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阶级性分析转基因粮推广

科学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阶级性分析转基因粮推广

吴 晟

安全性和自主知识产权,是国内转基因作物反对者质疑的两个主要问题。

泛左关于转基因的一个说法就是转基因作物的专利掌握在美国孟山都、杜邦先锋等种子公司手上,大面积种植之后,要提供大量的利润给外资。而实际上中修在转基因农作物的开发上也是紧跟国际先进水平的。

1、棉花
中国在转基因棉花的研究上上演了后来居上的戏剧性一幕。1996年,孟山都公司研发的转基因抗虫棉开始大规模商业化种植,到2004年之前,孟山都的转基因抗虫棉占据了中国市场主要份额。然而1997年开始,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郭三堆成功推出转基因抗虫棉技术,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拥有转基因抗虫棉技术的国家,随着国产转基因棉花种子商业化的不断深入,质优价廉的国产转基因棉花种子不断将孟山都的同类产品挤出市场,至2010年,国产抗虫棉市场份额达到93%,有效控制了棉铃虫危害,彻底打破了国外抗虫棉的垄断地位。

2、水稻

中国抗病虫害转基因水稻的研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比较成功的有中科院遗传所朱桢教授牵头研究的转SCK基因;华中科技大学张启发院士研究的转Bt抗虫基因;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所贾世荣研究员的转Xa21抗白叶枯病等。——《转基因水稻安全性问题的探讨》

1999年和2004年,农业部相继首次受理了转基因水稻和玉米的安全评价申请,分别经过11年和6年的严格评价过程,于2009年8月17日依法批准发放了转植酸酶基因玉米“BVLA430101”、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及杂交种“Bt汕优63”的生产应用安全证书。

以通过认证的两个转基因水稻为例,华恢1号,其受体品种为明恢63,外源基因为:Cry1Ab/Cry1Ac,均是公共品种,无知识产权问题。水稻培育方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Bt汕优63的父本为华恢1号,母本为保持系珍汕97A,均是我国自主品种,也无知识产权问题。

转cry1Ab/cry1Ac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及杂交种“Bt汕优63”是由华中农业大学培育的高抗鳞翅目害虫转基因水稻品系。“华恢1号”的受体品种是水稻三系恢复系“明恢63”,外源基因是由我国科学家人工改造合成的苏云金芽胞杆菌(简称Bt)杀虫蛋白融合基因cry1Ab/cry1Ac,其表达产物可以专一、高效的控制水稻二化螟、三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等水稻鳞翅目害虫。外源抗虫基因通过基因枪介导共转化法导入,经多代选择获得能够稳定遗传表达的恢复系。“华恢1号”与“珍汕97A”所配组合被命名为“Bt汕优63”。

中国转基因作物自主知识产权之辩
[url=http://news.163.com/10/0223/11/6072OM15000125LI.html]http://news.163.com/10/0223/11/6072OM15000125LI.html[/url]
关于转基因抗虫水稻和转植酸酶基因玉米的知识产权
[url=http://www.moa.gov.cn/ztzl/zjyqwgz/zswd/201007/t20100717_1601272.htm]http://www.moa.gov.cn/ztzl/zjyqwgz/zswd/201007/t20100717_1601272.htm[/url]
我国转基因抗虫水稻和转植酸酶基因玉米简介
[url=http://www.moa.gov.cn/ztzl/zjyqwgz/zswd/201007/t20100717_1601248.htm]http://www.moa.gov.cn/ztzl/zjyqwgz/zswd/201007/t20100717_1601248.htm[/url]

3、玉米
转植酸酶基因玉米“BVLA430101”所用的植酸酶基因来自黑曲霉,由我国科学家自行克隆,并获得中国发明专利。转基因植酸酶玉米是由我国科学家独立研发,涉及的其它技术均有授权,不存在知识产权问题。

提到转基因的危害,泛左一定会提到的一个例子:

广西抽检男生一半精液异常,传言早已种植转基因玉米
[url=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1002/129349.html]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1002/129349.html[/url]

在这个例子里面,张宏良炮制了三个谣言:
(1)广西抽检男生精液异常和转基因没有直接关系
对于广西抽检男生一半精液异常的说法,确有出处,即由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男性学科主任梁季鸿领衔完成的《广西在校大学生性健康调查报告》。从广西新闻网那篇文章的内容来看,研究者根本没有提出广西大学生精液异常与转基因有关的观点,而是列出了环境污染、食品中大量使用添加剂、长时间上网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等因素。

