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出身论》全文

【转帖】《出身论》全文

遇罗克遗作-—《出身论》

《出身论》原载1967年1月18日《中学文革报》第1期,署名北京家庭出身问题研究小组。编者按为《中学文革报》编者所加。本文注释为《中学文革报》编者所加。 ——编注。

出身论

编者按:
目前,北京市的中学运动普遍呈现出一派奄奄一毙的气象,造反派虽然十分努力,群众却总是发动不起来,资产阶级反动路线依然猖獗如故。这种现象,不由使许多同志疑惑起来:究竟是什么东西至今还这样有力地阻碍着对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批判呢?

我们认为,不是别的,正是在社会上广有市场的唯出身论。

过去各中学所普遍执行过的那一条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根子不是别的,也正是反动的唯出身论。

反动的唯出身论,从资产阶级形而上学的哲学垃圾堆里寻得理论上的根据,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妄图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重新形成新的披上伪装的特权阶层,以至反动的种姓制度,人与人之间新的压迫。是反动的唯出身论,使一部分青年学生背上了“自来红”的大包袱,自以为老子是天生的革命者,其结果正成了修正主义苗子。是反动的唯出身论,迫使另一部分青年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使他们甘居中游,使他们放弃对国家的前途、世界的前途应尽的责任。还是它,使许许多多受资产阶级反动路线蒙蔽的同志至今坚持其错误。还是罪恶的它,使多少同志至今在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前面畏缩恐惧!

同志们,这样可恶的东西,不打倒它,如何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不打倒它,哪里去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的接班人?不打倒它,中国的颜色就必将发生改变!

全市的革命造反派们,你们不是要打退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猖狂反扑吗?你们不是要发动起千千万万群众共同战斗吗?那么,你们就掀起一个狂涛巨浪,彻底冲垮反动的唯出身论的堤岸吧!到了那一日,千百万群众就会冲决束缚他们的一切,和你们汇成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也只有到了那一日,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才会彻底被葬入坟墓,中国的颜色才永远永远是鲜红的。

“北京家庭出身问题研究小组”发表的《出身论》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我们说,它的出现好得很!它宣告了反动的唯出身论的破产,是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

《出身论》敢于冲破社会上旧的观念的束缚,勇敢地向尚有强大社会势力的反动唯出身论宣战,这种革命造反精神好得很!

《出身论》的出现,不免要被一些人认为是株大毒草,但这算得了什么?马克思主义在开始的时候也曾被认为是毒草,然而今天却成了世界人民的指导思想。真理只有在同谬误的斗争中才能发展,才能为广大群众所接受。我们深信:反动的唯出身论虽然貌似强大,但它的反动本质决定了它只是一只腐朽的纸老虎,革命的《出身论》今日虽是星星之火,明日必成燎原之势。

同时,我们认为,由于作者掌握毛泽东思想的水平有限,由于对社会进行的调查研究不够全面。《出身论》必定存在着不少的缺点和不完美的地方。我们热切希望广大的革命同志用毛泽东思想这个伟大的武器来衡量它,并真挚地欢迎同志们对《出身论》提出批评。

家庭出身问题是长期以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这个问题牵涉面很广。如果说地富反坏右分子占全国人口的5%,那么他们的子女及其近亲就要比这个数字多好几倍(还不算资本家、历史不清白分子、高级知识分子的子女,更没有算上职员、富裕中农、中农阶级的子女)。不难设想,非红五类出身的青年是一个怎样庞大的数字。由于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国家,解放前只有二百多万产业工人,所以真正出身于血统无产阶级家庭的并不多。这一大批出身不好的青年一般不能参军,不能做机要工作。因此,具体到个别单位,他们(非红五类)就占了绝对优势。

由于形“左”实右反动路线的影响,他们往往享受不到同等政治待遇。特别是所谓黑七类出身的青年,即“狗崽子”,已经成了准专政对象,他们是先天的“罪人”。在它的影响下,出身几乎决定了一切。出身不好不仅低人一等,甚至被剥夺了背叛自己的家庭、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参加红卫兵的权利。这一时期,有多少无辜青年,死于非命,溺死于唯出身论的深渊之中,面对这样严重的问题,任何一个关心国家命运的人,不能不正视,不能不研究。而那些貌似冷静和全面的折衷主义观点,实际上是冷酷和虚伪。我们不能不予以揭露、批判,起而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下面我们就从毛主席著作和社会实践中寻找答案,分三个问题来阐述我们的观点。

一、社会影响和家庭影响问题

先从一副流毒极广的对联谈起。
“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基本如此。”

辩论这副对联的过程,就是对出身不好的青年侮辱的过程。因为这样辩论的最好结果,也无非他们不算是个混蛋而已。初期敢于正面反驳它的很少见,即使有,也常常是羞羞答答的。其实这副对联的上半联是从封建社会的山大王窦尔敦那里借来的。难道批判窦尔敦还需要多少勇气吗?还有人说这副对联起过好作用。是吗?毛主席说,任何真理都是符合于人民利益的,任何错误都是不符合于人民利益的。它起没起过好作用,要看它是否是真理——是否符合毛泽东思想。

这副对联不是真理,是绝对的错误。

它的错误在于:认为家庭影响超过了社会影响,看不到社会影响的决定性作用。说穿了,它只承认老子的影响,认为老子超过了一切。

实践恰好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社会影响远远超过了家庭影响,家庭影响服从社会影响。从孩子一出世就受到了两种影响。稍一懂事就步入学校大门,老师的话比家长的话更有权威性,集体受教育比单独受教育共鸣性更强,在校时间比在家时间更长,党的雨露和毛泽东思想的阳光滋润着这棵新生的幼芽,社会影响便成了主流。

朋友的琢磨,领导的教导,报纸、书籍、文学、艺术的宣传,习俗的熏染,工作的陶冶等等,都会给一个人以不可磨灭的影响,这些统称社会影响。这都是家庭影响无法抗衡的。

即使是家庭影响,也是社会影响的一部分。一个人家庭影响的好坏,不能机械地以老子如何而定。英雄的老子,反动的妈妈,影响未必是好的。父母都是英雄,子女却流于放任,有时更糟糕。父母思想好,教育方法如果简单生硬,效果也会适得其反。同样,老子不好,家庭影响未必一定不好,列宁就是例证。总之,一个人的家庭影响是好是坏,是不能机械地以出身判定的。出身只是家庭影响的参考。

总的来说,我们的社会影响是好的。这是因为:我们的社会制度是无比优越的,我们的党是一贯突出政治的,是最重视年轻一代成长的;我们绝大多数人民是热爱新社会的。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阶级斗争的复杂性和尖锐性,不能忽视我们还处在小资产阶级汪洋大海之中。我们的文化教育制度正待彻底改革。有时社会影响又不全是好的。无论是什么出身的青年,如果接受社会上的坏影响,一般总要服从这种坏影响,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是只要引导得法,他很快就会抛掉旧东西,回到正确的立场上来。所以,故意让青年背上历史包袱,故意让青年背上家庭包袱,同属于一种错误路线,二者都是残酷的。由于社会影响是无比强大的,但又不见得全是好的,所以不管是什么出身的青年放弃思想改造,都是错误的。对于改造思想来说,出身好的青年比出身不好的青年并没有任何优越性。

家庭影响也罢,社会影响也罢,这都是外因。过多地强调影响,就是不承认主观能动性的机械论的表现。人是能够选择自己的前进方向的。这是因为真理总是更强大,更有号召力。你真的相信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无比正确的吗?你真的相信毛泽东思想是战无不胜的思想武器吗?你真的承认内因起决定作用吗?那么,你就不应该认为老子的影响比甚么都强大。否则,只能表明你的思想混乱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了。

二、重在表现问题

如果你没有理由驳倒社会影响大于家庭影响,也驳不倒现在社会的好影响是主流,也不得不赞同出身和家庭影响没有必然的联系。那么,我们可以一起来研究“重在表现”的几个问题。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初期,很多人都说“重在表现”是修正主义观点。后来听说这是毛主席提出来的,才慌忙改口。可见他们对这项政策根本不理解。让他们来解释这项政策,就必然会任意歪曲。限于篇幅,这里只检查三种提法,看是否符合毛泽东思想。

