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角:《资本论》通俗讲义(连载)

对立统一规律与商品

——《资本论》第一讲

张角

概说

马克思没有遗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应当充分地利用这种逻辑来解决这一问题。在《资本论》中唯物主义的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不必要三个词:它们是同一个东西,都应用于一门科学,这种唯物主义从黑格尔那里吸取了全部有价值的东西并发展了这些有价值的东西。

—— 列宁

我们学习方法应当是让马克思帮助我们思考,而不是让马克思代替我们思考。我们要自己独立求解,然后与前人的论证进行对比参验。

这篇文章仅仅是读书笔记,所以部分晦涩的语句可以跳过去,关键是我们搞懂弄通资本论的内在逻辑。逻辑就象是一张地图,前人走到过的地方,我们一样可以达到,前人没有走通的地方,我们可以勇敢地走出我们自己的新路。

第一讲内容涉及到《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到第三章;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恩格斯《反杜林论》。

一.现象

我们在社会上活着,需要挣钱(取得货币),然后拿钱去买商品。一块肥皂3元,一只打火机3元。我们可以在他们之间画一个等号。

一块肥皂=一只打火机

但是这个等号掀起了一连串的波澜。严格的应当说:一块肥皂的价格等于一只打火机的价格。但是即使把价格去掉,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等号也勉强成立。若甲手里有肥皂,却需要打火机,而乙手里有打火机,却需要肥皂,他们两人盘算一下后就可以交换。这是物物交换,返祖现象,但却合情合理。物物交换可以绕过货币,因为货币不过是一个中介罢了,至于货币是怎样产生的,我们以后再说。

总之等式是成立的,为什么能成立?有人回答说它们价格一样。但是我们再问:为什么价格一样。这个时候就需要开动抽象思维了。肥皂和打火机各有各的用处,它们能相互交换的首要因素是“有用”,但是因为他们用处不同,所以不能成为等号成立的理由。我们再追问下去:它们怎样变成有用的商品?是人类的劳动。等量的人类劳动使得它们之间可以划上等号。

到了这一步,我们就需要更精确的概念来描述这些现象了。商品有用即它具备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由人类的具体劳动(制造肥皂的劳动或生产打火机的劳动等等)形成的。商品可以进行等价交换是其凝结了人类同样的抽象劳动(体力与脑力的耗费)。价值只有在交换时才表现出来,平常是深藏不露的。所以我们把商品交换时呈现出来的价值称之为交换价值,俗名曰价格。

以上这些概念都是马克思抽象出来的。概念从现象中来,还必须回到现象中去。概念和概念之间的联系只有正确地摹写现象,即精神世界里概念的对立统一符合物质世界里现象的对立统一,才是有生命力的概念,才能揭示出现象的本质。

接下来我们看看这些概念是否经得起考验,这主要包括历史、现实、未来的三方面考察。

一块肥皂表现出来的仅仅是其使用价值,若它不进行交换,价值是无法考量的。这对于打火机而言同样如此。也就是价值量必须要在交换环节(无论交换前、交换中,交换后,交换成功,交换失败)衡量与估算。

肥皂明明凝结了人类劳动,然而就单个商品而言,却估计不出价值量。这是个矛盾呀。然而我们要问:为什么一定要估出价值量呢?能用就行了呗。这各问题很有历史背景哦。我们的祖先在茹毛饮血的年代,他们没有必要估出价值量。对他们来说,维持生存就行,还估什么估?!考古学告诉我们:7000年前河姆渡人种植水稻,那时候他们不需要计算价值量,种出来能吃就行。人类迄今400万年的历史,需要估算价值量的历史只有5000-7000年左右。

这一现象引发我们对商品的反思。我们口口声声说的商品,其实还需要一个明确的界定:用来等价交换,须估出价值量的劳动产品才叫商品。人类劳动的凝结并不一定都是商品。商品生产的历史很短。

恩格斯指出:商品生产决不是社会生产的唯一形式。在古代印度的公社里,在南方斯拉夫人的家庭公社里,产品都没有转变为商品。公社成员直接为生产而结合为社会,劳动是按照习惯和需要来分配的,产品只要是供消费的,也是如此。直接的社会生产以及直接的分配排除一切商品交换,因而也排除产品向商品的转化(至少在公社内部)和随之而来的产品向价值的转化。

