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司机大罢工——自发运动难成气候

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 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编者按:
1、看到如此规模的自发运动,不得不感慨资产阶级的剥削是如此的严重,但是资本主义制度不是感慨就能打倒的,也不是靠自发的呼吁就能推翻的,这次事件中人民最为缺少的就是背后有一个能领导有计划的地下革命家组织了,很多卡车司机根本没有被鼓动起来,马列毛主义者最为紧迫的任务就是建立起来这样一个组织,走从地下到地上革命路线。
2、有些经济派把这次自发运动称为“里程碑”,结果到头来还是虎头蛇尾了。因为没有先锋队的领导,所以自发运动必然是孤立、松散的,结果必然是遭到资产阶级的反制和围剿而走向失败。自发运动必然失败,恰恰证明了灌输论和先锋队理论的正确性,当今无产阶级需要的是先锋队的领导。社会主义革命想要胜利,就必须要建立一个坚强的先锋队。
3、文章结尾部分存在错误,把举行“大罢工”当成了革命家组织建设的目的,实际上这样就跟“佳士运动”和机会主义者为了融工而融工的路线一样,成为了追求政治影响力的冲塔路线,主次颠倒了。革命发展的过程是无产阶级的阶级力量由弱小到强大的过程,马列毛主义者的目的也正是实现阶级力量对比的反转,在战略反攻阶段推翻赵修,这是一个长久的过程,而地下的组织建设始终贯穿其中。列宁时期布尔什维克在地上建立起的大大小小的经济互助组织、工人小组,都只是为了发展地下组织的手段,用这些组织筛选和培养出先进工人,并逐步转移到地下进一步培养,壮大革命家组织,建设成熟的先锋队。
对于运输业等行业,革命家组织应该派出代办员到地上,用民主集中制和义务劳动把他们组织起来,并伪装成经济互助组织一类与政治无关的形式,把卡车司机等各类行业的群众团结在革命家组织周围,让他们为逐步建立起来的地下政权服务,以获得必要的生活资料。马列毛主义者不能寄希望于从资产阶级掌握的平台的手里为群众夺取利益,这样的路线是本末倒置的,而是要以组织建设为主线,才能为人民群众谋求根本利益。

2月下旬,众多卡车司机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号召同行于3月1日零时起集体停运,希望通过集体罢工的方式,抗议货运平台的低运价、高抽成以及政府的层层盘剥,喊出了“提高运费!保障生存!/拒绝盘剥!降低抽成!/告别低价!团结自救!/反对过度管控乱罚款!”的口号。虽然这一事件迅速获得了广泛关注和大量司机的支持,但据网络媒体的消息来看,这一“全国性罢工”并未掀起多少波澜:3月1日凌晨起,大量卡车司机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视频或留言,表示自己已正式停运。一些司机称,他们所在的公路上大型货车的数量明显减少。然而,也有司机指出,仍有不少从业者未参与此次行动,平台上的接单情况依旧活跃,运输秩序未受到明显冲击,而据笔者观察本地道路上的货车数量,感受也是如此。

为何起初声势浩大,结局却是这般?原因就在于这是群众脱离马列毛主义的自发运动,没有革命家组织的领导,永远难成气候。笔者并非是在刻意否定人民群众的自发斗争,在一旁指手画脚、冷嘲热讽。恰恰相反,人民群众所蕴含的力量是无穷尽的,笔者是想指出运动恰恰所缺少的关键——组织。当下的革命面临着两大阻碍,一是赵修资产阶级的镇压、专政,这是外部因素,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打倒他们、推翻他们;二是抛弃地下革命家组织建设的错误路线,这点至关重要,是革命运动的内部因素,决定着革命的成败。

