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云愁:特色会走彻底私有化道路么?

特色会走彻底私有化道路么?

作者:暮云愁

新自由主义主张私有化,反对公有制、国有经济,认为私有化是保证市场机制得以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私人企业是最有效率的企业,要求对现有公共资源彻底私有化。中国的新自由主义者尤其认为特色国有企业是无主的资产,存在所有者缺位、产权不明晰等问题,而以上问题又进一步导致低效率或无效率。因此解决的办法就是彻底私有化。那个特色会不会采纳新自由主义的主张,走彻底的私有化道路呢?个人认为新自由主义彻底私有化的观点是不符合特色利益的,特色也绝对不会对国企进行彻底私有化改革。
首先要对私有化问题做一个说明。对于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来说,特色的国企虽然打着“公有制”、“国有”的名义,但其实际上已经成为官僚资产阶级的集体私有财产,私有化早已彻底完成。这种国企彻底私有化是特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中的一个重要步骤。特色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的完成也意味着国企私有化也彻底完成。我们知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的经济条件:①必须拥有大量的有人身自由的但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的劳动者,这些劳动者就是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②必须在少数人手中集中了大量的、为进行资本主义生产所必需的货币财富。而要造就两个条件就需要一个原始积累的历史阶段。马克思说“所谓原始积累,不外就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西方社会原始积累是通过剥夺小生产者的生产资料来实现,而特色原始积累则是剥夺原社会主义劳动者的生产资料实现的。特色原始积累基本完成的标志就是特色上台掌握国家政权。特色上台掌握国家政权意味着工人阶级失去了管理国家的政治权利,也失去了拥有通过国家所掌握的大量物质生产资料的权利。工人阶级由于被剥夺了其所有的生产资料从而实现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实现特色的原始积累。虽然特色还打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旗号,国企已经变质成为官僚资产阶级的集体私有财产。也就是说,从特色掌握国家政权的那一刻开始原社会主义国企私有化已经基本完成,特色原始积累也基本完成。马克思评价说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历史是“用血与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特色的原始积累也不遑多让,而且更加恶劣:(1)特色原始积累对中国工人阶级的剥夺完全是历史的反动;(2)特色原始积累所剥夺的物质财富完全是中国工人阶级解放后靠白手起家,战荒原,斗漠风,抗严寒,耐酷暑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中所创造出来的劳动成果,工人阶级自己所创造的劳动成果到头来居然变成奴役自己的工具。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们并不认可特色国企已经变成特色官僚资产阶级私产、特色国企已经彻底私有化的事实,仅仅将特色国企资本转化为个体私人资本称为私有化。本文出于为行文方便的考虑,仍然采用“私有化”的说法,但要明确其内涵:“私有化”指的是特色将特色国企这种集体私有资本转化为个体私有资本的行为;“彻底私有化”指的是特色将特色国企这种集体私有资本彻底转化为个体私有资本的行为,使得国企在经济生活中失去主导地位。
从 “双轨制”到管理层收购、国企股权多元化改革,特色在资本主义复辟过程中就没有停止过“私有化”的步伐,但特色绝不会对国企进行 “彻底私有化”,让其失去在经济生活中的主导地位。主要原因如下:
(1)特色垄断资本实质上不是无主的财产,不存在“所有者缺位”“产权不清晰”的问题。新自由主义私有化的理论依据并不充分。
