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我对当前全球政经的简单分析

一个社会的债务越多,就意味着虚拟资本积累的越多。年均支付的债务数额除以年利率就是这个社会积累的虚拟资本总量。所谓货币资本的积累,大部分不外乎是对生产的这种索取权的积累,是这种索取权的市场价格即幻想的资本价值的积累。金融危机后,这种索取权的市场价格,因为违约无法偿还而急剧的下降了,变成了垃圾债券,那么它所代表的幻想的资本的价值就严重缩水了。美国财政部牺牲纳税人的利益来为美国国际集团(AIG)的所有赌博和其他类似的“赌场资本主义”(casino capitalist)的损失买单,随后联邦储备委员会又以票面价格买进大量的垃圾抵押贷款证券组合。这些事例充分说明了,美国的金融资产阶级控制着美国政府和美联储,他们通过这两个公共权力机构,擅自用纳税人的钱和自己印刷钞票来弥补他们的损失。我们的问题是,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虚拟资本的缩水,或者索取权市场价格的跌落呢?金融资本家手里拥有的虚拟资本的形式,绝大部分是商业证券(汇票)和公共有价证券。根据这些证券的债务(法)人的不同,我们可以将不同的债务形式细分为个人信用卡债务和按揭债务,公司债务和公司股票,国家债务,还有各种不动产的抵押债务。国债一般是长期债务,个人债务一般是短期债务,公司债务居中。当然,这些种种不同类别的证券的债权人,几乎都是金融资本家啦。始于2008年的欧美金融危机,首先是个人按揭债务危机,房地产市场的崩溃,缺乏就业和稳定收入来源的美国家庭,无法支付债务利息。那么与此相关的各种证券资本,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各种金融产品,就必然受到影响。其后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破产,表明美国本土制造业公司债务危机也很严重。但好在,美国的大部分制造业都已经转移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新一波全球化的推动者和受益者,生产体系的重组,产业转移,最初也是被迫进行的。总的来说,全球的公司利润率还是可以的,就是说目前还没有爆发产业资本领域的大危机。2009年爆发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就是国家债务危机。民族国家本来是最安全的债务主体,但在欧洲民主社会主义国家的高福利压力,以及随着产业资本转移减少的税收压力下,希腊、西班牙等国爆发严重政府债务危机,政府被逼实施紧缩的财政政策,引起罢工持续不断。由此可见,在全球化下,只有跨国公司在得益,个人及政府都破产了。然而,这三者之间又是相互关联的,互为因果;跨国公司产业资本的扩张和转移,导致欧美国家空心化,这就为个人及政府破产埋下了隐患;另一方面,跨国公司虽然由于生产成本的急剧降低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欧美发达国家人民的债务收益之上的,只有他们的借债消费才支撑起了跨国公司的有效需求。从西方国家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本来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就是改良的福利社会,人民必须有足够的收入才能消费社会生产出来的庞大商品。但东西对立的冷战结束后新一轮的全球化,跨国流动资本的主导,使得东方国家变成愈发专制的原始资本主义世界,西方国家则变成泡沫的金融化及消费主义世界。东方国家普遍依附于跨国资本,西方国家依赖于金融资本,这是资本的强势时代,不过已经近于尾声了。