概念的矛盾启发我们,概念是在对立统一中确定其摹写界限的,没有什么万能的概念,下定义就是一种界定,一切概念都具有历史相对性,不存在包打天下的概念。

考古学为我们打开了眼界,我们来研究一下商品生产前的人类劳动。人类早期文明阶段,大多数劳动者能胜任并执行农业或狩猎中的各种劳动,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是全能的劳动者。所以这样的生活反映到他们意识里,劳动是不做区分的,共同劳动,共同分享。接下来人类劳动开始有分工,这时产生了人类劳动的第一个对立:特殊的具体的劳动同只是当作抽象的一般劳动的对立。并同时萌发第二个对立:私人劳动同社会劳动的对立。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二个对立昭示着私有制的产生,并同时由于剩余产品这个酵母,引发第三个对立: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即我们刚才在肥皂面前苦思冥想的原因。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第四个对立:人与人之间关系要通过物物交换来表现,黑格尔式的术语称之为“物的人格化和人格的物化”的对立。综上所述,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的矛盾是人类商品生产史中的基本矛盾。人类解决这一基本矛盾之时,就是商品生产终结之日。

小小一块肥皂,居然浓缩了人类的早期历史。更令人兴奋的是,自从1877年人类学家摩尔根发表《古代社会》以后,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的一切进展都证明:马克思抽象出来的这些概念,这些概念之间联系所阐发的四个对立,完全能在人类早期历史中得到验证。

正确的理论的总是能“传神”地摹写现实,反映现实,拓展人类的认识领域。门捷列夫的化学周期律之所以能有生命力,就在于其“见微知著”。马克思初步抽象出的这几个概念,接下来还会引领我们更伟大的发现。

他在《资本论》中很有信心地写道:

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私人劳动同时必须表现为直接社会劳动的对立,特殊的具体的劳动同时只是当作抽象的一般的劳动的对立,物的人格化和人格的物化的对立,——这种内在的矛盾在商品形态变化的对立中取得了发展的运动形式。因此,这些形式包含着危机的可能性,但仅仅是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要发展为现实,必须有整整一系列的关系。

二.对立统一

一块肥皂=一只打火机

这个等式成立还有另一个含义:一块肥皂“值”一只打火机。肥皂的价值自身不能表现出来,但是却能通过打火机表现出来。不同的使用价值之间不能划等号,然而当肥皂的价值通过打火机的使用价值表现出来时,等号却能成立。

既不相等又相等。商品内部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通过商品之间的交换达成了暂时的统一。然而这种统一很快又会被打破。

我们假设一块肥皂所含人类劳动(抽象劳动)的量,也即价值发生了变化。这是什么意思呢?即生产一块肥皂的时间大大降低,这当然不是指的偷工减料,而是人类的社会生产力发展了。平均1小时的人类劳动能生产更多的肥皂,所以在这些肥皂里平摊的更少的人类劳动。

细心的同志可能察觉到,我们在衡量价值时采纳了“劳动时间”这一概念,马克思进一步抽象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其实是说商品是人类一般劳动的凝结,也是劳动时间的物化。在现实生活中,劳动总是具体的,制造肥皂或打火机,抽象劳动是通过具体劳动表现出来了,这是一个商品体的内部矛盾。同时商品总是在一定时间内耗费脑力与体力的产物,时间是衡量这种耗费的有效尺度,因而也是抽象劳动的唯一指示剂。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由社会生产力决定。例如人类生产肥皂有各种办法,每一个办法都需花不同的时间,这些时间求得一个平均值,这个值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个概念以后还要用到,貌似简单其实很深邃。

现在我们理解了,当肥皂的价值发生变化,也即生产肥皂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会破坏等式。由于人类的聪明才智,等式被破坏是家常便饭。

矛盾一:

1块肥皂=1只打火机
若肥皂的价值减小10倍,等式变为:
10块肥皂=1只打火机
若肥皂的价值增加10倍,等式变为:
1块肥皂=10只打火机
肥皂的价值与打火机的价值匀速递增递减,等式不变,否则遵循数学常识进行变化。
所以古人很早就发现物物交换非常不方便,这是一个矛盾需要解决。

矛盾二:

