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angbayan的看法赞成和不赞成的地方
(一)赞成的地方
angbayan:“就复辟的根本原因来说,我们也可以很坦率地说,我们认为复辟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思想,而在于社
会存在。”
完全正确。
angbayan:“而新生资产阶级产生的根本原因,不是因为旧思想,而是因为毛主席晚年所一再指出的资产阶级法
权——社会主义社会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的残余的资本主义社会关系,这是产生新资产阶级和党内资产阶级的根本土壤
。”
完全正确。
angbayan:“因此继续革命主要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主要对象就是新生资产阶级,根本目的是要
继续推进社会革命、改造社会,通过群众革命运动来限制和逐步消灭资产阶级法权,完成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
。而不能把继续革命理解为主要是思想斗争,理解为主要是改造群众和干部落后思想的思想教育运动。”
angbayan:“旧的思想当然也是复辟的重要因素,但是新资产阶级产生的根本原因不是旧思想,而是资产阶级法
权,旧思想只是起到了一个催化剂的作用。所以要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完成向共产主义过渡,根本的是要通过阶级斗
争继续进行社会改造来逐步消灭资产阶级法权,只有消灭了资产阶级法权,旧思想才有最终消灭的现实基础。”
完全正确。
(二)不赞成的地方
1、社会主义社会保留资产阶级法权的原因就是生产力水平的限制。
angbayan:“而清源之类复辟必然论者的错误,不在于指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在于唯生产力论。在于不
是把复辟归结为阶级斗争的结果,归结于无产阶级在与新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的暂时失利,而是归结于社会生产力
的落后。”
(1)既然说出了“资产阶级法权是产生新资产阶级和党内资产阶级的根本土壤”,那么就有一个社会主义社会为
什么会保留资产阶级法权的问题。
毛主席:
“列宁则不然,他说小生产每日每时都产生资本主义。列宁说建设没有资本家的资产阶级国家,为了保障资产阶
级法权。我们自己就是建设了这样一个国家,跟旧社会 差不多,分等级,有八级工资,按劳分配,等价交换。要拿
钱买米、买煤、买油、买菜。八级工资,不管你人少人多。”
毛主席在这里就讲了为什么要保留资产阶级法权的问题。
列宁:
马克思说,这是一个“缺点”(指资产阶级法权),但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不愿陷入空想主
义,那就不能认为,在推翻资本主义之后,人们立即就能学会不需要任何法权规范而为社会劳动,况且资本主义的废
除不能立即为这种变更创造经济前提。…《国家与革命》
为什么要保留资产阶级法权?列宁在这里讲的非常清楚,这个“经济前提”不就是历史条件的限制吗?这个历史
条件的限制不就是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吗?除此之外,难道还有其他主要的限制吗?指出这一点就是唯生产力论吗?是
不是说“继续革命理论就是无效的”“不要继续革命”了?
( 2)如果说指出这一点是唯生产力论的话,那么他们下面说的也是唯生产力论吗?是不是说“继续革命理论就是无效的”“不要继续革命”?
马克思: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
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
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特别是这一句:
“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中的“物质条件”,马克思在这里说的是
不是唯生产力论?是不是说“继续革命理论就是无效的”“不要继续革命”?
马克思:
“如果我们在现在这样的社会中没有发现隐蔽地存在着无阶级社会所必需的物质生产条件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关
系,那么一切炸毁的尝试都是唐?吉诃德的荒唐行为。”
马克思在这里又一次提到“物质生产条件”,这是不是唯生产力论?是不是说“继续革命理论就是无效的”“不要继续革命”?
马克思:
“随着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着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的改变,人们
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马恩选集第一卷,第108页
马克思这样讲是不是唯生产力论?是不是说“继续革命理论就是无效的”“不要继续革命”?
恩格斯:
“只有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发展到甚至对我们现代条件来说也是很高的阶段.才有可能把生产提高到
这样的水平,以致使得阶级差别的消除成为真正的进步,使得这种消除持久巩固,并且不致在社会的生产方式中引起
停滞甚至衰落,但是生产力只有在资产阶级手中才能达到这样的发展水平。”
恩格斯这一段说的更明白,在恩格斯这一段话的面前,任何注释都会显得多余。恩格斯这样讲是不是唯生产力论
?是不是说“继续革命理论就是无效的”“不要继续革命”?