目前特色国内经济上占主导地位的是国企,国企的性质主要取决于国家性质。当国家属于特色垄断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性质也决定了国企的性质。从国企内部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全面复辟,一小撮官僚垄断资产阶级把持着经营管理权、分配权,无产阶级无权无地位,被迫贡献无偿劳动,为创造利润服务。也就是说,特色国企已经转化成为特色垄断资本,虽然表面上它还是归全民所有,但实质上它是一种集体私有资本,它属于整个官僚资产阶级集体所私有。它不是无主的资产,实质上并不存在“所有者缺位”“产权不清晰”的问题。特色已经成功地将原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彻底私有化,使之成为特色国企-----特色垄断资产阶级的囊中之物。只不过特色还披着“公有制”的面纱,没有将特色国企这种集体私有资本转化为个人私有资本而已。
(2)特色垄断资本要彻底转化为个体私有资本也不符合资本发展的历史趋势。
集体私有资本不仅特色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有。从西方社会资本的发展轨迹看,资本有社会化发展的趋势,也就是说资本逐步由个体私有资本向集体私有资本方向发展。西方社会大量的股份制企业就是典型的集体私有资本。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股份制企业表述为“社会资本”,他具体是这样说的 “那种本身建立在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并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社会集中为前提的资本,在这里直接取得了社会资本(即那些直接联合起来的个人的资本)的形式,而与私人资本相对立,并且它的企业也表现为社会企业,而与私人企业相对立。这是作为私人财产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 “在股份制度内,已经存在着社会生产资料借以表现为个人财产的旧形式的对立面;但是,这种向股份形式的转化本身,还是局限在资本主义界限之内;因此,这种转化并没有克服财富作为社会财富的性质和作为私人财富的性质之间的对立,而只是在新的形态上发展了这种对立。”
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由个体私有资本向股份制资本的转化是社会化大生产进一步发展的结果。目前,特色资本已经广泛并深入地参与到全球性社会化大生产进程中去,在资本全球化中扮演重要角色,被称为“世界工厂”。在此条件下,特色垄断资本本身就已经起到一种“社会资本”的作用,与个体私人资本相对立,当然这也“局限在资本主义界限之内”。因此,特色垄断资本作为一种集体私有资本要彻底转化为个体私有资本是不符合资本的历史发展趋势的,起码在近期是看不到这种可能的。
当然特色垄断资本和个人私有资本也不是像楚河汉界那样界限分明,特色垄断资本本身也包含了部分个人私有资本,而且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特色垄断资本也不断地培植、利用个人私有资本。例如,在特色国企改革中所采用了股份制改造、引入战略投资者、重组上市等措施。通过上述措施,特色国企摆脱苏修式计划经济下的体制障碍,建立了一整套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制度,同时引进了私人资本甚至外资,形成更大的集体私有资本,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在这个过程中,特色垄断资本利用自己控股权,不断巩固自己住主导地位,个人私有资本虽然绝对数量不少,但居于附属地位。
(3)由于经理人(特色媒体通常称企业家)的存在,特色垄断资本并不见得一定低效率或者无效率。
新自由主义抨击特色国企由于产权不清,因而产生委托代理问题,导致运营没有效率或者低效率。实际上在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不断发展的今天,经营权和所有权普遍分离,只要存在两权分离就可能存在委托代理问题。在西方,大型股份公司、保险公司和银行的资本所有者几乎完全同管理职能相脱离。企业经营的好坏是企业治理问题,与所有权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企业经营效率更多的取决于掌握经营权的经理人阶层,而不是企业产权所有者。
经理人是资本家的代理人,他们的职责是“以资本名义,在劳动过程中实行指挥,监督劳动,成了他们的专属职能”(《资本论》大字本卷一P.394)