1.出身和成份完全不同

貌似公允的同志常对出身不好的青年这样讲:“一我们有成份论,二不唯成份论,三重在政治表现……”《出身论》刚发表的时候,我们不得不这样写。现在我们看到了,一九六六年七月在团中央九中全会上讲这个话的李雪峰及其一流人物,现在都成了怎样的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代表人物。(本文注释均为《中学文革报》编者注。)

这是不看对象。

××同志解释过这句话。她说:这是对背叛本阶级的个别份子讲的。××同志的解释是甚么意思呢?举例说,恩格斯本人是资本家,但他背叛了本阶级,成了共产主义的第一代公民,成了工人阶级杰出的领袖。巴黎公社中也有一些本人是资产阶级份子的委员,但他们是人阶级公社的代表。我国革命时期也有这样的例证。我们能不能因为他们成份不好而抹煞他们的历史功绩呢?不能!我们要重在政治表现。这就叫“不唯成份论。”我们认为相反的情况也适用于这个公式。对成份是矿工,但背叛了无产阶级,背叛了革命的份子,也要重在表现,也没有一点可以轻恕他的罪恶的理由。小而言之,李鼎铭是地主份子,但他向边区政府提出了“精兵简政”的建议,毛主席赞扬说:“不管甚么人……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这就是不以人害言,亦即不唯成份论的具体表现。

出身和成份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老子的成份是儿子的出身。如果说,在封建家庭是社会的分子,子承父业还是实在情况,那么,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这个说法就不完全正确了。家庭的纽带已经松弛了,年轻的一代已经属于社会所有了。而到了社会主义社会,一般的青少年都接受无产阶级教育,准备为无产阶级事业服务了,再把儿子、老子看作一码事,那也太不“适乎潮流”了。

毛主席在一九三九年写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说,当时的知识分子属于小资产阶级范畴。在这里并没有分门别类,把哪一个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划归为哪一范畴。

毛主席在一九五七年写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又说:“我们的大学生,虽然还有许多人是非劳动人民家庭出身的子女,但是除了少数例外,都是爱国的,都是拥护社会主义的……”这又是一个例证。

由此可知,同一个家庭的成员不见得就是同一个阶级的成员,这一点连阶级敌人都知道得很清楚。例如,运动期间北京中级人民法院的一份判决书上写道,一个反革命富农分子,因为三个儿子检举了他,夜间持凶器砍死、砍伤了他们。又据一份传单,市内某公社工厂书记——一个蜕化的变质分子,临自杀前,亲手溺毙了自己的孩子。他在遗嘱中说,孩子长大也不会为自己报仇了。

出身和成份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有一段对话是很耐人寻味的。甲(是个学生):“你什么出身?”乙:“你呢?”甲:“我红五类,我爸爸是工人。”乙:“那我比你强,我就是工人。”

如果说唯成份论都没有道理,那么唯出身论又怎么能够存在?

有些人会引用毛主席的话反驳说:“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地主、资本家他们长期在剥削阶级地位中生活,他们的思想无不打上剥削阶级的烙印。因此,他们要想重新做人,就必须脱胎换骨地改造,这也就是我们“有成份论”的根据。但是对他们的子女,就不能这样看了。特别是在新社会长大的青年,能说他们是在剥削阶级地位中生活吗?世界上哪有一种没有剥削的剥削阶级呢?没有这样的东西。给一个人的思想打上烙印的,不只是家庭,更重要的是社会。今天的社会是一所毛泽东思想的大学校。青年人的阶级地位,要么是准备做劳动者,要么是已经成了劳动者。这时对他们还强调“成份”,那就是要把他们赶到敌对阶级中去。

我们必须要划清出身和成份这二者之间不容混淆的界限。谁抹煞了这两条界限,虽然样子很“左”,但实际上就是抹煞了阶级界限。

2.出身和表现关系甚小

于是,公允派的同志不谈成份了。他们说:“我们既看出身,也看表现(即政治表现)……”

这是“出身即成份论”的翻版。两相比较,也就是五十步笑百步,没多大差别。

出身是死的,表现是活的,用死标准和活标准同时衡量一个人,能得出同一个结论吗?

我们在本文第一个问题已经分析过:出身是家庭影响的一个因素,家庭影响是表现的一个因素,而且是一个次要的因素,社会影响才是表现的主要因素。因此,出身和表现根本没有同一性。究竟一个人所受影响是好是坏,只能从实践中检验。这里所说的实践,就是一个人的政治表现。表现好的,影响就好;表现不好的,影响就不好。这和出身毫无牵涉。

退一步说,我们非要既看出身,又看表现不可,那么请问:出身不好,表现好,是不是可以抹煞人家的成绩?出身好,表现不好,是不是可以掩饰人家的缺点?出身不好,表现不好,是不是要罪加一等?出身好,表现好,是不是要夸大优点?难道这样作是有道理的吗?

“既看出身,也看表现”,实际上不免要滑到“只看出身,不看表现”的泥坑里去。出身多么容易看,一翻档案,就完事大吉了。或者在街上一见面问对方:“你是什么出身?”便了解了一切。真是又简单又省事。要看表现是何等麻烦,特别是对那些莫名其妙的怀疑派来说,绝不相信你平时的表现,也不相信你大风大浪中的表现,既怀疑你过去的表现,也怀疑你现在的表现,并准备怀疑你将来的表现,直怀疑你个死而后已,才给你盖棺论定。终于连他们也怀疑腻了。如果看出身,两秒钟能解决大问题。再说,表现这种东西,对于某些人根本就没有固定的准绳。爱奉承的人,认为拍马屁是最好的表现;爱虚伪的人,认为客套是最好的表现;爱错误路线的人,认为出身不好的青年终日超经验的忏悔是最好的表现。哪里比得上出身?只需“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老子平常儿骑墙”三句话就解决问题了。

看一看毛主席怎样教导我们吧,毛主席说:“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最后分界,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我们在这里提出了一个标准,我认为是唯一的标准。”这唯一的标准是出身吗?

毛主席提出的革命接班人的五项条件,有出身这一条吗?

十六条中的第五条是坚决执行党的阶级路线,谈到要依靠什么人,团结什么人,反对什么人,有出身这个根据吗?

革命左派的三个标准,有出身这个标准吗?没有!完全没有!出身好坏与本人革命与否又有什么关系?即使出身不好,一样可以是革命左派,可以是无产阶级事业的接班人,可以是革命的依靠对象。

《出身论》刚刚张贴时,在这句话的旁边,写满了“大毒草”、“胡说八道”之类的话,发泄够了谭力夫之流的廉价的愤慨。他们有眼光,因为这正是《出身论》的主题。可是历史毕竟是无情的。今天不少红卫兵组织已经引用这句话做为自己的组织纲领了。有一个红卫兵组织的宣言写道:“过去的红卫兵组织只能由所谓‘红五类’子女组织和参加,这是不符合毛泽东思想的,我们就是要造它的反。”谨向这些组织的大无畏的行动,致以革命的敬意。

在表现面前,所有的青年都是平等的。出身不好的青年不需要人家恩赐的团结,不能够只做人家的外围。谁是中坚?娘胎里决定不了。任何通过个人努力所达不到的权利,我们一概不承认。革命最坚决的人,就是那些表现最优秀的人。谁也不能说王杰的光辉程度就不及雷锋。

谈到怎样看表现,想到古代思想家的一则寓言。他说千里马常有,但认识千里马的伯乐不常有。一般人相马,总是根据母马、外形、产地、价钱来判断马的好坏,偏忘记了让马跑一跑,试一试,看看它到底能不能日行千里,夜走八百,这样就分不出哪一匹马是千里马。今天有的人不正是这样吗?他们只是着眼于出身啦,社会关系啦,这些死材料,恰恰忘了真正可以做为根据的表现。久而久之,不但糟踏了千里马,就连普通马也要变成“狗崽子”了。?

我们必须要摆对出身和表现的位置。衡量一个青年是否革命,出身不是标准,只有表现才是唯一的标准。你们真的认为出身好表现就好,尽可以表现上超过出身不好的同志。只有表现糟糕的人才扯起出身这面大旗当虎皮,拿老子当商标,要人买账。我们说,你表现不好,比如:顽固坚持反动路线,不学不用毛主席著作等等,就是出身于红五类中的前三类(革干、革军、革烈),也一点没有用处。

出身、社会关系这些东西只能算是参考。只要把一个青年的政治表现了解清楚了,它们就连参考的价值也没有了。

3.出身好坏和保险与否毫无关系

公允派的同志这回换了口气:“黑五类子女同他们的家长当然不完全一样子……”言外之意,和红五类子女当然也不一样了。为什么呢?因为(这回功利主义这块法宝来了),因为:“他们不保险!”

