从经济危机的可能性说起

经济危机的最一般的表现,是商品买和卖的脱节,也就是商品卖不出去。前面分析货币的职能时曾经讲过,商品买卖脱节的可能性在商品流通出现以后就产生了。

这种在商品的形态变化中所包含的危机可能性,是危机的第一种可能性。危机的第二种可能性,是由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职能引起的。

在简单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危机只是一种可能性,它并没有变成现实性,即没有成为社会范围的生产过剩。

上述危机的可能性,只是抽象地说明了危机可能产生的条件和危机的最一般形式,并不说明危机必然爆发的原因。

随着简单商品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的过渡,危机的可能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获得了更加具体的内容。这是因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已经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形式,商品的形态变化已经表现为货币的形态变化,商业和信用关系也获得了普遍的发展,产生买卖脱节和支付连锁关系遭到破坏的可能性比以前大大增加了。

无论资本的形态变化,或是商业和信用关系的发展, 都只能说明危机的可能性,而不能构成危机必然爆发的原因。

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是怎样发展为现实性的呢?促使经济危机必然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呢?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区别于以往任何生产方式的地方是:一方面,社会的生产力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生产达到了高度社会化的水平;而另一方面,社会的生产资料和生产成果却被一小撮资本家私人占有。正是这种生产的社会性同生产资料和生产成果的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构成了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真正原因。

首先、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表现为资本主义各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个别企业生产的组织性,不仅不能限制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而且必然要加剧这种无政府状态。

其次、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还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是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即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的。
另一方面,和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时并存的,却是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趋势。

社会生产的增长,归根结底要依赖于人民群众的消费。资本主义既然在无限扩大生产的同时相对缩小了广大劳动人民的购买力,降低了他们的消费水平,这就在生产和消费之间造成了日益尖锐的对抗性矛盾。当这种矛盾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即当若干重要的商品由于群众无力购买而找不到销路的时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就要遭到猛烈的破坏,于是普遍性的生产过剩的危机就会爆发。

资本主义制度下不可避免地爆发生产过剩的危机,并不是因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巨大增长超过了人民大众的绝对需要,仅仅是因为它超过了人民大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过剩,并不是绝对的过剩,即超过了人民大众的绝对需要而形成的过剩;而只是一种相对的过剩,即和人民大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而言的过剩。
经济危机实际上就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相对过剩的危机。

以上分析表明,生产过剩的危机,完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产物,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身造成的。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经济现象,也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伴侣。 如果资本主义能够把生产不用于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而用于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状况,那就不会有危机发生了。但这样一来,资本主义也就不成为资本主义了。只要存在着资本主义制度,资本家就不会放弃剥削,资本主义的深刻矛盾就无法得到解决,工人阶级和其它劳动人民就不能摆脱经济危机这种社会灾难。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为什么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会是一种周期出现的现象呢?

经济危机是由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决定的。因此,经济危机的周期爆发,也只能从资本主义矛盾的运动中来寻找原因。

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是经常存在的,但只有当它们发展到极其尖锐的程度,使再生产的比例发生严重失调的时候才会爆发经济危机。经过危机的破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与低下的消费水平暂时相适应的局面,使再生产所需要的比例关系又重新建立起来,使资本主义的生产又得以继续“正常”地进行。

但是,由于危机不过是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各种矛盾暂时的,强制的解决,而不是这些矛盾的消失,所以随着危机过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各种矛盾还会重新发展和激化,再生产过程中比例失调的现象还会重新严重起来,这样就导致另一次危机的爆发。

由于上述原因,经济危机就成了一种周期出现的现象。

由于经济危机的周斯爆发,资本主义的再生产就具有了周期的性质。从一次危机幵始到下一次危机开始,中间的时间便是一个再生产周期。每一个周期一般包括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其中,危机是周期的决定性阶段,它是上一个周期的终点,同时又是下一个周期的起点。

上述各个阶段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不断交替和反复出现,就形成了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对于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的分折表明,资本主义经济只能在危机——髙涨——危机中颠簸起伏地向前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繁荣景象,只不过是新的危机到来以前的预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和机会主义者每当资本主义经济进入髙涨阶段时,就大肆宣扬资本主义的“永久繁荣”。但这种 “永久繁荣”的神话,每一次都象肥皂泡一样很快就遭到破灭。