广西在校大学男生性健康:过半抽检男生精液异常
[url=http://www.xinhuanet.com/chinanews/2009-11/19/content_18273868.htm]http://www.xinhuanet.com/chinanews/2009-11/19/content_18273868.htm[/url]
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争议事件:广西迪卡007/008玉米事件
[url=http://bio.100xuexi.com/OTDetail.aspx?id=319140]http://bio.100xuexi.com/OTDetail.aspx?id=319140[/url]

(2)在广西种植的迪卡007/008为传统的常规杂交玉米,而不是转基因作物品种。
迪卡007玉米,是美国孟山都公司利用全球的种质资源,针对中国南方的气候、土壤特征和栽培方式特别引进的抗旱耐疾、优质高产的热带杂交玉米品种。该品种于2000年春天通过了广西的品种认定,2001年开始在广西推广种植。迪卡008是迪卡007玉米的升级品种杂交玉米,2008年通过了审定,同年开始在广西地区推广。

迪卡007
[url=http://www.monsanto.com.cn/serving_farmers/china_seedproducts_corn_dk007.htm]http://www.monsanto.com.cn/serving_farmers/china_seedproducts_corn_dk007.htm[/url]
迪卡007和迪卡008等玉米品种转基因成分检测结果
[url=http://www.gxny.gov.cn/web/2010-03/273380.htm]http://www.gxny.gov.cn/web/2010-03/273380.htm[/url]

(3)迪卡007/008系列玉米种子不是(或不仅仅是)孟山都的产品,而是官僚资本中国种子集团和孟山都合资成立的中种迪卡公司的产品,而且还是中方控股。

中种迪卡种子有限公司(“中种迪卡”)是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与美国孟山都公司的中外合资种子企业,中方持有51%股份,外方持有49%股份
[u][url=http://www.cndkseeds.com/about.php]http://www.cndkseeds.com/about.php[/url][/u]
[url=http://forum.home.news.cn/thread/73791670/1.html]http://forum.home.news.cn/thread/73791670/1.html[/url]

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是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原农业部种子局基础上成立的种子公司,2007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中种集团并入中国中化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公司,成为其农业投入品板块的主要成员。
司拥有近30万亩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形成西北基地、西南基地、黄淮基地、长江中下游基地和华南基地的整体布局。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建有8个种子加工中心,其中2010年建成投产的中种云南加工中心采用了中国一流、国际先进的种子加工技术与设施装备,公司业务已涵盖水稻、玉米、小麦、蔬菜、油料等主要农作物种子的繁殖、生产和加工。
[url=http://www.chinaseeds.com.cn/tabid/248/Default.aspx]http://www.chinaseeds.com.cn/tabid/248/Default.aspx[/url]

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是国资委直属企业中国中化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国资委直属企业
[url=http://www.sasac.gov.cn/n1180/n1226/n2425/index.html]http://www.sasac.gov.cn/n1180/n1226/n2425/index.html[/url]

[table=93%][tr][td=1,1,10%]
42
[/td][td=1,1,89%]中国中化集团公司[/td][/tr][/table]

中化集团 [url=http://www.sinochem.com/]http://www.sinochem.com/[/url]

(待整理完善)

[ 本帖最后由 于无声 于 2011-9-30 00:36 编辑 ]



资产阶级轻率推广转基因作物的动机

我们知道,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方法概括起来有两种: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雇佣工人的无偿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资本家为了获得剩余价值,总是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为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因此,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劳动日总是包括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这样两个部分。

在必要劳动时间固定的条件下,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是随着劳动日的绝对延长而提髙的。劳动日愈长,剩余劳动时间就愈长,从而资本家剥削的剩余价值也就愈多。由于劳动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马克思称之为绝对剩余价值。

资本家除了延长劳动日以外,还用提髙工人劳动强度的方法,迫使工人更加紧张地劳动,让工人在相同的劳动时间内消耗更多的脑力和体力,这和延长劳动日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在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中,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取决于劳动日的长度,因此为了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便尽可能地延长劳动日。

