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鼓吹的“福利国家”就是复辟资本主义
张志
《共产党宣言》开宗明义地指出:“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每当一个社会进入大变革时期,总有一小撮代表没落阶级的反动派,跳出来反对社会变革,主张倒退,阴谋复辟的。我国春秋时期,孔丘站在没落的奴隶主阶级立场上,东跑西窜,到处呼号什么“礼崩乐坏”,提出“克己复礼”的反动纲领,妄图复辟西周的奴隶制度。战国时期,秦孝公实行商鞅变法的革新路线,“行之十年,秦民大悦,乡邑大治。”而代表奴隶主贵族的公子虔等怂恿儒生赵良叫嚷什么“恃德者昌,恃力者亡。”进行复辟活动,谋害了商鞅。桑弘羊帮助汉武帝刘彻巩固西汉封建地主政权,实行法治,“定大业之路,建不竭之本。”而代表奴隶主残余复辟势力的霍光,却一手策划盐铁会议诬蔑桑弘羊的政策是“与民争利”。终于谋害了桑弘羊。从奴隶制过渡到封建制,由一个剥削阶级代替另一个剥削阶级,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持续了很长时期。那末,社会主义要完全取代资本主义,无产阶级要彻底粉碎资产阶级的一切复辟活动,这个斗争也必然是长期的,复杂的。正如伟大领袖毛主席所教导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个历史阶段中,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要认识这种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隐藏在我们党内的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反革命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一贯仇视社会主义制度,他效法孔老二“克己复礼”,阴谋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他装出一付悲天悯人,吊民伐罪的假相,学着历史上的反动儒生的腔调,.恶毒攻击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什么“国富民穷”“缺吃少穿”,鼓吹要建立“真正的社会主义”,真是反动至极。
鼓吹“生活第一”,就是挖社会主义墙角
林彪的“真正的社会主义”极力鼓吹生活第一。他们叫嚷什么“一切最根本的问题是为了生活”,因此,“党决定政策,应从社会物质生活出发”,也就是从“物质的数量和质量出发”。多么漂亮的字眼!好像这类骗子也从物质上关心人民生活了,鳄鱼的眼泪是骗不了人的,这只不过是孔老二的“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的翻版而已。我们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就包括有改善广大劳动人民物质和文化方面的需要。恩格斯早就指出,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以后,“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①列宁也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将“充分保证社会全体成员的福利和使他们获得自由的全面发展。”②伟大领袖毛主席早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就提出关心群众生活的问题,并指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是财政经济工作的总方针。在进入社会主义历史时期以后,又提出“备战、备荒、为人民”和“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等伟大战略方针。这些都是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坚定不移的方针。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发展,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也有了相应的改善和提高。一九七〇年我国职工的工资,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最后一年的一九五二年相比,按人平均提高了百分之三十四,在同一时期,工资总额则增加了约三倍。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失业现象早就消灭了。从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七〇年,我国人口增长不到一倍,但是全国职工人数增加了五倍;在这同一时期,我国消费品零售额增加了四倍多;大、中、小学在校学生人数,一共增加了四倍多;卫生事业床位数增加了十二倍。短短的二十多年,我国几亿人民从旧中国饥寒交迫的困境中解放出来,获得了今天的美好生活,难道这就是林彪所诬蔑的“无吃无穿无文化娱乐”吗?
那么林彪一类骗子为什么还要颠倒黑白,造谣惑众,叫嚷什么社会主义就是要“多拿一点”、“多分一点”呢?其目的就是妄图用分光、吃光和用光的办法来破坏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瓦解社会主义所有制,为复辟资本主义开辟道路。
我们知道,社会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是受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支配的。在积累和消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毛主席教导我们“我国每年作一次经济计划,安排积累和消费的适当比例,求得生产和需要之间的平衡。”④按照这种比例关系安排的社会主义积累的结果,就是社会财富的巨大增长。而社会财富越多,社会生产发展的规模就越大,劳动者的就业机会越多,他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也就得到逐步的提高。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积累同它的经济后果之间的必然联系。如果按照林彪一类骗子所说的去做,要末就是分光、花光,使社会主义经济基础遭到破坏;要末就是一小撮私人财富的巨大积累,广大劳动人民的极端贫困。这样就会使我们劳动人民重新回到旧中国的苦难深渊,遭受第二遍罪,而一小撮被剥夺了生产资料的地主、资本家又得恢复他们的“天堂”。
宣扬“物质刺激”是为复辟资本主义效劳
林彪一类骗子还把孔丘的“财聚民散,财散则民聚”奉为经典,宣扬什么“人民多增加一分物质利益,则多增加一分拥护程度。”胡说什么“积极性来源于生活”,不搞物质刺激“还有什么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呢”?到处散布“恭喜发财”、“招财进宝”等地主、资产阶级铜臭熏天的胡言乱语。说什么“抓住这个东西,就能解决问题”。好一个“解决问题”。在林彪心目中“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益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⑤这对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劳动人民是莫大的污蔑。新中国的劳动人民,已经成了国家的主人,不再是雇佣劳动者了。他们不再是“做事就是为了拿钱”,⑥而是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奋斗。毛主席经常教导我们学习白求恩同志那种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学习张思德同志那种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二十多年来,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我国涌现出千千万万雷锋、焦裕禄、杨水才、王进喜式的无产阶级战士。林彪一类骗子那种“冷酷地斤斤计较,不愿比别人多做半小时工作,不愿比别人少得一点报川的狭隘眼界”的资产阶级极端利己主义⑦,是和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毫不相容的。列宁指出:“共产主义劳动,从比较狭窄和比较严格的意义上说,是一种为社会进行的无报酬的劳动,这种劳动不是为了履行的一定义务,不是为了享有取得某种产品的权利,不是按照事先规定的法定定额进行的劳动,而是自愿的劳动,是无定额的劳动,是不指望报酬、没有报酬的劳动。”⑧当然,我们今天还不是共产主义社会,而是社会主义社会,还必须实行社会主义“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认真执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就能调动广大劳动人民无穷无尽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如果按照林彪一类骗子所鼓吹的用物质刺激来调动“积极性”,那么就只能调动资产阶级个人利己主义的积极性。“金钱万能”的资产阶级思想到处泛滥,势必导致资本主义的复辟。苏修叛徒集团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之流,使劲地在那里推行“必须广泛地采用物质刺激”的政策,使列宁亲手缔造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倒退到资本主义。这个惨痛的历史教训,难道还不值得我们牢牢吸取吗?
