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盖同志为何没有入围——歪批水浒系列之一

晁盖同志为何没有入围——歪批水浒系列之一
发布: 2011-5-07 16:10 | 作者: 浭水人家 | 来源: 毛泽东旗帜网 | 点击: 261 | 回复: 0
上世纪1970年代中期,毛泽东评水浒的论述在《人民日报》公开发表。小老儿我当时正在唐山铁路职工子弟第一小学读书。那个时代,既然是人民日报发表的主席的论述,上至目不识丁的七旬老妪下至刚会说话的孩子都要背诵和学习。犹记得当时老师反复给我们强调的主席对水浒评价的重点论述就是一句话: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摒晁盖于108人之外。那时候小老儿我没有读过《水浒传》,就思想认识水平而言还是一个懵懂的小学童。上初中读《水浒传》时,当武侠小说读了。可是主席的这句话给我的印象太深了,每次回忆童年都会想起这句话,探究其中的含义。日月如梭,直到我四十岁过后,才品出一点滋味,今天写出来,给各位看官做个汇报,欢迎斧正。
在探究为什么晁盖同志没有入围108将名单前,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先起草一份晁盖同志的简历:
晁盖,男,生卒年不详,山东省郓城县东溪村人,梁山农民革命党早期主要领导人,梁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梁山农民革命军第一任总司令。
晁盖同志参加革命前,在家开办农场,从事种植业,并担任东溪村治保主任。任职期间,晁盖同志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一贯掩护资助革命同志。
晁盖同志嫉恶如仇,具有坚定的革命立场,参加革命伊始,就在吴用同志和刘唐同志的协助下,武装截获了腐败分子梁中书行贿受贿的赃物,打击了反革命的嚣张气焰,并成功的争取了反动军官杨志弃暗投明,走到了革命阵营。战斗结束后,面对反动势力的围剿,晁盖同志创造性的提出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的正确方针,率领吴用等同志奔赴梁山,依托梁山有例地形,准备与反动势力做长期的斗争。
初到梁山,面对山头主义者兼机会主义者王伦的排挤,晁盖同志以革命大局为重,坚定不移的团结一切革命同志,忍辱负重,其义举感动了林冲同志,林冲同志在吴用同志的激励下,铲除了王伦山头主义势力,晁盖同志在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被选为第一领导人。
cript%22%3B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28%27head%27%29%5B0%5D.appendChild%28s%29%3B%0D%0A">晁盖同志就任梁山农民革命党第一领导人和梁山农民革命军总司令后,带领全体指战员,与反动势力做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先后策划指挥了营救宋江同志的劫法场战役、攻打高唐州战役和青州等战役,取得了丰硕的革命成果。在攻打反动地主武装势力的老巢曾头市的战斗中,晁盖同志不幸中箭牺牲,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晁盖同志一贯革命立场坚定,具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在工作上,他团结同志,先后成功的接应了花荣、徐宁等革命骨干力量上梁山。在战斗中,他身先士卒,始终走在最前线,不怕牺牲。在革命方针的起草上,他毫不动摇的坚持打土豪分田地路线,不做投降派。在生活上,他非常简朴,规定战斗所获财物一律平分,大公无私。