在劳动日长度已经确定的情况下,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取决于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比例。必要劳动时间愈短,剩余劳动时间就愈长,则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就愈高。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和相对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马克思称之为相对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为前提,必要劳动时间是工人再生产劳动力价值所必要的时间,资本家要缩短这部分时间就必须降低劳动力的价值。
劳动力价值是由工人及其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构成的,因此资本家要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就必须降低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而降低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则必须提高这些生活资料的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举例来说,如果粮食、纺织品等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这些产品的价值降低了,劳动力价值就会相应地降低下来。

现在推广的转基因作物基本都是以高产或抗病虫害作为宣传点,提高作物产量、减少农药消耗量和人工劳动量都能降低单位重量粮食的价值,这才是资产阶级积极推广转基因的根本动机。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降低产品的价值为了榨取更多的相对剩余价值。

深入学习讨论相对剩余价值,请移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纲要》第二章第五节【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url=http://www.bu1918.info/bbs/viewthread.php?tid=12918]http://www.bu1918.info/bbs/viewthread.php?tid=12918[/url]

大家看到这里,差不多就能明白转基因作物在中国、全世界大面积推广种植的真正的根源了,这样一个趋势是资本家贪婪本性的必然结果。

转基因技术本身是科技的进步,转基因技术方面的研究也是人类对自然界无限探索的一个体现。若是对人民负责任的无产阶级政权,对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必然是谨慎的,先在非粮食作物上积累经验,掌握其规律后再考虑应用到粮食作物,而且也要充分尊重人民的选择权。但资产阶级在不成熟、存在未知安全隐患的情况下大规模推广转基因主粮,完全是不顾人民死活的表现。

[ 本帖最后由 于无声 于 2011-9-25 21:39 编辑 ]

反转基因粮推广的斗争必须服从于阶级斗争,服从于揭露资产阶级政权的斗争。让更多人明白在资本主义社会,是无法从根本上反抗转基因粮的,就像无法摆脱受剥削的地位一样。坚决反对以反转基因粮来宣扬民族矛盾,借民族矛盾来转移国内的阶级矛盾。

以乌有之乡为大本营、以张宏良为代表的泛左翼们大肆炒作转基因粮食话题,是因为他们关心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和生命安全吗?不是!

要不然为何对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地沟油、三聚氰胺、瘦肉精、地沟油等有毒食品视而不见呢?因为这些问题不能为他们挑起民族矛盾服务,这些有毒食品都是他们的主子官僚当局的罪恶,跟美帝扯不上一点关系,无法用来转移国内的阶级矛盾。

乌有之乡、张宏良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的双重标准,单单炒作转基因问题而淡化地沟油等有毒食品、危言耸听地夸大外部威胁,是他们鼓吹“保党救国”或“救党保国”的一个步骤:把转基因问题说成是美帝对付河蟹的生物武器、是美帝灭绝中国人的手段,臆造出一个最危险的外部敌人美帝,来鼓吹“保/救论”——与河蟹当局团结起来(其实就是投靠当局)对付美帝。

这就是乌有之乡、张宏良长期以来的宣传路线,无论是转基因粮食问题还是外汇问题,都逃不出这个窠臼。

泛左在反转基因时,总是义愤填膺地控诉汉奸、卖国贼勾结美帝灭绝中华民族。

难道中国的资产阶级都是白痴,把为他们创造剩余价值供他们花天酒地、声色犬马的无产阶级都灭绝了,中国的资产阶级去喝西北风吗?

泛左们会狡辩到,汉奸们早准备移民美国了。可中国的这些官老爷们到美国能适应吗,在美国他们能强拆吗,能吃特供吗…?

那这些官老爷到国外移民的目的是啥呢?是害怕将来被中国人民清算他们的反动罪行,人家的官老爷的阶级觉悟高着呢,他们非常清楚人民革命是必然要到来的,所以提前给自己在国外修个安乐窝。

所以,中国资产阶级没那么弱智、白痴,如果真这样,无产阶级早解放了!

泛左翼认为美帝和河蟹推广转基因是为了害死中国人、清除垃圾人口,那么美帝和河蟹去剥削谁呢?

张宏良说沉船,不知道沉了河蟹这条船,河蟹的大资产阶级到了其他国家会是怎样的任人欺凌呢?沉了河蟹这条船,美帝剥削起其他人民来也是大大不方便啊!