可是,为什么不保险呢?“无论如何,他们受过坏影响!”外因决定论者这样说。且不谈家庭出身不好影响未必不好,且不谈家庭影响服从社会影响。那么,是不是家庭影响坏一些,社会影响再好,表现也要坏一些呢?这绝不是代数和的关系,而是辩证的关系。毛主席说:“不破不立”,又说:“破字当头,立在其中”。如果不和自己头脑中的非无产阶级思想作斗争,无产阶级思想又如何树立得起来?我们常常形容一些只受过红一色教育而没有经过刻苦的思想改造的青年为温室里的花朵。他们经不起风浪,容易为坏人利用。不是这样吗?文化大革命初期,那些喊“老子英雄儿好汉”的出身颇为令人羡慕的好汉们,后来不是执行了修正主义路线,成了资产阶级的代言人了吗?他们保险吗?而领导无产阶级伟大革命事业的伟大导师马克思、列宁、毛主席出身都不好,这个事实也绝不是偶然的。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出身,在于思想改造。

“革干子弟不想复辟,不会革老子的命。”家庭观念极重的人这样说。往往,复辟是在不自觉中进行的。运动中揭出来的党内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凡是近几年提拔的,出身一般都很好,他们保险吗?后来形“左”实右的工作队或明文规定、或暗中推行歧视出身不好的青年的政策,那时,选入革委会的大都是出身好的,结果大多当了工作队的反动路线的推销员,他们保险了吗?北京市中学红卫兵某负责人,他竟有男女秘书各二人、司机一人,此外还有小汽车、摩托车、手表、照相机、录音机等等,×××同志还称之为假红卫兵。可见,只依靠出身好的人同样不能取消复辟的危险。古代有个女皇名叫武则天,她把大臣上官仪杀了,却把上官仪的女儿留做贴身秘书。有人为她担心。她说:“只要政治修明,自然使人心悦诚服,这有什么关系?”看看那些反动路线的执行者,他们惧怕毛泽东思想,不贯彻党的政策,又怎么能相信革命的青年?可笑!他们连封建帝王的这点远见也没有,还自称为“无产阶级战士”呢!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是绝不会在接班人的条件中写上出身这一条的,因为他的政策最正确,路线最鲜明,在他领导下,青年也就最保险。否则,纵然如革命胜利后驱逐剥削阶级的苏联,所有青年出身都不错,也是不保险的。

提倡保险论的人并不少,像样的理由却没有。难道这就是“阶级观点”吗?不像!这是“阶级偏见”,它和无产阶级无缘,和小资产阶级倒挺亲近。这些人头脑里没有树立公字,私有意识浓厚,所以度己度人,没有不变样走形的,依照他们的观点,老子反动,儿子就混蛋,一代一代混蛋下去,人类永远不能解放,共产主义就永远不能成功,所以他们不是共产主义者。依照他们的观点,父亲怎样,儿子就怎样,不晓得人的思想是从实践中产生的,所以他们不是唯物主义者。依照他们的观点,一个人只要爸爸妈妈好,这个人的思想就一定好,不用进行艰苦的思想改造思想斗争,所以他们不是革命者。他们自己不革命,也不准出身不好的人革命。他们称自己是“自来红”,殊不知,“自来红”是一种馅子糟透了的月饼而已。“自来红”是北京的一种月饼的名称。

我们必须相信毛泽东思想哺育下的广大青年,应该首先相信那些表现好的青年。不能用遗传学说来贬低一部分人抬高一部分人。那样做,无非是一种拙劣的政治手段,绝没有任何道理。我们不允许用资产阶级的阶级偏见代替无产阶级的阶级观点。当然,任何一个有出息的青年都应该下定决心改造自己。这样即使影响不好,也能变坏事为好事,变阻力为鞭策。如果没有这种决心,那也就无所谓有好的政治表现,也就不堪设想了。

三、受害问题

有一位首长在1961年讲过:“出身不同的青年之间,不应该存在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不应该存在,可是偏偏存在着,这是怎么造成的?

记得运动初期,受害问题首先由一些时髦人物提出来了。随着大家都说自己受了修正主义集团的迫害。修正主义集团那么反动,要是自己不但没受迫害,反而得到宠爱,那还算是革命吗?于是谭力夫也说他受害了。经济上受害吗?困难时期他大吃荷兰炼乳;政治上受害吗?思想上那么反动还入了党,哪一点像受过委屈的公子哥儿?新改组《北京日报》也大登红五类出身青年的诉苦文章,说他们是前市委修正主义路线的受害者。应该说,所有的青年都是受害者,为什么单是出身好的青年是受害者呢?我们看看他们受了哪些害。

一、“我们被拒于大学之外,大学为剥削阶级子女大开方便之门”;

二、“大学里出身好的青年功课不好,大受教授白眼”;

三、“有的出身不好的青年竟被提升做干部”;

四、“……”。假使这就算迫害,那么受害的正是出身不好的青年。堂堂首都一份大报竟然这样颠倒黑白,那也无怪乎它寿终正寝了。还是让事实说话吧!

回想修正主义集团当政之时,每年大学招收完毕,前高教部总发表公告:“本年优先录取了大批工农子弟、革干子弟。”不少大学几乎完全不招收黑五类子女。大学中的重要科系就更不用提了。学校则以设立“工农革干班”为荣。难道这就是“为剥削阶级子女大开方便之门”了吗?上了大学的,也是出身好的受优待。不少大学设立“贫协”一类组织,与团组织并列。这次运动开展以来,有禁止黑五类子女串联的,有用出身攻击敢于写大字报的同学的,有不许出身不好的青年参加各种战斗组织的,有借出身挑动群众斗群众的……,这些大家都不感到怎样意外。可见出身不好的青年受迫害历来就是常事。至于说红五类出身的青年学不好功课,那纯粹是对出身好的青年的诬蔑。何以见得出身和学习一定成反比呢?中学也如此。根据北京市教育局印发的调查乱班的材料,其中有“捣乱”学生出身调查一项(注意:这里的“捣乱”和造反没关系,材料中指的是大搞男女关系,有偷盗行为的),大都出身很好。有在乱班中别人都闹他不闹的,出身反而挺糟。问其原因,答曰:“我出身不好,别人闹没事,我一闹就有事了。”这话不假,不用说中学,连小学也是如此。有位校长对青年教师说:“有两个孩子同时说一句反动的话,出身好的是影响问题,出身不好的是本质问题。”不知道是不是前团市委的指示,有一度某些学校所有出身不好的少先队干部全改选了。近几年中学的团干部、班干部也都是从出身这个角度考虑的。一般教师也许是为舆论左右,也许是发自肺腑,没有不对出身好的青年(特别是革干子弟)另眼看待的。相反的情况纯然是例外,否则早扣你个“没有阶级观点”的大帽子了。

工厂这种现象也很普遍。凡是近三、四年提升的行政干部,几乎无一例外是出身好的。就连先进工作者候选名单上也有出身这一栏。有的工厂还规定,出身不好的师傅不许带徒工,不许操作精密机床。运动初期还有规定:“出身不好的工人有选举权但没有被选举权”的。在总结各厂当权派罪状的时候,所谓招降纳叛(即曾经提拔过某个出身不好的人做了技术干部),是十分要紧的一条。可想而知,以后的当权派要再敢这么办才怪呢!工厂里也组织了红卫兵,出身限制很严。翻遍中央文件,只有依靠工人一说,并未见只依靠出身好的工人一说。是谁把工人也分成两派了呢?

