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变为鬼城,文旅幻想破产

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Telegram: Contact @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 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

编者按:
1、古城的建造是借着传统文化的名义实际行驶资本主义大量吸食利润,随着经济危机进一步深刻,消费端出现问题进而影响整个利润的赚取。这一场虚幻的传统文化复兴盛宴随着经济的破产也彻底破灭。而真正的代表古代劳动人民的传统文化呢既然不能带来利润就扔到了垃圾桶。因此传统文化始终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财富只能由无产阶级来掌握,这就一定需要劳动人民重新夺取政权。
2、“文化古城”的破产,其实就反映了赵国资本主义经济和民族主义文化的破产。资本主义不断打造出越来越多的商业景区,这正如同生产过剩一样,但是无产阶级的消费水平却越来越低,没有人有足够的精力花在旅游上。资本家们终日盼着人民消费,但是导致人民无力消费的却是资产阶级自己。人们旅游一天下来只能感受到疲惫和煎熬。只有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工作日逐渐缩短,旅游不是“消费任务”,景区由无产阶级统一管理,人们出行几乎不用掏钱,那时旅游才能真正是一项休闲活动。

近期,大庸古城项目备受外界关注。
这一项目投入总金额约25亿元,运营3年多累计亏损已超5亿元;今年上半年仅2300人购票,日均购票人数不足20人。目前,大庸古城已进入重整程序。今年9月,张家界发布公告,若重整失败,大庸古城存在被法院宣告破产的风险。
而这种古城古镇旅游项目的破产,并非孤例,不但在大庸古城,在全国都是广泛存在着。
挽救古城,发展旅游业,似乎又成为了这场经济危机中的垂死复苏的口号

【古城热潮因何而起?】

早在2012 年,中国就有2800多座已开发或正在开发的古城镇,数量全球第一,这种古城热潮,在中国是由来已久的。在2016 年后,政府开始发布政策引导,掀起了一股建设特色小镇的风潮,其中包括大量旅游功能的特色古镇。
直到今天,这股古城热潮,已经伴随着文旅热和国潮热,遍布全国,其中也有喜有悲
一部分如在五一期间,湖南的凤凰古城接待游客达到 40.15 万人次,浙江的西塘、乌镇两大古镇,接待游客分别达到 47.14 万人次、30.59 万人次。这显然是成功的一面。
而失败的例子则就更多了,一部分如大庸古城、孔城老街、江南古城等等,都面临惨淡的失败和破产,更有不少人造古城项目在建设中遭遇困境,甚至烂尾,成为荒草丛生的“空城”。
那么,如何分析这些人造古城的经验就显得更加重要了,这些古城,究竟是如同经济一样还有复苏的希望,只是由于措施不当?还是面临严峻的经济危机一起,再也没有复苏的可能性了

【古城缘何破产】

提到古城破产的原因,大部分专家学者都会马上出来强调——古城衰败是因为措施不当,是种种人的问题,和经济危机没有关系
专家们提到种种观点,说这些失败的古城是因为缺乏完善的经营理念、缺乏历史遗留的社区文化、是过于同质化的体验……只要改变了这些全国古城连锁的情况,就能恢复这些古镇的生机,重新振兴了当地的旅游业。
这些观点,放在一两个具体的古镇身上,可能还有些道理;但如果放到了全国古镇旅游行业身上,就是完全错误了
在2021 年,一篇题为《特色小镇死亡名单》的文章在网上流传。文章指出,不少特色小镇资金链断裂,商户逃离让其沦为“空城”,至少有 100 个“文旅小镇”处于烂尾、倒闭状态。
今天全国的大部分古城古镇,都面临着夭折和长期衰败的命运。这些小镇,要么还没爆火就破产了,维持运营又需要源源不断投入资金;而破产又会导致前期的数亿乃至数十亿投资,全部打了水漂。
即使这些古城里,有少数几个幸运儿,侥幸在新闻和舆论中火爆,成为年轻人们旅游时的选择,也往往支持不了太久。
例如,陕西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在《白鹿原》大火之后仓促上马,投资 3.5 亿元,结果火了不到一年就凉凉,经过多次停业整改依然无力回天,最终开业仅四年就难逃被拆命运
又例如,古北水镇的客流量,在 2017 年达到顶峰之后开始下滑,运营公司一度年亏损高达 1.7 亿元,到近些年只能维持半死不活的状态,虽然还谈不上破产,但也远远再无可能恢复爆火的状态了。
从扎堆开建到批量倒闭,即使没有倒闭,也多数维持着僵而不死的状态,这就是现代古城古镇的普遍结局,这种结果向我们论证了,根本不是一些具体的古城经营理念出了问题,而是严峻的经济危机,使得这些旅游产业整体上的破产和衰败
正是严重的经济危机,再一次从无产阶级为数不多的积蓄里又进行了一次收割,使得无产阶级连日常的生存开销都成了问题,这种很少去的旅游,就算是去,也是只能精打细算的去,通过这种维持着一小撮头部古城的生存,而大部分古城都无人问津,处在荒废、破产乃至拆除中了。
并且,广泛古城的荒废和停工,也向我们暴雷着资产阶级逐利下的种种荒唐景象。