绝不能因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具有周期性,就认为它能这样一直循环不已地发展下去。事实上,每个周期都不是以往周期的简单重复。危机的周期爆发和不断加深,是资本主义矛盾日益尖锐化的表现。
在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特别是到了资本主义总危机时期以后,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空前尖锐化,危机的爆发更加频繁,危机的周期更加缩短,危机的破坏作用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厉害。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过剰的危机不仅在工业中发生,而且也在农业中发生。造成农业生产过剰危机的拫本原因,也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由于农业中资本 主义的发展较工业缓慢,所以农业危机的出现在历史上也较工业危机为晚。

和工业危机比较起来,农业危机的特点在于:它通常具有持久的性质。
农业危机的持久性质,从根本上说,是由农业中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决定的。

工业和农业是社会生产的两大部门,它们是互相联系和互相制约的。
农业危机和工业危机交织在一起,必然使整个危机更加深化。

长期的农业危机还会影响整个工业生产的周期进程,延长工业的危机阶段和萧条阶段,使过渡到高涨阶段发生困难,并且缩短高涨阶段的时间和影响生产增长的幅度。因此,农业危机的长期存在使得工业生产的发展更加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第三节 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矛盾的尖锐化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各种对抗性矛盾的定期爆发。这种周期爆发的经济危机,最清楚地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

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使生产力遭到巨大的玻坏,使生产水平倒退几年甚至几十年。同时,危机还使社会的物质财富遭到严重的玻坏。例如,在1929—1933年的危机中,美国毁坏了92座高炉,英国毁坏了72座,德国毁坏了28座,法国毁坏了10座。1933年,美国有1040 万英亩的棉花被毁坏,有640万头猪被杀死抛入密西西比河,还有大量的小麦被投入机车锅炉烧毁。巴西也有2200万袋咖啡 被扔到海里。

在危机期间,与大量的社会物质财富遭到破坏的同吋,广大的劳动人民却过着饥寒交迫的困苦生活。劳动人民正是因为生产了“太多的”东西,才不得不忍受失业、贫困和饥饿的折磨。这种情况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和历史局限性。

危机不仅深刻地暴露了资本主义的对抗性矛盾,而且还会进一步加深这些矛盾,使之更加尖锐起来。

危机进一步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危机期间,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过程大大加速。大量的中小企业,由于经济力量比较簿弱,往往经受不住危机的沉重打击而纷纷破产。而大企业,特别是少数最大的企业,因为经济力量雄厚,并且还 得到资产阶级国家的大力支持,因而在危机中破产倒闭的数量要比中小企业少得多。大企业在危机期间还乘机大肆掠夺和吞并那些破产倒闭的或经济困难的企业,这大大加速了资本集中的过程。
危机加速资本集中的后果是:—方面,生产社会化的程度更加提髙,生产过程更加具有社会性质;另一方面,生产资料和生产成果愈集中到人数更小的大资本家手里。这就大大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性和私人资本主义占 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经济危杌也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进一步尖锐化。危机首先打击的是工人阶级,给他们带来最为深重的灾难。在危机期间,工人失业人数大量增加,失业时同也比平时大大延长。工人是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失去了工作就等于剥夺了他们及其家属的生存权利。他们挨饿受冻、流落街头、有些人甚至被迫走上自杀或犯罪的道路。
危机也使得在此工人的状祝急剧恶化。在危机期间,资本家利用大量失业工人的存在,进一步加强对在业工人的剥削。这首先表现为工人工资的普遍释低。其次,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大提高,劳动条件更加恶化。最后,与失业增加、开工不足成为鲜明对照的是资本家尽力延长劳动日。

危机也严重打击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广大劳动农民,加速他们的贫困和破产。
在危机期间,由于广大群众首先是工人群众的购买力急剧下降,由于许多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厂停工减产或玻产倒闭,因而对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需求大大减少,这就造成了农产品的大量过剩。农产品的大量过剩,引起了农产品价格的猛烈下跌和农民收入的急剧减少。这种情况在工业危机和农业危机互相交织的条件下,表现得更为突出。
尽管农民的收入大大降低了,但农民缴纳的捐税、借款利息和租金等固定支出,却不仅不会减少,甚至还会有所提高,这就使得农民负债增加,处境更加艰难。许多破产的农民因为在农村中无法维持生活,不得不背井离乡、流入城市,加入城市的失业队伍。

然而,危机给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还不止这一些。资产阶级国家为了减轻资本家在危机中所遭受的损失,总是要设法把这种损失尽量转嫁到劳动人民的身上。国家从预算中拨出大批资金来补贴资本家,而这些资金归根结底要由劳动人民来负担。同时,资产阶级国家还利用暴力和强制机关帮助资本家降低工人阶级和劳动农民的生活水平。这一切就使劳动人民更加贫困化。

