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意德东网友在六楼的观点。德东网友与冬子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是完全一致的。兹转来冬子早先在“广州街坊(主人公)论坛”上参与的一组讨论,供网友参考:
https://host284.ipowerweb.com/~c … t=30778#reply_30778
毛主席所谓“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在说薄一类走资派在“官主者阶级——新生的资产阶级分子”这个问题上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作者: 冬子
日期: 2008-01-22 02:46
毛主席所谓“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在说薄一类走资派在“官主者阶级——新生的资产阶级分子”这个问题上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注意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毛主席关于官僚主义者阶级批示的注释中这一条:
〔8〕 在印发这段批注的时候,薄一波在“这些人”的后面加了一个注释:“指那些企业领导人中坚决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人。”
我认为1964年毛主席做出关于官僚主义者阶级批示时,正是在1964-1965毛与刘邓集团的尖锐斗争期。
而薄加的这句话则有转移矛盾视线的嫌疑。————其实薄一类走资派在64-65年“走资”意志较官主者阶级——新生资产阶级分子们更“坚决”。
通读文稿中毛主席批示全文,可以感觉到,毛主席对薄施极端反感的,请看:
————————————————————
管理也是社教。如果管理人员不到车间、小组搞“三同”,拜老师学一门至几门手艺,那就一辈子会同工人阶级处于尖锐的阶级斗争状态中,最后必然要被工人阶级把他们当作资产阶级打倒。不学会技术,长期当外行,管理也搞不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毛注〔7〕根据手稿刊印。
〔7〕 这个批注写在陈正人信中以下一段话之后:“目前我所注意的问题,主要放在社教运动方面。有关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准备放到后一步来研究。因此,这次送上的报告,只讲到运动有关的一些情况。这封信,我也只说到到厂后若干感想。如有新情况和新问题,再给你写信报告。(只有把社教搞彻底了,才能搞好管理。这样抓是对的。——薄一波注)”
——————————————————————————————
薄说:只有把社教搞彻底了,才能搞好管理。这样抓是对的。
毛说:管理也是社教。…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
毛与薄不是针锋相对么?“以其昏昏,使人昭昭”难道不是在说薄一类对“官僚主义者阶级”的歪批么?
毛主席的意思难道不是在说:你这个走资派自己一身白毛岂能将官主者阶级这些新生的资产阶级分子带上正路?你这个走资派,在“官主者阶级——新生的资产阶级分子”这个问题上,岂不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么?!
历史证明,正是薄一类61人集团为骨干的1、2号走资派才是主观积极卖力露骨“坚决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人”。
而毛对官主者阶级的定义的核心是: 这些人 是 已经 变成 或者 正在 变成 吸工人血的 资产阶级 分子。
很明显,毛认为:官主者阶级的 特色 是 一个 变 字。 已变成或正在变成。
而薄等一类61人集团为骨干的1、2号走资派则在 49 年以前早就已经 “变成” 资产阶级分子了。
官主者阶级——已经 变成 或者 正在 变成 吸工人血的 资产阶级 分子,当然也要走资本主义道路,但在“坚决走资本主义道路”上比起薄等走资派恐怕是小巫见大巫了。
实际上,官主者阶级是49后蜕变的资产阶级分子,其中相当一部分甚至不认为自己实质是资产阶级,不认为自己实质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而薄等一类“要走资本主义道路”则是心照不宣的。
2号走资派上台后不是明确说“搞一段资本主义”吗?
难道这不是二者的区别吗?
就算你 llaohuo 引用的“这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领导人”的确是毛主席的话,那么我问你, 有“‘这一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领导人”,是否就意味着就没有“‘那一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啦?就可将走资派与官主者阶级混为一谈啦?
就算你 llaohuo 引用的“这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领导人”的确是毛主席的话,那么我问你,“领导人”与“当权 派 ”是否可以直接划上等号?
