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家-从电影《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开始认识

广告☭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 (@maoistQAIIbot) 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编者按:
1.作者从歌曲《我的祖国》出发,讲述了自己对于的国家以及目前“爱国主义”的看法。作者的立场大致是正确的,但是对于国家的解释比较浅显和片面,读者在观看此文时需要自己辨析。
2.从网络走向现实,跨出实践中的第一步;粉红兔友也大多只是片面接受知识的极端者,只需给出现实中的例子,就能分辨出谁是“社达”谁是“社民”,我们就该以此为准进行宣传。
3.对于爱国主义,作者虽然表述不太严谨,但在早期宣传上,左派也可以利用其进行宣传的。
4.作者对国家的论述并不全面,对国家与爱国主义的解释还比较浅显。

结束了学业的忙碌,在中秋赏完明月,笔者迎来了自己升入高中以后的第一个国庆假期,明天是10月1日,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的日子,又是共和国的74岁生日,在深夜里睡不着的笔者坐在电脑前,用维基百科查阅关于上甘岭战役的资料,我曾经看过一部以之为背景拍摄的同名电影,其中由郭兰英老师演唱的插曲《我的祖国》令我印象深刻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2016年,这首歌也同时出现在了香港大学龙应台作家的演讲会上,我在百科对应的词条之下也查阅到了相关资料,当时就任香港大学副校长的周伟立博士在被问到“关于你的启蒙歌曲是什么”的问题时回答到-“是《我的祖国》这首歌”,后来在得到同意以后与全场的观众一起合唱,笔者看到这里也产生了同样的感觉,这首歌也同样可以作为我的启蒙歌曲,还记得在网易云音乐下方有一条评论-为什么歌曲的开头是“一条大河波浪宽”,而不是“涛涛长江江水流”,“滚滚黄河浪花涌”,是因为每一个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都有自己关于乡土的印象,这”一条大河“可以是“小桥流水”,也可以是”心潮澎湃“,作家龙应台也在事后的回忆录里表示,当周伟立在上千学生面前说自己的启蒙歌曲是一首红歌十分需要勇气,但自己却不知道这首歌,歌词的意义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同的,全场一起大合唱时,唱的就是大河波浪,风吹稻花罢了。诚然,这也是战场上数千名以“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作为口号的志愿军战士在帝国主义155毫米榴弹炮的狂轰滥炸下绝不后退一步的原因之一吧,笔者不得不承认,无论是拥护体制的兔友群体,一些如刘晓波等持反共产主义观点的自由派典型代表,还是我们左翼的各位同志们,都是在这样的起点出发,从而衍生出不同的路线,就像她在后面的内容中提到的一样,“一些本来美好的事物,在一瞬间突然变成了充斥着刀光剑影的东西,为何要满怀猜疑的活着呢”?笔者绝不是鼓吹现代修正主义中的“调和阶级矛盾”,本人在她之前关于长春围城战的言论也看出了不少“刀光剑影”,但十分希望各位同志日后能够倾听不一样的声音,即“如果你觉得资本主义好,或者当下的社会环境好,那么就来辩一辩”的态度,一些将西式自由民主奉为圣经的部分群体制造了无数如“粉红”等形形色色的烂梗漫天乱飞,也有一些以”同志“自称的人物拿着50W,狗汉奸的帽子在同胞身上乱扣,成为这样一种糟粕的嘲讽对象以后,即便是没有走向极端民族主义,拥有朴素爱国情感的民众也会变成真正的U型锁,我们要绝对的抵制这样的风气,同时,我们马列毛主义者应当时刻注意贯彻阶级史观,在简中和墙外的互联网上,一直弥漫着如“原子弹下无冤魂”,“屠*万岁”等令人心惊肉跳的言论,这都是在资产阶级的纵容态度和错误宣传下的畸形产物,笔者未左转时也认为如今还供奉着靖国神社的日本人民完全没有认识到错误过,所以是完全活该,现在看来那时的自己与这些玩意有什么区别呢?列宁同志认为:”国家是阶级镇压统治的工具“,笔者觉得前面还要再加上一个反动资产阶级,我们无产阶级爱的是祖国本身,还有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的祖国,如果有人胆敢掠夺他的财富,把自己的东西说成是大家的,或者有豺狼拿着屠刀侵略性的踏上这片土地,那么我们就会像这首歌中所提到的一样,用猎枪和子弹迎接他们
在笔者学校的宣传墙上印着一句来自谢觉哉先生的名言,他认为爱国的主要方法就是要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我认为,这句话同时适用于在当今祖国如披萨般划分的三大政治派别中,无论你属于哪一块,我们不能停留在发发牢骚,怨天尤人的阶段,或者像一些在B站评论区流传的故事中所描绘的一样,革命的方法就是当键盘侠批斗同胞,只要你愿意走向现实生活,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愿意帮助他们的人,就都是进步的人,愿星星之火,可以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