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资本主义”小议

“国家资本主义”小议
要研究资本主义复辟问题,绕不开“国家资本主义”。
所谓“国家资本主义”分为两种,一种是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另一种是资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大前提不同,二者性质也截然不同。
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只不过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一种手段,而且并非主要手段(主要手段是“剥夺剥夺者”)。这样的“国家资本主义”已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工人阶级参与生产、管理、分配。而且这种手段是过渡的、暂时的。它不纳入资本的国际体系、国际分工。在列宁、斯大林时代的苏联和毛泽东时代的中国,都曾有过这样的“国家资本主义”。
资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专政的手段、策略,它强化政府干预和所谓“宏观调控”(与之对应的手段、策略则是弱化政府干预、鼓励“竞争”、强化所谓“市场配置功能”的“自由资本主义”)。在这里,工人阶级都是雇佣奴隶,企业的主人是资产阶级。第三世界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官僚买办资本主义、修正主义国家的官僚垄断资本主义、希特勒式的法西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二战后西方国家凯恩斯主义政策培植的“福利”资本主义等,均属此类。
大凡资本主义复辟,通常都是将社会主义公有制变为官僚资产阶级集体占有的“国有制”(一种特殊的私有制)。
官僚资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对两种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反动,同时又是抗拒“私有化”的“竹篱笆”。官僚资产阶级内部自然存在想长久保持“国有制”统治地位的力量,但由于缺少工农大众真心实意的支持,其在崇尚新自由主义的“改革派”进攻下必将败下阵来。官僚资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最终将让位于“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自由资本主义”。
值得注意的是,某些别有用心者往往混淆两种大前提截然不同的“国家资本主义”。
当年中国共产党胜利夺取全国政权后,以郑超麟为代表的部分托派分子就污蔑新生的人民政权为“国家资产阶级”政权,以此作为进行反共“地下斗争”的借口(当然,后来国际托派的主流还是将毛泽东时代的中国视为“工人官僚国家”)。
时至今日,金煊之类的社会民主主义者,也将毛泽东时代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污蔑为“封建官僚资本主义” 。可笑的是,在金煊们眼中“真正的社会主义”断然不能“单一公有制”一统天下,金煊们的“社会主义”是什么货色,也就可想而知了。
应该承认,官僚资产阶级把持下的挂着“社会主义”招牌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欺骗性是相当强的,有鉴于此,需要澄清“国有制即公有制”的误区,社会民主党、现代修正主义者正是靠它自我漂白的。
对于某些别有用心者混淆两种大前提截然不同的“国家资本主义”,妄图借这种鱼目混珠的伎俩否定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割裂马列毛、否定国际共运弥足珍贵的革命实践的阴谋,马列毛主义者同样应该保持警惕。
先写到这里吧。

[ 本帖最后由 德东 于 2008-10-30 09:05 编辑 ]

“走资派”、“官僚主义者阶级”与“官僚资产阶级”各自的大前提完全不同,二者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
某些人恰恰以“官僚资产阶级”将毛时代的“走资派”、“官僚主义者阶级”与 76.10.6后的“官僚资产阶级”混同起来,搅乱了许多人的思想认识。
“走资派”、“官僚主义者阶级”这样的概念,只有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条件下、在坚持毛泽东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路线的共产党执政的历史前提下才存在。
所谓“走资派”,是指: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在坚持毛泽东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路线的共产党内存在的资产阶级帮派——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其主体是1949年以前混入共产党内的资产阶级分子。
所谓“官僚主义者阶级”,是指: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在坚持毛泽东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路线的共产党内存在的另一个资产阶级帮派,其成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领导人,是已经变成或正在变成吸工人血的资产阶级分子”。“是斗争对象,革命对象”。其主体是1949年以后产生的新生资产阶级分子。
至于有些“左派”将“官僚主义者阶级”视为非无非资的“独立”阶级,那纯粹是非无产阶级思想作怪产生的混淆视听的伎俩!
根据毛主席“修正主义上台,就是资产阶级上台”的论断,我们完全可以得出结论:“走资派”、“官僚主义者阶级”上台,就是资产阶级上台!
资本主义复辟后,“走资派”、“官僚主义者阶级”共同演变为“官僚资产阶级”。“走资派”、“官僚主义者阶级”这两个概念也成为历史名词。将来无产阶级重新建立自己的政权后,根据历史的规律,其必定沉碴泛起。
对毛泽东时代的党内资产阶级(包括走资派和官僚主义者阶级)使用“官僚资产阶级”的形容词是错误的,这样必定会得出“毛泽东时代存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荒谬结论。某些托派、社会民主派等正是以此伎俩企图鱼目混珠否定毛泽东时代的。
在官僚资产阶级上台后,继续用“走资派”、“官僚主义者阶级”来形容在台上的“官僚资产阶级”也是错误的。“三中全会派”正是以此奠定“左转论”的理论基础。