就算你 llaohuo 引用的“这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领导人”的确是毛主席的话,那么我问你,你为何回避官主者阶级的定义的核心—— “这些人 是 已经 变成 或者 正在 变成 吸工人血的 资产阶级 分子”?
毛主席64.12首次提出、76.6.18在其第二次将2号走资派彻底打倒后、在将见马克思的时候他又重点强调的 官僚主义者阶级 —— 已经 变成 或者 正在 变成 吸工人血的 资产阶级 分子,难道是指 1、2号走资派吗?难道是指薄一类61人叛徒集团所代表的 走资派 吗?
你 llaohuo 为何如此反感对“官僚主义者阶级”的批判?
你一而再再而三地表示对“揭露批判官僚主义者阶级”的反感,网友们都看得到的。
这说明什么呢?
回复本文章
“走资道路的领导人”非官僚主义者阶级概念核心。不是“领导人”谁也难搞资本主义。概念核心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已变成或者正在变成吸工人血的资产阶级分子”
作者: 冬子
日期: 2008-01-22 02:57
如题
回复本文章
“(社会主义条件下)已变成或者正变成吸工人血的资产阶级分子”这一点将官主者阶级–新生资产阶级与走资派-老牌资产阶级49年前打进党内的叛徒集团区分开了
作者: 冬子
日期: 2008-01-22 03:00
如题
回复本文章
池恒的引述也是把“官僚主义者阶级与工人阶级和贫下中农是两个尖锐对立的阶级。”和“这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领导人”分开的,标明前者是毛主席于一九六四年说的,
作者: 斗争问题
日期: 2008-01-22 03:06
后者可能是在《毛主席重要指示》中增加的。也即一九七五年十月——一九七六年一月期间,某一次谈话或批示等增加的。
当然,一九六四年十二月薄一波在“这些人”的后面加了一个注释:“指那些企业领导人中坚决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人。”与《毛主席重要指示》中的“这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领导人”文字上仍然不同。
可见,需要弄清楚毛主席是在一九七五年十月——一九七六年一月期间,那一次谈话或批示中说了“这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领导人”。这点很难再弄清楚的。
回复本文章
参考:在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说:“这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领导人,已经变成或者正在变成吸工人血的资产阶级分子。”
作者: 斗争问题
日期: 2008-01-22 03:12
参考:在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说:“这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领导人,已经变成或者正在变成吸工人血的资产阶级分子。”
在七千人大会上,刘少奇“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的说法,以及“有些地区可以说缺点和错误是主要的,成绩不是主要的”的话语让主席直接感受到秋后算账的刺骨寒风。毛泽东说:“全国基层有三分之一的领导权不在我们手里,我还担心党中央出修正主义!修正主义的出现标志着资产阶级在政治舞台上的兴起。这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领导人,已经变成或者正在变成吸工人血的资产阶级分子。这些人是斗争对象,革命对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绝不能依靠他们。”
回复本文章
暗箭最难防。
作者: 冬子
日期: 2008-01-22 03:24
梁效指出:
我们不仅要看到老的资产阶级心不死,更要看到新的资产阶级还在不断产生;
其实[b]姚文元的《论林彪集团的社会基础》着重批判的就是“新生资产阶级”。应该就是对毛主席思想的具体演绎——那时毛主席已不能写文章、甚至口述文章都困难了。
姚文、张文就是贯彻1974年毛对周提出的那个要求————必须写文章,必须讲清楚为什么必须对资产阶级 全面 专政!
