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河蟹反动教育的残酷奴役

广告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上电报大群
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编者按
1.回想起编者的高中时光,记得最清楚的就是“高考是你们这辈子遇到的最公平的事”这一“毒鸡汤”。虽然这种给高考辩护的方法既老套又没有说服力,但这种辩护隐含者河蟹社会中铁另一般的事实——在这社会里就根本没有“公平”两个字!事事皆不公,现在的和谐社会,夸张些的说法就是阶级分化早已是“从娃娃抓起”了!从奶粉到婴儿车,到幼儿园到小学,资产阶级老爷们给他们孩子用的是上等奶粉和高级育儿保姆,资产阶级才子佳人上的是贵族幼儿园和贵族小学,你十年寒窗苦读,凭什么比得过人家18年“素质教育”?妄言公平,可笑至极!
2.河蟹国政府天天都在说自己的高考制度有多么多么公平,我们的确不能否认有些学生因为高考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但是归根到底,高考制度还是为了给资产阶级物色人才的形式,青少年之间不断内卷,社会矛盾激化。接受知识的不公平性等等等等。
3.分数制度对人的异化,分离学习与实践的结合,追求分数以趋向功利主义。然而平民教育制度还有待探索,我们依然清晰明确地与一切旧社会法权旧生产关系旧教育制度腐朽的思想观念做实事求是彻底的决裂

在资本主义全面复辟的河蟹社会,每年的一度的高考总是能博取河蟹人民的广泛关注。对于许多依旧信奉河蟹教育制度的人来说,"高考"似乎已经成为了河蟹制度公平最后的遮羞布。

在贫富差距日渐悬殊的特色赛里斯,被压迫的底层人民家庭为了抓住阶级跃迁的最后机会,纷纷将自己的孩子送入河蟹的反动教育堡垒——各类"衡水式"管理的高考集中营。在暗无天日的"衡水式"教育模式下,一届又一届的学子在"高考改变命运"的谎言中与同龄人深度内卷,不惜牺牲宝贵的健康,遗留各类身心疾病,只为竞争出一条所谓的"逆天改命"的升学道路。于是,高考报考人数节节攀升,竞争愈演愈烈,无止境的内卷使本该健康成长的新中国的花朵们失去活力,被强制束缚在课桌周围,在题海与考试中迷失自我。

在这场历时多年的拷打后,河蟹将资产阶级的奴化教育深刻地烙印在每个学子的身上,让他们成为逆来顺受,拜服在现有分配制度下的奴隶。在许多高考大省,早6晚10的高中生活早已成为常态,严酷的生活环境将本该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自由创造的青少年,转化为适应资本家残酷剥削的工人奴隶。长期反动教育的"励志"思想将学生塑造成前反思的学习机器,个性与创造力都被无情地磨灭了。而这一切都是为了给河蟹的修正主义叛徒集团挑选新的底层代理人,使他们的反动压迫统治力量得以"千秋万代"地延续下去。

事实上,就连"高考的公平性"本身,近来也越来越被河蟹的舆论所质疑。这一方面是由于某些自由派媒体鼓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所谓"素质教育"(这种教育制度也是依赖家庭的阶级地位,并非真的公平),认为应该向西方学习,进一步改革教育制度(背后的目的是推动河蟹的民主化改革,使河蟹抛弃红色外壳,步入民主制资本主义社会)。另一部分就是在残酷的社会现实中醒悟过来的人们。目前,高考的地域差距一直是河蟹考生们的一致抱怨。在经济发达的地区,高考的录取率普遍高于那些竞争激烈的高考大省,升学压力相对较小。大资产阶级的子女无需参与高考,中小资产阶级的子女享有优越的教育资源,在高考竞争中占有先天优势,即使竞争不利也有留学的选择,无产阶级的子女们则占据内卷的大头。经过高考,无产阶级的后代们在潜移默化中被分化,身边的阶级同胞成为了竞争的敌人,而资产阶级的优雅生活,反而成为了他们向往崇拜的对象。

然而,河蟹的反动教育将在自己所造成的矛盾中成为河蟹资产阶级的掘墓人。从"小镇做题家"到"孔乙己",傲慢自大的河蟹官方已经将隐藏的獠牙张开,被现实蹂躏的学生们正在不断觉醒。青年们只有团结在马列毛主义的周围,才有可能彻底变革河蟹黑暗的反动教育——通过彻底破坏河蟹的资本主义国家机器,创造一个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