“改变所有制”就是退回到资本主义
林彪为改变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成为地主资产阶级专政的王国,迫不及待地抛出“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的反动纲领,叫嚷什么“最根本是占有制改善”(应读为占有制改变)。林彪一伙清楚,社会主义所有制,是他们妄图复辟资本主义的莫大障碍,所以,他们就把社会主义所有制视如眼中钉、肉中刺,非把它拔掉不可。以便把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直接转归地主、资本家所有,解决他们所谓的“问题”。建立一个代表地主、资产阶级利益的“真正社会主义”的“林氏王国”。
在旧社会里,由于剥削阶级掌握了生产资料,“不是生产者支眼生产资料,而是生产资料支配生产者。”⑨劳动人民才受尽了奴役。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把几千年来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中国人民第一次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正如列宁所说的“坚冰已经打破,航行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⑩全国亿万人民,正沿着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阔步前进。林彪一伙妄图倒转历史的车轮,建立一个什么“真正社会主义”的“福利国家”,岂不是白日做梦!
“福利国家”劳动人民无福利
所谓“福利国家”,是垄断资产阶级的“学者”和政客们,为了美化帝国主义国家,麻痹无产阶级斗志的骗人把戏。在本世纪初,英国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霍布森提出所谓以研究福利为中心的“学说”,二十年代,剑桥学派的庇古创立了“福利经济学”,尔后,英国工党分子和美国的塞谬尔逊、汉森之流,又竭力鼓吹什么“福利经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工党执政,标榜英国是“保证福利的国家”、“为社会服务的国家”。美国肯尼迪上台后,也打着“财富是手段,人民是目的”的旗号,喧嚷要建立一个“全民福利的国家”。赫鲁晓夫篡夺了苏联的最高权利后,也宣称什么要在二十年内建立一个“关心人民福利”、“一切为了人,为了人的幸福”,“每个人都有足够的食品、衣服、鞋子、住宅和书籍”的“土豆烧牛肉”的“共产主义社会”。勃列日涅夫继承赫鲁晓夫的衣钵,制造了一个所谓“提供人民福利的宏伟纲领”,要加速建设“发达的社会主义”。总之,五颜六色,名目繁多,其目的无非是要抹杀国家的资产阶级性质,妄图使资本主义制度永世长存。
究竟有没有“福利国家”呢?人类自进入阶级社会以来,从来没有一个什么“全民福利国家。”要说是剥削阶级的“福利国家”,那倒是有的,而这种“福利国家”,对于劳动人民来说,则只不过是一个使他们受压迫、剥削的“人间地狱”。请看看标榜为“全民福利国家”的美帝、苏修二个国家的现实吧!