【谁在建造古城】

当我们探寻近些年古城热潮的背后,经济问题,永远是绕不开的话题。
古城修建的目的是什么,就连资产阶级也毫不隐讳的说,是要“重振地方经济”“提供就业岗位”“实现旅游业发展”,一句话,修建古城就是为了赚钱的
正是在这个时期,伴随着一两个头部的古城突然爆火,全国各地的市政府,都开始觉得古城是自己的下一个摇钱树,都加紧联系开发商的也要修建古城了,历史悠久的城市,甚至能有3、4座古城,历史不悠久的,编也要编出来一个古城
一时间,伴随着旅游业的回光返照,许多古城项目就开始立刻上马。我们就此看到的是,古城古镇的修建,是和地方财政紧紧捆绑在一起的,是地方政府希望通过旅游业的发展来获得利润,来挽救它们的财政赤字。
但既然是想赚钱,那么除了古城,其他旅游行业是不是也可以呢?
这是自然的,我们看到了近期种种旅游行业的火爆和繁华,从最早的农村振兴靠旅游业,然后是各地古城古镇的建造,再到一部热播剧带火一座城,再到“舌尖上的旅行”,无疑,各种各样的文旅方式都在膨胀着地方财政的腰包
一张开封万岁山的门票是80元,但可带动当地交通、住宿消费850元;体验一次泉州簪花需要40元,却能带动当地交通、住宿消费900元。
但在国内,大部分爆火的旅游行业其实都是一次性消费,而根据数据,即使在已有的消费里,人均的旅游开销也是越来越低,越来越注重性价比,这证明国内的旅游业看似爆火,其实已经不可避免的走向衰竭。
这些数字是赤裸裸的,到了现在,政府是国内旅游人口都不够用了,还连忙开放外国游客,一口气免签了54个国家,让外国人的境内停留时间由原72小时延长到240小时,希望外国人的钱也能拿来补充地方财政
通过这些贪婪和饥饿的行为,我们就能看到,地方政府幻想着的旅游业振兴,本质上是正在逐渐的失败,国内的无产阶级已经没钱去旅游了,只能拉拢来国外的有钱人来消费
整场旅游业的复兴一直强调了十几年,从过去的旅游振兴农村、到各地古城的建设,再到面签外国游客,我们看到了资产阶级政府是如何想死死的握住旅游业这杆摇钱树,来避免他们所遭遇的旧工业的衰败、新赛道的破产、房地产的泡沫,以及整场资本主义危机下的大萧条。
但到了今天,这场闹剧已经越来越无法维持下去了,旅游业已经走到濒临衰竭的地步,再也不能维持他们的财政收入。很显然,当资产阶级在一个地方赚不到足够钱的时候,只能进一步去从无产阶级身上进行压迫和剥削,这在今天早已尖锐的阶级矛盾的当下,无疑是火上浇油,只能让旧有一切激烈的对抗,再度升级起来。