甲手里有肥皂,而需要啤酒,
乙手里有打火机,需要肥皂
丙手里有啤酒,需要打火机

这样的场面很令人尴尬,随便哪个环节出问题,3人的物物交换就会中断。

为了解决上述矛盾,人类的祖先很早就想到“一般等价物”的点子,所有商品都统一和一种指定的商品进行交换,拿这个指定商品则可以交换到所有的其他商品。

这样的指定商品一开始贝壳和兽皮之类,后来金银一跃而起,成为理想的“一般等价物”,这便是货币的起源。

马克思是这样分析货币职能的:它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或者是商品价值量借以取得社会表现的材料。一种物质只有分成的每一份都是均质的,才能成为价值的适当的表现形式,或抽象的因而等同的人类劳动的化身。另一方面,因为价值量的差别纯粹是量的差别,所以货币商品必须只能有纯粹量的差别,就是说,必须能够随意分割,又能够随意把它的各部分合并起来。金和银就天然具有这种属性。

物物交换的对立,在货币这里实现了统一,但是新的对立马上又萌生了:

甲要把手里的肥皂卖掉换来3元钱,才能买到打火机。要是卖不掉肥皂就买不到打火机。

货币成了商品流通的必要中介,用公式表示就是:

W(商品)-G(货币)-W(商品)

虽然货币只是作为流通手段,但是它使人类生活因之而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人类必须为买而卖。

马克思说:

作为两极对立的两个人即商品所有者和货币所有者的相互关系来看,卖和买是同一个行为。但作为同一个人的活动来看,卖和买是两极对立的两个行为。因此,卖和买的同一性包含着这样的意思:如果商品被投入流通的炼金炉,没有炼出货币,没有被商品所有者卖掉,也就是没有被货币所有者买去,商品就会变成无用的东西。这种同一性还包含这样的意思:如果这个过程成功,它就会形成商品的一个休止点,形成商品生命中的一个时期,而这个时期可长可短。既然商品的第一形态变化是卖又是买,这个局部过程同时就是一个独立的过程。买者有商品,卖者有货币,也就是有一种不管早一些或晚一些再进入市场都保持着能够流通的形式的商品。没有人买,也就没有人能卖。但谁也不会因为自己已经卖,就得马上买。流通所以能够打破产品交换的时间、空间和个人的限制,正是因为它把这里存在的换出自己的劳动产品和换进别人的劳动产品这二者之间的直接的同一性,分裂成卖和买这二者之间的对立。

所以这个新的对立就是买和卖的分裂。可见货币暂时解决了商品流通所产生的矛盾,马上又孕育出新的矛盾。人要是不能挣钱就不能生存!这在奴隶社会问题还不很严重,因为奴隶整个地人身卖给奴隶主,由奴隶主供给吃喝。在封建社会里也不严重,农民或农奴自己种自己吃,不用担心卖不出去,绝大多数时候他们交给地主的是实物地租。只是到了封建社会晚期需要缴纳货币地租,这问题才严重起来。而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买和卖的分裂,人不挣钱就不能生存,这是铁律。

W(商品)-G(货币)-W(商品)这个商品流通公式还有一个副产品:

G(货币)-W(商品)

这个公式代表了货币的流通,货币不断与商品进行交换,促进着商品的流通,同时自己不断履行着吸吮商品价值的职能,每一次交易都把商品的价值提取出来,永不停歇。

(参见 [url=http://baike.baidu.com/view/86616.htm]http://baike.baidu.com/view/86616.htm[/url]“购物狂”词条)

马克思从商品流通公式与货币流通公式发现了当代社会特有的新宗教:商品拜物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有通过商品与商品之间关系才能得到体现。人本身是从属于商品世界的。比如同一办公室的小职员,他们之间能从陌生人到老熟人,完全是因为他们都在市场上出卖自己的脑力劳动力。各种各样的职场圣经也表明:不要与你的同事发生工作以外的关系。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生存,吃、穿、住、行、用,需要和各种人打交道,结果所有的交道全都是商品交换,所有的关系都是商品关系。与此同时,货币作为商品的一般等价物,使得商品拜物教进一步简化为货币拜物教。一句顺口溜成了人们的座右铭: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市侩哲学的横行,使得人类简化为只需要用货币来衡量的符号。于是一个词汇很生动地体现了这一新宗教:身价。

三.方法论

上述两节我们大致涵盖了《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到第四章的基本内容。马克思在分析商品时,把对立统一规律运用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在接下来的《资本论》章节中,我们还将看到更加精彩的演绎。

列宁对此方法的评述一语中的:开始是最简单的、最普通的、最常见的、最直接的“存在”:个别的商品(政治经济学中的“存在”)。把它作为社会关系来加以分析。两重分析:演绎的和归纳的,——逻辑的和历史的(价值形式)。在这里,在每一步分析中用事实即用实践来检验。