农村中这样的例子更多。修正主义代表人物搞过“四清”的地方,把地富子女划分了一下成份。表现不好的,出身就是成份;表现一般的,是农业劳动者;表现好的,是中农。为什么表现好的就是中农呢?不能算贫下中农呢?那么,贫下中农子弟出现坏的是不是也要划成地主、富农呢?表现是出身的结果呢,还是出身是表现的结果呢?出身不好,便不能做行政、财会、保管等各种工作,也不能外调。没有普及中学教育的农村,能够上初中的,要教师、贫协、大队长三结合进行推荐。当然,他们谁肯为出身不好的少年背黑锅呢?大队长介绍说:“这个娃出身好,又听话,肯干活,就是他吧!”这样的,就上初中。

农村中有的地区曾规定:小学升初中时,出身占六十分,表现占二十分,学习成绩占五分,其他占十五分。

社会上的其他部分也如此。北京街道近两年改选居民委员会,出身是一个首要条件;连街道办事处印制的无职青年求业登记表上也有出身这一项。求业表上主要就有两项,除去出身,还有一项是本人简历。自己填写简历,又都是青年,自然情况差不多。用工单位来挑人,没有不挑出身好的。要不,放着出身好的不挑,单挑出身坏的,是什么思想?所以,不被学校录取而在街道求职的青年,大多是出身不好的。只有在大批分配工作的时候,他们才有被分配的把握。我们建议有志于研究这个问题的同志做一下社会调查。可以在本单位调查一下出身好的青年多少人?出身不好的青年多少人?担任行政职务的比例是多少?党团员的比例是多少?有没有因为出身不好而限制他们参加政治活动的?此外,还可以翻阅一下1964年以来《中国青年》等刊物。同志们可以看一看,在这样的被修正主义集团控制的刊物上发表的有关阶级路线的修正主义观点的文章,和我们今天某些人的观点是何等相似。

“出身压死人”这句话一点也不假!类似的例子,只要是个克服了“阶级偏见”的人,都能被我们举得更多、更典型。那么,谁是受害者呢?像这样发展下去,与美国的黑人、印度的首陀罗、日本的贱民等种姓制度有什么区别呢?

“这正是对他们的考验啊!”收起你的考验吧!你把人家估计得和他们的家长差不多,想复辟、不保险、太落后,反过来又这样高地要求人家,以为他能经受得住这种超人的考验。看其估计,审其要求,是何等矛盾!忘记了马克思的话吗?“要求不幸者是完美无缺的”,那是多么不道德!

“他们的爸爸压迫我们的爸爸,所以我们现在对他们不客气!”何等狭隘的血统观念!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父亲破了产,儿子只要宣布放弃继承权,就可以脱离关系。想不到今天父子关系竟密切到这个地步,“左”得多么可爱啊!

算了!我们不再浪费笔墨驳斥这种毫无见地的议论了。让我们研究一下产生这种新的种姓制度的根源吧!

这正是修正主义份子一手造成的;那么,资产阶级份子为什么要压迫资产阶级出身的子弟呢?这不奇怪吗?我们说这一点也不奇怪。正因为这些青年和他们不属于同一个阶级,所以他们才这样做。而对于实现复辟阴谋,不论是无产阶级出身的子弟,还是非无产阶级出身的子弟,在他们看来,是没有区别的。或许那些温室里的花朵,哪些不谙世面而又躺在“自来红”包袱上的青年对他们更有利一些。特别是1962年,毛主席提出了“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伟大号召以后,这些阴谋家便慌了手脚。当前矛头指向谁呢?斗争的矛头主要是指向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指向他们所包庇的牛鬼蛇神。为了转移斗争的方向,他们便偷换了概念,本来,父亲的成份该是儿子的出身,现在,他们却把父亲的成份当成了儿子的成份。这样,就在“阶级斗争”的幌子下,不顾中央指示,一场大规模的迫害,通过有形无形的手段,便密锣紧鼓地开场了。出身不好的青年便是他们的挡箭牌,而压迫这些天生的“罪人”则成了他们的挂羊头、卖狗肉,捣乱视听的金字招牌!党中央正确指出了他们推行形“左”实右路线,这便是其中一个渊源。

他们干这种罪恶勾当,利用的是社会上的旧习惯势力,利用的是青少年的天真幼稚,特别利用一些高干子女的盲目自豪感(例如把自己划在一二三类,因为革军、革烈实际也就是革干,而工农子弟便只好是第四、第五类了),他们还利用部分中下层干部的缺点和错误,有些干部所以承认并且推行了这一套反动的政策,在理论上是无知的表现,他们分不清什么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论,什么是小资产阶级的唯出身论;在认识上是暧昧的表现,他们分辨不出青年的哪些表现是本质的,哪些表现是表面的;在工作上是软弱无力的表现,他们不会给青年人提供表现政治思想的机会,他们不会做政治工作,以致把出身当工具,打击一些人,鼓励一些人,以推进工作;在政治上是热情衰退的表现,他们不愿做细致的调查研究,满足于用出身当框框;在革命意志上是怕字当头的表现,他们不敢提拔真正表现好的人,怕负责任。于是这些东西一起推波助澜,形成了在我们社会制度下,在我们党的身边所绝对不能容忍的现象。一个新的特权阶层形成了,一个新的受歧视的阶层也随之形成了。而这又是先天的,是无法更改的。正如毛主席指出的,种族压迫就是阶级压迫。反动的修正主义份子的这套做法,也正是资产阶级反革命复辟的前奏。

在我们历数修正主义集团迫害出身不好的青年的罪状的时候,竟然有人指责我们为修正主义集团“涂脂抹粉”。这并不奇怪,因为他们直到现在还认为压迫出身不好的青年是大功一件。要说谁迫害了“狗崽子”,按照他们的混蛋逻辑,那不是给谁涂脂抹粉又是什么?我们不能不指出,即使如此,反革命修正主义份子主要还是从右边抹杀了阶级路线。因为他们肆意包庇地富反坏右份子,包庇资产阶级份子。他们把资产阶级权威老爷拉入党内,给某些五类份子厚禄高薪,和他们大讲和平共处,反过来却迫害出身不好的青年,迫害无产阶级事业的一部分接班人,这不是一项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又是什么?

工作队当政时期,又以极“左”的面目抹杀了阶级路线。在对待出身问题上,与修正主义集团可以称得上是一丘之貉。因此,这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非但没有解决,反而更加深化了,反而将矛盾扩大化、公开化了。残酷的“连根拔”,极尽侮辱之能事的所谓“辩论”,以及搜身、辱骂、拘留、殴打等严重侵犯人权行为,破坏这一部分青年生活的正常秩序的种种手段,剥夺他们政治权利的种种措施,全都以“超毛泽东思想”的面目出现了。迫使这么多人消沉了,都感到自己是无罪的罪人,低人一等,很见不得人。他们不能以全部力量投入运动。想革命而又没有革命的本钱,想造反而又没有造反的条件,窒杀了多少革命青年的热情!革命队伍缩小了。这正中了反动路线的下怀。客观上起到了包庇钻进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作用,起到了挑动群众斗群众的作用。有理由这样讲,如果不把以前受压迫最深的这一大部分革命青年彻底解放出来,那么,这次运动就决不会取得彻底胜利!

同志们,难道还能允许这种现象继续存在下去吗?我们不应当立刻起来彻底肃清这一切污泥浊水吗?不应当填平这人为的鸿沟吗?在反动势力当政时期,受压迫的青年不仅是出身不好的青年,也包括与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对抗的工农出身的青年及其他革命青年。我们呼吁:一切受反动势力迫害的革命青年,在毛泽东思想旗帜下,团结起来,组织起来!你们受资产阶级压迫最深,反抗应该更坚决。在批判他们的时候,你们最有发言权。那些冒牌受害实际上得宠的谭氏人物没有发言权。依靠他们批判,必然不深不透。所以你们决不是局外人,你们是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只有胆小鬼才等待别人恩赐,而革命从来依靠的就是斗争!你们应该责无旁贷地捍卫毛泽东思想,捍卫党的阶级路线。既不容许修正主义集团从右面歪曲它,也不容许反动路线从“左”面攻击它。你们应该相信自己能够胜任这一光荣任务!你们不应该排斥那些没受压抑也没有偏见的青年。你们可以团结他们,共同战斗,共同提高。同志们,我们要相信党,我们要牢记毛主席的教导:“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

胜利必将属于我们!

一切受压抑的革命青年,起来勇敢战斗吧!
1966年7月初稿
9月定稿
11月修改

注意, 遇罗克的遗作《出身论》的初稿是在1966年7月, 那个时侯正是刘邓资反路线猖獗的时侯, 为了击退刘邓资反路线, 毛主席写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 发表于1966年8月5日。

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

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和人民日报评论员的评论,写的何等好啊!请同志们重读这张大字报和这个评论。可是五十多天里,从中央到地方的某些领导同志,却反其道而行之。站在反动的资产阶级立场上,实行资产阶级专政,将无产阶级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打下去,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围剿革命派,压制不同意见,实行白色恐怖,自以为得意,长资产阶级的威风,灭无产阶级的志气,又何其毒也!联系一九六二年的右倾和一九六四年的形“左”而实右的错误倾向,岂不是可以发人深醒的吗?