下面我们简单看看此次全球经济危机下,各国政府即资产阶级的应对方法。美国和欧洲的中央银行花费巨额资金救助了金融机构和政府,当然钱都是来自于老百姓和印钞机。这些国家对于发展生产和提供就业都没有什么好方法,并且情况还在恶化。美国的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因为无法吸引全球资本也不可能繁荣起来。尽管美国早在九一一之后,就在全球各地制造恐怖主义和战争,但仍然无济于事,资本似乎仍然选择远离安全的美国。欧美国家个人及政府欠下的庞大债务,这些资金大部分都作为他们的消费流入到其他出口大国,如中国、德国、日本等,成为那里积累起来的巨大的贸易顺差,作为外汇储备起来。正是这些资金支撑了美国的国债市场,作为硬币的另一面,同样的这些资金作为资本正投资于中国国内。随后金砖四国被提出来作为未来发展的中心,被主流媒体大肆炒作。金砖四国拥有庞大的极其廉价的优质劳动力,不仅如此,劳动力没有工会的保护可以任意被压迫。特别是其中的中国,因这各种原因,使得它看起来非常具有活力,资本市场极其繁荣,同时还兼具“世界工厂”的制造业老大头衔。任何一个头脑正常的资本家,都会选择到金砖四国,尤其是中国来投资。美国和欧洲的“衰落”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全球经济危机下,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矛盾将会在经济和政治中表现出来。很明显,各个国家单独依靠自己的政策是根本不能解决问题的,各种对立对抗必然激化甚至公开化。以美国为代表的全球跨国资本将如何面对中国呢?在此次西方金融危机之前,欧美国家自认为是繁荣和强大的,中国只不过是无需过多重视的打工仔而已。但现在却不一样了,他们突然发现中国一下子成了全球资本的中心,那里生机勃勃,活力四射,充满希望,可惜,庞大的中国并不在他们牢牢的控制之下。中国的主人是特色社会主义共产党政府。自从此次金融危机后,美国就再没有高调推进中国民主人权进程的言论。关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由于目前仍然还有庞大的名义上的国有资产存在,所以中国的当权者们是不会去搞什么类似西方的政治民主化改革的,因为那些名义上还是国家所有的资产一旦在改革后怎么分配,这就是一个死结。各级大小官僚,都受益于这些国有资产及他们的权力,他们没有任何理由会同意什么政治民主化改革。另一方面,不同于中国国有资本及其连带资本的跨国资本集团,他们已经在中国享受了超级待遇,除了最高政治权利。因此可以说,这两类主要的竞争的资本集团,并不只是完全对立的,他们的相互依存性很大。这也是中国最上层的官僚垄断资本允许大部分的经济自由化市场化改革,却绝不允许政治民主化改革的原因。西方学术界由责骂中国非人权非民主转变为鼓吹中国模式的背后,其实是正在逐步肯定中国目前的某种官僚专制制度,那就是配合维护、甚至促进跨国公司资本在中国运作的制度,这种制度强力的对劳动者进行了管理和压制。资本主义的全球化时期,需要这样一种“制度创新”,不同于西方过去的社会民主主义。对于中国领导层内部近期关于政治民主化改革的高调言论,或许只是在换届前后的作秀,说了不做留给后来人;或者迫于舆论的强大压力,发出一点安慰性言论。因为,自始自终没有见到任何的操作性意见出台。
同时,美国在经济上也不断对中国施加各种压力,最集中的领域就是汇率问题和贸易保护主义。并且这两者又是互相关联的,仅仅只是经济打压对美国及跨国资本并无好处,这对双方都不利,毕竟中美是资本主义一体的。关于中美汇率的问题,首先这只是中国的问题,也只是中国自己能决定的事。相应的问题在美国就是货币政策问题,也只有美国自己能决定,汇率问题对于中国来说同时也是货币问题。在理论上这一点要明确。美国干涉人民币汇率就是干涉中国内部经济政策。中国政府借此全球金融危机大肆自主引发钞票(以前的货币发行量主要依据对外贸易顺差),执行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质上这是在加强中国政府垄断下的金融资本,变相的损伤了在中国的跨国资本。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则必然打击中国的出口。
长期来看,在经济形势日益恶化的情况下,目前唯一还没有爆发的全球公司债务危机,或者跨国企业利润率下降的危机,在未来很可能出现。在金融市场和个人信贷领域发生的危机,毕竟与产业关系不大,但是汇率问题就直接影响产业资本的生产成本,如果人民币大幅度升值将会导致大量企业破产。当前全球汇率战争有爆发的苗头,特别是在美国压中国升值的当下,其他国家居然在竞相贬值。这也就是说,其他各国试图通过贬值货币来降低本国的生产成本,吸引外资,但短期内不可能撼动中国的“比较优势”地位。这些都说明了经济形势的恶化,竞争加强。

[ 本帖最后由 斗争 于 2010-10-7 13:39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