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7年清明节来临之际,人们都在以各种不同形式,怀念着己故亲人。我们更深切地怀念于1931年2月7日,为了共产主义的信念,二十四位我党革命志士,在上海龙华刑场光荣地牺牲在国民黨的屠刀下,史称“龙华二十四烈士”,距今已整正76年了,这76年间,我们的中华民族从一个被帝国主义列强欺凌和瓜割的被诬称为“东亚病夫”,变成了繁荣富强的民族。这一翻天覆地的变化,汇成一句话: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同样不能忘记,飘扬在祖国上空的五星红旗是千百万先烈们的鲜血染红的,就在我们党的诞生地上海,这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我们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学生运动和党的地下斗争中,先后出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光辉事迹,其中包括 “龙华二十四烈士”;社会主义祖国来之不易,是千百万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因此,假如“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二十四位烈士是我党建党早期的高级干部和优秀的“左联”党员作家。他们是: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兼秘书长林育南烈士(林彪的堂兄);任江苏省委委员等职的何孟雄烈士;中共中心宣传部干部、“左联”作家李求实烈士;上海总工会秘书长龙大道烈士;共青团江苏省委委员、上海市总工会青工部部长欧阳立安烈士;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长王青士烈士;中共上海闸北区委宣传部长蔡博真烈士;共青团上海闸北区委书记伍仲文烈士(女);上海总工会组织部长阿刚烈士;上海总工会沪东办事处主任费达夫烈士;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干部汤士伦、汤士诠两位烈士;上海总工会秘书彭砚耕烈士;“左联”作家柔石、胡也频、殷夫、冯铿(女)四位烈士;贺林隶、罗石冰、刘争三位烈士;还有我的叔父恽雨堂、婶母李文两位烈士;另有两位烈士至今不知姓名。
1971年二十四烈士就义七十周年期间,我们专程从北京去上海龙华烈士陵园扫墓。烈士陵园广场正中立着一块巨大的烈士纪念碑,上面镶嵌着“丹心碧血为人民”金光闪闪七个大字。我们在工作人员指引下来到二十四烈士墓地,向烈士们行三鞠躬礼,而后分别向我叔父、婶母遗像敬献了鲜花花圈,并绕二十四烈士陵墓一周。烈士们合葬在一起,墓呈一长条形,由加工精细的而坚固的花岗岩砌成,正面上方镶着精细的磁质烈士遗像,下面刻着烈士姓名。烈士们个个年青英俊,从史料中,年长的是林育南和何孟雄两位烈士,但牺牲时也只年仅33岁;最年青的是我婶母李文烈士,牺牲时年仅21岁。然后我们来到烈士纪念馆,大厅正中偏东陈列着我叔父和婶母的遗像和遗物,其中有一张国民黨反动派捕房送案单,上面写着我叔父被捕后的化名胡迪生和婶母的化名胡李氏,并开列了匪徒们抄出的他们的全部家产:传单一箱、大洋二元、票洋一角、铜元五十一枚。就这一点微薄的“家产”,也都落入了国民黨匪徒的腰包。
叔父恽雨堂1902年生于江苏省武进县西夏墅镇一个贫农家庭,排行老二,我父亲恽礼堂是老大,他还有一个弟弟恽玉堂烈士。因家境贫困,兄弟三人都仅念了两年多私塾,均未成年就各谋生路,我父亲去看庙宇为生,早年参加共产党,后因两个弟弟都参加革命,而回家守家,解放后于1966年去世时为县政协委员。大叔父恽雨堂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当童工。小叔父恽玉堂也到商务印书馆当童工,1927年加入共产党,先后任区委书记、县委常委和组织部长等职,后参加新四军任游击队长,于1941年在日寇清乡时枪战中中弹牺牲。
婶母李文烈士,也是江苏武进人,1910年生,1927在常州芳辉女中(现常州市第九中学)加入共青团,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积极参加和组织学生运动和工人罢工,而被校方开除。回到她家乡湟里镇,先后发动和组织女缝纫工罢工,为妇女职工争取合法权利,这在当地属首次女工罢工运动;同时积极组织农民协会工作。1929年到上海先后任中共中心机关报《红旗报社》、上海市市政工会机要秘书。同年和我叔父恽雨堂结婚,于第二年生一女孩,由于夫妻俩都参加党的地下工作,因此孩子刚生下,我叔父主张把孩子送掉,婶母则主张把孩子送回娘家寄养,而我叔父说别去连累他们了;最后由我叔父含泪抱着孩子送给了“育婴堂”。当我叔父回到家时,婶母已哭成泪人,嘴里念叨着:“谁人不知骨肉情……”。我叔父、婶母牺牲后,我小叔父恽玉堂专门去上海寻找这孩子,但没有找到。解放后,华东局和上海市委、市政府多方寻找,至今没有下落。
叔父恽雨堂,1922年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商务印书馆建党初期的主要领导人,1923年,他组织并领导了震动中外的商务印书馆工人大罢工,并为这次罢工起草了《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人罢工宣言书》,公开宣传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劳动剩余价值的馬列主义,激发了工人斗争求解放的自觉性,成了我国工人运动史上的重要文献。1925年我叔父被派往黄浦军官学校学习;1926至1928年先后两次被派往苏联东方大学,第一次去学习,第二次去任翻译;1928年下半年回国,任中共中心机关报《红旗报社》发行部主任,同时从事文艺创作,并以洛生为笔名先后在《小说月刊》等刊物上发表“柴霍甫的革命性”、“苏联文艺概论”等译文。