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是需要借助于概念的,概念是从现象中抽象出来的,这种抽象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认识能力与改造能力。

然而抽象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在《打破Matrix,走向解放》中曾经指出过逻辑专政,即资产阶级对于人类知识进行着粗暴的践踏,他们把现象重构扭曲,制造符合自身利益的逻辑。

列宁曾经转述过黑格尔一段话,并给出了自己的评价:异常正确和深刻(参看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反对主观主义和片面性。

这段话很精彩,有助于把逻辑专政的奥秘说清,兹录于下:

“对于被引进定理中的具体材料的所谓解说和证明,一部分是同语反复,一部分是对真实关系的歪曲,一部分又是用这种歪曲来掩盖认识的虚妄,这种认识片面地采纳经验,唯有这样它才能获得自己的简单的定义和原理;它是这样消除来自经验的反驳的:它不从经验的具体的总体性来看待和承认经验,而是把经验作为例子,并且从对假说和理论有利的方面去看待和承认经验。在具体经验从属于预先设定的各规定的情况下,理论的基础就被蒙蔽;它只是从符合理论的这一方面显露出来。”

所以,政治经济学与自然科学不同。政治经济学是有阶级性的。不同阶级的人在抽象时会烙上阶级的印记。马克思从商品体的矛盾开始分析,而马克思的敌人却从供求关系入手,这种差异不是纯粹学理的较劲,而是深刻的阶级斗争的反映。我们千万不能把马克思的方法当作独辟蹊径的学术游戏,须知商品体的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直接联系着复杂的阶级斗争。

而在我们接下来的第二讲里,阶级就要登场了。

[ 本帖最后由 斗争 于 2009-7-25 19:19 编辑 ]

还是看原著 我上过当 看别人写的 味道不同

我是认真的读者:写得不通俗,还是一堆抽象的东西。通俗的讲义,曼德尔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简论》是很成功的,任何人想搞通俗讲义,都可参考此书。【警告:曼德尔是托匪,敏感慎入】

另外请教:能不能通俗讲讲什么是“逻辑专政”?这一概念的意义何在?有没有旧的概念和它的意义相近的,说一下,也许能帮忙理解这个新异的概念。

逻辑专政,就是话语霸权,通俗一点就是被洗脑了。比如,传销组织以及一些政治、宗教宣传

主贴的“逻辑专政”确实是这个意思吗?为什么不直接用“话语霸权”。
还有就是无论是“逻辑专政”还是“话语霸权”都有西马的味道。

找了一下也是张角写的《打破Matrix,走向解放》一文,确实有点儿西马的味道,尤其能从“重构感官世界”、“规训”、“软暴力”一类的表达中看出来。
链接
[url=http://hi.baidu.com/lishilaoshi/blog/item/ee8dba51117d431c377abe64.html]http://hi.baidu.com/lishilaoshi/blog/item/ee8dba51117d431c377abe64.html[/url]
文中还有这样一个观念很有意思,即把“唯心主义”和“人的主观和客观实在的联系”看成是两种相互排斥的东西,好比障碍和道路,前者切断了后者,
作者写道

MATRIX 几乎切断了我们与客
观实在的联系,它对我们实施着唯心主义专政。

在《骇客帝国》里计算机程序系统Matrix是人们的感官和逻辑的来源,作者在这里用Matrix比喻资本主义世界里人们的感官和逻辑的来源。
在另一处又写道
我们知道唯心主义切断了人的主观认识与客观实在的联系,并以扭曲或颠倒等诸多方式
阻碍这种联系。

由此可以推断的是:作者认为有必要打破唯心主义这一障碍,使人的主观认识畅通无阻地通向客观实在!!!而这就是走向解放的一个步骤。(打破Matrix,走向解放)

显而易见,这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典型表达方式(难道是西马的表达方式,呜呼。。。),甚至不太可能是马列毛主义的表达方式,
唯心主义、主观认识、客观实在这三者是怎么样的关系呢?毛泽东在《实践论》里写道

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

在马克思主义的一般用法里,唯心主义是指人的主观认识对客观实在的一种(错误的)反映,换言之,它本身就是人们主观认识和客观实在的联系。当然了它是错误的。

这里并不是要咬文嚼字,而是要指出作者的这种奇怪的表达方式的意图所在:
作者必须把唯心主义看成是障碍,必须主张人们的“主观认识”不通过Matrix的控制而直接接触“客观实在”,才可能将人们从资本主义中得到解放比喻成人肉电池从Matrix中得到解放,将对资本主义的抗争比喻成Noe们的抗争。然而,这是将马克思主义里各种基本概念的既已固定的用法加以扭曲,去迎合一个本来就很牵强的比喻。

作者借助这一比喻,想说明反抗唯心主义的重要性,用意固然良好,但是一方面不遵循基本该概念的马克思主义的用法,一方面却声明自己是马列毛主义,这就不好了。是不是有标新立异的嫌疑呢?