危机使工人阶级、劳动农民、手工业者同资产阶级、大土地所有者之间的阶级矛盾尖锐化。

经济危机不仅会使资本主义国内的阶级矛盾尖锐化,而且也使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内部的矛盾尖锐化。在帝国主义阶段, 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必然进一步加剧帝国主义国家和被压迫民族之间的矛盾,以及帝国主义国家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
矛盾。

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除了竭力把危机所造成的损失转嫁到本国劳动人民的身上而外,总是竭力向经济落后国家特别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输出危机”,把危机的损失转嫁到这些国家人民的身上。例如,他们在“援劢”的幌子下,加紧向经济落后国家输出过剩资本,倾销工业品和剩余农产品,压低经济落后国家出口的原料价格,等等。这使经济落后国家的民族工业遭到到严重的打击,使它们的农业日趋衰落,使那里广大的小生产者纷纷玻产,同时也使这些国家的出口减少,国际收支逆差更加增大。
所有这些,都使得这些国家的人民更如贫困。其结果必然使帝国主义国家和被压迫民族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并促使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进一步高涨。

由于帝国主义各国之间互相转嫁危机,竭力要把自己的势力打入对方的势力范围并夺取对方的市场,必然使帝国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日益央锐化。最近十几年来,随着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以及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 机的频繁爆发,美国和日本、西欧“共同市场”国家转嫁经济危机和争夺市场的斗争不断激化。

经济危机不仅加剧了资本主义的经济矛盾,而且也加剧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不仅使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矛盾尖锐化,而且也使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内部的矛盾尖锐化。 每次危机都动摇着资本主义统治的基础,加速着资本主义制度
的崩溃。

第四节 对资产阶级经济危机理论的批判

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危机最明显最深刻地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对抗性矛盾,极其有力地诋明了这一社会制度的历史暂时性。这一点,是资产阶级及其御用学者们所绝不愿意承认的。为了欺骗劳动群众和替资本主义制度作辩护,他们长期以来一直散布各种各样的“理论”,掩盖经济危机的真实原因,否认资本主义制度下经济危机的必然性。

早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根本否认资本主义社会有爆发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法国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萨伊,就是这派人的一个典型代表,他的观点还得到了李嘉图的赞同和支持。

和萨伊、李嘉图等人相反,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西斯蒙第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经济危机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他却把危机发生的原因归结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个人消费不足,而个人消费不足则是由资本主义的不公平的分配制度引起的。

西斯蒙笫的功绩在于他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和消费的矛盾,谴责了资本主义的分配制度。然而他并没有理解资本主义制度的实质,也就无法说明经济危机的真正原因。

从19世纪中叶以来,经济危机周期爆发的事实,迫使资产经济经济学家不得不承认危机的存在,但对于爆发危机的真正原因他们始终不敢正视,而是用各种办法来加以曲解。他们总是把危机发生的原因,解释成与资本主义制度镧度毫不相干的各种偶然因索,说什么只要去掉这些偶然因素,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就可以消除危机;而每当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情况有所好转时,他们却又大肆宣扬那种所谓资本主义“永久繁荣”的神话。

例如,英国庸俗经济学家约翰.穆勒(1806―1873年)就企图把危机说成是由人们的心理状态变化引起的。据他说,在复苏阶段,资本家的心情普遍乐观,于是引起了过分的投机,而“投机过分”必然遭到失败,这就引起了普遍悲现,因而爆发了危机。

这完全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谬论。它反映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于解释社会经济现象已经完全无能为力,已经丧失了起码的科学态度,变成了奇谈怪论的制造者。

另一个英国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杰芬斯(1835—1882 年),还企图用自然现象来解释危机的原因。他认为,由于太阳黑点的出现所引起的气候变化,影响了农作物的收成,从而造成了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动荡。而太阳黑点的增多一般是以十年为周期的,因而每隔十年就发生一次经济危机。

这更是一种奇谈怪论。太阳黑点的变化,不管地球上有无资本主义始终都在进行着,但在资本主义以前和以后的社会里,并没有发生过经济危机。只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才发生了这种空前绝后的现象。所以,危机的发生和太阳黑点的变化是毫不相干的,而是和资本主义制度密切联系着的。危机是资本主义不可分离的伴侣。
从资产阶级的这种观点中,不难看出他们已经堕落到何等地步。他们对于社会经济现象不是从社会本身去寻我原因,而是到自然界去发现“论据”。 这不仅不会对他们有丝毫帮助,恰恰相反,倒是再清楚不过地暴露了他们为资本主义制度作辩护已经多么穷极无聊。