沉了河蟹这条船,估计全世界的资产阶级也要完蛋了

[url=http://www.bu1918.info/bbs/viewthread.php?tid=11374]http://www.bu1918.info/bbs/viewthread.php?tid=11374[/url]

有关转基因技术的一些问题

作者:阿土

   2009年底农业部批准了2种转基因水稻和1种玉米的安全生产证书的事情被披露后,转基因主粮的安全性及其对国内农业的影响问题成为热点。因为这个安全证书意味着转基因主粮的商业化种植也为期不远了。但是国内民众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以及转基因相关产品背后的巨大利益了解仍旧很少,基本上是糊里糊涂地就“被转基因”了。一方面,以方舟子黄大舫为代表的科学家们,认为转基因食品绝对安全,转基因主粮能够有效解决粮食问题等等。另一方面一些民间组织又发布了很多转基因食品对生物机体产生危害的例子。而政府在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上的态度却并不明朗,而对相关部门和学者可能得到的好处更是闭口不提,同时国内外的种业公司都对抢占中国种子市场这块大蛋糕摩拳擦掌。剩下我们普通的民众,应该如何认识这些问题,保护自己的利益呢?

   下面,先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也就是涉及到民众利益最广泛的一个问题做些探讨。我们力求从生物学科一些基本的、公认的原理、观点出发对这个问题做个说明。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一些传统的育种方式和目前所进行的转基因育种方式在生物学上有什么区别。

   我们以袁隆平杂交水稻的育种过程来对传统育种方式做个说明。水稻在自然条件下是自花授粉的作物,而要对其进行杂交改良,就需要人工去雄,但这样要消耗很大劳力,不适合商业化生产。于是袁隆平等人利用基因突变产生的雄性不育水稻与其它水稻进行杂交,得到具有经济价值的种子。其生物学原理就是两种水稻间大量基因间重新组合的过程,重组后的基因里很可能会产生同时含有我们所需要的形状(比如粒大、抗倒伏)的品种。经过筛选、进一步实验,而得到最后进行商业化种植的品种。

   而转基因技术则是将我们已经清楚功能的一段基因序列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转到相应的生物体内,并让它发挥我们所预想的作用。比如转Bt棉花中的Bt毒蛋白的基因序列就是来自于一种细菌,科学家研究了该细菌中产生的可以杀死棉铃虫的毒蛋白的这一段基因序列,并且把它转到了棉花的体内,使之产生这种毒蛋白,棉铃虫吃了转基因棉花的叶子就会中毒死亡,从而减少了农药的使用并且增加棉花产量。相对于传统育种方式来说,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将育种变得更直接更有效。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传统育种方式,主要是在各种作物之间,比如水稻和水稻、玉米和玉米之间,将我们所需要的性状,比如一个是粒大,一个是抗倒伏的两个品种经过人工培育来综合到一个品种上。从技术上来讲,传统育种方式实验的周期比较长,并不能很快地得到我们所需要的品种,一些好的品种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来培育。而转基因育种方式则可以将其他植物、细菌、动物内的某些已知功能的基因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转到植物的细胞内,让它发挥人们所期待的作用,比如抗虫性、抗药性。转基因技术应用的前提是,我们对于某段基因的功能很了解,而且有相关的技术把这段基因转到我们需要的生物体内,并让这段基因发挥我们所设想的作用。应该说,从人类了解自然规律并利用自然规律的水平上来讲,转基因技术是一个进步。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这种跨物种的基因转移,在自然条件下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可能都不会发生,而我们让它一下子成为了现实,这种技术所产生的食品对人体对环境会不会有什么潜在的危险?这都是需要长期大量的试验来验证的问题。

   分析一下目前我们所拥有的材料,可以发现,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上现在是众说纷纭,有人说绝对无害,也有人说吃了转基因食品就要断子绝孙。我们来看几个例子,并做一些分析。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转基因作物种植国家,也是转基因食品最大的消费国,美国超市里出售的70%以上的食品中都含有转基因成分。美国自1994年转基因番茄上市以后,其普通民众已经食用了十多年的转基因食品,但尚未听闻有直接因转基因技术而造成的身体伤害。但也有奥地利研究人员2008年发现,长期食用MON810型转基因玉米可能影响试验鼠的生育能力,而且后代重量轻、体质弱。①还有一些转基因食品中可能会含有一些我们本不想制造出来的过敏物质,甚至是毒素,因为尚未检测出来而导致一些不知情的人产生过敏反应,而对身体不利。

