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是怎么决定意识的:与融工息息相关的哲学问题

广告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上电报大群
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 (@maoistQAIIbot) 为
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编者按:
1、意识是物质在人脑中的反映。在屋中枯坐是无法帮助我们认识彼此和世界的,尽可能地读万卷书,尽可能地行万里路。
2、什么样的阶级说什么样的话,这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因为它建立在剥削--被剥削的基础上。批判的武器,总需要武器的批判作为最终裁决。我们必须清楚意识到,普罗大众的悲惨生活,和普罗大众本身怎样无关--目前这世上普遍感到安逸的不是劳动者。
3、真正的马列毛主义者必然真正融入工人群体,实践者总是要经受议论的,只要越来越多的人团结在一起,越来越多的力量聚集在一起,我们便无惧风雨。
4、融工是让工人明白自己是什么阶级,让工人了解到与自己利益的种种息息相关。我们要做的就是把一些晦涩难懂的革命力量和革命哲学变成让工人群众们方便掌握的“土哲学”,“土理论”。把被束之高阁的知识文化壁垒打通。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这不代表着要全方面否定意识的独立性,相反,正是因为承认意识相对的独立性,才确立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的彻底性。但归根结底,意识是由物质决定的。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为什么这样说?这样的观点首先需要唯物主义的支持。意识是物质的高级作用。在这个世界,首先有了物质,在物质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便有了意识。比如说,从单细胞生物进化成人类,人类有了单细胞生物所没有的意识。物质是第一性的。没有意识,物质照样存在;没有物质,意识便不会存在。

人类拥有意识,可以自己能动地改造世界。比如一个建筑工人可以自觉地建造房子。而蜜蜂虽然也能筑巢,但那是蜜蜂作为动物的本能。决定人类有意识的,不仅是人类拥有大脑,还是因为人类能够劳动实践、进行生产活动,能够借助工具,从而脱离自身的限制,这保证了人可以拥有意识,而不是像猿猴那样,只能依赖动物本能地做出反映。但是,这不意味着意识是绝对自由的、可以脱离物质的。相反,意识来源于物质,而不可能来源于别的东西。

比如说,要从脑子里想料想到“李华站在长城上”的图景,得首先知道李华长什么样,以及长城长什么样。就算没见过李华或长城而去硬想,想出来的东西也不见得是超自然、超物质的。因为那肯定是别的现实中的东西在头脑中的反映。要想象阶级斗争的景象,无论想象结果的对错,首先得了解阶级的概念以及各个阶级,无论这种了解是在互联网上查阅信息、参与生产活动还是参与政治运动。互联网上的信息、生产活动与政治活动则都是物质层面的东西。

不认为物质决定意识,那就不是唯物主义。客观唯心主义者认为,有一个客观的意识(像是黑格尔说的“绝对精神”),或是某位神仙,决定着物质(或是认为物质世界根本就不存在,世界就像是一个开放世界网络游戏);主观唯心主义者认为,“吾心即是宇宙”,反而应该是意识决定物质。反过来,不承认意识相对的能动性,也不是彻底的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之所以不是彻底的唯物主义,是因为它将一切事物,包括人的意识,归于位置和数量这样的简单的机械作用。于是在解释社会现象时,看不到事物的矛盾与质变,更看不到矛盾,就不得不采取历史唯心主义。

综上所述,意识是由物质在人脑中的反映。而在阶级社会中,人的意识不可避免地被赋予了阶级属性。

意识的阶级性

阶级矛盾是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说,在这样的社会,任何社会中的人的意识都是有阶级性的。那么,具体来讲,意识的阶级性是怎么体现的?

物质决定意识。尽管生活在同一个星球,每个阶级的物质生活都是不尽相同的。当资产阶级住在汤臣一品时,无产阶级背井离乡、风餐露宿;当资产阶级在办公桌上运筹帷幄的时候,无产阶级在流水线上重复地拧螺丝;当资产阶级站在军警的防爆盾后的时候,无产阶级在盾前进行着抗议斗争。这些只是最直观的例子。在阶级社会中,阶级属性影响着人意识的方方面面。

身处社会底层的无产阶级,日日夜夜进行着大规模社会生产,一无所有却不断受到资产阶级的剥削,便更容易明白革命无罪,造反有理;小资产阶级同样受到压迫,但从事着分散的小生产,拥有生产资料,使得他们的革命性并不彻底,“在每一次需要它把言论变成行动时,都暴露出缺乏毅力和果断精神[1]”;资产阶级作为剥削阶级,在资本主义时期处于衣食无忧的社会最顶层,他们的人生哲学就更倾向于花天酒地的享乐主义,或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社会达尔文主义。

