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钧棒ーー紧追穷寇ーー自发运动中出现革命运动的幻想

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Chingkang(@maoistQAIIbot)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各机会主义组织简要说明

编者按:
1、阳和平是隐藏很深的机会主义分子,一度曾经还以坚持中帝论,反对半外围论等表现跻身于革命派之间。 然而随着政治报路线不断深入人心,阳和平一直回避的组织和革命路线问题被揭露出来了,暴露了其机会主义分子的底色。 而这次视频就是阳和平垂死挣扎,试图用不可知论消解革命,把革命说成虚无缥缈的东西,事实上否定了革命。 正如文中所批判的,阳和平的错误论述完全站不住脚,就是为了给自己崇拜自发性,反对无产阶级民主集中制,支持激流网、老左派等非无产阶级派别找借口。 必须彻底揭露和批判阳和平的错误,将广大革命群众团结在政治报路线的旗帜下。
2、阳和平过去曾以其身份背景以及公开表明中帝论的说法,一度在墙内具有很好地呼声,然而随着革命的不断发展,阳和平与其他机会主义者无二样,当涉及到具体的革命路线时,践行机会主义路线的机会主义者们,立刻间便暴露了他们的面貌,其长期来从中帝论者退化到了三勤三化,甘当群众尾巴的道路之上去。

近期阳和平在他的节目中提到,历史的巨变非天才人物顶层设计的。其视频大意是说,当下帝国主义薄弱环节是不好预测到的;历史上的革命家,也不是作为顶层设计师出现的,是善于在群众运动中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将历史机遇转化为革命运动。

这个说法的根据有很大的问题。什么是抓住时机呢?据阳和平说,这个时机在十月革命前就是指临时政府和苏维埃政权并立,这表明俄国此时是帝国主义的薄弱环节。那么,在革命之前的俄国,就不是薄弱环节吗?其可能会说,当然不可能,这个并立的存在只是一个证明,而列宁就是看到了这个证明,从而认识到俄国作为帝国主义的薄弱环节。既然如此,则又有一个更大的问题了,是什么导致这个表现出现的呢?这个问题正是阳和平等机会主义派别所避免不谈的问题,那就是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

难道不是四月提纲以后,才有的革命运动吗?看过阳和平视频的不明真相的朋友问道。在十月革命以前,布尔什维克就已经开展了数十年的革命运动了,并且正是在政治报路线的执行下,布尔什维克组织和领导了俄国工人群众,迫使沙皇俄国资产阶越来越难以应对越发组织起来的无产阶级。正如斯大林在1905年所言,连孩童都知道已经分化为了两个阶级对立的俄国。在这长期内部阶级斗争和外部战争的交困下,沙俄下台和临时政府出现才是不可避免的。这其中起决定因素的,除了无产阶级的革命以外,就没有其他的东西。连临时政府的领导人在此时也说,苏维埃政权只要发出一个电报,就可以决定俄国的走向了。而阳和平在这里居然说,是因为群众运动,才导致的革命运动。这就值得注意了。

什么是群众运动?阳和平没有直接解释,他拿着井冈山道路的发现来指出,说革命的正确道路就是在这样的群众运动中发现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所有在城市里的都失败了,而在农村中的都成功了,这是不能设计和预见的,当这样的结果出现时,历史上的革命家就因势利导而发动革命了。阳和平正是要用这种自发的形式来作为他认为的群众运动的注解。革命运动出现在自发群众运动之后,这就是阳和平这段话的一个逻辑。因为没有那些群众自发运动,任何革命的契机都无法表现,因而革命家就不能抓住时机因势利导了

可是结合上文我们知道,革命运动实际上是一个长期的波浪式的运动,不是他说的那样一蹴而就的。那么这里就有逻辑问题了,既然不是一蹴而就的,革命运动要发展,就必然有它革命组织长期的实践,从而发展起来而组织领导起人民群众,在革命的高潮时期抓住机遇,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因此这里的群众运动实际上并不是阳和平所指的自发的群众运动,而是在革命家组织领导下的运动。比如1905年的莫斯科起义,以及同时期的多起罢工运动,实际上都是革命家组织领导下的运动。布尔什维克在经历了长期的地下斗争和组织建设工作,以及将运动逐渐发展和扩大,使得沙俄逐渐缩小阵地,以至于在十月革命时,临时政府所能控制的只有冬宫和一小部分军队了。革命在这里并不是突然爆发的决斗,而是长期浇水使得无产阶级政权这颗果实能够结出。群众运动如果是自发进行,之前没有革命家组织来做领导,那么当到1917年的时候,即使是天才的革命家,也不能可能抓住任何革命的机会,因为根本就没有。

这个词语的用法,是为了掩盖当下其机会主义小组的自发性的现状。为什么这样说,读者去看看激流网的融工实践和发生的问题就知道了。他就是只在那里说,你要实践,要做出成果,才可以有理由说服别人。他的组织一直搞所谓三勤三化,知道近期碰到小草这件事情,才暴露其组织内部官僚主义横行,充满了机会主义者,甚至要为了打击未明子而向赵修法律请求帮助。当然不能指望这样的依靠自发性的组织来推动革命,但是这样的实际上在推崇自发性的说法,则是对无产阶级革命有害的。群众会难以辨别其中原委,以为只要像他那样多实践,革命运动就自然而然产生了。

那么关于革命运动的说法,前面已经说了,跟自发的群众运动,是完全不一样的。在组织上,革命运动有无产阶级先锋队的领导,是无产阶级有组织的行动。在政治上,它和群众运动的区别就是在于它的目标是政治的而非经济的。同样的罢工,莫斯科起义失败了,但是在政治上是胜利的,因为革命组织向前发展了,群众的阶级意识提高了,反革命的统治也被动摇了;因此虽然还是资产阶级专政,但是其力度已经削弱了,无产阶级的力量正在逐渐增强。而蒲城运动的失败,则是完全的失败,因为它没有使的无产阶级得以组织起来,无法保证下一次运动的开展,群众仍然是分散的和没有阶级意识的。因此,从自发运动中不可能诞生出革命运动。

那么再简单地归纳一下阳和平的错误吧。群众运动如果是自发的,那么就不可能有任何关于革命运动的发展。群众运动能够使得革命运动发展,那么这个运动实际上是在革命家组织领导下的运动,因而它也是革命运动。所谓批判顶层设计,这个提法也很巧妙,避开了关于革命运动发展的问题,只在认识论上下功夫。那么就算是关于认识论的,这里阳和平表现的也是唯经验论,他实际在将唯经验论与唯物主义作替换。自发运动不可能诞生革命运动,这二者是质的区别而非量的差异。革命运动一开始就要避免自发运动的性质,因而这并不是什么“顶层设计”,而是最基本的符合唯物主义的认识

那么还是把阳和平所批判的“顶层设计”来说一说吧。当下赵国资产阶级专政是很严密的,要依靠先锋队地下组织的建设,这就是列宁的政治报路线。这种路线依靠政治报作为脚手架,通过义务劳动的筛选和组织协同工作的培养,逐渐打造出一支具有严明纪律和代表工人阶级的革命家组织。通过结点融工的办法,建立地上工人小组,筛选出先进工人,进而做政治揭露和灌输工作。通过代办员将工人小组和地下革命家组织联系起来,根据具体情况,开展政治斗争。从而进一步发展组织,扩大革命运动规模。以逐渐壮大的地下红军来对抗资产阶级的力量,保卫地下组织。这样在一波波的革命浪潮中,逐渐动摇和蚕食资产阶级专政,夺取生产资料权力,最终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主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