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化生产不断发展,资本主义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渐次分离,掌握经营管理的经理阶层逐渐取代所有者获得企业经营活动的支配权和控制权,形成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领导力量和活动中坚。今天的经理阶层尤其是其上层(特色媒体通常称为企业家)已经是在经济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新型资产阶级。只要解决好职业经理人的遴选和使用问题,国企未必一定无效率或者低效。新加坡淡马锡模控股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是完全的国有企业,完全依靠职业经理人包括掌控新加坡电信、星展银行、新能源、新加坡港务等龙头企业,其所投资企业的股票市值占到整个新加坡市场的近一半,几乎主宰了新加坡经济命脉。自成立以来淡马锡的年均投资回报高达18%。因此淡马锡模式成了特色国企改革的榜样,被特色所称许。
(4)特色垄断资本是特色统治的经济基础,民营资本是特色垄断资本的得力助手。二者合作性大于斗争性。
特色是从原社会主义复辟而来的。走资派在成为统治阶级后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不断扩大资产阶级法权,大力扶植发展原社会主义中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事物(如包产到户,厂长负责制,承包经营权等),消灭抹杀一切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事物(如大寨精神,人民公社等)不断恢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终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全面复辟。在此历史条件下,由原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全民制企业发展而来的特色国有资本与国家权力相结合最终发展成为垄断资本,在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就有其历史必然性。私人资本原先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全部消灭。在改开后,仰仗特色垄断资本的扶持才逐渐重新产生、发展,在经济生活中处于附属地位。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经济上的垄断必然表现为政治上的独裁,同样私人资本(所谓的民营资本)在经济上的附属地位也决定了私人资本家在政治上的附属地位。民营资本和官僚垄断资本之间当然是有矛盾的,但两者之间合作性远大于斗争性。民营资本实力弱小要发展迫切需要特色垄断资本扶持,同时特色资本更需要民营资本:民营资本一般具有规模小、劳动密集等特点,有助于吸纳劳动力就业,促进技术创新,维护市场机制。特色垄断资本把脏活、苦活、累活交给民营资本去干,自己则干一些轻活、安逸舒服的活。正因为民营资本对特色资本帮了大忙,因此特色对于民营资本的扶持力度也毫不含糊:先后制定了非公36条和新非公36条等政策对民营企业进行鼓励支持。尤其对于那些高科技型、产品附加值高的民营中小企业,特色通过设立二板市场、创业基金、企业孵化器等等,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力扶持。对于特色来说,特色垄断资本是执政的经济基础,是命根子,就像贾宝玉的通灵宝玉那样须臾离开不得,而民营资本又是帮大忙的小兄弟丢弃不得。因此特色要两个“毫不动摇”,即“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在的问题是特色垄断资本太强势,民营资本有些孱弱。民营资本财务方面存在融资难问题,投资领域存在“玻璃门”问题(能看见,进不去),发展遇到“天花板”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在当前经济危机的情况下更加明显。一些行业存在“国进民退”的趋势。一些代表民营资本利益的经济学家便投诉说“国企垄断,与民争利”云云。手心手背都是肉,如何均衡特色垄断资本和民营资本的利益是特色需要考量的事情。为了均衡二者利益,特色准备推进垄断行业改革,要推进民营私人资本进入金融、能源、交通和社会事业等领域。这种做法的本意是对小兄弟民企拉一把,让他也适当发展一下,这样才能更有能力帮老大哥特色垄断资本的忙。这样做的目的是维护特色统治利益,绝不是要搞垮国企,或者对已经集体私有化的国企全面个人私有化。
