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御美数载人民生活改善

古巴御美数载人民生活改善 社会主义思想传拉美

时间:2006年02月11日15:14

【来源:新华网】

初到古巴的游客,一定不会觉得何塞·马蒂国际机场与世界上的其他机场有什么不同,宽敞明亮的大厅里行走着衣着整洁的人们,免税店里古巴工艺品琳琅满目,还有各种雪茄以及印着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和切·格瓦拉头像的T恤衫。
记者在与出租车司机的闲聊中得知,去年最让古巴人兴奋的事情是,政府大幅度增加了职工的工资和退休金,在古巴1100多万人口中,共有510多万人受益,约占全国人口的45%。长期遭受美国经济封锁的古巴正在走上一条经济振兴的道路。老百姓生活有保障
自1992年以来,记者曾多次访问古巴,亲身经历了古巴形势逐步好转的过程。古巴不但经济逐步搞活了,市场也已多样化,供给不断改善,商品种类不断增加。记得1992年,古巴经济处在最困难时期,经常停电和停水,公共交通很不正常。然而,最近这次访问时,记者发现古巴的供电和供水已基本正常,公共交通明显得到改善。
来古巴前,记者很担心能否上网发稿。所以在入住宾馆时,再三询问此事,前台服务员笑着对我说,“先生,哈瓦那的大多数饭店都可以无线上网,就是价格稍微贵了点,我们这里每小时收费10美元”。在服务员的帮助下,我很快就在宾馆大堂里顺利上网,而且浏览网页的速度还不慢。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当我拨打几年前联系过的中国援建的电风扇厂和自行车厂的电话时,听筒里传来“此电话号码不存在”的声音。服务员告诉我,古巴的电信系统早已实现数字化,号码已经改变。
今年是古巴“能源革命年”,古巴在大力发展能源工业的同时,也在采取一系列节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率。如古巴政府为全国居民更换节能灯具,这些灯具大多产自中国。与10年前一样,政府公用车必须利用空闲座位搭载乘客。在去机场的路上,在征得记者的同意后,司机搭载了两位顺路的乘客。
专家指出,简单地用古巴官方的美元汇率来折算古巴人的工资收入是不科学的,因为这并不能完全反映古巴人的真实生活水平。假如加上这些由国家完全承担的费用,古巴职工平均月工资的购买力水平至少在200美元以上。古巴朋友告诉记者,尽管目前工资不高,但古巴老百姓的生活是完全有保障的:一个孩子,从上幼儿园到大学毕业甚至到获得博士学位,完全不用交学费;全民免费医疗让老百姓没有后顾之忧;现在古巴90%的城市居民都拥有自己的住房,而很低的房租让无房者也居有定所;政府还对一些基本消费品(食品和日用品)予以高额补贴;公共事业(水、电、煤气、通信、公交等)收费也很低,老百姓的生活成本并不高。

经济增长速度加速 在一些拉美国家,古巴的社会主义思想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古巴的国际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不久前,玻利维亚总统埃沃·莫拉莱斯在当选后访问古巴时公开表示,他崇拜卡斯特罗,羡慕古巴的社会主义。古巴驻华使馆官员告诉记者:古巴革命的最大成就是经受住了美国长期封锁和孤立政策的考验。面对美国的长期封锁、能源短缺、干旱和飓风,古巴去年依然实现了11.8%的经济增长,这不能不说是奇迹。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执行经济改革政策,古巴的经济自1994年起开始连续恢复增长,近几年尤其迅速。2004年,古巴经济增长率为4%;2005年达到了11.8%,是自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除了GDP(国内生产总值)逐年增长外,2005年古巴的出口额也增长了27.9%。古巴还在哈瓦那以东约55公里处发现了蕴藏量约为1400万吨的油田。来古巴的外国游客在2004年首次超过200万人次,2005年又增加到230万人次,再创新高。

古巴国务部长里卡多·卡布里萨斯告诉记者,古巴经济改革有四个特点:一是渐进性,先从对外政策开始,再改革国内经济政策;二是主动性,古巴的改革不是被动的,而是有明确的战略的;三是创造性,古巴的改革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没有先例可循;四是广泛性,任何重大决定都要经过民众讨论才能实施。

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