“唯心主义专政”以及“视听专政”、“逻辑专政”就像是作者在这种情况下生造的概念,这些概念虽然有创意,但无非是用作者个人的方式表达了以下的观念,而这些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那里已经有很好的阐释,不必推倒他们重来:

1、剥削阶级总是通过推广唯心主义来实现统治
2、资本主义在这一点上做得更甚
3、人的认知过程经历感性阶段和理性阶段


当然,“逻辑专政”可能只是这位作者的一个毫无恶意的喙头,于“通俗讲义”并不重要。
但是将这根刺挑出来,还有对读者有益处的,读者务必要警惕这种有害的创造。
真正忠实于原著的好作品还是很难得的。

看来不是“话语霸权”,不过这个词是个新的“话语”

用马克思的话,就是拜物教,就是异化

这位张角在讲到等式

一块肥皂=一只打火机

的时候,九曲十八弯,倒不如直接读原著

《资本论》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两书中都有一个抽象的话,反倒是有助于把问题通俗化,马克思说(大意)

不同物品只有转化为相同的质才能进行比较。/ 不同的质不能进行量的比较。

要在肥皂和打火机之间划上等号,就要找出它们共同的“质的方面”,例如重量、耗费的劳动时间……而各种共同的“质”当中只有耗费的劳动时间可以用来说明产品交换的现象。

——马克思自己正是这样来论证劳动价值论的。

“一般等价物”是怎么出现的

作者写道

[

在张角的这个讲义里,生产力本身的历史是不要紧的,要的是伟大的智慧
难道不是嘛?只要产生了3样以上不同的社会产品,便有“上述矛盾”,为了解决矛盾,人类的祖先全然不顾一切历史条件(正如作者不着墨于一切历史条件),很快就想到一个“点子”(!!!),它们指定一个特殊的商品作为一般等价物,然后,一想到即能做到,他们成功了。。。祝贺伟大的祖先。。。

——这就是“一般等价物”的起源

而“一般等价物”的具体代表的演变,同样是无历史的、具有不可捉摸的神秘性,第一个等价物是被指定的,后来的等价物是“一跃而起”的。。。
固然,小学生进行提炼中心意思的练习时可以这样写的,但马克思主义风格的简史——哪怕最格式化最官方化最无趣味的——都会把“生产力的发展”这样的字眼塞进去。。。

修正主义者就是靠歪曲马列毛过日子,河蟹马列研究院的东西不可谓不多,都是些什么东西?

都是些著作权、署名权,比如“XXX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你看,这是符合任何人都可使用和修改的。

[

黑格尔将人权和物权画上了等号。

W—G—W 公式的后半段

G—W—G’ 新的公式,资本主义生产特有的公式。G-G‘ 高利贷是胚胎

几组矛盾:

价值—使用价值

商品—货币

货币—信用货币

具体劳动—抽象劳动

相对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

劳动生产力—劳动强度

分工、协作、大机器

引用《资本论》两段话,一段话描述“货币—信用货币"这组矛盾,另一段话描述剥削的实际过程,举轮胎工人的例子,购买使用价值是表面现象,实际上是要无偿占有剩余的抽象劳动。

第一段话:

从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中产生出货币的铸币形式。在商品的价格或货币名称中想象地表现出来的金重量,必须在流通中作为同名的金块或铸币同商品相对立。正象确立价格标准一样,铸造硬币也是国家的事。金银作为铸币穿着不同的国家制服,但它们在世界市场上又脱掉这些制服。这就表明,商品流通的国内领域或民族领域,同它们的普遍的世界市场领域是分开的。因此,金币和金块本来只有形状上的差别,金始终能从一种形式变为另一种形式。它离开造币厂的道路,同时就是通向熔炉的道路。这是因为金币在流通中受到磨损,有的磨损得多,有的磨损得少。金的名称和金的实体,名义含量和实际含量,开始了它们的分离过程。同名的金币,具有了不同的价值,因为重量不同了。作为流通手段的金同作为价格标准的金偏离了,因此,金在实现商品的价格时不再是该商品的真正等价物。