号称“全民福利国家”的美国,据一九七二年八月五日美国《商业周刊》刊载的密执安大学的调查材料,一九七〇年美国最富有的百分之五的家庭,占有全国社会财富的百分之四十以上,而处于社会底层的百分之五十的家庭,只占有全国财富的百分之三左右。据一九七二年一月五日《纽约时报杂志》援引国情普查局公布的对五十一个城市的调查材料,在这些调查内,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工人,其收入不能维持家庭的过得去的生活水平;有百分之三十工人的收入,甚至连最低生活水平也维持不下去。美国国情普查局宣布,1971年美国处于“贫困线”以下的穷人有二千五百六十万,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十二强。这就是所谓世界上最富的“全民福利国家”的真相。
另一个所谓“发达的社会主义”的“全民国家”苏联,情况也并不两样。自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叛徒集团篡夺了苏联党和国家的领导权以来,全面复辟了资本主义。在那里,一小撮官僚垄断资产阶级以高工资、高奖金、高稿酬等五花八门的形式,来占有广大劳动人民的劳动果实。列宁曾经指出:“通常所说的阶级究竟是什么呢?这就是说,允许社会上一部分人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11]这批特权阶层,他们的收入高于一般工人、农民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莫斯科大学医学院院长艾斯维斯基教授,年薪三万美元,他另设一个私人诊所,每年收入达十万至二十万美元。而一个普通劳动人民月薪只有八十至一百五十卢布,多数达八十卢布以下,最低的只有三十卢布。据报道:苏联拥有五十万卢布以上的资本家有八千人,拥有二十万卢布以上的就更多了。这一小撮人有别墅、有汽车、有高级的物质生活资料,还有巨额存款。据估计米高扬的全部财产已超过一百五十万美元。他们过着寄生腐化的资产阶级生活。而广大劳动人民,在收入低微,卢布贬值,物价高昂,黑市猖獗的重压下,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在苏联,失业的劳动者越来越多,连莫斯科州委的头目也不得不惊呼:失业已成为苏联全国范围的问题。在严重失业的威胁下,苏联的劳动人民不得不妻离子散,到处流浪,受着生活的煎熬,有的竟被折磨而死。这就是所谓的“发达的社会主义”的“全民国家”的真象!
为兜售“福利国家”,在世界上吹吹打打,招摇过市的,有帝国主义的“学者”政客们,也有苏修叛徒集团的头目们,他们整天大吹大擂,高喊什么“全民福利国家”呀!“高额群众消费时代”呀!喊声震耳欲聋,听者嗤之以鼻。而林彪一伙却奉为至宝,跟在这些先生们屁股后头,摇旗呐喊,究竟为了什么?不是昭然若揭了吗!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什么“全民福利国家”也罢,什么“真正的社会主义”也罢,通通只不过是欺骗劳动人民的把戏。
修正主义的旧调重弹
所谓福利国家,是“阶级调和论”,或曰“阶级合作”的变种。一切机会主义者,为了博得资产阶级的欢心,不惜出卖工人阶级的利益,总是把资产阶级可以接受的东西放在第一位来加以颂扬。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德国工人运动中的机会主义分子拉萨尔、杜林之流,就曾在这个问题上大做过文章。臭名远扬的《哥达纲领》就曾宣扬什么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将领取“不折不扣”或“全部的劳动产品”,妄图用资产阶级的福利主义,把无产阶级革命引向歧途。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严厉地批判了这些谬论,指出在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里,个人分配“不是不折不扣”,而是“有折有扣”。杜林说什么在他的“共同社会”里,是“普通公平的原则”,是“等量劳动和等量劳动”的交换。恩格斯一针见血地指出:在杜林的“共同社会”里,“除了重新产生金融巨头以外,再没有其它目的。如果它真的成立起来并支持下去,那末它将在金融巨头控制下,并且为他的钱袋勇敢地竭尽全力地工作”。[12]伯恩斯坦说他的“灿烂时代”,“是为了一切人的幸福”,说什么“社会主义是指一个巨大的文化运动”,“正是通过这些而为整体谋福利的。”叛徒考茨基也祭起这面破旗,写了一本名叫《无产阶级专政》的小册子,大肆攻击苏维埃政权,造谣诬蔑苏维埃政权造成“普遍贫穷”,说什么社会主义就是“现代文化之下的普遍福利”,国家政权“归根到底,为人人谋福利。”列宁曾对此写了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一书,全面而严正地驳斥了考茨基的谬论。指出考茨基“口头上承认革命,实际上背弃革命”。“他的每句话里都充满了十足的叛徒精神。”“奴颇脾膝地为资产阶级效劳。”[13]
从上面这些新老修正主义者的言论中可以看出,林彪一类骗子所鼓吹的这一套货色,并不是什么新玩艺儿,只不过是把他们老祖宗的旧调重弹而已。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老修正主义者也好,林彪一类骗子也好,不管他们用了多少蛊惑人心的甜言蜜语,耍了多少骗人的花招,终归是骗不了人的。到头来只落得一个叛徒的同样下场。我们要遵照毛主席的教导:“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提高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能力,提高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自觉性。牢记党的基本路线,坚持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沿着毛主席指引的航向,奋勇前进。
“战斗正未有穷期”,“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为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反对修正主义,坚持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我们必须彻底肃清林彪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流毒,深入批判尊儒反法的反动思想,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成果,把批林批孔运动深入、普及、持久地进行到底。
[注]:
①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1972年版第322页
②列宁:《列宁全巢》第六卷第11页
③毛泽东:《迎接中国革命的新高潮》《毛泽东选集》第四卷横排本第1112页
④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⑤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宜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53页
⑥列宁:《列宁全集》第二十八卷第105页
⑦列宁:《列宁选集》第三卷第254页
⑧列宁:《列宁选集》第四卷第176页
⑨[12]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330页、第344页
⑩[11]列宁:《列宁选集》第四卷第570页,第352页
[13]列宁:《列宁选集》第三卷第618页、627页、632页
原载《求是学刊》(即《黑龙江大学学报》)197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