还有一些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企图用流通领域中的一些现象来说明经济危机的原因。

例如,美国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费雪(1867—1947年)认为经疥危机是由信用紧缩引起的。按照他的说法,在周期的高涨阶段,由于市场情况良好,商品价格上涨、利息率较抵,增大了资本家投资的兴趣。但是,随着资本家投资的增加,对借贷资本的需求日益增多,而借贷资本的供给又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于是引起了信用的紧缩和利息率的提高。这时,资本家就不愿意增加投资和扩大生产了,于是就爆发了经济危机。

费雪分明是把属于危机本身的一些现象,当成了危机的原因。其实,利息率的高低并不是投资规模的主要调节者。如杲利润率很髙、市场情况良好,即使利息率提高,只要资本家有利可图,仍不会使投资减少;反之,在利润率很低、商品销售困难的情况下,即使利息率降低也不会使投资增加。所以, 影响投资规模的,主要是利润率的髙低和市场情况的好坏,而不是利息率的髙低。
至于在危机前夕发生的支付手段的极端缺乏和利息率的迅速提髙,则完全是由商品生产过剩,找不到销路所引起的。资本主义信用的紧缩,只是生产过剩危机的信号和表现,而不是它的原因。

上述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关于经济危机的各种“理论”,当然经不起时间的考验。随着资本主义进入总危机阶段以后,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更加频繁和深刻化。1923—1933年期间所爆发的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严重地动摇了资本主义统治的基础,同时也彻底粉碎了关于资本主义无危机发展的一切谬论。在这种情况下,资产阶级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经济“理论”,它一方面不能不承认资本主义制度下存在眷失业和危机的现实,另一方面又要提供一套方案来挽救资本主义制度,并在此基础上把资本主义依然宣布为一种理想的社会制度。这种资产阶级经济学终于产生了,这就是凯恩斯主义。

英国的庸俗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凯恩斯(1883—1946年)是资产阶级最忠实的辩护士,是现代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最主要的代表。美国的一位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曾对凯恩斯作过这样的评份,他说:“我们可以驳斥凯恩斯提出的个别命题,但是如果我们推翻他的整个体系,那我们便会错过挽救资本主义的最后机会。”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资产阶级那样推崇凯恩斯的“理论”的原因。正因为凯恩斯的“理论”在资产阶级看来,具有挽救资本主义的作用,所以它在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中便得到了广泛的流传。

据凯恩斯看来,经济危机决定于三个基本心理因素或心理“规律”:(1)消费倾向;(2)资本的边际效率;(3)灵活偏好。在这三个基本心理因素中,凯恩斯特别强调资本的边际效率的作用,他认为发生危机的主要原因是资本的边际效率的突然崩溃。

为了揭露凯恩斯的危机理论的反动实质,必须首先了解他的所谓三个基本的心理“规律”。
所谓消费倾向“规律”,凯恩斯是指随着就业和收入的增加,人们的储蓄欲望也在加强,在收入增加的部分中,人们用于消费部分越来越少。这就造成了消费需求的不足,即对消费资料需求的不足。
个人消费需求不足可由投资的增加来弥补,首先是由生产资料需求的增加来弥补。但是,按照凯恩斯的说法,投资需求的增加,要受资本“边际效率规律”的限制。

所谓资本的边际效率,凯恩斯是指资本家对于资本未来收益的心理预期,即对新增每一单位资本的预期的利润率。而资本的“边际效率规律”则是:在技术装备和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投资的増加,资本的边际效率就降低。当资本的边际效率降低到利息率以下时,资本家就停止投资。至于利息率的变动,凯恩斯则认为是受“灵活偏好规律”制约的。

所谓灵活偏好,他是指人们愿意以货币形式保存财产的心理倾向。因为人们有货币在手就比较灵活,可以用货币增加消费和预防危险,也可以用货币进行投机,所以人们也就偏好货币。而“灵活偏好规律”是指,在货币的供给一定时,利息率受货帀的需求决定,即受灵活偏好决定。灵活偏好越强,则利息率就越高;反之则越低。

