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已向南苏丹派遣作战部队

媒体称我已向南苏丹派遣1个作战排保护中方人员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8日 14:33 世界新闻报

中国何时武力维和非洲
专家称,中国有必要适时考虑派出作战部队,提升维和行动层次
本报记者 赵全敏
河北省廊坊市有一处名为“中国维和警察培训中心”的地方,中国派往海外的维和人员都要在这里接受全封闭的“魔鬼训练”:外语、外事礼仪、汽车驾驶、枪支使用、灾难救援、野外生存……只有通过39门课程的考核,接受培训者才有资格被派往世界上的动荡国家和地区。
然而,经过如此锤炼的中国维和人员,在过去的20年中,一直扮演着工程兵、后勤兵、观察员的“文职”角色,始终没有跨过作战部队这道坎。西方媒体近日的一则报道却打破了这一“平静”,称中国已向南苏丹派遣了一个作战排,以保护中国军医和工程师。在29名中国工人被绑事件刚刚平息后,中国要不要向非洲出兵的问题,再度受到外界关注。对此,有专家向《世界新闻报》表示,中国应根据风险和形势的变化,适时派出作战人员。
战斗部队首赴非洲
1月11日,春节前夕,中国第九批赴南苏丹维和工程兵大队整装待发,他们将分3个批次部署到南苏丹瓦乌市,接替第八批赴南苏丹维和工程兵大队。引起西方媒体注意的是,就在这次行动中,中国第一次向海外派遣了武装人员及装甲车辆。
“中国维和行动正在开辟新的领域。”英国《泰晤士报》分析说,中国首次投入作战部队,参加联合国的维和使命,透露出中国在继续坚持不干涉内政原则的同时,将根据事态发展及影响灵活改变政策,此举标志着中国在参与海外非军事行动的态度上“开始有重大转变”。
“美国之音”的报道称,中国过去从未向海外派遣过战斗部队,即便是当达尔富尔爆发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的时候。但是,随着中国所承担的国际责任越来越大,北京恐怕不能再像以往那样表现得超脱和中立,而是必须有倾向性地介入国际事务。
面对西方媒体的上述猜测,中国国防部发言人耿雁生2月23日下午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称,中国维和部队一贯重视在维和行动中的自我警戒和安全防卫。2007年,中国派驻达尔富尔地区的维和部队就已经编有警卫分队。警卫分队的主要任务是承担自身的警戒和安全防卫。他说,对于今后是否派遣作战部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届时将根据各方面情况再做决定。
“国防部所说的视情况而定,应该包含着两方面的变化。”国防大学教授孟祥青在接受《世界新闻报》采访时表示。
他指出,一个变量是中国重点工程和项目在海外冲突地区遭受的风险概率,“近些年呈现出的趋势是,中国海外工程人员遭袭击的比率在上升”;第二个变量是,随着中国赴海外维和行动的增多和深入,中国维和人员的自身安全也成了一个大问题。“我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中方会做出实事求是的判断,而我个人的观点是,有必要根据这些形势的变化,适时派出作战人员”。
苏丹需要中国武力维和
2012年伊始,29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的消息,令外界开始关注南北苏丹间的石油利益纠纷以及中国被这一纷争所裹挟的困扰。
迄今为止,南北苏丹双方仍未就石油运输费问题达成协议,并且矛盾有加剧的势头。此前,南苏丹方面宣布暂停石油生产,并驱逐了一名中国石油公司的高管。外界担心,这些举动可能危及中国在南苏丹的石油供应。
如此复杂的情况给中国的维和任务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如果南北苏丹再度爆发冲突,在该地区拥有实际利益的中国,是否应该打破陈规,派出作战部队进行干预?