(5) “彻底私有化”会会剥去特色伪装,不利于特色统治。
退一万步,就算对国企彻底“彻底私有化”,要体现公平就得平分。给全国老百姓平分一人一份?这官僚资产阶级的私产叫全国老百姓来平分,这官僚资产阶级怎么会愿意呢?如果就在官僚资产阶级内部分,怎么分?平分不可能,按职位大小分?那已经退休的怎么办?这会激化多少矛盾呢?问题的关键在于现在的国有企业还打着“公有制”的幌子,官僚资产阶级们该吃吃,该玩玩,该拿拿,和自家私产一样。如果国企彻底个人私有化,没有了特色伪装,那什么去骗老百姓,说我们还是 “社会主义”,还是“公有制”?在阶级矛盾日趋激化的今天,百姓们仇富仇官情结如此严重,眼睛如此雪亮:南京一位官员不就是抽了“九五至尊”的烟,陕西的一位官员不就是在事故现场自得一笑,结果拍照上网,被人认出,丢了前程。特色们若是要搞 “彻底私有化”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难道不会掂量再三么?
(6)吸取历史教训,特色们不大可能对国企 “彻底私有化”。
新自由主义所主张的国企彻底“私有化”反映了国际垄断资本的利益诉求。就国企彻底“私有化”来看,它是西方发达国家内部一种正常调整举动。原因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垄断资本是由私有个人资本发展而来的,这样私人垄断资本就构成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国家乃至国家成立的国企也无非是为私人垄断资本服务的工具。国企的产生是为了私人垄断资本的利益,同样国企的私有化也是为了私人垄断资本的利益。比如说,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经受多次希特勒飞机大炮的轰炸,许多工厂、桥梁、道路化为灰烬。战后基础设施的重建不仅耗资巨大,而且回收期长。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意承担。于是由政府出面成立国企,负责基础设施重建,兴起了第一次国有化高潮。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些国企普遍生产成本高、资本回报率低、劳动生产率低。众多的国企亏损,使财政赤字大增。这时国企的存在已经不符合私人垄断资本的利益,于是撒切尔夫人的私有化改革便就开始了。
但是国企彻底“私有化”对从原社会主义国家复辟的修正主义国家来说则作用大为不同。国企往往是那些修正党的执政经济基础。国企彻底私有化往往会导致政局动荡,经济一落千丈,同时国际垄断资可坐收渔翁之利。俄国和东欧的私有化改革就是鲜明的例子。有俄国东欧的前车之鉴,特色焉能不吸取教训而重蹈覆辙?
特色对国企中一部分盈利能力不高,严重亏损的国企进行个人私有化是可能的,上世纪九十年代“抓大放小”就是这么做的。但即便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小国企的私有化也大大激化了社会矛盾,迫使统治阶级改变策略用“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改良主义政策来纠偏。在当前社会矛盾日期激化,每年全国群体事件十几万起的情况下,特色又怎么可能自找麻烦,再对国企进行“彻底私有化”呢?
无论从国外教训还是自身教训出发,特色都不会对国企“彻底私有化”的。
(7)特色们争霸野心决定了其不大可能对国企 “彻底私有化”。
特色垄断资本和国际垄断资本是既合作又斗争的关系。两者之间既相互利用,又相互戒备。作为一个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特色具有觊觎世界霸权的野心,特色们所说的要“崛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仅仅只是口号。多年来特色经济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目前经济总量达到全球第二。特色经济上的出彩表现使得欧美的经济发展黯然失色,国际上一些 “中国模式”“中国道路”“北京共识”的说法开始盛行,特色也沾沾自喜。 要知道“中国模式”的核心主导力量就是特色国企,特色怎么可能自废武功,把国企 “彻底私有化”呢?如果把国企 “彻底私有化”了,它经济上靠什么与国际垄断资本抗衡?它拿什么来实现“伟大复兴”和“崛起”?
综上所述,改革至今特色就没有停止过“私有化”的脚步,但其不会走 “彻底私有化”道路,不会让特色国企在经济生活中失去主导地位。它还会继续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这是由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所决定的。