凯恩斯是怎样以他的所谓三大基本心理“规律”来建立他的危机“理论”的呢?
凯恩斯认为,当资本主义经济进入周期的高涨阶段以后,由于投资的增加,资本的边际效率在降低,但这时资本家对于资本的未来收益还非常乐观,以致不顾资本的大量积累和生产成本的日益提高,仍在尽量增加投资。一旦幻想在过度乐观和过度买进的市场上破灭,有组织的投资市场就为极度悲观的气氛所笼罩,资本家受这种气氛的支配,又过分低估了资本的未来收益,于是造成了资本边际效率的突然崩溃。随着资本边际效率的崩溃,资本家对于未来失去了信心,这就必然促使灵活偏好加强,从而使利息率提高。资本边际效率的崩溃和利息率的提高相伴发生,就会使投资迅速下降,生产急剧缩减,失业大量增加。这就是凯恩斯对危机原因所作的极其庸俗的解释。

凯恩斯的这一套离奇的论调,并没有什么新鲜内容,它不过是前面已经批判过的各种滥调的拼凑和翻版。

凯恩斯把危机的原因归结为由“消费倾向”、“灵活偏好”这样一些心理因素所引起的个人消费不足和投资不足,是没有任何根据的。

关于个人消费不足不能成为危机的原因,在批判西斯蒙第时,已经作了说明。不过凯恩斯和西斯蒙第不同的地方在于,他把消费不足的原因归结为储蓄的增加,仿佛人们在收入增加的时侯,储蓄的欲望也在如强,在收入增加的部分中,用于增加个人消费的部分没有用于增加储蓄的部分多。在这里,凯恩斯故意抹煞了资本主义社会消费的阶级性质,把资本家的消费和工人的消费混为一谈,并用“人类本性”喜欢储蓄来解释消费不足。
其实,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能够增加储蓄的只有那些占有日益增多的剩余价值的少数资本家,至于广大的工人群众,由于他们日益贫困,储蓄的可能性是极少的,如果有一点的话,那也是小额零星储蓄,与凯恩斯妄图“论证”的问题实际无关。非常明显,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过剩和工人群众的消费不足,绝不像凯恩斯所说的那样,是由于什么“人类本性”喜欢储蓄的结果,恰恰相反,是由于他们受资本家的残酷剥削而日益贫困的结果。 凯恩斯把经济危机的原因归结为消费不足,把消费不足的原因又归结为储蓄增加,是故意颠倒黑白,是完全错误的。

至于把危机的原因说成投资不足,就更加荒谬了。在危机期间,工厂停工、原料堆积、商品滞销等等,并不是由于投资不足,而是由于投资太多、资本过剩。马克思早就驳斥过那种认为危机起因于投资不足的谬论。

凯恩斯对投资不足的原因的解释,也同样是荒谬的。他认为,投资不足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不足,是由于利润率的变动和利息率的变动不相适应所引起的。他企图使人相信,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利润率的趋于下降,利息率虽然也在下降,但下降的程度却不如利润率大。因此,随着利润率和利息率之间差额的缩小,投资将逐渐减少,而当利润率下降到和利息率相等或低于利息率时,则投资便完全停止。

在这里,凯恩斯把利息和借贷资本的运动完全割裂了。他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要把利息说成是取决于“心理因素”,即取决于人们对货币的灵活偏好。在他看来,人们对货币的灵活偏好,使人们必须取得一定的利息才肯贷出货币;因此,不管货币资本的供给怎样充裕,利息率的降低总是比利润率缓慢的。这样,凯恩斯就把利息看作是一种“纯粹货币现象”,从而也就人为地割裂了利息和利润的联系。但是事实上利息不过是利润的一部分。

既然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所以不能把利息和利润作为两个彼此无关的量对立起来。在一般情况下,利息量是取决于利润量的。当利润率上涨时,资本家对于借贷资本的需求增大, 而也使利息率上涨;反之,当利润率下降时,利息率也随之下降。可见,正是利润的运动规定了利息的运动,而不是相反。

至于说到利息率下降的程度不如利润率大,也是完全违反事实的。事实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食利阶层的人数日益增加,从而使借贷资本的供给不断增大;同时,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社会各个阶级的货币储蓄被银行网动员起来用作借贷资本,这也增加了借贷资本的供给;另外,在资本主义总危机阶段,企业经常开工不足,有利的投资场所日益缩小,也造成了借贷资本的供过于求。这些情况都决定了利息率比利润率下降的程度大。因此,凯恩斯把投资不足的原因,归结为利润率比利息率下降的程度大,是完全没有根据的。其实,对资本家来说,投资的多少,并不取决于利润率和利息率之间的对比,而是取决于现有的利润率水平。如果利润率髙或有上涨趋势,则投资自然増加;反之,如果利润率低或有下降趋势,则投资自然减少。