“如果中国派出正规部队的话,从维和的角度看,相当于跨过了一道坎,意味着介入程度更高了。”中国传媒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许铁兵对《世界新闻报》说。
他进一步解释说,所谓正规部队,指的是全副武装、可以直接上前线的作战部队,它的最大特点是可以持各式轻重武器,包括武装直升机、装甲运输车,甚至部分轻型坦克。这种部队一般会在冲突比较剧烈的地区执行强制性维和任务,甚至于会使用武力将冲突双方隔离开。
然而许铁兵认为,中国向苏丹派遣维和作战部队,从目前来看并不现实。因为就苏丹目前的状况而言,一旦派出正规作战部队,中国可能被迫面对到底要捍卫哪一方的问题。“按照传统的维和做法,中国会将冲突双方隔离,并通过组织谈判来解决问题。然而,针对石油管道被破坏、洗劫石油资源等行为,中国要不要介入?如果介入了,是否带有维护本国利益的色彩?这些都是中国需要考虑的问题。”
中国部队面临多重风险
自1990年中国首次向中东地区派出军事观察员以来,中国广泛参与了海地、利比里亚、东帝汶近20个国家的维和行动。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成为在联合国框架内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
有这样一组数据足以显示中国维和部队的累累功勋:中国维和部队已累计新建、修复道路8000多公里、桥梁200多座;排出地雷和各种未爆炸物8700枚;运送物资43万多吨,运输总里程达700多万公里;接诊救治6万多名病人。
许铁兵走访过20多个非洲国家,也接触过一些中国维和士兵。他告诉《世界新闻报》,很多非洲人对中国维和部队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一来中国人去了之后做了很多改善民生的实事,譬如修路架桥、筑屋盖房、通电通水,等等。二来,与英、法等西方国家不同,中国在非洲“不存在历史包袱”。由于西方国家以往的殖民扩张历史,非洲百姓对其抱有非常复杂的心态。这也是西方国家不愿过多出兵维和的一个重要原因。不仅没有历史包袱,许铁兵说,“中国维和士兵的军风、军纪和装备也都是首屈一指的”。
但是即便再刚强的队伍,也难以抵挡不可预知的安全风险。近年来,随着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增多,维和行动本身的杀伤力也越来越大。除了天灾、疾病和交通事故这三个主要的“杀手”,当地的政治争端和武装冲突也对维和人员的生命安危构成了威胁。据报道,中国的维和人员在抵达任务区后,一般都会被告知需要签署“生死状”,上面写明在执行任务时可能遇到的所有生命危险。在一些“高危”地区,维和人员全副武装、随时配枪的情况并不鲜见。
“从保护人身安全以便更好执行维和任务的角度说,中国这次派出武装力量是很有必要的。”许铁兵说。
谨慎出兵背后的考量
事实上,中国20年多年一直没有派作战部队去维和,是经过慎重考虑的结果。对于国际维和行动的参与国来说,首先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授权问题。过去20年中,中国在非洲参与的主要是联合国的维和行动,也就是人们常听到的“蓝盔部队”。
不过,联合国的“蓝盔部队”并不是非洲唯一的一支维和队伍。非洲联盟自己也组建了维和部队,并与“蓝盔部队”构成了一种混合维和的模式。中国也参加了混合维和体系。这个体系包含着联合国和非盟的双重授权,前者为全球组织,后者为地区组织。实际上,由于非盟本身在南北苏丹问题上存在分歧,混合授权是一种妥协方式,因其本身带有某种脆弱性,一旦联合国与非洲联盟出现矛盾的时候,参与维和的国家就会显得有些无所适从。
另一方面,中国长期奉行“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也是让中国在派兵维和问题上行动谨慎的原因。中国虽然有着20年的维和历史,但对有些地区的冲突成分还不是很清楚,对于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还需要仔细考量。另外,如果作战部队介入,将涉及很多复杂的问题,例如,如何与当地政府打交道,如何与当地民众和武装力量沟通等,如果不熟悉当地的冲突成分,战斗任务将面临很大的考验。
正如孟祥青所说,中国是否会派以及何时会派战斗部队,要根据中国在海外执行维和任务的危险程度和形势发展作出最后的定夺。许铁兵也认为,中国不必急于考虑这个问题,目前首要的还是多参与国际体系,如国际司法体系、、调节体系、保险体系等,从制度上增强中国海外人员的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