第二段话:

我们的货币所有者就必须幸运地在流通领域内即在市场上发现这样一种商品,它的使用价值本身具有成为价值源泉的特殊属性,因此,它的实际使用本身就是劳动的物化,从而是价值的创造。货币所有者在市场上找到了这种特殊商品,这就是劳动能力或劳动力。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但是,货币所有者要在市场上找到作为商品的劳动力,必须存在各种条件。商品交换本身除了包含由它自己的性质所产生的从属关系以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从属关系。在这种前提下,劳动力只有而且只是因为被它自己的所有者即有劳动力的人当作商品出售或出卖,才能作为商品出现在市场上。劳动力所有者要把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他就必须能够支配它,从而必须是自己的劳动能力、自己人身的自由的所有者。劳动力所有者和货币所有者在市场上相遇,彼此作为身分平等的商品所有者发生关系,所不同的只是一个是买者,一个是卖者,因此双方是在法律上平等的人。这种关系要保持下去,劳动力所有者就必须始终把劳动力只出卖一定时间,因为他要是把劳动力一下子全部卖光,他就出卖了自己,就从自由人变成奴隶,从商品所有者变成商品。他作为人,必须总是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财产,从而当作自己的商品。而要做到这一点,他必须始终让买者只是在一定期限内暂时支配他的劳动力,使用他的劳动力,就是说,他在让渡自己的劳动力时不放弃自己对它的所有权。也是一种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

[ 本帖最后由 classwar 于 2011-1-2 00:00 编辑 ]

W(商品)-G(货币)-W(商品)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存在“为买而卖”的现象。

现实生活中还有一种常见的现象:为卖而买。比如我们在淘宝网上看到成千上万的小商户为卖而买,他们进货出货乐此不疲。证券交易所里股民如吃醉如痴,服装批发市场人头攒动,这些现象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所卖的并不是自己生产的商品,他们所买的商品也并不是为了自己使用,而是纯粹冲着货币增殖,即:

G(货币)-W(商品)-G’(货币)
其中G+△G = G’

此时的G(货币)就羽化为资本。我们首先关心的是△G从哪里来的。一种流行说法是:△G来自于贱买贵卖,然而我们稍须开动常识,就会发现“贱买贵卖”是每一个人的权利。就象一杯水,在几个杯子里倒来倒去,终归还是一杯水,不可能多出一个水分子。所以“贱买贵卖”的长期趋势就是相互抵消。甲从乙那里贱买,相当于乙从甲那里贵卖,反之亦然。买卖存在着相对性,这是个很简单的常识。

G(货币)-W(商品)-G’(货币)这条公式在古代就有了,当时它只是存在于流通领域,是W(商品)-G(货币)-W(商品)的衍生物。然而大约到了十四,十五世纪,这条公式开始应用于生产领域,随着这种应用的日益广泛,终于导致了人类划时代的变革,即资本主义的诞生。于是G(货币)-W(商品)-G’(货币)反客为主,W(商品)-G(货币)-W(商品)倒成了它的衍生物。这段故事惊心动魄,我们以后还要详说。

“贱买贵卖”既然生不出△G这只金蛋,同时我们在流通领域又找不到生金蛋的线索,那么答案还要回到第一讲所分析的“价值”。△G不能从流通中产生,而只能是人类劳动的凝结,所以生金蛋的地方在生产领域,而金蛋要在流通领域才得以实现。△G既在流通领域又不在流通领域,所以货币增值也符合对立统一规律。

[为什么会产生拜物教?因为物或者是指金钱和资本比直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可靠,更容易控制。比如讲一个人要是去了外地,你身上要是带着等价物货币,那么活动起来就比较方便,如果你身上没有带钱,那么你管别人要饭吃,有的人可能给你,但是很多人不给你,因为他也不是出于恶意,只是不了解你而已。所以钱比人可靠,物比人可靠。
反动的阶级之所以难以推倒,是因为他们不是对人赤膊上阵的剥削,尤其是现在的资本主义社会,是间接的通过金钱或者物来对社会进行控制。人情有冷暖,世态有炎凉,钱在手中不会化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因为很小的矛盾就发生急剧的变化。所以人更愿意存钱,而不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第三讲草稿讲义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资本的周转,周转速度,周转时间