一名进城农民工,他背井离乡、妻离子散,来到一线城市的建筑工地。每个月都被拖欠工资,住在漏水漏风、塞满了工人的工棚。每天省吃俭用,生怕多花一分钱。即使这样,也避免不了赤字,甚至“月光族”在这里都能成为褒义词。工地旁开过一辆正驶往七星级酒店的劳斯莱斯,一名衣冠楚楚的富二代坐在车里,在为到达酒店之后去哪片街区购买哪个奢侈品牌感到烦恼。这名工人的思想会与酒池肉林有着多少联系?他一无所有,这便使他可以拥有最彻底的革命性。那名富二代的思想又何时不想着“何不食肉糜”?就算他某天良心发现,恰巧得到了正确的认识,也需要更大、更充分的思想斗争,才能革除他旧有的腐朽思想。

但阶级属性,乃至所有的物质,对意识的作用都不是绝对的。

人的主观能动性

尽管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本身还是拥有相对的独立性。这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正是主观能动性的存在,让意识得以改造世界。

无论是马克思、恩格斯,还是列宁、捷尔任斯基,都不是无产阶级出身。恩格斯在成为科学社会主义者后,实际上还是一位资本家。如果意识完全是由物质决定的,那么他们没有一个人会成为无产阶级的导师。这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动物是没有主观能动性的,它们只靠着本能生活,它们的反映也是外界刺激造成的。狼就算是群居的,似乎有着森严的秩序,其实它们自己也不懂自己在做什么,那只是它们作为狼的本能。而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的意识可以在一定条件内不完全受物质的影响。

唯心主义者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或者像主观唯心主义者那样,认为世界是人的意识以内的东西;或者像客观唯心主义者那样,认为人的意识可以超越物质作用。机会主义者和修正主义者则歪曲了主观能动性。在一些情况下,他们忽略主观能动性,鼓吹阶级属性对人的绝对作用,从而搞取消主义,放弃争取一些非无产阶级中动摇的人;在另一些情况下,他们像唯心主义者一样夸张地描述主观能动性,使人觉得这样的能动性才是意识的决定因素。比如说所谓的“大锅饭没有积极性,包产到户才有积极性”,就是一种常见的夸大主观能动性的论调。

恩格斯这样一位资本家能为无产阶级解放而奋斗,但马云、马化腾之流,更多的资本家,正为剥削、奴役无产阶级而奋斗;有的无产者会成为流氓无产者,成为坏了一锅粥的老鼠屎,而更多的无产者则是资本主义社会下最大的革命因素。人的主观能动性固然存在,而且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人的意识的决定性究竟不在主观能动性,而更多在于物质。

从马克思到列宁再到教员,无产阶级革命中的先进分子都是努力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革除自己脑中的落后的思想,这才保证他们是无产阶级中的先进分子。

对“融工”的思考

工人的意识也不外乎是物质在工人脑内的反映。他们也拥有着主观能动性。但并不是说,随便在街上找个工人,他肯定就很清楚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工人受尽剥削,但不可能立即就懂得自己在受尽剥削时应该干什么。因为他们通常没有很多时间对事物进行分析、进行理性认识。在危机到来前,资本主义经济尚在发展的时候,有些工人会选择做“日子人”,这不难理解。在危机到来后,或革命高潮到来时,工人则比别的任何阶级拥有更强大的革命性。应该说,作为“日子人”的工人是一种相对性、偶然性,作为历史前进的动力的工人则是一种绝对性、必然性。

融了一段时间工,在流水线上呆久了,很难不感到一阵麻木、空虚。这是资本主义时代工人的一种常态,在资本主义社会正常运转的时候,“日子人”的意志是最正常不过的。“融工”要做的,不是要坐以待毙,而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动地改造世界。比如说,向工人们宣传马克思主义。

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首先要意识到,人的精神并不是超脱于物质的,而是由物质决定的。但是,人的意识有着相对的独立性。麻木或许在所难免,但是主观的努力可以减小这些麻木带来的影响。灌输别人的同时也可以灌输自己,尽可能地坚定内心。不同于庸俗的资产阶级“心灵鸡汤”,用马克思主义来激励自己,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有的人惧怕融工,认为融工会让自己迷失,甚至不惜为此将倡导融工的人打为“网左”。哪个乐于实践的人会是网左呢?又有哪个胆小怕事又有能力上互联网的人不是网左呢?事实是很清楚的。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不参与工人的物质生活,又想拥有工人般的革命性,那是童话故事里的事情,而不是现实的。宁愿充当河曲智叟的人并不少,他们虽然很杂,但都会异口同声地批评融工,但他们自己也就只有嘴皮子的功夫。或许他们自认为自己没有主观能动性,别人也没有。但他们就算没有低估自己,也算是低估了别人。

既然如此,就别管他们说的话了。整日被禁锢于书斋之内的人能被指望他们的意识能够反映哪方面的东西呢?

[1]《法国和英国的最近前途》,《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2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