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Telegram: Contact @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Chingkang(@maoistQAIIbot) 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编者按:
1、机会主义者总是批评大群不懂得团结,他们却看似用“实际工作者”这一口号走到了一起。但是机会主义者的团结是无原则的团结,人越多力量反而越松散,就好像联合时评现在是喘着一口气就快要解散了。革命者想要团结,就必须要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保持革命路线的高度一致、维护组织的民主集中制,而在当下就必须要革命者通过在工业化的革命家组织中进行锻炼。
2、民主集中制不是大而化之的团结所有人,而是在坚定其马列毛主义的原则下进行,不加辨别的吸纳其他阶级的分子,除了让无产阶级的党失去战斗力外,别无其它作用。只有坚持党的原则,坚持革命纪律,才能使民主集中制发挥出本应有的作用。
对我们说来,问题不在于改变私有制,而只在于消灭私有制,不在于掩盖阶级对立,而在于消灭阶级,不在于改良现存社会,而在于建立新社会……工人,首先是共产主义者同盟……应该努力设法建立一个秘密的和公开的独立工人政党组织……并且应该使自己的每一个支部都变成工人协会的中心和核心。——恩格斯《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
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诞生,又肩负着推翻资本主义的历史使命。而资本主义会自发地过渡到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资产阶级会把生产资料和政权拱手让给无产阶级吗?答案是不可能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就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同时指出建立革命组织是实现这条道路的唯一途径,组织即是无产阶级唯一的武器。这样的组织,是无产阶级不同于资本主义的集体力量的体现,这必须通过民主的方式来实现;而这样的组织在资产阶级专政下必须保持公开合法与秘密非法相结合,委员会必须保持是工人协会的中心和核心,这即是组织集中性的体现。可见尽管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没有直接使用“民主集中制”这一名词,民主集中制就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一部分。列宁后来对其发扬光大:
现在留下的是一项重大的、严肃的和非常重要的任务:在党组织中真正实现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要进行顽强不懈的努力,使基层组织真正成为而不是在口头上成为党的基本组织细胞,使所有的高级机关都成为真正选举产生的、要汇报工作的、可以撤换的机关。
明确提出了民主集中制并把其上升成为组织原则。因此,任何否定组织在革命中的核心地位,否定民主集中制或者认为民主集中制只是列宁所“发明”的而只适用于俄国革命的特殊条件的,无论其口头上声称其是多么革命的“马列毛主义者”,都是修正马列毛主义、破坏革命的机会主义者。
19世纪下半叶,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风起云涌的时代,是无产阶级向风雨飘摇的资本主义制度发起英勇进攻的时代,无论当时的革命者是否有明确的意识,对于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实践探索已经开始了,成为后来者的生动教员。接下来本文就以十九世纪末的德国革命为例。
十九世纪末,德国形成了庞大的产业工人队伍,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而德国的政治制度,是“用议会形式掩盖起来的、同封建残余掺杂在一起的军事专制制度”。同时德国为了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竞争,用各种手段加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使得德国无产阶级相比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劳动和生活条件更差。阶级矛盾的激化,经济危机的加剧,使得德国工人运动走向了高涨,革命的客观条件日趋成熟,巴黎公社失败后,德国革命就成为国际共运的中心。德国无产阶级在与拉萨尔派机会主义的斗争中建立了爱森纳赫党,这个不成熟的政党在马克思恩格斯的之间指导下基本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路线。爱森纳赫派领导人曾向拉萨尔派寻求和解,被拉萨尔派拒绝。但随着爱森纳赫派正确的路线越来越赢得广大无产阶级群众的拥护,拉萨尔派的机会主义者坐不住了,一反常态地积极鼓吹“合并”。爱森纳赫派的领导人不顾马克思恩格斯绝不能“拿原则来做交易”的劝阻,接受了拉萨尔派合并的建议。1875年,两派在哥达城举行大会,成立了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大会代表中拉萨尔派占据了多数,由于党的领导层过分追求所谓民主,使得机会主义的纲领“哥达纲领”未经过多少斗争就通过了。哥达大会严重打击了党内正确路线的领导,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分子都混了进来,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杜林主义在党内扩散开来。
民主这一“高尚”的名词,既可以促使无产阶级的觉醒、发挥无产阶级的力量,又可以给资产阶级的气焰助力,民主是带有阶级性的。爱森纳赫派正是由于坚持正确的路线而得到广大基层党员和无产阶级的拥护,而爱森纳赫派后来却为了所谓的“团结”用民主的方式放弃了路线。这样的民主,便是只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的民主,却是对广大要革命的无产阶级的专制。1878年,俾斯麦政权彻底撕破脸皮,颁布了残酷镇压工人运动的“非常法令”,实行白色恐怖。在这个关头广大基层的党员群众的态度是英勇而坚决的,在艰苦的条件下恢复了联系,在秘密组织中继续开展斗争。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俾斯麦政府推行白色恐怖,并不表明统治阶级力量强大,相反是统治阶级害怕革命力量的虚弱表现。如果这个时候,党的领导层能够用民主的方法团结基层的革命力量,用集中的方法彻底清除党内的机会主义分子,德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必然走向胜利的道路。然而,党的中央委员会竟和国会党团一起,擅自决定解散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向反动政府投降,使得各地的党组织陷入混乱,德国革命陷入了危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