毛泽东

一九六六年八月五日

注释:
①《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写于八届十一中全会期间,由毛泽东用铅笔写在一张旧《北京日报》的边缘空白处。后经毛泽东的秘书誊清,毛泽东再加上标题,并作了一些修改,包括在“左”字前后加上引号。八月七日作为大会文件印发给到会者。
②“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和人民日报评论员的评论”:一九六六年六月二十五日,北京大学聂元梓等七人贴出反对北大党委的大字报《宋硕、陆平、彭佩云在文化大革命中究竟干了些什么》。经毛泽东的同意,该大字报于一九六六年六月一日在全国广播,六月二日《人民日报》全文刊登,并加了评论员的评论《欢呼北大的一张大字报》。
③“五十多天”的“资产阶级专政”:一九六六年六月三日,中共中央在刘少奇、邓小平主持下,决定向北京的大学和中学派出工作组,领导各单位的“文化大革命”。刘少奇制订了《中央八条》,包括“内外有别”等政策,限制和镇压学生的自发运动,在全国各地发生了如西安交大六·六事件、清华大学六·七事件、广西六·八事件、北京地院六·二○事件、北师大六·二○事件、林院《谈话纪要》事件等学生与工作组对抗、工作组将学生打成反革命的现象。一九六六年七月二十四日毛泽东返回北京后召集中央常委和中央文革小组开会,批评了刘少奇、邓小平,做出了撤销工作组的决定。此后,六六年六月初到七月底被称为“五十多天的资产阶级反动路线”。
④“一九六二年的右倾和一九六四年的形‘左’而实右”:一九六二年在“七千人大会”上和一系列政策制订中,刘少奇等执行了经济、文化方面的“调整、恢复、宽松”等右倾路线。一九六四年刘少奇制订的四清《后十条》提出“四清四不清的矛盾”、整肃农村基层干部的形“左”实右的路线。

既然本论坛的“马克思主义者”承认《血统论》是反动的, 那么《出身论》这篇文章恰恰是批《血统论》的, 怎么在本论坛的“马克思主义者”眼中也成了反动的? 把批《血统论》的《出身论》说成反动的, 实际上是肯定了《血统论》!!!

试问: 《出身论》反动在什么地方?

请本论坛的“马克思主义者”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逐段逐句指出来好吗? 而不是指鹿为马, 用没有事实根据的各种抽象的罪名来随心所欲诬蔑别人, 动不动禁言, 那是箝制言论、扼杀思想!

难道我们反对血统论,就一定意味着我们要肯定出身论吗?
同理,我们反对封建社会,我们就一定要肯定资本主义社会?!
楼主真实的反映了非黑即白,不是这样就是那样的形而上学观点。
再者,出身论和讲出身是一回事?!

[ 本帖最后由 止戈 于 2010-6-28 15:58 编辑 ]

[
试问: 《出身论》反动在什么地方?

请本论坛的“马克思主义者”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逐段逐句指出来好吗? 而不是指鹿为马, 用没有事实根据的各种抽象的罪名来随心所欲诬蔑别人, 动不动禁言, 那是箝制言论、扼杀思想!

讲出身体现的是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对以前的剥削阶级残余势力的阶级专政,而出身论直接的否认了被打倒的反动阶级不甘心自己的失败,要从事反对社会主义,反对新生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可能性。
正是因为有这个可能性存在,我们一定要讲出身,正是因为要防止被打倒的阶级残余势力跳出来反对社会主义,反对无产阶级专政,我们一定要讲出身!

你能证明这个可能性不存在吗?!

本论坛的“马克思主义者”一方面不得不承认《血统论》是反动的, 另一方面却贴出了肯定《血统论》的《大毒草〈出身论〉必须连根铲除》一文, 这难道不是在肯定《血统论》么???!!!

[
强调“讲出身”, 而不是“讲表现“, 这是不看对象, 实际上是肯定了《血统论》!!!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初期,很多人都说“重在表现”是修正主义观点。后来听说这是毛主席提出来的,才慌忙改口。可见他们对这项政策根本不理解。让他们来解释这项政策,就必然会任意歪曲。

你哪只眼睛看到我们不按照 “强调出身,重在表现”来评价一个人了?恰恰相反,我们正是依据这一原则,根据对牛,大扫除一类的一贯表现发现这一类资产阶级走狗的!

[
试问: 《出身论》反动在什么地方?

请本论坛的“马克思主义者”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逐段逐句指出来好吗? 而不是指鹿为马, 用没有事实根据的各种抽象的罪名来随心所欲诬蔑别人, 动不动禁言, 那是箝制言论、扼杀思想!

[

行了,这一句话他已经表明了自己反革命的态度,没有必要再多费什么口舌了。

星星草 新手上路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11#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6-28 16:57 只看该作者
[b]…

试问: 《出身论》反动在什么地方?

请本论坛的“马克思主义者”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逐段逐句指出来好吗? …[/b]

——————————————————————

大家都看到“星星草”的上述言论了。

我们再来看遇罗克的言论:

遇罗克在其《出身论》中说:“既看出身,也看表现”,实际上不免要滑到“只看出身,不看表现”的泥坑里去。

这里,想请教“星星草”:1.遇罗克的这个言论是正确的吗?
2.“星星草”是否信仰马列毛主义?
3.如果“星星草”自称其信仰马列毛主义且认为遇罗克上述言论是正确的,请理论联系实际阐明“遇罗克的上述言论为何是正确的”。

[ 本帖最后由 juelie1976 于 2010-6-29 01:50 编辑 ]

星星草 新手上路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11#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6-28 16:57 只看该作者
[b]…

试问: 《出身论》反动在什么地方?

请本论坛的“马克思主义者”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逐段逐句指出来好吗? …[/b]

——————————————————————

大家都看到“星星草”的上述言论了。

我们再来看:

一个真实的遇罗克

1,遇罗克的家庭出身和主要经历

遇罗克一九四二年生,汉族,北京市人。家庭出身:资本家,本人成份:学生。一九六八年一月被捕;以‘现行反革命罪’被判处死刑,一九七零年三月五日执行,年仅二十七岁。

1957年,遇罗克的父亲遇崇基是私营企业主,在“三反”“五反”中遇崇基是(水利电力部华北电业局的工程师)是贪污嫌疑对象,被关押、逮捕,母亲就要受到隔离审查。在反右派中遇崇基说:“人和人,冷冰冰”等等,被打成右派,母亲王秋琳(一家公私合营工厂的私方副厂长)也被划成右派。遇崇基劳改。80年代中期,他被通知得到“改正”,补发两年工资。但还保留着“汉奸”身份。

1960年夏末发通知那天,班上只有两个人什么也没接到,一个是有盗窃行为的学生,一个是门门功课一直名列前茅的遇罗克。

1961年春节前夕,他自愿报名到京郊人民公社当农民。申请被批准了。接到通知的当天下午,等不及过春节,遇罗克就来到大兴县红星人民公社一个菜园小队报到。

1962年,大学扩大招生,遇罗克积极应考,试后觉得很有把握。不料,又是名落孙山。这时,征兵开始了。遇罗克又立即报名。他连检查身体的资格也得不到。

1962年《北京晚报》发表了他写的短篇小说《蘑菇碉堡与菜花老人》,

1963年《大众电影》发表了他写的《评电影〈刘三姐〉》。

1964年初,他回城,个月以后,他被分配到科技情报所做翻译资料的合同工,后来又到一所小学代课。

1964年秋,他与人合作将小说《播火记》改编成京剧剧本《绿林行》,请京剧院行家看过,认为不错。但因为牵涉路线问题,不能排演。他又写了梅花大鼓词《焦裕禄演戏》,立即被北京曲艺团采用。

1964年8月,他进入工厂当工人。

2,从遇罗克的日记中反映出的政治立场

1966年1月2日,他写道:完成一篇约三千字的评论:《从马克思的一封信想到的》,错题批判近来赫赫一时的姚文元的“机械主义观点”。他反对吴晗的《海瑞》 认为历史上无所谓清官。