资本循环的三大公式:货比,生产,商品资本的循环

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

第一部类,第二部类

相关公式

马克思从资本的一切形式及其循环的统一性出发,正确地研究了资本在运动中所经过的各种不同阶段和在循环过程中所采取的各种不同形式。

第二卷第一章货币资本的循环。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是:

购买阶段,资本家用货币资本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商品。生产阶段,被购买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生产过程表现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它们结合起来生产出商品资本。这些产品一部分用于补偿资本,余下的便是剩余产品。销售阶段,商品产品必须全部卖掉,才能既补偿资本价值,又实现剩余价值。

第二卷第二章生产资本的循环。生产资本的循环公式是P…W′一G′.G—W…P。第二卷第三章商品资本的循环。商品资本的循环公式是W′—G′.G—W…P…W′。这个公式的起点、通过点和终点都是商品。第二卷第四章产业资本的循环是三种循环的统一。这一章是前三章的综合。它首先指出以上三种循环的共同点——它们都是经过三个阶段(购、产、销),只是顺序不同;因而它们都包含二个过程(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并且只为了一个目的:价值增殖——占有剩余价值并进行积累。然后集中论述资本循环运动是以上三种循环统一在一起的循环;这种统一不仅是随着时间推移的循环运动,而且是资本必须同时分割为三种形态,这三种在空间上并列的形态同时进行运转和循环。

第二卷第五章流通时间,分析了流通时间及其构成,即流通时间和生产时间,将生产时间又划分为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劳动时间是生产力两因素(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相结合的时间,因而是生产力发挥作用的时间。它是循环的时间中最重要的时间;非劳动时间是生产资料已进入生产领域,但没有和劳动力结合的时间。在流通领域中,资本是作为货币资本和商品资本存在的。流通时间又划分为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其中,购买时间实际是资本处于货币资本G形态的时间,售卖时间实际是资本处于商品资本W′形态的时间。

第二卷第六章流通费用分析了三类流通费用:纯粹流通费用(买卖时间、簿记、货币);保管费用;运输费用。马克思认为纯粹流通费用是非生产费用,不创造价值。运输属于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的继续,运输费用是生产费用。保管费用,一方面,对社会来说,它是生产上的非生产费用;另一方面,它能保存使用价值,是单个资本家发财致富的源泉。

[ 本帖最后由 classwar 于 2011-1-5 13:41 编辑 ]

《资本论》第二十章分析简单再生产。首先说明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要以商品资本循环为考察对象。分析社会再生产应从简单再生产开始,因为它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种抽象,是扩大再生产的现实要素和物质基础。马克思考察社会再生产的关键前提是两个:第一,从使用价值看,分为生产资料Pm和消费资料Km,社会总生产也就分为生产生产资料的生产部类(第I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生产部类(第Ⅱ部类)。第二,从价值看,每一部类的总产品都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即c,v和m。另外,不变资本存在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别,但一般假定c全部转移到产品中去。

以上分析前提确定之后,本章以具体数据通过以下模型:

详细考察了两大部类通过它们之间及其内部各分部类之间的交换实现实物和价值补偿的条件及其过程。在基本的交换关系中,最重要的是两大部类交换的平衡,即:

I(v+m)= II­c (1)

由(1)又可推导出

I (c+v+m)=Ic+II­c (2)

II (c+v+m)= I (v+m)+II(v+m) (3)

第二十一章是分析扩大再生产。本章除引言之外,分为四节。说明了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含义、扩大再生产需要相应的货币积累条件和实物生产要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条件、货币积累的来源等问题,重要的是从质上和量上以大量的具体数字分析了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平衡条件。扩大再生产的平衡条件与简单再生产的相应条件是类似的。

扩大再生产的两个前提条件是:

I(c+v+m)> Ic+Ⅱc

或Ⅰ(v+m)> Ⅱ c

Ⅱ(c+v+m)>I(v+m/x)+Ⅱ(v+m/x)

或Ⅱ(c+m-m/x)> Ⅰ(v+m/x)

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Ⅰ(v+△v+m/x)= Ⅱ(c+△c)

由此引申出另外两个实现条件为

Ⅰ(c+v+m)=Ⅰ(c+△c)+Ⅱ(c+△c)

Ⅱ(c+v+m)=Ⅰ(v+△v+m/x)+ Ⅱ(v+△v+m/x)