1930年6月,我叔父恽雨堂调任上海市工联(赤色工会)市政工会主席;不久又调到国民黨统治中心中心直辖市南京市,任中共南京市委书记(我党南京市第二任书记)。当时党中心正指令毛泽东同志和朱德同志攻打湖南长沙和江西南昌。为配合湘、赣的武装斗争,要求南京地下党发动暴动以牵扯敌入,因此为加强南京地下党的领导,中心从上海、武汉调部分干部支援南京地下党的工作。但这一计划很快被国民黨南京敌特机关侦破,南京地下党遭到了严重破坏,许多共产党员被杀害。国民黨的《民生报》用大幅标题声称:“昨枪决共党二十名图在‘首都’暴动响应湘贑‘共匪’”。並称:“共产党拟在‘首都’阴谋暴动,希图响应湘赣‘共匪’,并有由沪、汉派来共党多名,到(南)京参加主持等情,……。已判死刑之任雪涛等二十名,业于今日下午三时,……,押赴雨花台执行枪决,……”。即1930年8月18日下午,在南京雨花台刑场二十名共产党员被杀害,其中包括中共南京市委委员任雪涛同志和中共南京市北区区委委员谭藉安同志。这次南京地下党的暴动失败了,同时攻打长沙和南昌也遭失败。后来毛主席在谈到李立三“发动大中城市暴动、攻打中心城市”这一“左”的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时说:“打长沙失败了,这次失败有助于摧毁‘立三路线’,并避免了可能成为灾难性的对武汉的进攻。”刚到南京任我党市委书记的恽雨堂面临的就是立山极“左”路线错误,使南京地下党遭到严重破坏的现实。1930年9月,中心在上海召开的六届三中全会,结束了李立山在中心的领导。
正当中共南京市委总结暴动失败的教训,千方百计挽回由此造成的破坏和损失。1931年初,共产国际代表米夫从苏联东方大学挑选了一批他自得的我留苏学生来到上海,其中包括王明,后被戏你为“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召开了六届四中全会,在米夫主持下,王明担任了中心领导。王明上台后,推行比李立三还极“左”的路线,立即遭到党内许多同志的反对,尤其是多年工作在工人运动第一线的党的高级干部,如林育南、何孟雄等同志,他们深知极“左”路线的危害。于1931年1月中旬,部分党的高级干部和部分党员青年作家,聚集到上海远东仮店,召开一次秘密会议,由于叛徒出卖,与会的二十四位同志,于1月17、18日前后,分別在上海东方旅社、天津路中山旅社等住地被捕,我叔父、婶母在新闸路复康里623号住处被捕。我叔父母被捕时,当巡捕抄查出大量传单和俄文版馬列著作时,我婶母当机立断说:“这些传单和书刊,都是我自己的,与胡迪生无关”。以此掩护我叔父,但仍双双被捕。被捕不久都被押送到国民黨龙华警备司令部,受尽酷刑。于2月7日深夜(或八日凌晨),被国民黨暗杀在龙华刑场。二十四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高呼着“打倒国民黨反动派”、“打倒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革命胜们万岁!”的口号声中,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奉献了年青的生命。据目击者说:伍仲文烈士连中十枪,仍站立着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把刽子手吓得胆战心惊,直到中第十一枪才倒下。
因二十四烈士反对王明路线,因此有误传是王明告密的。但当时米夫、王明把持的的中心,没有采取任何引救措施这是事实。
国民黨反动派的血腥镇压,激起了国内外舆论的强烈遣责。革命作家国际联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纷纷发表宣言,对国民黨反动派的大屠杀表示抗议;烈士们牺牲后的两周年,鲁迅先生为此发表了闻名的《为了忘却的纪念》纪念文,沉痛悼念牺牲的烈士们,而对敌人表示严正谴责,并发表了闻名诗篇:“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1934年囚禁在龙华狱中的革命志士,在狱中墙上写下诗篇,悼念二十四烈士:“龙华千古仰髙风,烈士身亡志未穷;墙外桃花墙里血,一样鲜艳一样红。”
全国解放以后,陈毅同志任上海市长,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代表上海人民从数百里路之遥给我们家送来一石大米、两面袋面粉,慰问烈士家属。1950年4月,上海市党和政府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经多方调查、核实,终于找到了烈士们就义的具体地址,并挖掘出烈士的忠骸,烈士们的尸骨证实,就义时都被手铐脚镣相互铐着(挖出的手铐、脚镣虽已严重锈蚀,但仍都铐在烈士们的骸骨上)。由于无法辩认是谁的遗骸,因此就合葬在一起。从此,每年清明节,华东局和上诲市都把我父亲请去,表示向烈士家属的慰问、并一同为烈士扫墓,直至我父亲去世。正是成千上万先烈英雄牺牲,用生命和鲜血夺取了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胜利,1949年10月1日,在这个壮严的日子,毛主席登上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啦!”这一宏亮的声音,汇聚了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的心声,汇聚了千百万先烈的遗愿。烈士们的鲜血染红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祖国大地上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啦!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国上下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先烈们的遗志:共产主义一定能实现!
恽雨堂烈士的侄女 恽雪琴
侄女婿 恽雪琴
主要参考资料:
1、198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龙华革命烈士史迹选编》; 2007年3月于北京
2、常州史话编写组于1981年出版《常州古今:革命烈士资料汇编3》;
3、《常州武进地区革命史料选编第一期》;
4、恽逸群同志写的证实信;
5、张国焘著,东方出版社出版《我的回忆》;
6、师东兵著,2007年2月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出版《文化大革命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