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的榨菜指数

在此介绍“榨菜指数”的涵义。据《经济观察报》8月9日在“城镇化的榨菜指数”中介绍,涪陵榨菜近年在全国各地区销售份额变化,能够反映人口流动趋势。因为榨菜属于低质易耗品,中等收入的城市人口对其的消费稳定,消费群体主要是低收入流动人口。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官员发现,涪陵榨菜在华南地区销售份额逐年减少,由2007年的49%逐年下滑到2011年的29.99%。其他市场的涨幅均超过25%,2009年至2012年间,涪陵榨菜在华中地区销售份额从2.6%提高到 10.57%,中原地区从8.02%提高到10.1%,西北地区从9.38%提高到11.91%。中国统计数据习惯性造假,但榨菜销售厂家并不需要在销量上造假,用这个指数观察中国经济变化有看点。

国家发改委官员敏锐地嗅到:城市常住人口对方便面、榨菜等食品消费量一般是恒定的,一个地区榨菜的销量变化主要由流动人口造成,比如涪陵榨菜在华南地区销售份额从2007年的49%下滑到2011年的30%,说明该地区人口流出速度非常快。根据这个“榨菜指数”可以判断,中国规模庞大的农民工大军正在从珠三角、长三角撤离,这成为城镇化规划布局里新的动向。

[新闻解读]

置疑

“榨菜指数”靠谱吗?

榨菜指数背后反映出的问题,是一个严肃的真命题。如果说榨菜指数疑似一个不很靠谱的指标的话,国家统计局今年5月发布的 《2012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能从数字上与“榨菜指标”高度吻合,恐怕还是很有说服力的。根据这个报告,2012年全国在中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数量增长较快,回流趋势明显。步入中年、文化程度低、劳动技能差是大部分回流农民工群体的突出特点——我们的感觉与感受,何尝不如此?

当下的劳动者迁徙,基本是按照市场需求自由流动的,哪里有机会,哪里生活成本低,哪里能多挣下来钱,就到哪里去。

剖析

“榨菜指数”背后是城镇化的血雨腥风

一个简单明白的指数,并不总是带来好消息,榨菜背后隐藏着城镇化的血雨腥风。

首先,“榨菜指数”除了证明农民工的流动趋势,也说明农民工这些年的生活质量一直在底线徘徊。的确,现在部分农民工月薪并不少,甚至已经超过大学毕业生,但由于工作的季节性明显,导致全国农民工平均工资只有1800元,只比各地的最低工资稍高一些。这样的工资水平只能糊口,还达不到养家的经济水平。这样一来,农民工只是浮萍一样的过客,哪怕他在工作地待了一辈子。

其次,“榨菜指数”是农民工遭遇政策歧视的明证,城市需要农民工劳动力,不需要农民工本人。因为户籍歧视,农民工在就业、医疗、养老、教育等各方面处于弱势,很难融入城市生活。未来的二三十年,恰是这一批农民工需要社会反哺公共服务的时候,可劳务输入地根本不愿意出这份钱,而劳务输出地也不愿意做“冤大头”。中央财政没有统筹的计划,农民工很可能遭遇“三不管”的悲惨晚年生活。

支招

如何化解“榨菜指数”反映出的问题?

何以解忧?唯有顶层设计、政策统筹,靠对群体的改革布局,实现群体生存的呵护。农民工的迁移,不能像流动的榨菜销量一般,完全听之任之,政策再不积极站位,老这么吃低水平的“榨菜”,我们的社会也会营养不良的。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听起来就很头疼,但也必须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去做,因为营养不良的社会又谈何崛起,又如何能孕育梦想?

不管是户籍改革政策、财政收支政策,还是社会保障政策,排在第一位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就是以人为本思维与劳动者的当务之需。唯有放弃短视的GDP指数追求,唯有放弃狭隘的区域省份自利视角,放置于中国社会改革的宏观布局当中,才能尽可能地触摸这个命题,在复杂系统的工程中形成协调之力,让转移回乡的农民工大军,安稳地“软着陆”,而不是重重地再跌一跤。榨菜指数非笑谈,唤来 “政策”好下饭——在转型期的中国,在亏欠底层劳动者已然太多太久了的当下,光盯着榨菜指标,看到了农民工大军随着产业转移而普遍性的迁徙是远远不够的,给这些飘零的“榨菜”,准备好赖以生存的一碗碗政策米饭,让他们迁到哪里,能够落根到哪里,生存在哪里,幸福的生活在哪里,才是致力于民本的政府不可推卸的民生责任。

[微言大义]

@树熊: 知微见著,叶落知秋。

@爱盛夏: 根据现象,总结规律!将普通的榨菜销量与一定的经济现象联系起来,进而得出分析结论,佩服!

@遁世无为: 好一个“榨菜指数”,看起来比较靠谱!

@胡豆: 榨菜指数与流动人口,长见识了。

@大拇指: 我想问问,为什么不看方便面指数呢?不是更直观?

当然,毫无疑问,从根本上来讲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是唯心主义的;但是,资产阶级决不是蠢猪和笨蛋,当危机逼近的时候,资产阶级总是尽可能唯物地来延缓危机的爆发,而危机爆发后,又尽可能唯物的来阻止它的步步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