1966年1月27日,他写到:“今天的学说正在走向神秘之途,有很大的原因是不学无术术的。”。

1966年1月29日,他写道:“今天,则过份强调主观因素,忽视物质条件与既成事实,治国者手忙脚乱,被治者日以继夜,但成绩却不理想。54年尚可公布预决算,今天连公布一下都不敢了,正所谓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十足的愚民政策。”

1966年2月6日,他对陈伯达颂扬毛泽东不满,他写道:“但陈亦不可称为高明的理论家,其颂毛为‘智能双全’‘弥天大勇’足令人齿寒,依陈的推理,毛岂不成了独裁了吗?人民的力量何在呢?”“陈的这个错误是最起码的,由陈来主编《红旗》,欲不教条,诚大难哉。”

1966年2月15日,他写道:他们一见那标题《和机械唯物论进行斗争的时候到了》就十分不安。文中的小标题也使他们不知所措。整个版面的安排对我也属不利……我的文章俨然是工人和农民的反面教材了。
平心而论,《文汇报》大部删的也还不失本来面目,文笔依然犀利,论点还清楚。敢道他人之不敢道,敢言他人之不敢言,足以使朋友们读了振奋使认识我的人知道生活并没有把我逼垮。难道我还有什么好顾虑的吗?天下之大,谁敢如我全盘否定姚文元呢?谁敢如我公开责备吴晗不进一步把海瑞写得更高大呢?那些折中的文章,名为否定实为肯定的作者,可有我的态度鲜明,立场坚定?
这时候有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我甚至想,如果《北京日报》发表我那篇《从〈海瑞罢官〉谈到历史遗产继承》就更好了……真理是在我这一边,姚文元诸君只是跳梁的小丑。‘尔曹身与名俱灭’,在历史面前,正是他们在发抖。

1966年6月4日,他写道;学校大哗,每个学生都仿效北大七同学,给领导大刷大字报。所谓北大七人的大字报,也无非是骗局而已。

1966年7月29日,他写道:所谓当权派云云,亦证明,这根本不是什么阶级斗争,而是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矛盾为什么群众行动起来?是积了多年的怨气,这次导而发之。正因为客观上解决了这两个阶层之间的问题,社会才得以进步。才能出现某些大快人心的现象。可是,又因为口号提得不中肯,[u]宫廷政变迅速,致使准备不足,而是呈现混乱状态。总之,这跟文化毫无关系,也跟阶级毫无关系。

[/u]
————摘自:水陆洲《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简论》第七章第十九节(特别说明:本人这里只是引用水陆洲书中所载的历史资料,不代表本人赞同水陆洲本人的立场观点)

现在,想再请教“星星草”:

1.遇罗克《出身论》中口口声声说什么“捍卫毛泽东思想,捍卫党的阶级路线”,可是遇罗克在其日记中却说“所谓当权派云云,亦证明,这根本不是什么阶级斗争,而是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矛盾。…因为口号提得不中肯,宫廷政变迅速,致使准备不足,而是呈现混乱状态。总之,这跟文化毫无关系,也跟阶级毫无关系”,遇罗克日记中的这个言论难道不是对毛主席发起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恶毒攻击吗?

遇罗克在其日记中说“天下之大,谁敢如我全盘否定姚文元呢?谁敢如我公开责备吴晗不进一步把海瑞写得更高大呢?”
难道遇罗克不是和反革命分子吴晗立场高度一致吗?难道遇罗克不是和吴晗一样、在给自命为“海瑞”的反党分子彭德怀鸣冤叫屈吗?彭德怀叫嚷“人民公社办早了、办糟了”、“大跃进有失有得”、“要请苏联红军来解决问题”,在庐山会议上自命为“海瑞”要“为民鼓呼”,向毛主席代表的正确路线进攻,难道不是事实吗?毛主席生前可曾改变对彭德怀做出的“反党分子”的定性了吗?在其《出身论》中口口声声“捍卫毛泽东思想,捍卫党的阶级路线”的遇罗克,为什么在其日记中叫嚷“谁敢如我公开责备吴晗不进一步把海瑞写得更高大呢?”遇罗克的上述言论,难道不正是在对毛主席为首的无产阶级革命司令部恶毒攻击吗?

遇罗克在其日记中说“十足的愚民政策”,是说谁在搞“愚民政策”?

2.“星星草”是否信仰马列毛主义?

3.如果“星星草”自称其信仰马列毛主义且认为遇罗克的这些言论是正确的,请“星星草”用你所谓的“马列毛主义”理论来阐明“遇罗克的上述言论为何是正确的”。

4.试问“星星草”:遇罗克日记中记载的其本人1966年的言论思想与遇罗克本人1966年的《出身论》之间是什么关系?

5.毛主席强调“要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去 看待 一切 、 分析 一切 ”。
————转摘自一九六七年六月二十五日《解放军报》


请教“星星草”,毛主席这个论断是否符合“星星草”所谓的“马列毛主义”?如果毛主席的这个论断是正确的,就再请“星星草”回答:毛主席这个论断中的“一切”不包括“阶级出身”吗?为什么?

[ 本帖最后由 juelie1976 于 2010-6-29 02:35 编辑 ]

按照“星星草”的逻辑,既然“血统论”是反动的,既然遇罗克的《出身论》攻击了反动的“血统论”,那么遇罗克的《出身论》就是正确的,就不能批判遇罗克的《出身论》。

那么,根据“星星草”的以上逻辑,就可以得出这个判断————既然1976年10月后华邓叶李陈汪聂徐邓颖超集团所建立的伪G党国是反动的,既然大肆吹捧遇罗克、张志新的炎黄、凯迪、天涯们也攻击1976年10月迄今的伪G党国体制,那么炎黄、凯迪、天涯们大肆吹捧遇罗克、张志新就是正确的,就不能批判炎黄、凯迪、天涯们。

“星星草”的逻辑不就是反革命逻辑吗?
鼓吹《出身论》的“星星草”一类,同大肆吹捧遇罗克、张志新的资产阶级走卒————炎黄、凯迪、天涯们不是一类吗?同华邓叶李陈汪聂徐邓颖超官僚资产阶级集团的附庸不是一样属于 资产阶级 这个大范畴吗?

说“星星草”一类是资产阶级走卒,难道冤枉他了吗?

毛主席语录:

“要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去 看待 一切 、 分析 一切 ”。
————转摘自一九六七年六月二十五日《解放军报》

1960年夏末发通知那天,班上只有两个人什么也没接到,一个是有盗窃行为的学生,一个是门门功课一直名列前茅的遇罗克。
——不明白所谓的“1960年夏末发的“是什么通知?上网一查,原来是“高考通知”,是他考得不好吗?“在教育部门存档的成绩单表明,他考得确实很好,然而,考得好就能录取吗?”考得好却录取不了,原因是什么呢?说是因为“他的操行成了“一蹶不振”的“中””!“操行”否定了他的成绩。那么他的操行一直就很差吗?网络上查到的文章前头还有一句:“ 1957年,遇罗克的父亲(水利电力部华北电业局的工程师)和母亲(一家公私合营工厂的私方副厂长)双双被错划成右派。从那一年起,不但一家人的生活水平大大降低,连遇罗克的操行也由过去年年的“优”突然变成了“中”。” 哈哈,“既看出身,也看表现”在这里确实滑落到了只看出身的泥潭,父母一旦被划为右派,小孩的操行立即减半!妙得很啊。

当然,网络文章不一定都可信,故意颠倒黑白的大有人在,上面的网络文章来自这个页面[url]http://cache.baidu.com/c?m=9f65cb4a8c8507ed4fece763105392230e54f72567848c5e2c84ce15ca735b36163bbca667754c4194c57e6506b2111df7b52b37645f75e6c19fd457dfb991352d8a2423706bdc074dc75cf28b102ac22b9458feae69f0cbf625e4ddc5d2af4322be44747c97818d4d731fdd6e800341e6b1ea48025e60ad9c46728c53605f9b3433c550f890251f019687d84b3db23da710&p=8473c116d9c211a05be7d73b4e05&user=baidu[/url]