[ 本帖最后由 德东 于 2008-9-1 14:19 编辑 ]

我很赞成德东同志的分析。
当时党内的确是有这样的情况:走资派和官僚主义者阶级。
走资派是较为明显的,是半公开的,而官僚主义者阶级则较为隐蔽,有些甚至是以左的面目出现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些党内资产阶级的身上披着都披着一层老革命、老共产党员、开国元勋等红色外衣,而且打着红旗反红旗,他们的本质在当时被包裹起来,而远未象现在这样赤裸裸地暴露,这给当时的革命群众对他们的识别造成了很大的难度。
走资派与官僚主义者集团在文革中的共同命运和利益,决定了他们的必然合流。在10·6政变后,演变为官僚资产阶级。

认清以往时代背景下的走资派和官僚主义者阶级的区别,以及其合流和发展过程,对于当前马列毛主义革命者如何辨别现今鱼龙混杂、阶级成分混杂的所谓“泛左翼”里的各种“左派”的本质,具有深刻的意义。
另外想说的是:除了“文革”外,对斯大林及其理论和实践的具体认识和评价如何,也是无产阶级与各种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的分水岭。
在现今的“泛左翼”中,斯大林和“文革”的具体理论和实践就象两面照妖镜,任何非无产阶级的所谓“左派”都将在他们面前原形毕露。

十月同志,能否介绍一下斯大林的理论和实践的具体内容和主要意义,供大家特别是我来学习一下,深感这个方面知识的匮乏。

如果比较长的话,请另开新贴吧!

顺便说一下,在1964年12月毛主席在《对陈正人关于社教蹲点情况报告的批语和批注》中首次提出“官僚主义者阶级”的概念时,有可能在毛主席自己当时的认识中,“走资派”与“官僚主义者阶级”区别不大。可能当时毛主席对走资派的判断仍然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已变成或者正变成吸工人血的资产阶级分子”。
后来,LSHQ的叛徒问题、特别是61人叛徒集团的问题的暴露,毛主席是有所触动的。此前,毛主席可能有所察觉,但大概没想到会有如此庞大的资产阶级帮派——仅61人集团在中央委员会中就占据了“半壁江山”。
在这之后,特别是林彪集团的问题暴露后,毛主席开始对走资派——老牌资产阶级分子和官僚主义者阶级——新生资产阶级分子加以区分。
姚文元的《论林彪反党集团的社会基础》,着重批判的就是官僚主义者阶级——新生资产阶级分子。

[ 本帖最后由 德东 于 2008-9-6 12:48 编辑 ]

同意德东网友在六楼的观点。德东网友与冬子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是完全一致的。兹转来冬子早先在“广州街坊(主人公)论坛”上参与的一组讨论,供网友参考:


https://host284.ipowerweb.com/~c … t=30778#reply_30778

毛主席所谓“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在说薄一类走资派在“官主者阶级——新生的资产阶级分子”这个问题上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作者: 冬子
日期: 2008-01-22 02:46

毛主席所谓“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在说薄一类走资派在“官主者阶级——新生的资产阶级分子”这个问题上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注意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毛主席关于官僚主义者阶级批示的注释中这一条:

〔8〕 在印发这段批注的时候,薄一波在“这些人”的后面加了一个注释:“指那些企业领导人中坚决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人。”

我认为1964年毛主席做出关于官僚主义者阶级批示时,正是在1964-1965毛与刘邓集团的尖锐斗争期。
而薄加的这句话则有转移矛盾视线的嫌疑。————其实薄一类走资派在64-65年“走资”意志较官主者阶级——新生资产阶级分子们更“坚决”。