   还有某视频里提到的食用转基因土豆后会导致试验鼠的胃上表皮细胞成倍增加,而这个现象被认为可能是胃癌的前兆,但是究竟这种现象和胃癌有没有必然的联系,还并没有研究清楚。还有转基因作物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已经发生的加拿大“超级油菜”事件②让一些人担心,一些抗虫抗病基因会跑到一些杂草中,产生出除草剂杀不死,虫子不能吃的超级杂草,对于农业生产反倒更不经济。还有可能把不是害虫的虫子杀死,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转基因不像毒药,可以对人体产生立竿见影的巨大危害,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眼前没有发生大的食品安全事件就可以认为几十年以后也会是这个样。对这样一种新事物作出有害或者无害的结论,都是需要长期大量的实验数据作支持的。

   另外对于某些公司所宣传的转基因作物能够有效地提高产量解决粮食问题和种植者的收入的说法,也有很多反例。比如,袁隆平等培育的超级杂交稻在四年内的增产幅度是20%,而转基因水稻的增产率则是8%,并未有很突出的增产效果。有一些学者通过研究发现Bt 玉米较常规品种的收益依赖于虫害发生率,由于较高的种子价格和专利费用的支付,在一些年份,Bt玉米较常规玉米种植收益是下降的。Carpenter and Gianessi (2001) 的研究发现,1997-1999 年间美国Bt 玉米的平均产量高于常规玉米,但是1999 年Bt 玉米的种植农户在收益上不如种植常规玉米的农户。2006年,因一种丝核菌肆虐导致印度一些转基因棉花大面积死亡,当地科学家称这种病菌只在转基因棉花中存在。

   据世界粮农组织的数据,2009年全世界有10亿左右的人口在忍受饥饿,2008-2009年度全世界的粮食总产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20亿吨以上,其中有近8亿吨用作饲料,4亿吨用作生物燃料和其他用途。并且,越是发达国家,用于饲料和生物燃料的粮食就越多(美国近30%的玉米用于生产乙醇)。一边是发达国家生产了过多的肉类,甚至是将粮食用于生产生物燃料,另一边却是一些落后国家的人民在忍饥挨饿。如此看来,单纯的粮食增产是不可能解决粮食问题的,这些问题的根源还是在所有权和分配上。

   无论如何,转基因技术被应用到农业方面成为一种直接影响我们饮食健康和生态环境的技术,它在应用之初,都应该采取极为谨慎的态度。而各国政府的做法又是怎样呢?美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的国家,自从1986年首批转基因植物被批准进入田间试验,1994年延熟番茄“Flavr Savr”获得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批准进入市场,前后不到十年时间。然后各种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开始迅速推广。而80%的美国民众希望能够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因为很多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是抱着很谨慎的态度。但是目前70%的食品都是由转基因作物生产出的美国,却没有对此进行标识的规定。甚至1992年美国就公布了除非转基因作物引起新的安全性问题,否则不需要作市场前评价。2000年4月,在国会科学委员会下属的基础研究委员会的调查报告中,坚持认为没有科学的证据之前不能将GMF作为一个新的食品级别,从而免去很多审查。而这些政策无不极大地维护了美国各大生物技术公司的利益。

   而中国则是第一个商品化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1992年便开始种植了一种抗病毒的转基因烟草。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在1998年-2003年中增长迅速,2009年已达近370万公顷,居世界第六。品种集中在棉花、甜椒、番茄和动物微生物。而现在又开始了转基因主粮商业化种植的预备阶段。如果不是民间组织的透露,普通大众到现在也还不知道给转基因主粮颁发安全证书的事情。

   与美国正好相反,欧盟是世界上对于转基因态度最为谨慎的地区,除了宗教上的原因和欧盟消费者的态度之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欧盟在转基因作物的研发上落后于美国。

推动转基因食品这一备受争议的事物如此快地来到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力量无非是它背后巨大的经济利润。

以世界上最大的转基因生物公司孟山都来说明,借助世界知识产权制度,以及公司自己的努力,目前孟山都控制了全球90%的转基因种子的专利,其转基因种子价格不仅比常规种子贵上3-5倍并且还会对种植者甚至加工者收取专利费用。公司2009年财报显示,其营业收入达到创纪录的117亿美元,同比增长3%。净利润21亿美元。类似孟山都的从事生物技术改良产品的公司为了保证他们所拥有的高额利润,每年都游说于各国政要之间,控制舆论,甚至打击那些有不利于转基因食品问题的言论或者实验结果的人士。想尽一切办法走私、倾销将产品打入别国市场,然后不断加强对当地的种业市场的控制,而由于转基因育种方面的实验经费相对于其他传统育种要高出很多,并且新品种的研发速度快很多,也使国内很多专家学者倾向于转基因育种方式。国内的各大公司,一方面排斥国外的种业巨头的转基因品种,一方面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转基因品种的研制。