起草完晁盖同志的简历,我们开始正式探究晁盖同志不入围的缘由。
有的看官可能说了,晁盖同志在第五十九回就牺牲了,梁山英雄排座次是在第七十回,时空不可能逆转,晁盖同志点背,没赶上。
持这种观点的看官大错特错了。因为按照逻辑,在梁山英雄排座次前,晁盖同志死也得死,不死也得死,晁盖同志的死,符合各方最大利益。
第一、《水浒传》开篇描写,宋仁宗皇帝当朝期间,洪太尉搬动了镇妖石,放走了108个妖魔鬼怪,任宗皇帝逝世后,历经哲宗、徽宗两朝,这108个妖魔鬼怪转世成人,这108个人后来就是108个英雄。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不仅这辈子晁盖同志不能荣登英雄榜,前八辈子也不能,冥冥中的宿命早安排好了,晁盖同志的祖坟上没那棵蒿子,换言之,他不是和108人在一个层次上,没那种命。
第二、出身不同。梁山革命根据地主要领导人中,宋江同志,是政府公务员,科级干部,吴用同志是读书人教育工作者,公孙胜同志是宗教界人士,卢俊义同志既有功名(员外,举人)又是富甲一方的大款,关胜同志不但是名人之后(关羽的后人)又是政府军将领,林冲同志任中央军武术总教练(最低正团职),而我们的晁盖同志只是一个小农场主出身,参加革命前仅仅是没有编制的村治保主任,不属于国家公职人员。身份地位的差距也决定了晁盖同志不入流。
第三、政治主张不同。晁盖同志坚持的是劫富济贫,消灭一切残害人民的黑恶势力,建立同志们等贵贱均贫富有肉一起吃有酒一起喝的社会架构;而宋江等同志基于自身的社会地位,不主张改变社会架构,只是要消灭蔡京、高俅等腐败贪污分子,他们对于社会固有的政治架构是认同的和忠诚的,他们上梁山的目的一是为了反抗人身迫害,二是站在改良主义的角度上,他们的革命主张不触及社会的基础。三是宋江、吴用等读书人秉承了儒生“为王者师”的最高理想,他们恪守君臣的伦序,上梁山的目的还有希望君王接受其经世济民的政治主张以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的目的。道不同不足与谋,所以政治主张上的不同,也决定晁盖死后也不会被追认为英雄。
《水浒传》中的描写很明显,宋江同志不仅在革命期间与朝中的高级领导人(宿太尉等)保持了通畅的联系渠道,宋江同志在继任梁山农民革命党第一领导人和梁山农民革命军总司令后,第一件事就是提出了“替天行道”的政治主张,第二件事就是将议事场所改“聚义厅”为“忠义堂”。
何谓替天行道?天是什么?天就是造物主,象征正统、正义和绝对的权力,而皇帝又是天子,是造物主派驻人间的唯一合法全权代表,道是什么?道是世间正确的法则和尺度,替天行道就是向皇帝说明,我们接受你的领导,干正义的事情。
至于那改聚义厅为忠义堂,更是向皇帝发出了投名状。忠在前,义在后,从招安后宋江同志毒死李逵这件事上看,忠是压倒一切的根本路线,而义只是幌子,对皇帝的忠诚高于与同志的友谊。毒死李逵就是宋江同志采取的宁可牺牲同志也不给皇帝制造麻烦的维稳措施。
宋江同志的做法很高明,同时也被后人完整的继承下来。1976年毛泽东去世后,继任者第一件事就是彻底否定了毛泽东的阶级斗争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再然后提出的三个代表理论把共产党从革命党改造成执政党,彻底抹杀了共产党的阶级属性,这种行为和宋江同志在晁盖同志去世后改旗易帜的行为可以划等号。写至此,不得不佩服毛泽东晚年评水浒的伟大预见性,也不得不惊叹于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各位看官,我想,通过小老儿我上述的分析,我们终于探究出晁盖同志不入围108将的缘由了吧,晁盖同志不入围,既是宿命,也是事物发展规律的必然。