通读文稿中毛主席批示全文,可以感觉到,毛主席对薄施极端反感的,请看:

————————————————————

管理也是社教。如果管理人员不到车间、小组搞“三同”,拜老师学一门至几门手艺,那就一辈子会同工人阶级处于尖锐的阶级斗争状态中,最后必然要被工人阶级把他们当作资产阶级打倒。不学会技术,长期当外行,管理也搞不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毛注〔7〕根据手稿刊印。

〔7〕 这个批注写在陈正人信中以下一段话之后:“目前我所注意的问题,主要放在社教运动方面。有关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准备放到后一步来研究。因此,这次送上的报告,只讲到运动有关的一些情况。这封信,我也只说到到厂后若干感想。如有新情况和新问题,再给你写信报告。(只有把社教搞彻底了,才能搞好管理。这样抓是对的。——薄一波注)”

——————————————————————————————

薄说:只有把社教搞彻底了,才能搞好管理。这样抓是对的。
毛说:管理也是社教。…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

毛与薄不是针锋相对么?“以其昏昏,使人昭昭”难道不是在说薄一类对“官僚主义者阶级”的歪批么?

毛主席的意思难道不是在说:你这个走资派自己一身白毛岂能将官主者阶级这些新生的资产阶级分子带上正路?你这个走资派,在“官主者阶级——新生的资产阶级分子”这个问题上,岂不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么?!

历史证明,正是薄一类61人集团为骨干的1、2号走资派才是主观积极卖力露骨“坚决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人”。

毛对官主者阶级的定义的核心是: 这些人 是 已经 变成 或者 正在 变成 吸工人血的 资产阶级 分子。

很明显,毛认为:官主者阶级的 特色 是 一个 变 字。 已变成或正在变成。
而薄等一类61人集团为骨干的1、2号走资派则在 49 年以前早就已经 “变成” 资产阶级分子了。

官主者阶级——已经 变成 或者 正在 变成 吸工人血的 资产阶级 分子,当然也要走资本主义道路,但在“坚决走资本主义道路”上比起薄等走资派恐怕是小巫见大巫了。

实际上,官主者阶级是49后蜕变的资产阶级分子,其中相当一部分甚至不认为自己实质是资产阶级,不认为自己实质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而薄等一类“要走资本主义道路”则是心照不宣的。

2号走资派上台后不是明确说“搞一段资本主义”吗?

难道这不是二者的区别吗?

就算你 llaohuo 引用的“这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领导人”的确是毛主席的话,那么我问你, 有“‘这一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领导人”,是否就意味着就没有“‘那一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啦?就可将走资派与官主者阶级混为一谈啦?

就算你 llaohuo 引用的“这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领导人”的确是毛主席的话,那么我问你,“领导人”与“当权 派 ”是否可以直接划上等号?

就算你 llaohuo 引用的“这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领导人”的确是毛主席的话,那么我问你,你为何回避官主者阶级的定义的核心—— “这些人 是 已经 变成 或者 正在 变成 吸工人血的 资产阶级 分子”?

毛主席64.12首次提出、76.6.18在其第二次将2号走资派彻底打倒后、在将见马克思的时候他又重点强调的 官僚主义者阶级 —— 已经 变成 或者 正在 变成 吸工人血的 资产阶级 分子,难道是指 1、2号走资派吗?难道是指薄一类61人叛徒集团所代表的 走资派 吗?

你 llaohuo 为何如此反感对“官僚主义者阶级”的批判?

你一而再再而三地表示对“揭露批判官僚主义者阶级”的反感,网友们都看得到的。

这说明什么呢?