   应该看到,转基因技术只是一种科技手段,它可以让人们更有力地利用大自然的规律来进行新的探索。然而,任何一种科技手段,只要是被资本家掌握,那么唯一的目的就是更快地挣到更多的利润。目前不论是传统育种方式还是转基因技术所产生种子都是商业化运作,也就是说它们的所有权都是掌握在资本家的手里,都是资本家根据自身的利益来选择利润更高的技术手段,而不是公众的食品安全或者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安全,由此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而一些人所说的转基因作物能够有效增产并解决粮食问题则更是做表面文章。③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这种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那些食品、环境问题也好,粮食问题也好,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注释:① 新研究证实转基因玉米影响生育能力 [url=http://scitech.people.com.cn/GB/8334205.html]http://scitech.people.com.cn/GB/8334205.html[/url]

   奥地利研究人员日前发现,长期食用MON810型转基因玉米可能影响老鼠的生育能力。研究显示,长期食用这种玉米的实验鼠生育能力有所下降,而且后代重量轻、体质弱。

奥地利卫生及食品安全局11月11日公布了有关研究结果。这项研究是受奥地利卫生部委托,并由维也纳兽医大学负责实施的。研究旨在探索长期食用转基因玉米饲料是否会对老鼠身体造成影响。

  研究人员将实验鼠分为两组,一组用添加了MON810型转基因玉米的饲料喂养,另一组则用添加了奥地利本地普通玉米的饲料喂养。20周后研究人员发现,两组实验鼠产下的后代出现了差异,用转基因玉米喂养的实验鼠产仔数量减少,幼鼠的体重也偏轻、体质较弱。又经过几代的繁殖养育,一直用转基因玉米喂养的雌鼠的生殖器官也出现了一些变化。

   研究人员指出,这一研究结果目前仅适用于实验鼠,不能简单断言它同样适用于其他动物和人类。转基因玉米是否会对其他动物和人类的生育能力造成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

据奥地利媒体报道,MON810型转基因玉米由美国孟山都公司研发。今年年初,法国曾宣布暂停种植MON810型转基因玉米。促使法国政府做出这项决定的最直接原因是,法国转基因产品临时最高委员会主席、参议员勒格朗提交的一份意见书。这份意见书“严重怀疑”MON810型转基因玉米的安全性,并声称“存在一些新的科学事实”,证明转基因玉米对“动植物存在不利影响”。不过,许多科学家对这种产品是否存在安全问题仍有争论。

② 加拿大“转基因油菜超级杂草”事件 [url=http://biology.aweb.com.cn/news/2007/9/13/15063520.shtml]http://biology.aweb.com.cn/news/2007/9/13/15063520.shtml[/url]

有人认为,外源基因的导入可能会造就某种强势生物,从而破坏原有生物种群的动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1995年,加拿大首次商业化种植了通过基因工程改造的转基因油菜。但在种植后的几年里,其农田便出现了对多种除草剂具有耐抗性的野草化的油菜植株,即超级杂草。如今,这种杂草化油菜在加拿大的草原农田里已非常普遍。因为一些转基因油菜籽在收获时掉落,留在了泥土中,来年它们又重新萌发。如果在这片田地上种下去的不是同一个物种,那么萌发出来的油菜就变成了一种不受欢迎的野菜,而且这种能够同时抵御三种除草剂的野草化的油菜不但很难铲除,而且还会通过交叉传粉等方式,污染同类物种,使种质资源遭到破坏。

   应当指出的是,“超级杂草”并不是一个科学术语,只是一个形象化的比喻,目前并没有证据证明已经有“超级杂草”存在。同时,基因漂流并不是从转基因作物开始,而是历来都有。如果没有基因漂流,就不会有进化,世界上也就不会有这么多钟的植物和现在的作物栽培品种。

③ 转基因棉花酿印度农民自杀潮 [url=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00620/02113359583.shtml]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00620/02113359583.shtml[/url]