这篇有点小说味道,不大信,于是我换了个关键词,竟然搜到了下列一篇文章,算是长见识了,“《家庭出身代码》国家标准的出炉与废除”:
[url]http://cache.baidu.com/c?m=9f65cb4a8c8507ed4fece763105392230e54f76238d586482ec3933fc239045c163bbffd707e5619d0c7616505ac4941e9f42b7130042abd98df8f3edcbb972b2f892335671cf100489546f1df037881769f59e2ab1bf0bb8025e2a8c5a4ac4352ba44740e97818d4d7112dd1cfb033192b1e94d022c10adec40728f53605feb3436b4508ae1256f779687dd4b3cb23da16b06e4ac22b14e05c465b36c113332a45bc27b462740f73e21e8353813e39a4a905b&p=853edc15d9c55bf411be9b7d13&user=baidu[/url]
里面与本文有关的内容如下:

1957年,遇罗克的父母双双被错划成右派。一家人的生活水平倏然降低,遇罗克的操行,过去年年得“优”,这一年突然变成了“中”。

1960年夏末,发高校录取通知那天,班上只有两个人什么也没接到,一个是有盗窃行为的学生,一个是门门功课一直名列前茅的遇罗克。因为,他的父母是“右派”。

不仅仅是遇罗克和祝均坡。开封育才中学高59届的学生袁剑平记得,200余同届考生,除了不愿升学的以外,都考上了大学,而一些尖子生却落了榜。后来得知,校方在极为保密的情况下对学生一一作了政审,政治审查的依据,并非个人表现或学习成绩,而是家庭出身和社会关系。出身地主富农家庭的,或者家长在1957年被划为右派的,或有海外关系尤其是港澳台关系的学生基本上都是不宜录取和降格录取者。

基本与前面的文字类同。看来,所谓的“既看出身,也看表现”,最终还是以“出身”说了算啊!为什么会出现这情况呢?实际上遇罗克的文章里也有解释了,如果某人认真看文章的话,就不会自以为理直气壮地胡乱瞎问了:


出身多么容易看,一翻档案,就完事大吉了。或者在街上一见面问对方:“ 你是什么出身?”便了解了一切。真是又简单又省事。要看表现是何等麻烦,特别是对那些莫名其妙的怀疑派来说,绝不相信你平时的表现,也不相信你大风大浪中的表现,既怀疑你过去的表现,也怀疑你现在的表现,并准备怀疑你将来的表现,直怀疑你个死而后已,才给你盖棺论定。终于连他们也怀疑腻了。如果看出身,两秒钟能解决大问题。


实际上,看出身只是对两类人“有效”的,一类是遇罗克之类出身不好的,另一类就是所谓的出身特别好的,比如那些所谓的“红五类”、“革命贵族”及其子女。这两类人一种是“天生”的“贱种”,一种是新生的“贵族”。讲出身满足了“贵族”高人一等的虚荣和在运动中拿“贱种”做替死鬼的险恶用心。而对于一般的出身不太坏也不太好的百姓来说,其实是意义不大的,就好比德东一伙在对牛自述“出身”以后的那副可笑嘴脸——“你所谓“出身贫农”目前无法证明,你的现行反革命活动倒是实实在在地看得见的”(《出生论》15#贴)——如果出身被证明了,德东是否愿意对对牛的“罪行”有所改观啊?我看未必,再好的出身也不能改变一个已经被定“罪”了的人的罪行,哪怕是减轻一丝一毫都不能!对“对牛一伙”来说,评判标准是“重在表现”最终“只看表现”(因为出身上做不了文章啊)。而对于“遇罗克一伙”来说,则是“既看出身,也看表现,最终滑落到看出身的泥潭”,“出身”先行,“表现”佐证,表现佐的是什么“证”呢?“出身”的“证”啊,看了“出身”,一切都有基调了,表现再好都要打折扣了。至于那些“革命贵族”嘛,还用看什么表现啊,老子出生入死,岂容儿子被人怀疑?那个写反动对联的“贵族”谭力夫,后来不是没多久被放出来了?当文革中央要公开批判他的时候,不是被人拦住了?还参军了,当官了,最后还在复辟后的反动政坛里混得有滋有味?谭力夫的遭遇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反动血统论从出笼、变种至今,一直没被彻底清算过,也说明了血统论及其变种一直是党内走资派用来混淆革命斗争目标,保护自己官僚地位的护身符!德东一伙连这一点都看不到,还宣扬谬论、为虎作伥,打击持正确思想的网友,真是某论坛一大悲哀。

德东说自己的讲出身是“有成分论,不唯成分论”,还以反动家庭的子女真正背叛家庭的在少数为自己的讲出身做依据。德东请你去网络上找找谭力夫的那篇宣扬反动血统论对联的文章好好读一下,你会羞愧地无地自容,你的这些的观点谭力夫都说到了,跟你说得一样振振有词,你跟他其实就是一丘之貉,一师一徒!

遇罗克遗作 第一章《出身论》全文己在主帖发表, 对于反动在什么地方, 本论坛的“马克思主义者”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看也没看明白就马上用没有事实根据的各种抽象的罪名来随心所欲诬蔑别人, 对这种形“左”实右进行人身攻击的恶劣行径, 本人嗤之以鼻! 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啊!!

但是本人不准备反击, 无论对方怎样辱骂、造谣、污蔑, 本人将坚持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来进行辩论, 这是本人的一贯作风, 这并不是本人没有反击能力, 而是相信绝大多数网友自有分辨是非的能力!

主帖《出身论》是遇罗克遗作的第一章, 下面是遇罗克遗作的第二章 谈“纯”

《遇罗克遗作》

  第二章 谈“纯” 

  谈“纯”原载1967年2月2日《中学文革报》第2期,署名北京家庭出身问题研究小组。 ――编注 

  联动是声名狼藉了,但联动的原则还被某些人奉若神明。不是常常听得到这样的怪论吗?“你们组织的成员都是什么出身?”如果对方回答:“什么出身的都有。”于是乎他们就会大摇其头,说:“不纯,不纯!” 

  “不纯”?这个词多么耳熟! 

   窃据了中央文革副组长、全军文革组长的刘××不是大讲红卫兵的出身要纯、纯、纯吗?谭力夫不是也要他们那一伙纯、纯、纯吗?联动更纯得可以。要是谁的老子没有福气当上十三级以上的干部,就连边也不要沾。可惜!提倡唯出身论的纯字号的人物,大都没落到好下场。不论他们是因为犯了什么错误下台的,但我们推测,和唯出身论的思想基础总是沟通着的。这个推测有没有根据?假使有功夫,同志们可以研究研究。 

   这且不提。有趣的是:今天大力提倡“纯”的,已经不再是联动诸公了。他们的老子是英雄还是反动,实在大有讨论的必要。假使老子反动了,还偏要喊“老子反动儿混蛋”,混蛋的口号还能算数吗?所以除非是毫无羞耻之心的,多半不挂老子这块金字招牌了。实际上,今天继承联动衣钵的,往往是被联动排斥过的,直到目前为止他们还激烈反对联动的那样一伙人。这就不能不让我们深思了。 

   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危害大众的东西,大公无私的人要造它的反,私心杂念颇重的人有时也要造它的反。前者提出的口号是“造反有理”,后者的口号是“造反有利”;前者要粉碎的是它赖以存在的基础,他们说:“我们要取消一切特权阶层”,后者要取消的只是它的表面的一部分,他们说:“为什么你是特权阶层,而我不是”;前者要扩大革命队伍,并把表现杰出的同志吸收进来做中坚,后者则采取关门主义,唯恐人多手杂碰掉他们自封的乌纱帽。一个坦荡荡,一个长戚戚,同是造反,本质不一样,不可同日而语也。 

  那么,你们北京家庭出身问题研究小组不是反对纯洁阶级队伍吗?非也!我们是坚决提倡纯洁阶级队伍的。在我们的队伍里决不允许一个剥削阶级份子混入,但是我们的标准和你们是不一样的。 

  你们的标准,唯一的就是出身;我们的标准,唯一的就是毛泽东思想,这是最根本的分歧。你们认为出身相同的人都是一个阶级的,出身不同的人都不是一个阶级的,我们坚决反对。我们认为:是不是一个阶级的,要看他们有没有一致的目的、纲领、方向、行动,而不是看他们的出身。出身相同的人,以上这些不见得相同;出身不同的人,以上这些不见得不同。出身于高干家庭的就都是同一个阶级的吗?谭力夫也跟你一个阶级吗?出身于贫民家庭的,就都是一个阶级吗?时传祥也跟你一个阶级吗?出身于工人家庭的,就都是同一个阶级的吗?赫鲁晓夫也跟你一个阶级吗?出身不好的人就跟你不是一个阶级了吗?王光华烈士也不跟你一个阶级吗?马、恩、列、斯、毛这些伟大的导师也不跟你一个阶级吗?按照你们的标准去纯洁你们的“阶级队伍”,势必把谭力夫、时传祥、赫鲁晓夫都拉进去了,势必把王光华这样优秀的战士都排斥走了。下过这么一番去粗取精的功夫,你们的队伍将会纯洁到何种程度,等你们冷静下来自己做结论去吧! 