不会的,这些所谓的“国企”是中修当局对内搜刮民脂民膏、控制社会,对外争夺势力范围的重要工具,是当局苟延残喘的经济基石。

[ 本帖最后由 于无声 于 2012-10-14 14:30 编辑 ]

文章说的对,特色帝国决不会自废武功的。所谓的国企掌握在一阶级的首领手里,一旦形势危机,他们可以随时撒换这个企业的首领而保持国企运转稳定。如果他们彻底私有化,他们的统治也就结束了。掌握着庞大经济基础的个体资本家们联合起来,很容易就会把特色党的统治搞掉。

国资委向央企发出预警 经济将进入3至5年寒冬
[url]http://mao.bu1917.info/bbs/viewthread.php?tid=13925&page=2[/url]

这个报道再次佐证了这个事实

导师曾经说过,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如果没有了强大的经济作基础,那么政治就成为空谈。要彻底动摇或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就必须毁其根基,使其不战自乱,如果一个革命者整天高喊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而不动摇其根基,其实就是与虎谋皮。历史上的每一次战争,首要的就是断敌人粮草和汲水之道,没有了给养的军队就不战自乱。我们时刻渴望着统治阶级乱一团,那么就是希望特色党实现彻底的私有化。也就是这篇文章的作者说的“自废武功”。但任何事物都要辩证地看。统治阶级经济基础出现混乱,肯定会影响到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使他们的生活更加艰难。也正因为如此,广大人民群众才会积极踊跃地参与革命。对于革命者来说,这是一个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也是一种艰难的选择。也就是说,革命者是希望广大劳动者长期生活在被剥削、被压迫、被奴役的社会里过安宁生活,还是希望他们经受短暂的痛苦之后重新建立一个永远属于劳动者的政权。问题的关键是,革命者应该如何解更好地决这个既对立双统一的矛盾。这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
但是统治阶级也决不是傻瓜,更不是白痴,因此他们必然会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统治,增强其统治的基础。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资产阶级比某些打着马列主义旗号,高喊革命口号的歌名家更清晰,更明白。马宾、李成瑞等人正是这样的一伙人,他们不仅一再反对特色党改旗易帜,反对彻底国企私有化,而且还一再向特色党建言献策,要求特色当“坚决制止彻底搞垮国有企业”、“拒绝……搞垮我国国有企业的《2030年的中国》报告”、“撤消违反宪法和全国人民核心利益、加速国企全面私有化的国务院‘新36条’”由此可以看出他们自始至终都与官僚资产阶级和压迫、剥削工人阶级的资产阶级国家有着着多么深刻的阶级感情。

[

Liberation是哪棵树精派出来的鸟?居然有资格让本人说清楚!呵呵
建议:用火柴杆做杆称,称称自己几斤几两再说吧!

[ 本帖最后由 蓝色海洋 于 2012-10-17 16:56 编辑 ]

[

面对质疑,应该先摆事实,讲道理!!!

“老同志们”以抵制颜色革命防止脱衣摘帽为奋斗目标,确有维稳保守之嫌疑。但蓝色海洋以“扰乱经济动摇根基”为革命基础的想法,恐怕更难以让人接受。当代社会最为理想的革命方式是乱政治不乱经济,变更上层建筑政治经济路线不伤及或很少伤及经济基础即国计民生。当然了,整个世界的无产阶级目前还都没有找到这样一种革命方式,打碎国家机器而又保护国计民生。如果革命导致几亿人丧生,很明显是得不偿失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民主革命只能谋取局部微小利益,无法彻底捣毁资本制度,最后革命领袖都变成资本主义制度的维护者,这个严重教训也是事实。我国当前最为迫切的现实问题,还是怎样让工农革命主张和革命力量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的问题,成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力量的问题,形成为一个统一的势力的问题,而后再考虑民主革命或暴力革命或民主革命加暴力革命或暴力革命加民主革命。

“扰乱经济动摇根基”就是“不伤及或很少伤及经济基础即国计民生”?呵呵!
说“民生”倒也罢了,请问田木“不伤及或很少伤及”哪个阶级的“经济基础”?“不伤及或很少伤及”哪个阶级的“国计”?那革命党领导的有组织、有步骤的罢工,难道不是为了扰乱资产阶级经济运行秩序,削弱直至动摇其根基,使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受到打击?如果不是这样,革命党只组织工人游行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组织工人罢工?组织工人罢工难道仅仅是为了让资本家给工人涨工资?如果按照田木关于革命“不伤及或很少伤及经济基础即国计民生”,革命党组织工人罢工岂不是让工人们都无法生存和生活?

请问田木先生,经济基础不乱,如何乱政?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割裂开,这就是你的历史唯物主义?在经济基础稳固的资产阶级国家里变革上层建筑,是地地道道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这种“理想的革命方式”只怕只有田木这样的革命者才能想得出来。问题是,即使田木这样的革命者想“伤及资产阶级的经济基础”,现在也没有这个力量或能力。

有些人硬要从鸡蛋里也要找出一个破绽来!还自以为是唯物辩证法!

“扰乱经济动摇根基”的革命就一定是“导致几亿人丧生”吗?
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导致了多少亿人丧生吗?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导致了多少亿人丧生?退一点说,田木先生肯定认为资产阶级压迫、剥削工人是不正确的,不然他也不会主张革命。那么请问,资产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和压迫再残酷,他们就是希望“导致几亿人丧生”?要是资产阶级希望世界上的人都死去,他们还剥削压迫谁?剥削压迫他们自己吗?既然资产阶级都不愿“几亿人丧生”,那田木先生为什么要把“导致几亿人丧生”的恶名强加于革命?为了反对某些人的某个观点,不惜把他们的观点和看法推向极端,再凭空捏造一个谬论强加于人。这种行为在论证中就是狡辩!