这个被专政的资产阶级,不仅包括1、2号走资派及其徒党还包括“(社会主义条件下)已变成或者正变成吸工人血的资产阶级分子”————新生资产阶级分子————官僚主义者阶级。
[/b]
走资派、特别是官僚主义者阶级对此是十分敏感的,甚至比一些革命派还敏感,因为官僚主义者阶级比一些革命派更熟悉毛泽东、更研究毛泽东,更在乎其阶级利益。他在暗处,暗箭难防。
而且,官僚主义者阶级眼见着2号走资派被彻底打倒,因而对毛绝望,他们也意识到毛对他们几乎完全绝望。
官僚主义者阶级兔死狐悲,断了想头,所以要放手一搏,置之死地然后生。也正因此,其一上台,就迫不得已拉出2号走资派,因为他们心虚,其怕就靠自身力量敌不过毛派,拉2号走资派就是为了壮声势、压住阵脚,防止毛派卷土重来将其打入地狱,不承想2号走资派是要借梯上楼的。
暗箭最难防。
张深谙毛的思想,却未明确解决官僚主义者阶级这个理论问题,憾憾。
江张失败,责任上,江可能比张大。
张可能是预见到问题,但意见可能未被采纳。
回复本文章
参考:一九六四年十二月十二日毛主席《关于社教的批示》指出:
作者: 斗争问题
日期: 2008-01-22 03:26
一九六四年十二月十二日毛主席《关于社教的批示》指出:
“我也同意这种意见,官僚主义者阶级与工人阶级和贫下中农是两个尖锐对立的阶级。
管理也是社教。如果管理人员不到车间、小组搞三同,拜老师,学一门至几门手艺,那就一辈子会同工人阶级处于尖锐的阶级斗争状态中,最后必然要被工人阶级把他们当作资产阶级打倒。不学会技术,长期当外行,管理也搞不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这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领导人是已经变成或正在变成吸工人血的资产阶级分子,他们对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性怎么会认识足呢?这些人是斗争对象,革命对象,社教运动绝对不能依靠他们。我们能依靠的,只有那些同工人没有仇恨而又有革命精神的干部。”
回复本文章
有一点必须提醒:1、2号走资派为头子的61人叛徒集团的问题暴露后,走资派与官僚主义者阶级2个概念区分更明。
作者: 冬子
日期: 2008-01-22 03:44
有一点必须提醒:1、2号走资派为头子的61人叛徒集团的问题暴露后,走资派与官僚主义者阶级2个概念区分更明。
有一点必须提醒:1964年12月毛主席首次提出“官僚主义者阶级”概念时,有可能在毛主席自己当时的认识中,“走资派”与“官僚主义者阶级”本质差别不大,有可能在毛主席自己当时的认识中,“走资派”或“官僚主义者阶级”等同于“党内资产阶级”————因为在1964年12月之前,1、2号走资派为头子的61人叛徒集团的问题还没有暴露、或还没有认真提出来。
也就是说,在1964年12月之前,由于1、2号走资派为头子的61人叛徒集团的问题还没有暴露,毛主席对1、2号走资派的判断仍然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已变成或者正变成吸工人血的资产阶级分子”。
刘的叛徒问题是文革进行到一定阶段才正式提出来直到八届十二中全会前才定案的。
我的认识里,刘的叛徒问题、1、2号走资派为头子的61人叛徒集团的问题的暴露,毛主席是有所触动的。此前,毛主席有所察觉,但可能没想到会有那么庞大的集团、帮派,会有那么严重的程度———— 61人叛徒集团占据半壁江山还要多。
我的认识里,刘的叛徒问题、1、2号走资派为头子的61人叛徒集团的问题的暴露之后,毛主席对“走资派”与“官僚主义者阶级”两个概念是有所区分的。否则,他不至于在其第二次将2号走资派彻底打倒后、在将见马克思的时候于76.6.18旧事重提,将12年前的那个批示又重点强调,将 官僚主义者阶级 的问题提交全党。
回复本文章
还是这话:“走资道路的领导人”非官僚主义者阶级概念核心。核心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已变成或者正在变成吸工人血的资产阶级分子”。有人就是想借这搅浑水的。
作者: 冬子
日期: 2008-01-22 03:48
今天的话已说得差不多了,明天还有事,改日再论吧。
回复本文章
显示所选文章 | 我的注册信息 上一话题 | 下一话题
[ 本帖最后由 冬子 于 2008-9-8 12:52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