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千余农民自发土改 要收回土地所有权

ZT 黑龙江千余农民自发土改 要收回土地所有权

 
转贴自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评论】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也是我们民族的命根子。该新闻报道了农民向官商权贵要回土地的斗争,揭开了隐藏在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后面的阴暗现实,这是值得肯定的地方。然而,该报道评论导向严重错误,鼓吹土地私有化给一盘散沙的弱势农民,能够指望他们面对官商一体甚至与黑社会相勾结的强大势力维护自身的权益吗?农民现在之所以遭受官商权贵的侵害,不就是因为政权异化为农民异己的力量,而农民自身一盘散沙吗?把土地分给单个的农户,农民失去了利益上的紧密联系,更加不容易组织起来同强势黑恶力量斗争。只有在保留乃至巩固土地集体所有的基础上强化农民自身的组织力量,争取农民成立自己的合法组织,并积极争取政权向人民性的复归,才能改善现今农民的处境。2008年1月16日




【星岛网讯】黑龙江富锦市的农民正发起"第二次土地革命"。2007年12月19日早上8点,黑龙江富锦市长春岭村约一千名农民聚集在一起,宣示将收回他们对农地的所有权。来自西方媒体的评论称,就在中国即将在今年底庆祝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前夕,对中国土地所有权制度来说,黑龙江农民的这项宣示几乎就是一场"革命"。

据《南都周刊》报道,那份宣言长达一千字,多数村民看到没看就在一张分地的纸上按下了鲜红的指印,因为对他们来说,"分地"这两个字就已经足够。

就在长春岭村之前,黑龙江富锦市东南岗村两个名叫于长武、王桂林的农民草拟了一份宣言,声称要代表富锦市七十二个村、四万失地农民,讨回并重新分配被非法占用的土地。随后,当地农民真的就开始丈量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户,随后当地各个村屯也自发开始了丈量与分配土地的工作。

根据网上张贴的该份宣言,黑龙江农民要求落实土地归农民所有的主张,并称"我们农民受够了被掠夺、被欺压,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命运"," 现在我们认为农民只有自己实践权利,农民才能拥有权利,农民的人权才会提高"。黑龙江富锦市登高一呼,消息立即传开,几周内,江苏、陜西、成都、天津的农村都有响应者。

三十年前的第一次土改时,还是在"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年代,因为收成太差、实在活不下去,安徽凤阳小岗村十八户农民在一张契约上盖下血手印,私自"包产到户"(以户为任务单位,完成公粮任务之外可种私粮),他们约定将来一旦有人因此被杀头,其它人要把该人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这十八户农民如今还健在,他们开启了中国浩浩荡荡的改革开放进程,而他们当年立下的血手印契约,如今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历史文物。但他们的工作并没有做完,中国农业问题专家党国英说,这只是"半截子"改革,因为它没能解决农民的土地财产权问题。

如今,大陆农民虽然拥有最长三十年(可续约)的农地使用权,但土地所有权仍属集体所有。这样的土地财产制度,近年形成诸多问题。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发展爆发对土地的需求,另一方面,中国的宪法规定了土地不得私有,这样,农民几乎无法保住他们的土地不被侵占。即使中央政府三令五申不得侵占农民的土地,但是在利益的驱动下,弱势的农民依然无计可施。

据统计,目前中国农村因征地引起的群体性事件,已经占农村群体性事件的60%以上。农民在互联网上宣布摒弃土地集体所有制的行动无果而终,不过,有观察家称,这些事件也有可能会引发"第二次土地革命"。

[ 本帖最后由 angbayan 于 2008-2-29 12:54 编辑 ]

农村的新动向。不过事件似乎有右派背景

又是右派的理论。

 

http://www.leftnews.cn/bbs/viewthread.php?tid=2677&extra=page%3D2

最关键的是这句话:

目前中国农村因征地引起的群体性事件,已经占农村群体性事件的60%以上。

这是谁导演的"话剧"?
天才!
左派们看看人家的手段!
学着点!

他要干什么!
------土地私有化!
为什么要私有化?
因为农民无法保护自己.
什么原因?
因为私有化的资本家的欺压.
怎么保护?
土地也私有化!

有农业专家
有西方媒体
有久违的关注
有土地革命的招牌
有农民的"二话不说"
有一呼百应
更有迫不及待

天才的组织,天才的策划,天才的煽动!

废话嘛
你不私有化
我兼并谁的地呢?
你不私有化
中国农村因征地引起的群体性事件
何时才能名正言顺呢?

我们再输不起了,同志们!
灭顶之灾啊!
土地私有化无疑宣判了中国的动乱!

土地要私有化了,
我就毫不犹豫造反!

事情明摆着,靠集体的力量都保护不了自己的土地,那么难道依靠“原子化”的个人的力量就能保护的了吗?

这十八户农民如今还健在,他们开启了中国浩浩荡荡的改革开放进程,而他们当年立下的血手印契约,如今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历史文物。

健在固然还健在,可惜他们早被他们自己所开启的“浩浩荡荡”的洪流冲进了历史深处,淡出人们的视线,已经很多年了。只是在需要编故事的时候,约略的提一下,做为大时代可有可无的背景。至于文物嘛。。。。我看还是叫“笑料”比较合适。:l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