如果把毛泽东关于“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这句话单独拉出来看,岂不意味着毛泽东的这一主张就是让生活在旧世界的人都无法生存?形而上学到如此猖獗的地步,还谈大言不惭地奢谈革命!

不要把自己的荒谬逻辑强加于别人,更不要把人们都想得和自己一样。

[ 本帖最后由 蓝色海洋 于 2012-10-19 10:07 编辑 ]

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不是破坏生产力。革命动力的来源恰恰在于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那种让生产力破坏越厉害越好,民不聊生越严重越好的意识,不是纯正的革命意识。革命理论就是要告诉人民群众,官僚买办大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统治,必然导致经济危机和社会祸害,干掉他们是唯一避免社会灾难的办法和途径。你动摇经济基础这个说法,本来就不够准确,真正应该动摇的是社会基础,社会制度,那些资本家和服务于资本主义秩序的人,不是物,不是物质生产手段和物质生产本身。

“扰乱经济动摇根基”就是破坏生产力?那生产力又是什么?社会基础又是什么?把“扰乱经济动摇根基”无限延伸到破坏生产力。看来你比赵本山还能忽悠啊!
要是以此类推的话,毛泽东说破坏旧世界,就是破坏生产力啊!本人只是用了一个“扰乱”和“动摇”,要是本人用了“破坏”二字,在田木眼中岂不是与希特勒一样的十恶不赦了。呵呵。田木想象力如此丰富,搞文学创作倒是不错的材料。
再一次建议田木,不要看到血就只想到有人被杀,那或许是猪血、羊血或鸡血呢?更不要听到别人谈女人就浮想联翩…

[ 本帖最后由 蓝色海洋 于 2012-10-19 20:40 编辑 ]

什么“断粮草”"绝水源"之类是你说的还是我“浮想”的?你这些古老的战术应用于现代,难道不是炸垮三峡大坝,搞爆核电站等等最能动摇根基之举措吗?自己叙事不清,表达不明,却责怪旁人引申……

[

本人说的是“历史上的每一次战争,首要的就是断敌人粮草和汲水之道,没有了给养的军队就不战自乱。”这难道不是历史事实吗?本人不过是举一个实例,论证“扰乱经济动摇基础”是站胜资产阶级的重要方法这一结论。是定子也看得清清楚楚,而田木则任意发挥,直至把炸三峡、爆核电等极端荒谬的做法强加给本人。白纸黑字,红口白牙,扰乱视听,为其意淫出来的“在资产阶级稳固的经济基础上变革生产关系”这种“最理想的革命方式”等谬论辩护!这就是田木的马克思主义,这难道仅仅是形而上学猖獗吗?
掐头去尾,再肆意发挥,把别人的观点推向极致,然后再捏造一个荒谬的论点强加于人,这种狡辩方法就是田本之类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辨清法!
与这种人辩论,要得出统一正确的结论,太阳得从西边出来。

[ 本帖最后由 蓝色海洋 于 2012-10-20 09:09 编辑 ]