回复本文章

“走资道路的领导人”非官僚主义者阶级概念核心。不是“领导人”谁也难搞资本主义。概念核心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已变成或者正在变成吸工人血的资产阶级分子”
作者: 冬子
日期: 2008-01-22 02:57

如题

回复本文章

“(社会主义条件下)已变成或者正变成吸工人血的资产阶级分子”这一点将官主者阶级–新生资产阶级与走资派-老牌资产阶级49年前打进党内的叛徒集团区分开了
作者: 冬子
日期: 2008-01-22 03:00

如题

回复本文章

池恒的引述也是把“官僚主义者阶级与工人阶级和贫下中农是两个尖锐对立的阶级。”和“这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领导人”分开的,标明前者是毛主席于一九六四年说的,
作者: 斗争问题
日期: 2008-01-22 03:06

后者可能是在《毛主席重要指示》中增加的。也即一九七五年十月——一九七六年一月期间,某一次谈话或批示等增加的。
当然,一九六四年十二月薄一波在“这些人”的后面加了一个注释:“指那些企业领导人中坚决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人。”与《毛主席重要指示》中的“这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领导人”文字上仍然不同。

可见,需要弄清楚毛主席是在一九七五年十月——一九七六年一月期间,那一次谈话或批示中说了“这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领导人”。这点很难再弄清楚的。

回复本文章

参考:在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说:“这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领导人,已经变成或者正在变成吸工人血的资产阶级分子。”
作者: 斗争问题
日期: 2008-01-22 03:12

参考:在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说:“这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领导人,已经变成或者正在变成吸工人血的资产阶级分子。”

在七千人大会上,刘少奇“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的说法,以及“有些地区可以说缺点和错误是主要的,成绩不是主要的”的话语让主席直接感受到秋后算账的刺骨寒风。毛泽东说:“全国基层有三分之一的领导权不在我们手里,我还担心党中央出修正主义!修正主义的出现标志着资产阶级在政治舞台上的兴起。这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领导人,已经变成或者正在变成吸工人血的资产阶级分子。这些人是斗争对象,革命对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绝不能依靠他们。”

回复本文章

暗箭最难防。
作者: 冬子
日期: 2008-01-22 03:24

梁效指出:

我们不仅要看到老的资产阶级心不死,更要看到新的资产阶级还在不断产生;

其实[b]姚文元的《论林彪集团的社会基础》着重批判的就是“新生资产阶级”。应该就是对毛主席思想的具体演绎——那时毛主席已不能写文章、甚至口述文章都困难了。

姚文、张文就是贯彻1974年毛对周提出的那个要求————必须写文章,必须讲清楚为什么必须对资产阶级 全面 专政!

这个被专政的资产阶级,不仅包括1、2号走资派及其徒党还包括“(社会主义条件下)已变成或者正变成吸工人血的资产阶级分子”————新生资产阶级分子————官僚主义者阶级。
[/b]
走资派、特别是官僚主义者阶级对此是十分敏感的,甚至比一些革命派还敏感,因为官僚主义者阶级比一些革命派更熟悉毛泽东、更研究毛泽东,更在乎其阶级利益。他在暗处,暗箭难防。
而且,官僚主义者阶级眼见着2号走资派被彻底打倒,因而对毛绝望,他们也意识到毛对他们几乎完全绝望。

官僚主义者阶级兔死狐悲,断了想头,所以要放手一搏,置之死地然后生。也正因此,其一上台,就迫不得已拉出2号走资派,因为他们心虚,其怕就靠自身力量敌不过毛派,拉2号走资派就是为了壮声势、压住阵脚,防止毛派卷土重来将其打入地狱,不承想2号走资派是要借梯上楼的。

暗箭最难防。
张深谙毛的思想,却未明确解决官僚主义者阶级这个理论问题,憾憾。

江张失败,责任上,江可能比张大。
张可能是预见到问题,但意见可能未被采纳。

回复本文章

参考:一九六四年十二月十二日毛主席《关于社教的批示》指出:
作者: 斗争问题
日期: 2008-01-22 03:26

一九六四年十二月十二日毛主席《关于社教的批示》指出:

“我也同意这种意见,官僚主义者阶级与工人阶级和贫下中农是两个尖锐对立的阶级。
管理也是社教。如果管理人员不到车间、小组搞三同,拜老师,学一门至几门手艺,那就一辈子会同工人阶级处于尖锐的阶级斗争状态中,最后必然要被工人阶级把他们当作资产阶级打倒。不学会技术,长期当外行,管理也搞不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这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领导人是已经变成或正在变成吸工人血的资产阶级分子,他们对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性怎么会认识足呢?这些人是斗争对象,革命对象,社教运动绝对不能依靠他们。我们能依靠的,只有那些同工人没有仇恨而又有革命精神的干部。”