凯恩斯用他捏造的所谓“资本的边际效率”来解释投资动态,并用资本家心情的变化来解释资本边际效率的变动,这就把资本主义的现实关系完全顛倒过来了。其实,凯恩斯的这种论调并不新鲜,它不过是前面我们已经批判过的约翰.穆勒的谬论的变种。

凯恩斯的危机理论虽然极其荒谬,但对垄断资产阶级却非常有用,因为它给资产阶级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拫据。按照凯恩斯的意见,由于资本主义结构本身存在着缺陷,不能自动地保证他所捏造的上述三种心理因素的相互配合,从而也就不能保证消除危机和失业。因此他主张通过国家来调节经济,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这三种心理因素的相互配合。

凯恩斯及其追随者所提出的各种“反危机”方案,其基本精神就是鼓吹国家干预经济,对资本主义经济作有利于大垄断资产阶级的调节。这些方案在当前美、英、法等帝囯主义国家中得到了广泛的流传,并在不同程度上成为各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依据。

凯恩斯所拟定的“反危机”方案,是和他的危机理论密切相联的。他认为只要采取措施,鼓励增加消费和投资,保证资本家获得高额利润,就可以防止危机的发生。为此,他提出了以下的办法:加强军备竞赛和实行经济军事化;加紧推行可以将危机输往他国的对外经济扩张;扩大政府开支和实行通货膨胀;通过降低贷款利息和减免税收以及由国家提供定货、津贴等办法来鼓励私人投资;以对大垄断资本集团最有利的形式进行国家投资;降低工人的实际工资,等等。

诚然,加紧实行军备竞赛和国民经济军事化以及对某些公共工程进行国家投资,的确给垄断资本家开辟了一个特殊市场,在这个市场上,垄断资本家可以获得比普通市场高得多的利润。 同时,这个市场的扩大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暂时缓和生产能力的增长同广大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但是,这种支撑作用只是临时性的,它最多只能在短时期内推迟生产过剩危机的来临,而不能最终阻止危机的爆发。从长远来看,扩大政府开支,必然导致更为深刻的危机。因为政府开支的款项实际上都是来自广大劳动人民的税收负担,扩大政府开支,无论是实行赤字财政还是实行通货膨胀,归根结底都是加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捜刮和掠夺,使他们的实际收入日益降低,生活更加贫困,从而使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使危机更加频繁和深刻。

另一方面,扩大政府开支,不管是用于军事生产还是用于公共工程,其结果都会使一些生产部门片面和畸形发展,使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更趋剧烈,使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正常条件遭受破坏,从而推动经济危机的迅速到来。

由此可见,凯恩斯及其追随者为救治资本主义而开的药方,除了帮助垄断资产阶级加紧向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进攻以攫取高额利润而外,别无其他内容。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消灭危机是不可能的。要消灭危机,只有消灭资本主义制度。

[ 本帖最后由 于无声 于 2012-12-12 01:01 编辑 ]

大家没兴趣讨论,我就把最近自己的思考贴出来吧,权当做笔记、整理思路

【讨论1】:纸币原本不能作为世界货币,但在当前的世界经济体系中,美元、欧元、英镑、日元特别是美元又的确是在充当世界货币,这个经济现象如何看待?

教科书的论述是建立在“公平、合理的世界经济秩序”的基础上,而美元等在充当世界货币正是帝国主义国家所制定的剥削、不公平世界经济秩序的一个体现和组成。

完全不同意“没兴趣讨论”
能翻墙到这,有多少是香车宝马的,大家都要在为生存作斗争,
而且就算生计问题解决了,也不一定发展到很高的理解能力。

更新完第五章

谈一下我的心得。
徐禾的这本书基本上可以说是按照资本论的框架来写的。而马克思的资本论有可能并不十分容易理解。
可以先读徐禾书的一部分,再去读资本论相应章节,效果应该是不错的

更新完了

电子书做出来并发布了,见1#贴。

我有一个疑问
第一章第二节 以下的内容我觉得有一些问题。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这种属性只有商品才有,不是商品的其他物品是没有的”
假如我自己做了一个笔盒,我自己用,没有进行出售(即没有通过买卖方式进入消费领域,这个笔盒不是商品)但我做笔盒确实付出了劳动,这个笔盒的确是有价值,但它不是商品。与原文“仅有商品才有”出现出入。
是否出现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