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写给总理的信”,饱含群众对房地产问题的辛酸无奈

广告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Telegram: Contact @longlivemarxleninmaoist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 (@maoistQAIIbot) 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编者按:
1.复辟后的河蟹社会,房地产行业成为其经济及GDP增长的支柱产业,在稍大的城市里,普通人拿着3-4千的工资,却要为上万一平的房价而奔波半生,更不要说北上广,在这个工业帝国主义时代,河蟹作为薄弱环节,房子必定成为他的突破点之一,如今的房子之于无产阶级,就如同土地革命时期,田地之于农民一样。
2.房子作为群众生活的必需品,理论上应该是让人民群众买得起的,然而,特色的房地产业无情的击碎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美梦,房价高,烂尾楼等等问题,也让许多群众望而生畏。如今新总理上任了,但话说的再好听,他也终究是资产阶级的官,不是无产阶级的官,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与其对他们抱有幻想,不如来到最广大的无产阶级身边,一起反抗特色的统治!
3.好好的100平房子,到手只有70平,更不用说绝大部分人按照现在的房价买不起这么大面积的房子,只能退而求其次,那么拿到手的实际面积就更少了,正是房屋不再具有实用属性,而是变成了商品,一种极其高昂的商品。

最近一封由群众写给新上任总理李强的信出现在网络上,信中写道,两会已经开毕,「看不到有关“降房价房贷,去公摊,让民有所居”的提案的新闻报道」。这个来自不知名姓的普通人的诉求,实际上也是大多数人的心中所念。房价高位横盘已经有数年了,对于住房刚需的城镇居民来说,房价无疑是巨大的压力:劳动者一个月的工资就算仅仅扣去房贷,也不剩多少所得了。既然房产是大多数人所需,为什么大多数人还无力购置呢?

有部分人的观点认为,这是「生产力不足导致的,如果生产力发展了就解决了」。这就像是邓小平先生「特色社会主义」所鼓吹的生产力论:等待生产力发展到极高水平,就能按需分配、共产主义了。而现实是房地产开发从前二十年来一直处于快速上升阶段,带动建筑工人群体、土木工程专业、乃至房屋材料产能的迅速扩大,如今放眼全国——尤其是偏远的小城镇,随处可见的是烂尾地产,遍地能听见房地产暴雷的消息。再看看各个小区,有多少是黑灯瞎火、没人住的呢?房产的生产力早已到达过剩而非不足的地步,因此有房不可住的问题还是分配问题,社会从来不会按照人们「理所应当」的道德观而变化。

另一些人的观点是,高昂的房价才能“优胜劣汰”,让“工作勤奋”的人有房住。这也是主观主义的错误,好像一辈子攒钱也买不起房的底层岗位、工人阶级能用一句“不够努力”就能忽视他们的问题一样。想必“勤奋工作”的某部分人,为了买几套房,已经把命都“努力工作”去了吧?在资产阶级统治的社会,从来就没有勤劳致富这一说法,有的只有“顺应资产阶级就能吃得香”这一套。乘着全国私有化大浪潮的风,破着西方产业输入中国的浪,这些顺应了资产阶级的“努力工作”的部分人,吃着大量进城农民工的血肉、贩卖他们的汗水,登上了中国资产阶级的位子。如今,依靠听话、出卖阶级同胞的人,能够分到这部分人的一口汤,于是就开始嘲讽“工作不努力,脑子不好使”,着实让人咬牙切齿。

那么今天的住房现状到底是如何形成的?这必须回眸九十年代的中国,在这之前房产的开发掌握在政府手里。在完成全面公有产业私有化后,贫富差距急剧拉大,社会面临着由消费不足造成的经济危机。就在这时,时任总理朱镕基出台效仿罗斯福新政的经济改革,将房地产权限放开,交由市场——允许私人持有及开发商品房,将房产作为商品买卖。这一举措带动了当时的大量行业发展,从而拉动了消费增长,缓解了当时迫在眉睫的经济危机。然而正如罗斯福新政一般,这样的举措仅仅是将经济危机以更大的规模延后到未来爆发,即延后到今天的我们面前爆发——房价大涨,随时崩溃。这就是资本主义内生性矛盾的外在表现。

这一切的根源似乎都能追溯到1978年那次黑白猫改革,将我们本要走的路仍得老远,将我们走过的错路拿回来再走一遍。仿佛革命的一切都成了白费的,好像一切又要再来一次。虽然这历史的过错我们不能遗忘,但不必过多追究,既然要让工农革命之路在中国再来一次,就必须充分准备去顺应它、发展它,让历史的过错永远成为历史。

2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