【商业化的失败,文化上的破产】

毫无疑问,古城是附带有很高的文化价值,这是谁也不能否认的,但也因此,在这场资产阶级旅游发展中,古城在商业中所遭遇到的破坏,要远远大于那些其他旅游项目和风俗景点
我们看到这场古城热潮,是伴随地方政府的推动和市场经济的作用,一切都是商业化的,是赤裸裸的,许多富有丰富历史意义的古城、古巷,甚至遭到了完全的拆毁,从而变成了同质化的商业街
例如桐城的孔城老街,它被誉为“安徽第一古街”,作为中国的文都,这里有1200年历史,出现过桐城文派和无数文人,这条老街就像活化石一样,住满了原住民,十分具有历史沧桑感的古街里炊烟袅袅、烟火味十足。
在2008年,一家旅游投资公司接手此地,投资了8.8亿元对孔城老街进行升级改造,老街内的原居民全都都被迁走,建造围墙和景区入口,门票收费60元,结果从此以后,游客很少,宛如一条空街,孔城老街就这么“死去”
除了这个例子以外,还有天水古城,在斥资8.8亿元“修缮”后,摇身一变成了商业街。古城内的文物保护院落,本来是明清年代的中式古建风貌,竟然被盖成了日式小屋,成了一家具有明显日式风格的餐厅。古代建筑柱子上,被钉上了指纹打卡机
就这样,天水拥有现存规模较大的明清时期居民院落群,竟然在经历了由地方政府拨款的修复工作后,变成了文旅商业街,其中的文物非但没有被保护,还遭到了破坏,明清建筑被盖成了日式餐厅。
可见,资本主义为了追逐利益,对文物和历史的破坏到了什么地步。在这两则例子中,孔城老街的居民遭到了驱逐和拆迁,被迫离家搬走,老街变成商业景点后也就此死去,这里受伤的是被驱逐的无产阶级居民;而天水古城的例子中,遭到破坏的则是文物和历史。
从这些例子中,我们看到的是,资本主义掀起的这场古城热潮,实则根本不是基于保护历史,而且通过粗暴的市场经济运作,把一切旧的历史文物全部粗暴的变成了商业街,变成了可以转化为财政收入的建筑物
至于为什么选中古街,也只是出于资产阶级那些虚伪的民族文化观念,希望借助过去的历史,来推动他们进行的这场帝国主义争霸中的文化自信。但可悲的是,不管是天水古城,还是孔城老街,生活在这里的都是普通的无产阶级,不过是明清的老百姓,还是现代的老百姓,他们的生活都被资本主义粗暴的破坏掉了,要么是活着时代被驱逐,要么是死了以后被驱逐
在未来,资本主义为了挽救它的经济,势必会在这些文化和历史领域继续进行反动的创造和变革,来满足他们“文化争霸”的欲望,从而将历史中那些还算较好的劳动人民的遗产,也给全部挥霍破坏掉。资本主义尽管打着古城复兴的口号,但他们实则就是这些古城古镇的最大破坏者,他们想复兴的,不过是自己的腰包罢了
在今天,资本主义因为自己的危机已经走到了最反动的一面,它所建造的这些古城古镇纷纷破产,种种荒凉的巨型封闭园区,既没有带动本地的经济,也没有提供就业岗位,只能是继续无序的投资和烂尾罢了。居民们生活在荒废的死城周边,既没有工作,也没钱去旅游,这样的总危机将伴随着资本主义的破产一直持续下去
在明天,这种破产势必使得资本主义走向帝国主义的方面,使得它从建造古城所打造的文化争霸,到实现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在这一切过程中,都将是无产阶级持续不断的成为他们受难的牺牲品。无产阶级必须尽快的组织起来,在革命先锋队的领导下,才能真正免于未来战争灾难的波及,走向光荣的无产阶级革命,才能真正实现属于无产阶级自己的文化和历史创造,从而成为国家和政权的主人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