回复本文章

有一点必须提醒:1、2号走资派为头子的61人叛徒集团的问题暴露后,走资派与官僚主义者阶级2个概念区分更明。
作者: 冬子
日期: 2008-01-22 03:44

有一点必须提醒:1、2号走资派为头子的61人叛徒集团的问题暴露后,走资派与官僚主义者阶级2个概念区分更明。

有一点必须提醒:1964年12月毛主席首次提出“官僚主义者阶级”概念时,有可能在毛主席自己当时的认识中,“走资派”与“官僚主义者阶级”本质差别不大,有可能在毛主席自己当时的认识中,“走资派”或“官僚主义者阶级”等同于“党内资产阶级”————因为在1964年12月之前,1、2号走资派为头子的61人叛徒集团的问题还没有暴露、或还没有认真提出来。

也就是说,在1964年12月之前,由于1、2号走资派为头子的61人叛徒集团的问题还没有暴露,毛主席对1、2号走资派的判断仍然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已变成或者正变成吸工人血的资产阶级分子”。

刘的叛徒问题是文革进行到一定阶段才正式提出来直到八届十二中全会前才定案的。

我的认识里,刘的叛徒问题、1、2号走资派为头子的61人叛徒集团的问题的暴露,毛主席是有所触动的。此前,毛主席有所察觉,但可能没想到会有那么庞大的集团、帮派,会有那么严重的程度———— 61人叛徒集团占据半壁江山还要多。

我的认识里,刘的叛徒问题、1、2号走资派为头子的61人叛徒集团的问题的暴露之后,毛主席对“走资派”与“官僚主义者阶级”两个概念是有所区分的。否则,他不至于在其第二次将2号走资派彻底打倒后、在将见马克思的时候于76.6.18旧事重提,将12年前的那个批示又重点强调,将 官僚主义者阶级 的问题提交全党。

回复本文章

还是这话:“走资道路的领导人”非官僚主义者阶级概念核心。核心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已变成或者正在变成吸工人血的资产阶级分子”。有人就是想借这搅浑水的
作者: 冬子
日期: 2008-01-22 03:48

今天的话已说得差不多了,明天还有事,改日再论吧。

回复本文章

显示所选文章 | 我的注册信息 上一话题 | 下一话题

[ 本帖最后由 冬子 于 2008-9-8 12:52 编辑 ]

【网文参阅】1976年大事记(摘录)
6月10日,邓小平给汪东兴写信报转毛泽东并中央。他在信中提出,卓琳因病住院,这里太孤单,要求与家人住在一起。滕和松将这封信送交汪东兴。汪东兴看后对滕和松说:“让邓小平把信写得具体点。要写上要求回原来的住处。这样主席批了我才好办。”滕和松把汪东兴的交待转达给了邓,邓将信改好,由滕和松再送汪东兴。汪东兴将此信呈报了毛泽东。这封信报到毛泽东处了,但迟迟没有回音。这期间,毛泽东病重了两次。一直等到毛泽东身体状况略为好转的时候,才对邓小平的来信给予口头批示:“可以同意。”在这封邓小平的信上,政治局的每一个人都画了圈。7月19日,邓小平回到宽街住处。

6月15日,毛泽东在他的住地召见华国锋、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王海蓉等人谈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我八十多了,人老总想后事。中国有句古话叫“盖棺定论”,我虽未“盖棺”也快了,总可以定论吧!我一生干了两件事:一是与蒋介石斗了那么几十年,把他赶到那么几个海岛上去了;抗战八年,把日本人请回老家去了。对这些事持异议的人不多,只有那么几个人,在我耳边叽叽喳喳,无非是让我及早收回那几个海岛罢了。另一件事你们都知道,就是发动文化大革命。这事拥护的人不多,反对的人不少。这两件事没有完,这笔“遗产”得交给下一代。怎么交?和平交不成就动荡中交,搞不好就得“血雨腥风”了。你们怎么办?只有天知道。

6月18日,中央办公厅发出通知,将毛泽东1964年12月12日的一个批示印发党内,这个批示指出:“官僚主义者阶级与工人阶级和贫下中农是两个尖锐对立的阶级”。

6月25日下午3时,毛泽东在同华国锋谈话时写了一张字条:“国内问题要注意。”

此帖应继续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