恩格斯:
“马克思和他所设想的那种共产主义社会‘是资本义社会本身的最后产物’ 。”{《流亡者文献----论俄国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616页}。
恩格斯这说的难道不是生产力的发展问题吗?是不是说“继续革命理论就是无效的”“不要继续革命”?
列宁:
“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
自然历史过程。”(《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列宁选集》第1卷第8页)
列宁这样讲是不是唯生产力论?是不是说“继续革命理论就是无效的”“不要继续革命”?
(3)无论是先进国家或落后国家,出现社会主义革命是一回事,社会主义的巩固和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确立是另
一回事。
(4)一定的生产力与一定的生产关系是一致和相对应的。指出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确立需要一定的生产力的高度
是马克思主义精典作家的历史唯物论,而不是唯生产力论。
(5)阐述这个历史唯物论观点,与无产阶级必然要进行一次次反抗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是这个阶级的阶级本
性使然,二者是两码事。
2、“同时胜利说”是马恩的思想,不是托洛茨基的思想,更不是清源的思想。
angbayan:“如此,继续革命理论就是无效的,因为无论再怎么继续革命,都不能解决防止复辟的问题,只有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解决。那么出路只能是向托派那样乞灵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革命,而否认落后国家革命和建立社会主义的可能性,这就是一条机会主义的路线。”
马克思说:“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是共产主义产生的两大前提,并且它“只有作为‘
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德意志意识形态》)
社会主义发生的方式(一国、多国和先进国家、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在资本主义交往方式发展的低级阶段和高
级阶段是有区别的。在资本主义交往方式发展的还不十分紧密的初级阶段,会出现列宁的那个“薄弱链条”,一国社
会主义是可能和现实的。在资本主义的交往方式发展的十分紧密的高级阶段,社会主义革命的方式就是马克思恩格斯
的那个先进国家同时发生的方式。今后还会出现落后国家或一国的社会主义,但主要方式就是马克思恩格斯的那个伟
大语预言。
恩格斯:
第十九个问题:这种革命能不能单独在一个国家发生?
答:不能。单是大工业建立了世界市场这一点,就把全球各国人民,尤其是各文明国家的人民,彼此紧紧地联系
起来,以致每一国家的人民都受到另一国家发生的事情的影响。此外,大工业使所有文明国家的社会发展大致相同,
以致在所有这些国家,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成了社会上两个起决定作用的阶级,它们之间的斗争成了当前的主要斗
争。因此,共产主义革命将不是仅仅一个国家的革命,而是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
时发生的革命,[62]在这些国家的每一个国家中,共产主义革命发展得较快或较慢,要看这个国家是否有较发达的工
业,较多的财富和比较大量的生产力。因此,在德国实现共产主义革命最慢最困难,在英国最快最容易。共产主义革
命也会大大影响世界上其他国家,会完全改变并大大加速它们原来的发展进程。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
的活动场所。(《共产主义原理》)
上面恩格斯这一段的思想,在资本主义交往方式发展的还不十分紧密的低级阶段的列宁时期是不适合的,但放
在资本主义交往方式发展的高级阶的是完全正确的。这并不是托洛茨基的思想,而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当然也更
不是清源的思想。
3、指出历史条件的限制与要不要进行继续革命是两码事。
angbayan:“同时,继续革命理论也指出了,生产力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如果不进行继
续革命,不通过群众革命运动来与新老资产阶级进行阶级斗争,来限制、改造和消灭资产阶级法权,也避免不了资本
主义复辟。”
指出和探讨资本主义暂时复辟的根本原因是资产阶级法权,是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与要不要进行继续革命是两码
事。
4、阶级斗争发生的源头在哪里?
angbayan:“阶级社会中,生产力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才能决定历史发展。生产力尺度,也只有在考察整个世界的
历史时代时,才有意义。比如,为什么现在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时代,我们可以说,因为生产力的发展
,使得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成为可能。但是对具体的历史事变,起决定作用的只能是具体的阶级斗争,而不是抽象
的生产力因素。脱离具体的阶级斗争,抽象谈论生产力因素,否认生产力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才能决定历史发展,这就
是唯生产力论的主要错误。”
恩格斯说:“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
原因,不应当在人们头脑,在人们以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
变更中去寻找。”(《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424页)
1、生产力里难道不包括生产中的人?恩格斯在这里讲的“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里难道不包括生产中、交换中
的人?