转载请注明本文连接: [url=http://review.youngchina.org/archives/2849]http://review.youngchina.org/archives/2849[/url]

[ 本帖最后由 于无声 于 2011-9-30 00:33 编辑 ]

欧盟年内19次通报中国大米制品涉非法转基因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16日 01:17 中国经营报

李艳洁

专家认为,不排除利用技术规范进行贸易保护的嫌疑

尽管中国政府从未允许在境内主食作物领域进行转基因商业种植,但在中国出口欧盟的大米制品中,“非法转基因”却被屡次查获。

6月6日,欧盟发出《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通报》(下称“预警通报”),称在输欧大米制品中检出“非法转基因”。而自2012年开始,欧盟已经19次通过预警通报指出从中国进口的食品中检出非法转基因。

尽管转基因水稻在国内尚未批准商业化种植,但农业转基因技术专家表示“确有转基因水稻种子流出种植”,只是传播面积一直没有明确数据。而农业部虽然每年都会检查转基因生物的研究、管理和安全情况,但却从未公布过。

19次查获非法转基因

根据欧盟食品和饲料委员会每周发布的预警通报,今年以来,中国输欧米制品已经有19次被查出含有转基因成分,其中一次标明是含有Bt63抗虫基因,其余未标明是何种基因。所涉及到的产品品种为米线、米粉制品。此外其他食品,如饼干、芝麻汤圆等,也数次被检出含有转基因成分。

实际上,自2006年起,含有Bt63转基因的中国米制品就出现在欧盟的预警系统中。2011年,因频频出现在预警通报上,加之当年欧盟委员会食品与兽医事务处访华代表团关于中国大米受转基因污染影响的报告,去年底欧盟委员会发布《对中国出口大米制品中含有转基因成分采取紧急措施的决定》。

根据这个决定,欧盟27国对中国25种米制品采取强制性转基因成分检测,并依据检测结果采取退货和销毁处理措施。据了解,欧盟最新的管控系统能够检测出大米产品中的26种转基因物质,欧盟要求中国官方必须在向欧盟出口前批批提交米制品的检验报告,表明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而且,欧盟成员国还要加强抽样和检测的频率,使抽样和检测覆盖所有中国进口的米制品。这被称为中国米制品史上最为严苛的入境检查。

“按照欧盟的规定,如果人用食品或者动物饲料含有0.9%以上的已被欧盟批准的转基因物质的农作物,产品标签必须标注。”中央民族大学(微博)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薛达元解释,所谓0.9%,如果一块饼干所用主要原料是面粉,但同时也用了米粉,若米粉中含有的转基因大米达到米粉的0.9%,即需要标注。

2010年,绿色和平(微博)调查显示,中国境内已经有非法销售的转基因大米和在米粉等食品中发现转基因成分。对于今次欧盟的预警通报,绿色和平食品与农业项目主任方立峰认为,这有可能说明国内现在仍有转基因水稻非法种植,或者是前几年收获的转基因大米刚刚进入流通渠道。

而在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农业部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下称“转安委”)专家黄大昉和中国农业大学(微博)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罗云波看来,如此多的预警通报未免有利用技术规范进行贸易博弈的嫌疑。罗云波曾是第一届转安委专家组成员。

各执一词

迄今为止,在WTO框架下,关于转基因农产品(6.82,0.00,0.00%)贸易,欧盟和美国各执一词。

欧盟要求进口的转基因农产品必须强制性加贴标签,而美国反对,认为这是利用技术壁垒进行贸易歧视。中国亦要求出口到中国的转基因农产品须预先取得安全证书和批准方可进口。

但这些米制品在中国和欧盟都无法贴上转基因的标签,因为中国农业部虽然在2009年为两个转基因水稻品系颁发生产应用安全证书,但尚未批准转基因水稻的商业化种植,而欧盟亦未批准Bt63基因在其区域内为合法物质。

记者就为何会出现如此多的非法转基因预警通报致函农业部,截至发稿时未得到回复。欧盟方面表示将尽快回复,但需要时间。

尽管官方没有明言,但转基因技术专家表示,试验中难免有种子流出,收获后的大米常常混入普通大米进入流通渠道,这都是因为“监管太难”。

“我们转基因试验的每一个步骤,都是要上报的,只有经过农业部批准才能做。”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教授林拥军表示,试验的每个环节都是严格按照2001年开始实施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及实施办法来进行的。