《红旗》杂志评《水浒》
**[url=http://www.bu1917.info/bbs/viewthread.php?tid=11050]http://www.bu1917.info/bbs/viewthread.php?tid=11050[/url]**[b] 4# 贴,第5篇文章[/b]

《水浒》为何屏晁盖于一百〇八人之外?

上海彭浦机器厂工人陈大康

《水浒》在“梁山泊英雄排座次”这一回里,用“石碣天文”公布梁山头领一百〇八人的名单。在这张名单上,晁盖这个梁山革命事业创建者的名字被一笔勾销了。

关于这一点,能不能用晁盖牺牲在前、名单公布在后的理由来解释?不能。拿著名的太平天国革命来说,尽管南王冯云山和西王肖朝贵早在革命初期的战斗中就已经牺牲,但在太平天国后来公布的“朝天朝主图”上,仍然有冯云山和肖朝责的位置,以表示对牺牲了的领袖尊崇和怀念。在《水浒》故事的前身——话本《大宋宣和遗事》里,尽管晁盖后来是牺牲了,但它借“天文”所公布的梁山英雄名单(当时是三十六人)里,也有晁盖的名字。《水浒》却完全相反,不仅在七十一回的“石碣天文”公布的名单里把晁盖屏于一百〇八人之外,而且在《水浒》的最后一回里作了这样的精心安排:宋徽宗“亲书圣旨”,令济州为宋江建“靖忠之庙”,庙内“塑宋公明等三十六员天罡正将”,“列朱武为头七十二座地煞将军”。至于晁盖,则一笔勾销了,作者与皇帝都认为他没资格享受“万年香火”。由此可见,屏晁盖于一百〇八人之外,乃是作者贯穿全书的意图。

《水浒》为什么要屏晁盖于一百〇八人之外?作者在第七十一回里给我们交了底:“在晁盖恐托胆称王,归天及早;惟宋江肯呼群保义,把寨为头。”

“托胆称王”是什么意思呢?在封建社会里,这意味着向整个封建制度、封建地主阶级挑战。既然“托胆称王”,那就必然要建立与封建政权相对抗的农民政权,把斗争的矛头指向皇帝。用朱贵的话来说,就是“兀自要和大宋皇帝做个对头”;用李逵的话来说,就是“杀去东京,夺了鸟位”。晁盖的“托胆称王”反映了梁山农民起义队伍中革命派的意志和愿望,为此,《水浒》由于只反贪官,不反皇帝,不仅屏晁盖于一百〇八人之外,还要恶毒地让他“归天及早”,以便使宋江及早“把寨为头”。

宋江的“呼群保义”与晁盖恰正相反。他的“呼群”,是在梁山上大搞招降纳叛,结党营私,为日后投降受招安作准备。他的“保义”,就是只反贪官,不反皇帝,一心要做忠于封建王朝的奴才。因此,晁盖的“托胆称王”与宋江的“呼群保义”分别代表了两条不同的路线。前者是一条坚持斗争的革命路线,后者是一条鼓吹招安的投降路线。

宋江这个阴险的两面派,很善于伪装自己。他在晁盖在世时,“哥哥”、“晁天王”叫不离口;但在实际行动上,却是处处排斥晁盖,架空晁盖,在梁山农民军内部组织了一个由反动军官、大地主结成的投降集团。晁盖一死,他立即全面地修正晁盖的革命路线,把晁盖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公开亮出了“替天行道”的投降主义旗号。但狡猾的宋江这时在忠义堂上仍然供起了“梁山泊主天王晁公神主”的灵牌,用两面派的行径来骗取拥护晁盖革命路线的头领们的信任。这正像列宁所指出的那样,当革命领袖逝世后,反动阶级就“[b]把他们变为无害的神像,可以说是把他们偶像化,赋予他们的名字某种荣誉,以便‘安慰’和愚弄被压迫阶级,同时却阉割革命学说的内容,磨灭它的革命锋芒,把它庸俗化[/b]”。一旦投降成功,宋江也就公开地露出了狰狞的面目,不仅“尽行拆毁”梁山根据地的城垣房屋,连晁盖的灵牌也被他一把火“焚化”掉了。

毛主席指出:“[b]《水浒》这部省,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b]”又说:“[b]《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屏晁盖于一百〇八人之外。[/b]”毛主席的指示,深刻地揭露了《水浒》宣扬投降义路线的本质。在古代投降派宋江身上,有着现代投降派刘少奇、林彪的特点。为此,我们必须搞清楚《水浒》屏晁盖于一百〇八人之外的真实用意,识破宋江之流的两面派面目。这对于我们增强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能力,区别革命派与投降派,是很有益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