行动统一的全国性运动需要革命家组织

参与自发罢工的卡车司机们一开始设想的是全国的从业者都参与,通过让整个运输业停摆瘫痪来为自己赢得经济权益,但事与愿违,运输秩序并未遭到明显影响,许多司机仍在接单。不管是其他司机师傅因为生活所迫不能停,还是对网络上的呼吁持反对态度,又或者是对此事一无所知,不管怎样,罢工倡议并未团结和组织起全国大部分的卡车司机,并且现在墙内已经难以看到有关此次行动的消息,阻止了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当今资产阶级的专政不可谓不严苛,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要遭到赵修的封锁和抹杀,对于人民群众的监视更是无孔不入,再加之资本主义下群众中普遍流行的都是资产阶级法权思想,想让群众靠自发性团结起来难如登天。早在2018年6月,全国多省市的卡车司机就曾发起过罢工堵路的运动,要求提高运价,也呼吁全国的卡车司机加入抗议运动,但最终也在赵修的镇压管控下不了了之。

要在当今早已实现工业化,且对内专政力度极大的帝国主义赵国实现行动统一的大规模运动,只能靠革命家组织。一百二十年前,在俄国的土地上发生了一件浩浩荡荡的运动——全俄政治大罢工。政治大罢工是由全俄铁路罢工发展而来的,而铁路大罢工之所以能够成功,离不开其背后布尔什维克参与并领导的“全俄铁路工会”即与之平行的一系列铁路工会组织。这与当下不了了之的卡车司机罢工失败的结局形成鲜明的对比,可见革命家组织在团结组织群众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可谓不关键。那为何有了革命家组织的参与和领导,群众运动就能够突破资产阶级的镇压走向成功呢?原因就在于革命家组织的存在,让自觉性替代掉了群众的自发性。

(注:全俄铁路工会创立初期,其内部社会革命党人占据主要地位,后布尔什维克参与其中,并创建了一系列与之平行的铁路工会组织。1907年布尔什维克退出该组织,全俄铁路工会也随之解散。)

革命家组织的建设与政治报路线

列宁曾在他的灌输论里指出,无产阶级不可能自发得产生科学社会主义。同样的,没有代办员深入群众的细致工作,没有地下革命家组织的政治灌输,脱离马列毛主义的人民群众只会在资本主义的框架里打转,所提出的也只能是改良主义、工联主义性质的口号,不会再更进一步,这就是群众自发性的局限。这种局限性能且只能由工业化的地下革命家组织打破。我们可以设想,假如像俄国革命时期一样,全国各地事先就存在着大大小小的卡车司机的互助组织,这些组织形式不固定且与政治无关,但他们实际上是由地下的革命家组织掌控的,通过各种方式接受当下组织的指挥。只要这些组织足够广泛,覆盖的卡车司机足够多,经由地下革命家组织的领导和影响,完全可以调动和团结起大部分的司机师傅,并且做出事先规划好的、行动统一的罢工活动,不怕赵修的消息封锁,发动全国性质的大罢工,一举让赵修的运输业瘫痪。但问题就在这里——一个工业化的地下革命家组织。我们的确需要一个能够统领全国的组织,需要一个地下的中央委员会,但是这种组织怎么来呢?

机会主义者给出的答案是“融工”,准确点说是“到工人中去”,立刻开展“线下实践”。在他们幻想的剧本当中,只要全国参与融工的手工业小组足够多,自然而然地就能“组装”、“整合”出一个工业化的组织,仿佛同几块磁铁自动吸附在一起那么简单。但事实上,无组织无纪律的手工业融工小组,一没有细致的工业化分工,二没有地上地下隔离的能力,要么一边忍受着资本家的剥削一边拼尽全力地开展活动直至累死,要么因为完全暴露在敌人的监视下被一网打尽,根本不可能跨出手工业的范围一步。只有从一开始就向着建立一个地下的工业化组织的目标出发,围绕政治报路线所说的“脚手架”搭建出一个有着完善民主集中制和高度工业化的地下革命家组织,通过一系列的协同工作和组织纪律还筛选锻炼成员,培养出一支进退统一、步调一致的,有着如同军队般的革命家队伍。只要这样的合格革命家够多,才有能力展开全国上下一盘棋的融工,才能编织出辐射全国的代办员网络,在地下建立起与赵修对立的红色地下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