在转基因监管方面,农业部门的主要职责是“源头管理”:包括研发单位管理、种子审定时的转基因检测、种子经营企业培训与监管以及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转基因生产许可证管理制度。

据了解,转基因植物品种在培育出来后,需要经过安全性评价阶段,才能获得安全证书。

安全性评价阶段包括实验室、中间试验、环境释放和生产性试验四个阶段。

“实验室阶段,包括在温室内的阶段,范围可以控制。”黄大昉表示。

而中间试验阶段,据林拥军介绍,试验田一般选择在农场里面,或者农科所里面,田地处于完全封闭状态。

林拥军表示自己实验室的试验田四周有2米深2米宽的“护城河”,以及3米高的围墙。“在早期试验和中试阶段,管理是很严格的。因为安全性试验刚刚起步,对早期材料要求也很严格。”

但环境释放阶段就要求到不同的水稻产区检验植物是否适应不同的气候和生态条件,“这就要和农民合作了。”黄大昉表示。

下一步,“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有关转基因试验的实施办法的规定,生产型试验要求至少3个点种植,一个点面积超过45亩,这个时候管理不可能像中试那么严格。”林拥军表示,如果再像中试那样做成碉堡,成本就太高了。

按照规定,环境释放和生产性试验产生的试验结果(即收获的水稻)应该统一回收处理,“但是不排除农民看到这种水稻不用农药、节约人工,就私自留藏。”黄大 表示,在这个过程中,有时也会有种子公司介入私自育种,“这让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并介绍,在中国研究实验抗虫棉时,就有这种情况,当时农民“非抗虫棉不买” 。

而薛达元表示,《条例》虽然规定了种植面积,但在实际操作中,科研人员几乎都扩大了种植面积,达到几百亩甚至上千亩,这就使得管理更加困难。

除了被动流失,一些科研人员也创造机会造成转基因水稻种子的“主动流失”。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转基因科研人员表示,确实有些科研人员未经申报就擅自进行试验。

此前,绿色和平组织调查显示,早在2005年,湖北多个地方的种子市场、农技站和种子站就在非法售卖当时尚未通过安全审评的转基因水稻。2010年,该组织的调查发现湖北和湖南等地仍旧存在违法转基因稻种的销售。第三方的检测结果显示,这些转基因稻种的品系为Bt63,正是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团队获得安全证书的品种。

而对于去年有媒体报道的农业部联合环保部、卫生部等进行的中国第一次大规模调研转基因生物安全,该研究人员称并不知情,同时表示“每年农业部都会组织专家和地方管理部门检查转基因研究进展和生物安全性情况,研究进展和安全管理的检查结果我们都是清楚的,但是不一定要公布。至于非法试验,惩罚措施通常是内部进行罚款和通报批评。一定范围内吸取教训惩罚不当行为就够了,没有必要大肆宣传,毕竟没有像三聚氰胺和瘦肉精那样造成实际的安全问题。”

在黄大昉看来,农业问题比较复杂,面对千千万万的农户,同时中国有8700家左右种子公司,数量多,小而散。“经营者过多,环节过多,往往会有漏洞。”

“尽管已经有了安全证书,但是还没有进行品种评审和商业化许可,种植转基因水稻在中国还是违法的。”黄大昉表示,还是应该依法依规办事,这就需要加强监管,研究单位做试验一定要按规定办理,而经营水稻种子的公司也要对自己的产品严格把关。

但农业部现在显然更忙于转基因的宣传活动。在其主办的“转基因权威关注”网站上,宣传活动对转基因农产品的描述非常正面:转基因前景广阔、技术优势明显、转基因作物已大面积应用、转基因食品“人吃了没事”以及通过国家安全审定的转基因水稻和玉米与非转基因作物同样安全。今年4月,农业部还专门组织了转基因知识媒体培训班,随后《科技日报》、中国网等主流媒体频频发文,正面宣传转基因农产品。

黄大昉表示,农业部做了很多工作,只是没有说。但至少在目前看来,作为监管者的农业部和转基因农作物的研发者,都没能控制转基因农作物的非法蔓延。

中国经营报微博:[url]http://weibo.com/chinabusinessjournal[/url]

科学问题还要科学对待。转基因在国内引起如此反响,和国内多数人没有基本科技知识有关。另一个就是望文生义,这是由翻译引起的。什么是基因?什么是转基因?只要弄清这几个概念,就不会闹笑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