第二篇研究资本周转。在第二篇,循环是作为周期的循环,也就是作为周转来考察的。资本周转所考察的范围,是资本不断地由出发点又回到出发点这一反复的循环过程。反复不断进行的资本循环,就是资本的周转。第二篇研究的是周转方式与周转时间及其影响。主要考察了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怎样在不同的时间以不同的方式完成各种形式的循环;另一方面又研究了决定劳动期间和流通期间长短不同的各种情况。还指出了循环期间及其组成部分的不同比例,对生产过程本身的范围和年剩余价值率有怎样的影响。

本篇共十一章,即第七至第十七章,可分为三部分。

第二卷第七章,对资本周转下了一个定义,并就周转时间和周转速度作了概括说明。所谓资本周转,资本是指预付资本,周转是指反复的循环。资本周转的中心问题是速度问题,即单个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速度。周转速度既可用周转时间也可用年周转次数来表示。为了生产和流通同量的商品,从而生产和流通同量的剩余价值,资本周转越快,资本的预付量(或占用量)越少,单位资本的使用效率也就越高。所以,资本周转速度实质是资本的效率问题。

第二部分包括第八至十一章,主要阐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问题。第二卷第八章和第九章论述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标志以及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平均周转即总周转。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根据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具有不同的价值周转方式划分的。不变资本中的劳动手段部分,如机器、厂房、仓库、道路等,它们在物质形态上是全部参加生产过程,并在较长时间内的多次劳动过程中发生作用,但它们的价值则是根据自身在生产中的磨损程度,一部分一部分地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而当一部分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时候,另一部分价值还固定在尚未磨损的劳动手段里;直到它们的使用价值完全丧失,价值才全部转移完。马克思把这部分资本叫做固定资本。流动资本是指使用价值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就全部消耗掉的资本,它们的价值也是一次随之转移到新产品中的资本叫做流动资本。第二卷第十章和第十一章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理论。

第三部分包括第二卷第十二至十七章,在弄清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科学划分标准以后,主要阐述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问题。决定流动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劳动期间、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等。生产时间中的劳动期间(或时间)是指一定生产部门为制造某种产品所必需的互相联系的劳动日数目。生产时间中的非劳动时间,比较重要的是劳动对象所经历的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理的自然作用时间。非劳动时间还包括生产资料的储备时间和停工时间。缩短生产时间的主要方法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流通时间中销售时间最重要,它首先决定于产品是否适销对路;至于购买时间则取决于市场供给状况。缩短流通时间的主要方法是改进交通。固定资本的周转时间是由固定资本的损耗决定的。这个损耗又分为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在无形损耗中,第一种情况是由于生产劳动资料的部门劳动生产力提高,使旧有的劳动资料价值下降;第二种情况是由于生产劳动资料的部门生产了性质更好、效率更高的劳动资料,使旧有的劳动资料价值贬值。

《资本论》第二卷第二篇最后三章主要论述资本周转速度所产生的影响。其中第十五章阐明资本周转速度对预付资本量的影响。预付资本的总周转,是它的不同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具体说来就是:

年平均周转次数=年周转价值÷预付资本总量

或:平均周转时间(年)=预付资本总量÷年周转价值

第十六章阐明可变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率的影响。可变资本周转速度同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是通过年剩余价值率来表示的。所谓年剩余价值率(M’)就是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 (M)同预付的可变资本(V)之比。而现实的剩余价值率(m’)则是m对同期实际使用的v之比。第十七章阐明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流通的影响。资本周转的速度愈快,剩余价值流通的速度也愈快,同时也意味着资本家有可能不断进行资本积累,实现扩大再生产。

[ 本帖最后由 classwar 于 2011-1-5 14:07 编辑 ]

心得:

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固定资本-流动资本

相对剩余价值是怎样加重剥削的?

增加价值形式的资本积累的实物内容

生产资本的各个部分按照它们的价值转移和周转方式的不同,可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1、资本周转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从资本运动速度方面,揭示资本周转快慢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2、固定资本固定资本是指以厂房建筑、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

损耗

有形损耗:生产过程使用造成自然力作用(物质磨损)

无形损耗:劳动生产率提高,固定资本价值下降,应用技术进步,性能更好的替升品(精神磨损)

3、流动资本流动资本是指以原料、燃料和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以及劳动力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劳动力从其价值周转方式而言,是流动资本。

马克思主义的数理经济学

下载: [url]http://mao.bu1917.info/down/shuli.pdf[/url]

对资本论进行数学推演与数理分析,这可能是未来马列毛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方向,是与资产阶级经济学打硬仗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