如果他的观点是希望资产阶级“再狠一点”从而使群众起来革命,那么这种观点不仅是错误的,而且是反动的。

真正的革命者从不会这样做,相反,他们支持无产阶级和群众改善自身条件的斗争。

至于变更所有制,那是胜利之后的事。

楼上的还算有脑子,比起二逼型伪激进要强的多

[

靠无中生有,造谣生事,恶意揣测是染不红头上的顶带花翎的!这种流氓手段只能证明这种人比苏拉密和五毛党硬无耻,更下流!
————————
我们真诚希望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但我们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劳动者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只是暂时的、眼前的利益。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统治阶级决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更不会将政权交给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为了维护其统治,资产阶级可以在有限的范围内对工人阶级暂时利益做出某些让步,但是,在官僚资产阶级统治风雨飘摇时,他们不仅会用调动反动军警对反抗他们法西斯统治的工农群众进行疯狂地镇压,而且还会通过“打黑唱红”、“整肃吏治”、“改善民生”等各种手段和途径收买、麻醉工农群众的斗志,使工人阶级为了眼前的一碗“红逗汤”而放弃领导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使命。如果让工人阶级为了眼前利益而放弃长远利益,那是别有用心的欺骗。相信薄熙来、朱正栩这样的人越多,越能证明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的欺骗和麻醉手段越成功。在不彻底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下,官僚资产阶级“打黑唱红”、“整肃吏治”、“改善民生”搞得越彻底,工人阶级离获得彻底解放这一根本利益就越远;官僚资产阶级“打黑唱红”、“整肃吏治”、“改善民生”搞得越红火,他们从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身上榨取的财富就越多。因此,薄熙来、朱正栩这样的人越多,不是中国工人阶级幸福的源泉,而是他们子子孙孙永远无法获得彻底解放的罪恶渊薮!
心情舒畅地被资本家剥削,高高兴兴地被吸血鬼吸血,就是以胡温和薄熙来等人为首的官僚资产阶级提出“科学发展”、不遗余力地建造“和谐社会”的阶级本质。有网友用“喝血社会”来形容邓小平、胡耀邦、赵紫阳、江泽民和胡锦涛以及正准备粉墨登场的习近平等人统治下的中国,再恰当、再形象不过了。
———摘自李新民(蓝色海洋)《假如这样的典型越来越多——》
原文联接:
[url=http://mao.bu1917.info/bbs/viewthread.php?tid=14016&highlight=%2B%C0%B6%C9%AB%BA%A3%D1%F3]http://mao.bu1917.info/bbs/viewthread.php?tid=14016&highlight=%2B��ɫ����[/url]

[ 本帖最后由 蓝色海洋 于 2012-10-25 16:56 编辑 ]

[

[
靠无中生有,造谣生事,恶意揣测是染不红头上的顶带花翎的!这种流氓手段只能证明这种人比苏拉密和五毛党硬无耻,更下流!
————————
我们真诚希望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但我们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劳动者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只是暂时的、眼前的利益。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统治阶级决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更不会将政权交给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为了维护其统治,资产阶级可以在有限的范围内对工人阶级暂时利益做出某些让步,但是,在官僚资产阶级统治风雨飘摇时,他们不仅会用调动反动军警对反抗他们法西斯统治的工农群众进行疯狂地镇压,而且还会通过“打黑唱红”、“整肃吏治”、“改善民生”等各种手段和途径收买、麻醉工农群众的斗志,使工人阶级为了眼前的一碗“红逗汤”而放弃领导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使命。如果让工人阶级为了眼前利益而放弃长远利益,那是别有用心的欺骗。相信薄熙来、朱正栩这样的人越多,越能证明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的欺骗和麻醉手段越成功。在不彻底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下,官僚资产阶级“打黑唱红”、“整肃吏治”、“改善民生”搞得越彻底,工人阶级离获得彻底解放这一根本利益就越远;官僚资产阶级“打黑唱红”、“整肃吏治”、“改善民生”搞得越红火,他们从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身上榨取的财富就越多。因此,薄熙来、朱正栩这样的人越多,不是中国工人阶级幸福的源泉,而是他们子子孙孙永远无法获得彻底解放的罪恶渊薮!
心情舒畅地被资本家剥削,高高兴兴地被吸血鬼吸血,就是以胡温和薄熙来等人为首的官僚资产阶级提出“科学发展”、不遗余力地建造“和谐社会”的阶级本质。有网友用“喝血社会”来形容邓小平、胡耀邦、赵紫阳、江泽民和胡锦涛以及正准备粉墨登场的习近平等人统治下的中国,再恰当、再形象不过了。
———摘自李新民(蓝色海洋)《假如这样的典型越来越多——》
原文联接:
[url=http://mao.bu1917.info/bbs/viewthread.php?tid=14016&highlight=%2B%C0%B6%C9%AB%BA%A3%D1%F3]http://mao.bu1917.info/bbs/viewthread.php?tid=14016&highlight=%2B��ɫ����[/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