2、阶级斗争的发端就是起源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何来的“抽象的生产力因素”、“脱离具体的阶
级斗争”、“唯生产力论”一说?
附angbayan原文:
[b]可以坦率地说,我们论坛不赞同楼主用这样的方式进行理论斗争。理论观点上可以互相辩论,但用这样的方式,并不能驳倒别人,反而产生很不好的影响。此贴关闭。
就复辟的根本原因来说,我们也可以很坦率地说,我们认为复辟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思想,而在于社会存在。根本原因是新生资产阶级在阶级斗争中利用了无产阶级的缺乏经验而暂时战胜了无产阶级,篡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而新生资产阶级产生的根本原因,不是因为旧思想,而是因为毛主席晚年所一再指出的资产阶级法权——社会主义社会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的残余的资本主义社会关系,这是产生新资产阶级和党内资产阶级的根本土壤。因此继续革命主要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主要对象就是新生资产阶级,根本目的是要继续推进社会革命、改造社会,通过群众革命运动来限制和逐步消灭资产阶级法权,完成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而不能把继续革命理解为主要是思想斗争,理解为主要是改造群众和干部落后思想的思想教育运动。论坛的第5条基本判断,就是在说这个问题。[/b]
当然,这并不是否认思想改造的重要性,但是思想改造只能是在亿万群众自下而上的对新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中才能实现,只有与现实的阶级斗争和社会改造联系起来才能实现,才是有意义的。
旧的思想当然也是复辟的重要因素,但是新资产阶级产生的根本原因不是旧思想,而是资产阶级法权,旧思想只是起到了一个催化剂的作用。所以要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完成向共产主义过渡,根本的是要通过阶级斗争继续进行社会改造来逐步消灭资产阶级法权,只有消灭了资产阶级法权,旧思想才有最终消灭的现实基础。
[b]而清源之类复辟必然论者的错误,不在于指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在于唯生产力论。在于不是把复辟归结为阶级斗争的结果,归结于无产阶级在与新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的暂时失利,而是归结于社会生产力的落后。如此,继续革命理论就是无效的,因为无论再怎么继续革命,都不能解决防止复辟的问题,只有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解决。那么出路只能是向托派那样乞灵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革命,而否认落后国家革命和建立社会主义的可能性,这就是一条机会主义的路线。而马列毛主义的继续革命论则指出了:依靠继续革命,靠发动群众与新老资产阶级进行阶级斗争,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是能够战胜资产阶级,限制和逐步改造资产阶级法权,从而建立和保卫社会主义,成为世界革命的根据地的,这才是一条正确的革命路线。在这条革命路线的指引下,才有当代印度、菲律宾、尼泊尔等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同时,继续革命理论也指出了,生产力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如果不进行继续革命,不通过群众革命运动来与新老资产阶级进行阶级斗争,来限制、改造和消灭资产阶级法权,也避免不了资本主义复辟。
阶级社会中,生产力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才能决定历史发展。生产力尺度,也只有在考察整个世界的历史时代时,才有意义。比如,为什么现在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时代,我们可以说,因为生产力的发展,使得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成为可能。但是对具体的历史事变,起决定作用的只能是具体的阶级斗争,而不是抽象的生产力因素。脱离具体的阶级斗争,抽象谈论生产力因素,否认生产力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才能决定历史发展,这就是唯生产力论的主要错误。
再次提醒各位网友,论坛辩论的目的是搞清革命重大问题,批判资产阶级和“泛左翼”机会主义思潮,而不是针对个别网友。如果只是针对个别网友,集中于攻击其个人行为品德,那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既不能驳倒错误思想,反而只能是把许多可以争取的网友推开。试问,当一个初步具备左翼思想的网友来到我们论坛,看到的都是对个别网友的个人攻击,那他是什么感受,难道不会对我们论坛产生误解吗?各位网友和同志,如果你们真的喜爱我们论坛的话,请不要再干这种亲痛仇快的事情了。
[/b]
[ 本帖最后由 清源 于 2010-4-18 10:53 编辑 ]