  依照我们的标准纯洁阶级队伍,就不会发生你们的弊病。我们的标准就是一个,这就是光辉灿烂的毛泽东思想。拥护它的,我们吸收;反对它的,我们不要。执行它的,我们吸收;抵制它的,我们不要。特别是在运动中,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的,我们吸收,不高举的我们不要。这样,我们的队伍就会是一所毛泽东思想的大学校,坚硬如金刚,纯洁似水晶。无往而不胜,无坚而不摧,这就会是一支非常战斗化的革命队伍。 

  的确,我们的成员出身是不同的,不同的岂止是出身?性格、年龄、经历、性别等等不同之点还多的是。但是,我们的每一个人都好像是一种元素,在这毛泽东思想的大熔炉中,经过一番冶炼,就会变成一块再也分不开的化合物。这个化合物比起以前单个的元素来,真不知要强硬几万倍。 

  的确,你们的成员都是相同的,但共同的思想基础却不见得相同。你们不能熔炼成化合物,而只是一堆貌合神离的混合物。你们当然可以夸口说:“我们的颗粒都是圆的。” 

  但也只是圆的而已。雨一淋就会流掉,风一吹就会扬开。实在成不了事业。 

  目前,正当左派大联合,向资产阶级当权派全面夺权的时候,还有人企图形“左”实“右”地混进阶级队伍,大讲唯出身论的“纯”,我们对他们的最好的回答就是:要做化合物,不做混合物!

《遇罗克遗作》

   第三章 “联动”的骚乱说明了什么? 

   阶级斗争的必然产物 

  不容辩驳的事实证明了,这一小撮处于贵族地位,具有卑鄙污浊的灵魂的高干子弟,是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的宠儿,是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标准选民。 

   正是这一小撮人,在“评《出身论》”中散布流言蜚语,杜撰最高指示,造成一片假象,好像复辟力量的继承人不是他们,而是出身不好的青年。故说什么“反动剥削家庭出身的人即使非常积极,也要拼命看他们的实质。”“不管是真积极还是假积极,革命的重担反正不能落在他们身上。”言外之意,重担他们是挑定了。这显然是违抗毛主席提出的五项接班人条件的。我们不能不指出,哪些人会变成资产阶级最可靠的金童玉女,也是随着阶级斗争的发展不断变化的,而不是一成不变,固定是一些人的。 

  毛主席多次教导我们: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斗争,是贯穿着整个社会主义时期的根本矛盾。 

  毛主席又教导我们:“事物发展的各个发展阶段,情形往往互相区别。这时因为事物发展过程的根本矛盾的性质和过程的本质虽然没有变化,但是根本矛盾在长期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上采取了逐渐激化的形式。并且,被根本矛盾所规定或影响的许多大小矛盾中,有些是激化了,有些是暂时地局部地解决了,或者缓和了,又有些是发生了,因此过程就显出阶段性来。如果人们不去注意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人们就不能适当地处理事物的矛盾。” 

  那么,具体到文化大革命阶段,激化了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呢?是像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和广大人民之间的矛盾吗?是像土改时期,地主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吗?是像反右斗争时期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和广大革命群众之间的矛盾吗?是像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吗?不是,都不是。固然他们人还在,心不死,但是文化大革命这个历史发展的新阶段,自有它特定的主要矛盾。十六条中的第一条指出:“在当前,我们的目的是斗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第五条指出: 

“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第二条也指出:运动的阻力,“主要来自那些混进党内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由此可见,在目前主要矛盾是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革命群众和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之间的矛盾。正在开展的广泛夺权斗争,说明了这个矛盾达到了何等尖锐的程度!

  在阶级斗争的新阶段,资产阶级必然会寻找新的机会,新的舞台,新的代理人又必然寻找新的御用工具,必然会使用新奇的、巧妙的、隐蔽的手段,去培养自己的接班人,唆使他们,挑动他们,利用他们和自己一起演出复辟的丑剧。而不幸为这些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所利用,正是没有改造好的高干子女。这样,当资产阶级反动路线达到顶峰,开始走向没落的时候,西纠、东纠、海纠、联动等反革命组织就应运而生了。这绝不是偶然的。这是阶级斗争的必然产物。 

  我们奉劝那些顽固地坚持出身不好的青年不保险,出身越好越保险的同志,大可以休矣!联动的骚乱证明了《出身论》的这个论点:“对于实现复辟阴谋,无论是无产阶级出身的子弟,还是非无产阶级出身的子弟,在他们(复辟力量)看来,是没有区别的。 

   或许,那些温室里的花朵,那些不谙世面又躺在‘自来红’包袱上的青年对他们更有利一些。” 

  “这真是奇谈怪论!”在联动的招魂术上,清华附中红卫兵这样喊道。他们或许会反问:“谁敢说我们要复辟?难道我们希望蒋介石回来吗?希望原来的资本家重新做经理吗?”替你们说句公道话吧,你们的确不希望蒋介石回来,的确不希望原来的资本家重新做经理。但是,复辟不等于扶持所有的政治僵尸。赫鲁晓夫复辟,沙皇尼古拉并没有上台;铁托复辟了,贝尔格莱德有限股份公司股东并没有被找回来当经理。同样的×××××等等篡权分子,也并不打算请蒋介石回来实行独裁,也并不让原来的剥削分子发号施令。难道新兴的资产阶级分子还不够用吗?他们不是早已建筑了八一学校,哈尔滨军工大这样的复辟温床了吗?西纠,东纠,海纠,联动不就是修正主义合格的苗子吗? 

  你们在“评《出身论》”中,一口一个资产阶级屠刀,殊不知和平演变并不希望刀光剑影。而到了关键时刻,敌人的屠刀也绝不会落在你们的绿军衣上,正是你们用双手接过去,挥舞着它,砍死了王光华,砍死了徐霈田!这不是复辟吗?为了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利益,或为了执行反动路线的工作队的利益,最后为了你们个人和你们反动小集团的利益,行凶、抢掠、捣乱、破坏,这种种行为,就是复辟!你们决不能因为自己不希望蒋介石回来,就不承认自己搞复辟活动。 

  联动就是自觉地搞复辟活动!当然,这是指他们整个组织而言。至于个别成员,总是有自觉和盲从的区别,自觉和受蒙蔽的区别,改正错误和坚持错误的区别。而清华附中红卫兵,过去是联动瘟神的膜拜者,不知闭门思过,却等待秋后算帐,不知痛改前非,却到厂矿农村捣乱,拒不承认出身不好的青年的平等的革命权利,拒不放弃自己得天独厚的贵族地位,今天又妄想借批判《出身论》捞取发言的机会,当作一根救命的稻草,这完全是徒劳无益的!告诉你们;如若“怙恶不悛,继续胡闹,那时,全国人民忍无可忍”,把你们“抛到茅厕去”,那就悔之莫及了! 

   我们诚心诚意地劝告那些受反动的唯出身论蒙蔽的小家伙们,你们读了我们的文章,不要以为这是侮辱你们。实在说,我们对你们的怜悯胜过对你们的愤恨和厌恶。当资产阶级反动势力在某些部门占优势的时候,我们怜悯你们,在学校里,受到的是一种怎样的脱离实际的教育,在家庭里过着怎样一种养尊处优的生活,读的是怎样胡说八道的文艺作品,形成了怎样一种愚不可及的思想,并成了怎样一种荒唐的观点,办了怎样一些遗恨终身的傻事!多么危险!多么危险!从泥坑中伸出你们的双手来吧!革命的同志是不会见死不救的!让我们团结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共同战斗,共同革命,共同建设一个红彤彤的新世界吧! 

[ 本帖最后由 星星草 于 2010-6-30 07:36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